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有一位“警惕”将军,皇帝刚赐给他免死金牌,他就立马造反

唐朝有一位“警惕”将军,皇帝刚赐给他免死金牌,他就立马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136 更新时间:2024/1/20 12:05:51

在封建社会历史当中,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一言堂。

下至黎民百姓,上到公贵胄,但凡只要皇帝对其产生了杀意,那么那个人也就命不久矣了。

当然,皇帝为了照顾自己的声名,也不能乱杀无辜,还要做到奖惩分明。

对于有罪大臣要处死,而有功的大臣则要有所奖赏。

若要论起对于大臣们最大的奖赏,那就莫过于一块免死金牌了,毕竟还有什么能够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的呢?

免死金牌虽说是可以“免死”,但是拥有它的人却没有几个能够得到善终。

在古代就曾有一位将军,他被誉为是古代警惕性最好的将军,因为皇帝刚赐给他免死铁卷,他就立马发生了叛变。

这位将军就是唐朝时期的李怀光。故事还要从头说起。

01 虎父无犬子

李怀光本是柔然人,姓茹。

他的父亲乃是朔方将领,因战功显赫而被皇帝赐予了国姓“李”,因此他也才有了李姓。

虎父无犬子,李怀光便是如此。

他自小跟随父亲在军营中长大,因此也练就了一身不错的武艺,长大后的李怀光毅然从军,也从此走上了仕途之路。

他军纪严明,纵使是自己的亲属犯了军法,他也定然严惩不贷,而郭子仪也因此相中了他对他提拔有加。

此后,唐德宗即位,郭子仪被罢免了官职,而原先郭子仪所掌握的权利,则就落到了李怀光的手中。

自此,李怀光大权在握,在仕途上更进了一层阶梯。

随着李怀光的高升,他也进入了唐德宗的眼帘。

彼时唐朝军中能征善战之人稀少,而西面的吐蕃又屡屡进犯,唐德宗便派遣李怀光率领众军,驻守边疆抵御吐蕃。

李怀光也没有辜负唐德宗的期望,在他驻守期间,唐朝军队作战骁勇,让吐蕃军队损失惨重,再无反唐之心。

李怀光的屡立战功也让他受到了唐德宗的嘉奖,一时间李怀光风头无两,在唐朝声名大振。

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响亮,他本人逐渐地开始目中无人起来,也渐渐地得罪了朝中许多的大臣。

泾原兵变后,李怀光更加的盲目自大,致使许多人都对他敬而远之,这也为他日后的起兵失败,埋下了伏笔。

02 护驾有功,被赏赐免死铁卷

唐德宗在位的第三年,成德等四镇节度使发动反唐兵变。

一时间,唐朝各地节度使纷纷响应,起兵反唐,天下陷入了战乱。

此时的唐德宗早已六神无主,再加上手中无人可用,只好率领亲信以及少数军队退守奉天。

虽然唐德宗率领的军队成功守住了奉天城,但是城外早已被各路节度使的叛军围得水泄不通。

纵使叛军攻不进去,唐德宗军队的兵马粮草得不到补给,城破人亡也是早晚的事。

在唐德宗感叹命运不公之时,李怀光率领大军突然而至。

虽然连日来的赶路让他所率领的军队人困马乏,但是在李怀光的指挥之下,军队的战力仍然有所保障。

没多久,叛军们很快就被打得丢盔弃甲,而唐德宗也因此安然无恙。

此次护驾有功,李怀光再次得到了唐德宗的嘉奖,成为了整个唐朝炙手可热的人物。

本就居功自傲的他,有了这次的“大功”,则更显得目中无人。

无论是皇亲贵胄还是当朝宰相,只要是惹怒了李怀光,他便非打即骂,更是仗着自己是皇帝的恩人胡作非为,直言让皇帝处死那些得罪过他的朝臣。

开始时,唐德宗念在李怀光有大功在身,对他百般忍让,可唐德宗一次次地忍让,换来的却是李怀光的得寸进尺。

面对着肆无忌惮的李怀光,唐朝官员们人人自危。

明面上各个对李怀光避而远之,但是私下里却是频繁地上奏折,要求对李怀光进行整治。

百官们都认为,如果再继续放任李怀光,那么他甚至有可能仗着自己手中的重兵,发起谋反。

唐德宗对于官员们的建议深以为然,毕竟当时的唐朝,已经没有哪位将军能够遏制住李怀光的军队了。

可是李怀光毕竟有大功在身,而且他又没有犯下什么重大的过错,如果此时唐德宗将李怀光问斩,那么他无疑将会背负上昏君的骂名。

思索良久后,唐德宗决定试探一下李怀光对他的忠心,于是便命人赐给了李怀光一块“免死铁卷”。

令唐德宗没想到的是,正是这一次上次,让本无反意的李怀光起兵造反。

03 赏赐竟是谋反的借口

李怀光接到唐德宗给予的赏赐之后极为震怒,并且还将免死铁卷扔在地上叫骂道“免死金牌,都是赏赐给那些有罪之人保命的,我守卫边疆,更是救皇上于危难,我何罪之有?既然皇帝已经不信任我了,那我就直接反了算了。”

于是,在刚刚接到赏赐后不久,这位警惕的将军就立即纠集部下造反。

开始时李怀光的军队战力强盛,鲜有敌手,但是后来随着那些看不惯李怀光的朝臣们纷纷动用自己的能力瓦解李怀光的士兵。

此外,再加上唐德宗的早有准备,致使李怀光反叛不久就被诛灭。

单单从唐德宗的赏赐,就能看出皇上要对自己下手,李怀光的警惕性不得不说是很高的。

可他忽略了一点,历朝历代功高盖主、恃才自傲的大臣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略论亡隋经济基础对唐朝快速兴盛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最兴盛的时期,唐朝经济的繁荣期,唐朝的兴盛与衰落观后感

    隋朝和唐朝,在现代史学研究领域一直是被一起提到,包括在历史书籍中也都是隋唐时期,就连影视作品都说隋唐演义!因此隋朝和唐朝被并在一起谈论,肯定是有原因,而不是凭空臆造的说法。所以唐朝灭掉隋朝之后,唐朝究竟获得了什么,可以让唐朝迅速发展起来,并且在较短的时间内走到了中国古代史乃至世界古代史的罕见高度!那

  • 隋灭后,杨广的两个女儿去哪了?一个遁入空门,另一个却嫁给仇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广女儿的下场,杨广死后他的妾妃们都跟了谁,隋帝杨广个人资料

    后世对隋朝第二任皇帝杨广的评价其实是褒贬不一的,其在位期间有功也有过,不过目前主流看法仍旧以好大喜功、滥用民力、荒淫无度的负面形象来定义隋炀帝杨广。而我们今天讲述的则是杨广两个女儿的故事,他的两个女儿绝色倾城,在隋朝灭亡后,一个遁入空门,余生与青灯古佛相伴,另一个则嫁给“仇人”李世民,并且还为其生了

  • 李渊退位后还不闲着,生下一群孩子,最小的一个使中学生很头疼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渊退位生了两个儿子,李渊退位后生的孩子,李渊退位后活了多少年

    说到滕王阁,又不得不提它的修建者。作为李唐王室的皇子,他的身份颇具值得探寻的地方。唐朝作为隋朝之后又一个统一中原的王朝,总共经历二十一代帝王。开国君主是被史称为唐高祖的李渊,公元618年到公元626年在位时长共8年,公元626年发生玄武门之变,传位于皇太子李世民,从此退居大安宫。李渊作为李唐王室的开

  • 比李治还小一岁的皇叔,为何屡屡被贬,一个王爷吃喝玩乐也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治最怕的皇叔,历史上的李治有多可怕,唐明王与李治关系

    滕王李元婴比李治还小一岁的皇叔,是李世民的弟弟,也就是李渊的儿子,而且是李渊最小的儿子李元婴。李元婴出生时,李渊已经70岁了,而此时李世民已经是皇帝了,看着这么小的弟弟,李世民还是很照顾的,特别是在李渊驾崩之后,李元婴就归李世民抚养了。李元婴好像和别的王爷都不一样,在宫廷教育的影响下,学了一身本领—

  • 嫡尊庶轻,为什么古代人很重视嫡子?浅谈唐代“嫡庶”之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代嫡庶之分,宗法社会嫡庶等级森严,古代嫡庶女儿排序

    常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见古人对于自己的血脉得以传承的重视。在古代一夫多妻的广泛流行的大背景下,以及结合古人注重血统出身的观念。从而产生了嫡子与庶出之分,也正是这种泾渭分明的身份地位决定了他们的继承权与未来。自周室以来大小分宗层级分明被统治者视为治世之本。历朝历代对于嫡庶的区分都重视非常。当然随

  • 杜牧中进士后写下一首诗,短短4句狂傲无比,但却让人无话可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杜牧流传下来多少诗,杜牧最有名十首诗,杜牧最有名的五言绝句

    “中国从隋朝开科取士,直到清朝最后一届科举考试,历经1000多年时间,仅产生了10万余名进士,平均1年只录取100人左右。”由此可见,范进考中举人后的癫狂之举并非夸张描写,在古代,考中举人或进士足以被看作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年仅26岁便进士及第。欣喜激动的他为友人写下一首分享喜悦的

  • 杨玉环在马嵬驿殒命,李隆基的做法到底值不值,历史已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隆基怎么得到杨玉环的,杨玉环真的死于马嵬驿的战乱中吗,杨玉环死在马嵬坡时李隆基多大

    盛世王朝在马嵬驿这个地方用一个女人的性命湮灭了大军将士的怒火,大唐终于兴于李隆基,衰于李隆基。盛世王朝最鼎盛的时刻,应该是中国唐朝的开元年间,此盛世正是由唐玄宗李隆基造就的,但是这个盛世因他而衰败。李隆基在位之初,励精图治,任贤选能,大唐一步步的走向了繁荣富强,在当时的世界上,可以说让任何一个国家都

  • 武则天自创18个汉字,有17个废除,唯一存世的1个,却很少人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自创的18个汉字,武则天一生创造了几个字,武则天发明最霸气的汉字

    宋代史学家欧阳修在《新唐书》中写道:“载初中,又享万象神宫。……作曌、天、地、日、月、星、君、臣、戴(初)、载、年、正,十有二文,太后自名曌,改诏书为制书。”意思就是说,武则天刚刚登基时,创立了12个新字,用以彰显自己新登基之后的新气象。而后为了进一步强化皇权,武则天又增加了另外几字,并且不断演变新

  • 他被称唐朝“名句制造机”,可惜诗红人不红,名字大家耳熟能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诗人罗隐,被称唐朝“名句制造机”,可惜诗红人不红。很多人可能听到他的名字时会感到有点耳熟,他和李商隐一样名字里面都带有一个“隐”字,但后人对李商隐的熟悉程度并没有隐藏,相反,罗隐才算得上真正的隐者。罗隐出生于公元833年,他的祖籍在浙江杭州,杭州在历史上是一个盛产诗人的地方,所以杭州也算得上是一个文

  • 陕西发现上官婉儿墓,出土史料令人无法直视,专家:水性杨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河南迁藏上官婉儿墓,上官婉儿墓发现过程,考古上官婉儿墓

    唐朝历史之中,还有一个让人们展开多方面了解的历史人物,那就是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和武则天的关系非常的错综复杂,上官婉儿的父亲上官仪就是被武则天下令抄斩的,而上官婉儿之所以能躲过一劫也只是因为她年龄稍小,和母亲被发配到了边塞。陕西发现上官婉儿墓,出土史料也是令人无法直视,专家表示,上官婉儿水性杨花。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