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放390名囚犯回家过年,约定次年来问斩,最后回来多少人

李世民放390名囚犯回家过年,约定次年来问斩,最后回来多少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605 更新时间:2024/2/15 15:39:19

从夏朝建立以来,这世间有昏庸暴政之君,同样也有贤德爱民之主。他们被后世人谩骂,也同样被后世人尊敬,昏庸之迹唾弃于今,千古佳话流传至此。夏武双全,却骄奢淫逸,滥杀贤臣,导致夏朝覆灭;商纣沉湎酒色实施暴行,任意发动战争,迄今人称昏庸好色。秦始皇统一六国,用兵如神,才有了如今广袤的华夏土地;唐太宗征战四方济世爱民,开辟大唐盛世,为后世人之骄傲。

贤德之君世间少有,得之百姓所幸。大唐盛世犹如人间仙境,无人不爱无人不慕,唐太宗的佳话更是流传至今,不计前嫌重用人才,爱国爱民体恤百姓。更是在曾经放走390名囚犯回家过年,约定次年回来问斩,如此贤德的君主怎能不爱。

贞观六年十二月,唐太宗翻阅死囚名单再次审问罪行,避免有错判者,这次名单中的死囚都会在来年秋季问斩。翻阅完后的他没有像往常一样一走了之,而是带着众人来到牢狱中看看这些死囚,也正是这一眼,使得唐太宗善心大发。

大家都知道他是济世爱民的主,因此牢狱中的犯人们看到唐太宗来了,纷纷下跪叩求原谅,诉说着自己的懊悔。唐太宗看到众人皆是愁容满面,于是善心大发立刻下了一道圣旨:你们家里都有妻儿母亲,皆是她们的依靠,现在离问斩时间还有很久,我放你们回家和她们团聚,帮助家里人干活,等到了过完年再来京城行刑。

此圣旨一颁,有人欢喜有人愁。那些罪犯们非常高兴,都叩谢太宗的英明。而大臣们则极力劝阻太宗,让其收回皇令,毕竟是犯过大罪的人,十恶不赦,再将其放回,如若远走高飞继续行恶可如何是好,更何况是390名罪犯,数量非常庞大。唐太宗听后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微微一笑让这些罪犯走了。

囚犯们高高兴兴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对他们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而在此之间的大臣们可真的是很忧愁了。过完年后,问斩日子也将慢慢靠近,让人非常意外的是,那390名囚犯居然都纷纷回到了京城,原本非常担心的大臣们看到此景也都舒展开了眉。不过经最后清点,他们发现少了一名囚犯,于是准备开始抓捕。

就在这时,一名囚犯坐着一辆牛车缓缓驶来,众人仔细一瞧发现正是那名囚犯,迟到的原因是因为太过于年老,在路上耽搁的日子有点久。知道此事的唐太宗自己都有一点意外,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人会全部归来,而这时的他又做了一个让所有大臣再次忧愁的事,那便是赦免他们,让他们都回到自己的家乡,从此不用再回来。

此时的犯人们听到这个消息比之前还要激动,纷纷叩谢太宗的不杀之恩。而这一故事也被当时的大臣们编进史书,流传至今。对于太宗这一行为,后世人的争议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人认为,此事对于囚犯来说固然是好的,从法律角度讲,却是万万不可的,如若世间都如此,那还要法律做什么呢?

再加之这些人手上或多或少都有人命,这样一放不就让那些被害者的家属更加难过吗。不管是唐朝以及唐朝之后的朝代还是在现如今,有人拍手叫好,自然也有人悲愤填膺,凡事都是双面的存在。虽说这一事情有争议,但拿唐太宗一生的事迹来讲,也算不得什么。

贞观之治,大唐盛世,此情此景亦是后世无法超越的,太宗的一生爱国爱民,为君清廉,后世人都为之称赞。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有阳有阴,有天有地,太宗有功也有过,很多人都揪着他的过不放,还说晚年昏庸至极。敢问历史哪位皇帝是完美,都没有,而太宗的晚年也算不上昏庸吧。纵看他这一生,功大于过,为人民而言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贤明之君。

参考资料:

《历代论·唐太宗》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只派他打了一仗就弃之不用,后人视他为光耀千古的绝世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打天下最出名的三个猛将,为李世民打下天下的几位名将,李世民江西永修后人

    这些武将跟随着李世民南征北战,其中获得卓越战功的二十四人更是位列凌烟阁之中,如秦叔宝、程咬金等人,不过有一个人尽管有着秦叔宝、程咬金等人的超强能力,但是不仅没有位列凌烟阁之中,而且李世民只派他打了一仗就弃之不用,以后世的话来说就是“惨遭雪藏”,他就是苏定方。 苏定方出生在592年,年少时候便因为

  • 甘肃发现一碑文,揭开李世民真正面目:玄武门之变其实早有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历史故事及启示,李世民墓碑碑文

    “玄武门之变”后,李唐王朝的皇位争夺战一直在上演。随着李世民的胜利,李渊将皇位让给了他。根据一些书籍记载,后世对李世民的评价基本上都是好的,而对于他两位兄弟的评价基本上都是差的。难道李世民的兄弟真的差?如果差的话,为何李渊让他当太子?难道是李渊偏袒他?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李世民在文字上下了功夫。李世

  • 陕西出土一墓志,揭露武则天的禽兽之行,学者:史书果然没有骗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墓志简介,武则天墓志真实图片,陕西武则天李治陵墓

    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同时,或许也是全天下最冷血的母亲。根据史料记载,武则天一生拥有4子2女,其中有2子1女直接死在她的手上。他们分别是长女安定公主,长子李弘以及次子李贤。而武则天之所以弑杀亲子,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权力。安定公主出生时,武则天还只是个昭仪。为了扳倒王皇后,她狠心闷死了自己

  • 武则天晚年绯闻不断,慈禧守寡47年却没有桃色丑闻,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女皇武则天晚年的生活,武则天晚年的照片,武则天晚年为什么被人宠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宫词》白居易引言后宫之中,最不缺的就是八卦奇闻,因为越神秘的事情越容易引起人的兴趣,越引起大家的兴趣,那么大家揣测的尺度就越大。武则天作为第一女皇,无论是年轻时还是年迈后,都曾有很多绯闻传出。而慈禧守寡四十七年,也是有着众多的八卦新闻,但却没有桃色方面的丑闻

  • 武则天年过76,仍同2位美貌男宠花天酒地,8年后才发现其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的四大宠男下场,武则天晚年为什么被人宠,武则天生平事件

    这在整个男性主宰的历史上是几乎不可能的存在,这其中每一步都走得惊人。但是,在其当政的后期,却屡屡传出皇室秘闻。武则天年过76,仍同2位美貌男宠花天酒地,8年后才发现其高明。武则天自小就与一众女眷不同,她不爱那女红刺绣、琴棋书画,却是对诗书谋略感兴趣。而她家里人也有着不同的教育观念,没有苛责于她,只是

  • 唐朝千牛卫是个多大官?为啥李元芳总是炫耀?和现在一种称谓相似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有李元芳的千牛卫么,唐朝十二卫李元芳,千牛卫找李元芳

    “一心清正千家福,两字公平百姓安。”——《狄公案》及提起狄仁杰,大家会马上想到李元芳,然后又想到狄仁杰询问元芳怎么看的口头禅,当然李元芳几乎每次的回应都是:大人,此事必有蹊跷。除了最经典的这两句,当然还有诸如狄仁杰的“来人呐,狗头铡伺候”以及元芳的“在下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李元芳是也。”等等耳熟能详的台

  • “安史之乱”的真正祸首:倘若他再多活几年,唐朝可能会提前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就像有光就一定会有与之对应的阴影一样,壮丽的大唐也不免迎来属于自己的落幕。唐朝作为一个统一的封建朝代绵延289年,不可谓不长寿,但在它的后152年里,唐朝光彩尽失,与其说是一个朝代的延续,不如说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大器晚成的史思明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是一把利刃,切割开唐朝的命脉。安史之乱造成的

  • 他花461套四合院的钱,买下李白唯一传世书法真迹,如今价值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但在清王朝覆灭之际,无数的文物和珍宝流落他国,甚至是毁损于战火之中。只留下了满目疮痍的园林和一些残片碎瓦。正值此时,一群文人志士担起了保护文物的责任,人称民国四大公子的张伯驹便是其中之一。张伯驹曾说:“予收所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这位民国时期的收藏家终其一生都在尽力寻回那些

  • 武则天公开家族丑闻,母亲与亲外孙私通,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的个人秘密,武则天与家族成员的关系,武则天与外孙关系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郭沫若历史能够把政的女人有很多,但是能够有“业绩”的女人却寥寥无几,比如说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虽然把持朝政,但是显然理政能力太逊色,导致八王之乱。就这点她和武则天是没法比的,作为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女皇帝,虽然常常遭受诟病,但是其能力是得到历史认可的。武则天向

  • 诗鬼李贺写“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没人能接上,宋朝才现下半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贺写月亮,诗鬼李贺26岁就死了为什么,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后半句

    引言李渊开创大唐后,国家存世289年。由于早期几位君王的励精图治,为盛唐打下了基础。盛唐气象的背后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特别要说的是,唐朝是盛产古诗的时代,直到现在为止,小孩子都能说出几句唐诗。纵观唐朝历史,不仅仅只出现过李白、杜甫等人尽皆知的诗人,也出现过一些名气不大,实力很强的诗人,诗鬼李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