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首唐诗《八月十五日》,揭开了中秋节的起源,是唐玄宗生日

一首唐诗《八月十五日》,揭开了中秋节的起源,是唐玄宗生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422 更新时间:2024/1/14 15:06:38

”忆昔千秋节,欢娱万国同。

今来六亲远,此日一悲风。

年少逢胡乱,时平似梦中。

梨园几人在,应是涕无穷。“唐朝 戎昱《八月十五日》

都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可是中秋节作为节日是怎么来的,可能许多人感觉很模糊。因为仿佛很久以来,我们都在过中秋节,在这天,我们回家和父母团圆,看秋天最美的月亮,吃月饼。比如当代中秋节放假三天,有充分的时间和家人团聚,甚至出门作一次身心的放松。

很多人都说,唐朝就有中秋节,是唐玄宗规定的。但是要找到确切的资料却不容易。

那么先让我们看这样一首和唐玄宗时代有交集的诗。

在八月十五日这天,他写下回忆。

回忆从前的千秋节,那欢乐是沸腾的,万国来朝,普天同庆。

今年过的时候,却家族六亲难以团聚在一起,只听见窗外的秋风。

我年少遭遇安史之乱,成年的岁月就像梦中一样。

那唐玄宗时代的梨园弟子,想必现在都已经凋零了,就算在,也要落泪吧。

来看看戎昱是什么时候的人,他生在公元744年,就是天宝三年,当时皇帝唐玄宗李隆基59岁,大唐帝国进入了鼎盛繁荣期。11年后,安史之乱爆发,盛唐迅速走向衰落。那么在10来岁的少年戎昱眼中,小时候的八月十五叫千秋节,举国欢庆,而且亲戚朋友都聚集在一起。那个时候到处都有歌舞,从皇宫到郡县,到普通百姓都热闹非凡。

但是现在,却再也回不去了。注意,他这首诗里,没有提中秋节和中秋,只说八月十五。

戎昱活了五十六岁,公元800年去世,他死的时候,唐玄宗故去38年。

最广泛流传的一首现在认为是中秋节写明月的诗,是唐朝唐玄宗时代张九龄的作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或《望月怀古 》

但是张九龄这首诗里,没有点明是中秋节,甚至没有点出是八月十五,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他写的就是八月十五的月亮。

那海上升起巨大的皎洁的月亮,海角天涯都共着这个良辰美景啊。只要是有情人,都会有相思,那月光代表我的心,让我梦里和你相会。

今天不特地深入解读这首诗的诗美,而是问他,为什么没有写中秋或者中秋节。

实际上,唐玄宗张九龄的早期时代,没有中秋和中秋节这个称呼,只有传统的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是仲秋月的月圆之日,古代会有关于月亮的祭祀。皇帝秋分祭祀月神也往往会提前到八月十五,但不是一个官方宣布的大节日。

文人们也多秉承魏晋风骨,在月圆之时赏月,但是这仅仅是风雅的小众活动,抒发幽怀愤懑,怀才不遇伤感悲秋为主,不是全民的节日。

那么,这首张九龄大气深沉的诗,只是小众小范围的玩月作品吗?显然不是。

这就要从唐玄宗的生日说起了。

旧唐书唐玄宗本纪第一句就是“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讳隆基,睿宗第三子也,母曰昭成顺圣皇后窦氏。垂拱元年秋八月戊寅,生于东都。”

翻译过来,就是李隆基父亲睿宗第三子,母亲窦皇后,秋天八月十五,生在东都洛阳。

唐朝的历史上唐玄宗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成书是五代后晋,但是离唐朝不远,史料众多,且修定的人都是饱学之士,没有弄错的道理呀。

但是同样是这本书,记载了唐玄宗在农历八月五日过生日的事实。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唐玄宗在花萼楼以庆祝自己生日宴请臣子,大摆酒宴之后,尚书左丞相源乾曜和右丞相张说率文武百官等上表说,天下安定了,您的生日在金天玉露的好时节,可以把它作为全国性的佳节,这不比三月三,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的气氛差啊。我们一致要求将八月五日定为千秋节,传于后世。

唐玄宗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放三天假,全国性节日,里面特别点出了要宣传到农村,将这个节日的 内涵扩大,向老人进献寿酒,农村安排赛白帝,报天神的秋社祭祀活动。

很多人说唐玄宗为自己的生日定个假日,实在是奢侈。但是考察当时的历史环境,是臣子们希望农历八月安排一个合适的假期,经过考量,这个假期是涵盖了传统的秋分祭祀,敬老传统,充分考量了民情和时代的繁荣进步。定为千秋节,固然是祝福唐玄宗,更含有秋天丰收,千秋长久,代表着百姓的愿望。

那么这个节日执行了多久呢,至少到开元二十六年。千秋节是农历八月五日到八月八日。这个中间唐玄宗只要有空,就召集大臣还有老人,去问过节的情况,比如农田收成。当然皇宫的气氛更热闹,总有娱乐班子进来,还有舞绳杂技班子助兴。

间这是法定的节日,官方要求的敬老,自然六亲相会,其乐融融。当然民间自己的欢庆还可以延续到八月十五。

那么到了开元二十六年以后,官方的节假日,并没有千秋节,但是八月十五被放到了官方法定的假期里,给假三天。

“内外官吏则有假宁之节,谓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寒食通清明四日,八月十五日、夏至及腊各三日。正月七日·十五日、晦日、春·秋二社、二月八日、三月三日、四月八日、五月五日、三伏日、七月七日·十五日、九月九日、十月一日、立春、春分、立秋、秋分、立夏、立冬、每旬,并给休假一日。”《唐六典》

这个唐六典是谁编纂的呢,是唐玄宗要求丞相张九龄编修的。

本来应该出现千秋节节日名称的假期没有出现,但是八月十五却官方给了三天假,这是民俗养成,将千秋节的节日挪到了八月十五,更符合民情。

而且,唐玄宗的生日确切说,是在八月十五。原来的八月五日,是对外的应酬,毕竟皇帝生日为大,是当初把宴请群臣的日子,定为了千秋节。

但是经过十来年的运行,正儿八经放在八月十五,更符合民情。因为农村的秋祭,更看中月圆之日。

戎昱就是在千秋节和八月十五合二为一的盛唐时期出生,而且千秋节就是八月十五。安史之乱前的繁荣富庶,乡间人情热闹,城市繁华,给他留下的深刻的印记。

在天宝七年,千秋节改名天长节。但是不管名字怎么改,八月十五放假三天,成为了从上而下,已经成型的传统和风俗。

唐玄宗死后,千秋节长生节已经不再用,但是八月十五融合了到了民间,成为一个集祭祀,敬老,赏月,团聚为一体的大型民俗节日。

这个时候,八月十五才有是中秋的说法。因为在仲秋,在秋中,是过去皇帝是生日,是秋分前后最美的月圆之时。

那么张九龄的这首诗没有出现中秋字样很正常,而且作为丞相,他是推动了八月十五作为重要的节日的。这首诗也说出了八月十月的内涵。因为有官方的加持和假期,更注重描写一种大气的具有凝聚力的情怀。

中秋之后,中秋和八月十五并用。相反八月十五是正式名称,中秋是别称。

所以唐朝的八月十五诗,多于中秋诗,且中秋不含节这个字。

比如白居易杜牧等名家都是后唐玄宗时代的人。

有人引用新唐书,新唐书里,说太宗有八月十五中秋节字样,但是新唐书比旧唐书成书晚,多出于宋人之手。至少从诗词文学作品的角度,“中秋节”不见于唐朝的诗词文字。

但是中秋节的起源,是唐玄宗的生日和农历八月十五的融合,在唐玄宗晚期就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官方和民俗结合的节日。

宋朝中秋就是八月十五,且明确有中秋节。比如南宋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八月十五中秋节“但这到底是官方的节日还是民众自发把八月十五叫作“中秋节”呢?

有人说,南宋官方放假一天,不过这可比唐玄宗时代小气多了。人家八月十五放假三天。

不过也是从南宋开始起,有了中秋节这个名称。

八月十五越过越有内涵和生活气,月圆人更圆!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中秋赛诗会#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文章

  • 一介农民朱元璋,乱世为何能当皇帝,主要归功于这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从乞丐到当上皇帝的全过程,草根皇帝朱元璋的成功史,朱元璋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01为人勤学爱读书朱元璋很小的时候,就上了一所私塾,所以他能读懂一些文字。但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中途退学。后来,他的双亲、哥哥相继因病去世,他也曾当过僧人,时常向一些老僧请教佛法,虽然他的文化底蕴很浅,却始终不卑不亢,孜孜不倦。随后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英勇善战,得到了赏识。他还迎娶了郭子兴的干

  • 武则天晚年沉沦于张氏兄弟,真是垂涎两人美貌吗?其实另有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晚年为什么沉沦,大唐文宗武则天和张氏兄弟视频,武则天时为啥要杀掉张氏二兄弟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女性掌权者,也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女性人物,武则天最后能够成为女皇帝,可见她并不是一个昏庸的人,能够在男尊女卑的情况下成为皇帝,可见武则天是一个很睿智的人物,虽然说食色性也,任何人都是如此,但是对于武则天来说,不可能会因此忽略朝廷大事,对于武则天而言,最在意的就是自己建立的江山

  • 为东晋延续国祚百年的鄂州人谢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晋大儒谢安,东晋时代谢安是哪里人,东晋名将谢安简介及故事

    公元317年,西晋东渡。原籍山东的谢裒追随司马睿到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先任郡尉担军职后升吏部尚书。三年后,谢安出生在武昌(今鄂州),至今鄂州还有谢氏一族。谢安,字安石,是晋武帝(司马曜)的大臣。扬州刺史庾冰推荐做官一个月后告假回家,吏部尚书范汪举荐谢安为吏部郎,他拒绝并在会稽(今浙江绍兴)的

  • 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已经攻占长安,天下唾手可得时,却被亲儿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继隋朝统一中原之后之后,大唐延续着隋朝的优良作风,国力盛强如骄阳,几位英明的帝王积极开疆拓土,一时各国俯首称臣,八方来贺。但在历经贞观之治、永徽之治以及开元盛世等几大辉煌时刻之后,唐朝迎来了他最大的一个转折点——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使得大唐这个一片歌舞升平的泱泱大国,从巅峰走向了滑铁卢式的衰弱,不可谓

  • 怎样才能做武则天的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谈男女关系,做一个女人就要像武则天一样,怎么和武则天一样的女人相处

    相信各位一定猜到她是谁了,她便是武则天,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古代封建社会中,这女子的地位可谓是非常低下的,掌握权力的大多都是男人,而武则天呢,可以说是个例外。武则天称帝之后是勤于政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在政治上,武则天是奖励农桑,改革吏治。他的功绩不亚于古代任何一个优秀的皇帝,但是

  • 武则天4个儿子和2个女儿的人生悲剧结局因何而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4个儿子下场,武则天四个儿子和两个姑娘都是谁,武则天几个孩子的结局

    1.武则天的大儿子,代王李弘(652—675),23岁时比较突然死亡了,被唐高宗封为孝敬皇帝。死亡原因可能是被武则天毒死;也可能是因为肺痨而死,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肺结核。2武则天的二儿子,章怀太子李贤(652—684),当太子的时候,因谋逆罪被武则天流放巴州,后来被武则天派人逼迫自尽身亡,也有研究者认

  • 再现玄武门!长孙无忌为何能逼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只因李泰无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孙无忌为何支持李治,李治是长孙皇后亲生子吗,长孙无忧把李治交给欧阳飞燕

    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长安城中流言四起,魏王李泰将要取代太子李承乾成为新的帝国继承人的消息从坊市传到阁台,再到李世民的耳中,这位已经步入晚年的大唐天子惊奇的发现,他正在重走父亲李渊的老路。一个野心勃勃,欲置太子于死地的藩王;一个贪玩好色,遭到四方厌弃的太子;一个游走于两个儿子之间,不愿悲剧重现的

  • 这就是北汉-五代十国最强硬的一个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五代十国图解,五代十国中北汉的历史,五代北汉的小说

    北汉☞为什么说北汉是最强硬的?北汉在五代十国中是相当另类的存在,衰而不竭,竭而不亡,硬生生坚挺了26年,号称五代小钢炮,还跟茅坑里的石头样又臭又硬。 论国力,北汉(共12州)甚至都不一定强过仅仅只有一个江陵的荆南,简直就是巴掌大块地方。 论经济,穷得一塌糊涂,连大臣的工资都发不出来,赋税少的可怜,还

  • 苏定方大器晚成,终成世之名将(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代名将苏定方后代,苏定方个人资料,苏定方一生光明磊落

    唐皇李治最念念不忘的就是攻灭高句丽,设想了一个新的战略,先攻灭高句丽南部的毗邻之国百济,以此为跳板,进攻高句丽,届时唐军从辽东、百济,上下夹攻,再加上海军拦腰登陆,中心开花,必能一举拿下高句丽。李治遍数当今上将,苏定方最为突出,还有攻灭西突厥的奇功,是灭亡百济的不二人选。李治召见苏定方,问道:“我要

  • 李靖灭突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靖平定西突厥,李靖大战南梁40万大军,跟随李靖灭突厥五路大军的都有谁

    公元626年八月八日,玄武门之变后两个月零四天,权力斗争的最大失败者李渊不得不放下心中的骄傲,将他手中最后的皇帝名号拱手让给了李世民。正当李世民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来自北方的敌人,强大的突厥再次兵临渭水河畔,此时距离李世民继承皇位才不到二十天的时间。是战,还是和?和就是降,只不过说出来好听罢了。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