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回易生利,以给公用?浅谈北宋公用钱制度的发展与影响

回易生利,以给公用?浅谈北宋公用钱制度的发展与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361 更新时间:2024/1/16 15:39:36

公用钱一般有两个用途,一个是用来接待往来官员、使臣等等的出行往来,一个是用来官府的宴饮之用。因此在代为了更好地利用公用钱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公使库来管理和分配公用钱的发放。

公用钱的来源也有两种,一个就是朝廷的分配,一个就是地方政府自行筹备,因此不同的地区公用钱的数量是不尽相同的,在公用钱的分配制度上,不同的地区等级也是不同的数额,因此就会造成地区官府的差异巨大。

宋朝前期发展时,由于制度的完善公用钱制度是有利的,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到了中后期公用钱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出现了腐败现象,甚至还出现了公用钱沦为官员私有金库的情况。

宋代的公用钱制度不仅对宋朝来说非的重要,对现代社会其实也有极大地影响,比如说我国的三公消费,因此对宋代公用钱制度的探究其实也是我国公用钱制度的一次探究。

因此以下就将从北宋公用钱制度的起源、公用钱制度的发展过程,公用钱沦为私有金库的过程以及公用钱制度的历史意义等方面探究北宋公用钱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北宋公用钱制度的发展起源探究

宋代时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迅猛时期,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非常繁荣,可以说宋朝的经济是非常充盈,而宋代能够用作公用的钱财也非常之多,因此公用钱制度的发展也会带动起来。

1、北宋为什么会出现公用钱制度

宋代的公用钱制度追本溯源可以追溯到唐朝,唐朝时期的公廨钱制度其实就是宋代公用钱制度的基础,史料记载中公廨钱制度为“京官及诸州并给公廨钱,回易生利,以给公用。”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唐朝的公廨钱其实数额是很小的,他只是用于地方官府的一种投资资金,需要地方官府自己“生利”,然后盈利用作公费使用。

宋代的公用钱设立之初其实是为了吸取五代时期的教训,表现出宋代的传承之意,再有就是用来笼络人心,宋太祖在建立宋朝时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就提出了“杯酒释兵权”,但是没有了权利的吸引,如让将士还追随自己就成了重要的问题,于是宋太祖就利用高额的俸禄来维持皇权的中央集权。

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宋代的公用钱制度就开始出现了,地方官员对于公用钱有些很大的使用权利,也为地方的官员提供了很大的生活便利。

2、北宋公用钱的具体使用方式和用途

上述提到公用钱主要的用途就是官员往来接待、宴请,首先就是官员往来接待,古代时期会有定期的上朝,因此地方官员需要长途跋涉前往朝廷上朝,这期间所有的花费就可以从公用钱中支出。

再者官员到达朝廷之后也需要吃住,这些用来接待往来地方官员的地方也同样是用公用钱维持的,然后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因此经常会有宴请聚餐,这种宴请也是公用钱常用之处。

此外,除了这些之外公用钱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那就是用来修建公共建筑,比如说政府的办公机构,一些公共设施等等,或者是应对灾祸时的社会救济,这些都是公用钱的用途,总之就是所有的公用财务都是公用钱的使用范围。

二、北宋公用钱制度的发展历程探究

既然公用钱的用途是办公范围,那么为了避免公款私用的现象出现,以及应对大量财务管理,宋朝也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

1、北宋如何管理公用钱

上述提到了宋代用来管理公用钱的机构是公使库,公使库对于公用钱的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条:

1.禁止官员的贪污现象,这个贪污主要包括了公款私用、公款挪用、浪费公款等等行为,而且在贪污处罚方面宋代也非常的严厉,比如说“坐盗公使酒醋,法当死。”

2.禁止官员之间互相馈送,公用钱在公使库的管理下都是定额发放到各个地方官府,因此每个地方的公用钱都是有权衡标准的,官府之间互相通用公用钱这种现象也是不允许存在的。

3.禁止地方官府使用中央公用钱,史料记载“公使库什物器用陈设如有损阙,许以下系省钱修置,若擅用转运司钱者,徒二年。”不仅如此,还有非常多管理条例。

2、导致北宋公用钱制度走没落的原因探究

尽管朝廷对于公用钱的管理非常严格,也做了相应的法律规定,但是公用钱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偏差,宋代中后期公用钱已经开始出现了变质。

主要表现就是腐败现象严重,上述条例中所规定的禁止行为到了中后期几乎全部出现了,官员之间互相馈送现象屡禁不止,而且数额严重超出标准,官员之间互相宴请的规格和消费也越来越高,而除了这种情况,挪用公款现象就更为严重了,更严重的是很多地方官员俨然已经将公用钱当作了自己的金库。

之所以会出现了这么混乱的公用钱管理问题其实也是有原因,首先就是朝廷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也有相对应的惩罚措施,可是在实际的推行过程中并没有足够的执行力。

在出现了挪用公用钱的时候宋朝朝廷并没有按照法律制度对其严惩,反而是放之任之,这样一来在金钱的诱惑下贪污现象就越来越多,越来越猖狂。

再有就是宋代中后期开始中央对于地方财政的管理整体上处于减弱状态,“皆总于三司,一一勺以上悉申账籍,非条例有定数者,不敢擅支。”由此可见原本宋朝是由中央统一管理各个地方财政,因此地方官府对于公用钱有使用权但是没有支配权,如此一来管理上也就非常有序。

可到了中后期中央却提出了自负盈亏,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中央对于地方的管理松散,制度上一旦放松,贪污就会随之而来,加上中央对贪污现象也没有强硬的措施,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此外,除了管理上的问题之外,官员思想问题也是造成宋代公用钱制度变质的原因之一,社会的治理需要两个方面,一个是法律的规定,一个是道德的制约,在法律制度上宋朝已经出现了疏漏,而道德制约上宋朝官员也没有好到哪去。

宋代的官员在不断地发展中已经没有了公款公用的思想,反而是认为公用钱就是对自己的一种补贴,公用钱成立之初有礼遇下士的目的,因此才会有宴请聚餐等等的公款消费,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完成了官员大肆宴请的不良现象。

在这种不良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公用钱成为了官员的私用款,公用钱制度已经名存实亡,贪污腐败现象已经腐蚀了公用钱制度,这就是宋代公用钱变质的一个过程。

三、北宋公用钱制度的历史意及其影响

从宋太祖开始建立了公用钱制度,又经过了历代的发展公用钱制度已经发展的相对稳定,在很多制度上也体现出了有利的一面,但是到了中后期却出现了变质,尽管如此公用钱制度还是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的。

首先公用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官府与人民的矛盾,在没有公用钱的时候官府财政都需要百姓纳税,这样一来所有的公用支出其实都压到了百姓头上,必然会有官民矛盾的出现。

公用钱制度的出现缓解了这个矛盾,地方财政很大一部分都是朝廷拨款,这样一来就会减少征税,如此一来自然也就减少了官民矛盾。再有就是解决了地方政府收不抵支,地方政府出去官员自身的一些开销之外,还需要进行各种公共设施的建造,这样一来公用开支会非常大,很多地方官府是无法负担这么大的开销的,就会造成收不抵支的现象。

公用钱制度就会成为地方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缓解了很多地方财政紧的情况,再有就是地方政府也可以用公用钱进行投资或者是利用一些经济手段进行增加财政收入。

虽然在后期公用钱制度变质,但是从根本来看这并不是制度的错误,而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执行力不足而导致的变质。

公用钱制度其实还是非常有利的,比如说现在的三公消费制度其实一定程度上来看就是一种公用钱制度的发展,只要执行力能够达到,公用钱的优越性才能够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宋会要辑稿》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明战将袁崇焕,被凌迟3543刀,他到底是“该死”还是“冤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袁崇焕资料,明朝名将袁崇焕有多厉害,袁崇焕对明朝的损失

    按照崇祯的旨意,袁崇焕要被“凌迟处死”,这是极刑中的“极刑”,要一刀一刀的从犯人身上剐肉,直到犯人死去,在民间,我们称为“千刀万剐”。袁崇焕,被整整剐了3543刀。据《明季北略》中记载,当袁崇焕的肉被割下来以后,附近的百姓争相购买,买来以后就着烧酒吃到肚子里,边吃还边骂:“大汉奸,卖国贼,活该千刀万

  • 为何明朝太子朱标,地位稳如泰山,朝廷百官和各路亲王都支持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标儿子朱英雄,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朱标为什么叫兴宗

    可是明朝的朱标就不一样了,他做了太子,朝廷里的大臣都支持他,就连他的几个兄弟也不愿意和他竞争。朱标为何能够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01朱标是马皇后的第一个儿子朱标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按照祖训,也是继承明朝的皇位的第一人选。朱标的诞生恰逢朱元璋从街头行乞并投入到元末起义的时代。在这段时间里,朱元璋的事业

  • 明朝皇帝都姓朱,老百姓要杀猪咋办,朱元璋仅改了一字巧妙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杀猪如何避讳,明朝朱元璋封了多少异姓王,明朝皇帝对朱元璋的态度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都是封建制度,而皇权在一家一姓之间传承,天下百姓以皇帝的命令为尊。哪怕皇帝的旨意是错误的,也无人敢挑战皇权。在那个时代里,皇帝至高无上。吃穿用度都是最顶级的,身边陪伴的也都是天底下最美丽的女子。就连他们使用的名字,普通人都要避讳。那么问题来了,我们都知道,明朝的统治者都姓朱,百姓们

  • 一首唐诗《八月十五日》,揭开了中秋节的起源,是唐玄宗生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秋节最佳10首唐诗图,中秋节著名唐诗,古代有关中秋节的诗

    ”忆昔千秋节,欢娱万国同。今来六亲远,此日一悲风。年少逢胡乱,时平似梦中。梨园几人在,应是涕无穷。“唐朝 戎昱《八月十五日》都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可是中秋节作为节日是怎么来的,可能许多人感觉很模糊。因为仿佛很久以来,我们都在过中秋节,在这天,我们回家和父母团圆,看秋天最美的月亮,吃月饼。比如当代中

  • 一介农民朱元璋,乱世为何能当皇帝,主要归功于这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从乞丐到当上皇帝的全过程,草根皇帝朱元璋的成功史,朱元璋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01为人勤学爱读书朱元璋很小的时候,就上了一所私塾,所以他能读懂一些文字。但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中途退学。后来,他的双亲、哥哥相继因病去世,他也曾当过僧人,时常向一些老僧请教佛法,虽然他的文化底蕴很浅,却始终不卑不亢,孜孜不倦。随后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英勇善战,得到了赏识。他还迎娶了郭子兴的干

  • 武则天晚年沉沦于张氏兄弟,真是垂涎两人美貌吗?其实另有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则天晚年为什么沉沦,大唐文宗武则天和张氏兄弟视频,武则天时为啥要杀掉张氏二兄弟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女性掌权者,也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女性人物,武则天最后能够成为女皇帝,可见她并不是一个昏庸的人,能够在男尊女卑的情况下成为皇帝,可见武则天是一个很睿智的人物,虽然说食色性也,任何人都是如此,但是对于武则天来说,不可能会因此忽略朝廷大事,对于武则天而言,最在意的就是自己建立的江山

  • 为东晋延续国祚百年的鄂州人谢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晋大儒谢安,东晋时代谢安是哪里人,东晋名将谢安简介及故事

    公元317年,西晋东渡。原籍山东的谢裒追随司马睿到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先任郡尉担军职后升吏部尚书。三年后,谢安出生在武昌(今鄂州),至今鄂州还有谢氏一族。谢安,字安石,是晋武帝(司马曜)的大臣。扬州刺史庾冰推荐做官一个月后告假回家,吏部尚书范汪举荐谢安为吏部郎,他拒绝并在会稽(今浙江绍兴)的

  • 安史之乱后,安禄山已经攻占长安,天下唾手可得时,却被亲儿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继隋朝统一中原之后之后,大唐延续着隋朝的优良作风,国力盛强如骄阳,几位英明的帝王积极开疆拓土,一时各国俯首称臣,八方来贺。但在历经贞观之治、永徽之治以及开元盛世等几大辉煌时刻之后,唐朝迎来了他最大的一个转折点——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使得大唐这个一片歌舞升平的泱泱大国,从巅峰走向了滑铁卢式的衰弱,不可谓

  • 怎样才能做武则天的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谈男女关系,做一个女人就要像武则天一样,怎么和武则天一样的女人相处

    相信各位一定猜到她是谁了,她便是武则天,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古代封建社会中,这女子的地位可谓是非常低下的,掌握权力的大多都是男人,而武则天呢,可以说是个例外。武则天称帝之后是勤于政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在政治上,武则天是奖励农桑,改革吏治。他的功绩不亚于古代任何一个优秀的皇帝,但是

  • 武则天4个儿子和2个女儿的人生悲剧结局因何而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4个儿子下场,武则天四个儿子和两个姑娘都是谁,武则天几个孩子的结局

    1.武则天的大儿子,代王李弘(652—675),23岁时比较突然死亡了,被唐高宗封为孝敬皇帝。死亡原因可能是被武则天毒死;也可能是因为肺痨而死,也就是现在所说的肺结核。2武则天的二儿子,章怀太子李贤(652—684),当太子的时候,因谋逆罪被武则天流放巴州,后来被武则天派人逼迫自尽身亡,也有研究者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