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甲申之变(1644年)时,为崇祯皇帝和大明王朝殉国的文臣有名有姓的共二十多人,监察御史陈良谟就是其中一位。
陈良谟像?
陈良谟,今浙江宁波人,崇祯四年中进士,后历任推官、御史等职,崇祯十二年(1639年)出任四川道监察御史,在任上为官清廉,留下了很好的名声,1644年回京,不久就遇上了李自成围城。正是这次回京让其断送了性命,却也让其青史留名。
北京城
陈良谟此时已经56岁了,但是依然没有子嗣,这是他一直以来的遗憾。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儒家的传统思想,身为儒家子弟的陈良谟自然知道传宗接代的重要性,于是他就娶了一房小妾。据史料记载,陈良谟“有妾时氏,京师人,年十七,甫嫁百有三日”,就说陈良谟娶了一个北京小姑娘,姓时,出嫁的时候才刚刚十七岁,陈良谟这是典型的老牛吃嫩草。
老夫少妻
但是,才刚刚娶进门一百来天,李自成就破城了。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自尽,噩耗传来,陈良谟昏厥倒地数次,悲痛不已,从此米水不进,准备也以死殉国。但是在死之前,陈良谟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他的小妾怀孕了。
但是这个消息也没有动摇陈良谟殉国的决心,他把小妾叫到面前,对她说:“我已经年过五旬,但是依然没有子嗣,今天你怀孕了,如果你能够剩下一个男孩就能为我们陈家继承香火了。”并打算派人将其送到母家好好休养。
没想到时氏却不答应,时氏对陈良谟说:“老爷死了,我还能依靠谁?老爷为皇上死节,妾为老爷死节,都是自己的本分。与其被贼人所辱,还不如没有儿子。今天我要先于老爷死节,这样才能断了老爷的念想。”说完就上吊自尽了,陈良谟听了小妾一番话十分感动,于是也另外找了根绳子上吊了。
上吊自尽
于是,二人就都殉国了,小妾胎儿也不知道是男是女就随二人而去。后来,弘光帝在南京继位,为崇祯朝殉国诸臣赐谥号,陈良谟被赐谥号“恭愍”,而这个小妾时氏,也被赠与“孺人”的封号,并在旌忠祠设有牌位与诸位殉国文臣一起接受供奉。
明朝孺人冠服
一个小妾,看起来地位卑微,而去身怀六甲,负有为陈家继承香火的重任,看上去很有不死的借口,但是时氏却深明大义,不甘受辱,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以保全自己和丈夫的名节,以当时的道德观来评判,绝对是道德的楷模,不知道那些投降李自成和满清的所谓达官贵人和士大夫听到这个故事会作何感想,会不会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