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献忠和李自成为何要同室操戈?看看朱元璋在元末的表现你就懂了

张献忠和李自成为何要同室操戈?看看朱元璋在元末的表现你就懂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340 更新时间:2024/1/19 8:33:54

1643年春天,李自成攻克了湖广重镇——襄阳,而这个时候,李自成已经意识到自己之前一直执行的流动作战策略没有前途,便下定决心要经营根据地。襄阳是李自成攻克的第一个重要城市,于是李自成便打算以此地为中心,建立一个固定的根据地。于是,李自成将襄阳改称襄京,自称新顺王,大封百官,派遣官员到地方任职,已经有了政权的雏形。

襄阳城

同年,张献忠也不甘落后,而且是在李自成不远处称王。这一年,张献忠率部队攻克湖北武昌,这是一个重要性不亚于、甚至超过襄阳的军事重镇,张献忠便在武昌自称西王,也大置百官,甚至还开科取士,俨然一副新皇帝的做派。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现在湖广地区出现了两个王,那么这两个新王是如何相处的呢?他们又如何对待对方呢?结果可能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张献忠

很多人会认为,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人同为农民军起义领袖,面对着一个共同的敌人——明朝,现在明朝还没有完全被消灭,他们理应互相扶持,共同反抗明朝的统治。然后,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李自成率先对张献忠发难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李自成原本将武昌纳入了自己的计划之中,并且派出的军队已经抵达了汉阳,才得知张献忠已经率先攻取了武昌,双方的战略目标不可避免地冲突了。眼看张献忠抢了自己的肥肉,李自成大怒,然后采取了应对措施——榜示远近:“有能擒献忠以献者,赏千金。”李自成玩起了大家很熟悉的套路,张榜悬赏。

李自成

但是这种手段仅仅只能宣示一下态度罢了,毕竟张献忠是几十万军队的首领,怎么可能轻易被擒获呢?不过,李自成紧接着又对张献忠进行了人生威胁,他派人给张献忠带去了口信:“老回回已降,曹(指外号为曹操的罗汝才)、革(革里眼)、左(左金王)皆死,行即汝也。”浅显直白,三个不合作的人已经死了,你就是下一个。那么张献忠是如何回应李自成的呢?张献忠“卑词以答,求彼此为援”,并且给李自成送去了不少金银财宝,希望能够互相支持,但是李自成根本不给面子,还扣下了张献忠派去的使者。张献忠受此侮辱,心中自然愤恨,但是李自成风头正劲,张献忠也不能与之抗衡,无奈之下,张献忠只能选择离开湖广地区,到偏远的四川去寻找空间。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三月攻入北京,人生已经走上了巅峰,此时的李自成已经将统一全国纳入考虑之中,对于躲到四川发展的张献忠,李自成向其发去了檄文,虽然如今檄文已经没有记录留存,但是从张献忠的反应我们可以猜出这封檄文肯定比之前的威吓更加咄咄逼人。张献忠在接到李自成的檄文后,“对北大骂曰:自成……今一旦妄自尊大,传檄辱我。吾两雄无并立之势,况我今带甲百万,战将千员,何难飞渡长江,正位金陵。”面对李自成的咄咄逼人,张献忠终于也不能忍了。

几个月后,双方的嘴仗变成了真的火拼,李自成在东征进入北京之后,便派手下将领马科从陕西汉中进攻四川,双方在川北大打出手,张献忠先排除养子艾能奇抵御马科,却被击败,之后亲自上阵,才抵挡住了马科的进攻,将其赶回陕西。再之后,由于清军的步步紧逼,李自成在陕西已经自顾不暇,就再也无力进军四川了,而张献忠得以在这段时间被攻取四川,以成都为中心,建立了囊括十几个县的根据地,并在此建立了大西国。

形势图

明末的两大著名领袖,共同反明十余年,在最接近成功的时候却刀枪相向,削弱了双方的实力,反明大业成功一半,却被入关的清朝渔翁获利。不过,这种情况也是不可避免的,当张献忠和李自成发展到足够大时,他们便不可能容忍对方的存在,正如宋太祖赵匡胤所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再看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末之时,也同样必须先和陈友龙、张士诚分个高下,然后才能击败元朝取得天下,这就是弱肉强食的历史法则。

参考文献:《张献忠传论》

更多文章

  • 张献忠余部抗清成就远高李自成,除有此两人外,还和李的能力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李自成余部抗清

    很多人会认为,肯定是李自成。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说法是很有道理的。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汉奸吴三桂占据山海关,李自成亲自率大顺军前去讨伐,正是从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和清军发生了第一次正面接触。第一次接触清军的李自成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清军向正在和吴三桂军队交锋的李自成军队突然发起冲击,猝不及防的大顺军

  • 张居正挽救了大明, 其曾孙见证三位明朝皇帝国破身亡却无能为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皇帝张居正简介,真实的明朝张居正,明朝野史首辅张居正之死

    张居正像 张同敞,湖北江陵人,曾祖父就是励志改革、功绩卓著的万历首辅张居正。崇祯年间,张同敞因为祖上恩惠,被授予中书舍人的官职。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城,农民军进城后到处向崇祯朝官员索要金银,美名其曰“追赃助饷”,文武百官中一大部分被迫投降。张同敞选择藏匿在民间,趁夜偷偷潜逃出城,只靠两

  • 险些害死苏轼的“乌台诗案”,诗中都写了何事?你是皇帝都忍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乌台诗案苏轼被关了几天,乌台诗案把苏轼贬到了哪里,苏轼的乌台诗案共牵连了多少人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作为中国词坛上的豪放派词人,他的诗词风格与他一生的际遇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苏轼为人豪迈爽朗,心胸旷达,他的一生中有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诗作。作为文豪的另一面,苏轼也是一名朝廷官员,他的政治生涯中也有一些影响重大的著名事件,最瞩目的事件莫过于乌台诗案。那么,险些

  • 引清兵入关原不是吴三桂本意, 已入关欲投降李自成, 为何又降了清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自成吴三桂大战,李自成与吴三桂战争过程,吴三桂什么时候归顺李自成

    1644年三月二十六左右,本已打算回京归降大顺朝的吴三桂部行军到了河北玉田县附近,就在这一天吴三桂突然改变了主意,紧急率部掉头转向山海关,从背后攻下山海关,并在不久之后邀请清兵入关,成了千古罪人,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突然改变了主意了呢? 吴三桂其人,相信不用介绍,大家都知道,引清兵入关,是中国历史上数

  • 康熙年间攻克台湾的施琅,因何事与旧主郑成功决裂?该仇不共戴天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施琅为啥背叛郑成功后人,施琅打败过郑成功吗,康熙给施琅权力

    施琅剧照 关于施琅此举是汉奸行为还是国家统一的功臣,历史上众说纷纭,这两种说法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施琅的评价肯定会有所不同。我们不妨一起看看施琅在降清之前,在明朝的历程,也许看过这些我们能够理解他日后所做的一切。施琅第一次在历史上崭露头角时,一般意义上的明朝已经灭亡(历史上通常

  • 年过花甲依然可生育的5位帝王,清朝独占两位,朱元璋最令人羡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的生育能力强,朱元璋后代最能生育的人,朱元璋是唯一颠倒乾坤的人

    根据《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的考证,中国古代风险最高的一个职业就是皇帝,不仅劳动强度特别大,而且持续时间也很长,基本属于全年无休,并且还总有各种人对自己虎视眈眈,以至于能够得到善终的没有几位。 然而就是这么一份累人的活,还是有人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了骄人的成绩,不仅国家管理得好,而且还很长寿,并且年

  • 崇祯殉国前为何杀掉女儿,并非心狠,看下亡国公主的下场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崇祯的死可以说是殉国吗,崇祯殉国后殉国的臣子,崇祯死后谁殉国

    1644年3月,李自成率领着起义军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北京城内的崇祯皇帝下诏吴三桂前来“勤王”,然而吴三桂的大军还没有出发,北京城就已经陷落,崇祯皇帝在心腹太监的带领下,登上城楼看了一下那些入城的起义军,随后返回皇宫,给自己穿上皇帝的礼服,又戴上皇帝的冠冕,准备自杀殉国。 不过在自杀之前,崇

  • 朱元璋批奏折到半夜,宫女送来热粥,朱元璋:粥可留,人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为啥要斩送粥的宫女,朱元璋批奏折宫女端来热粥,朱元璋批奏折数量

    古代帝王为了自己的江山稳固,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尤其是每个朝代的开朝皇帝,他们深知社稷统治权来之不易,因此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极为珍惜和重视。这导致他们为了自己手中的皇权可以做出任何事情,即使有些事情会使他们背上不忠不义的骂名,他们也会去做。他们坚信宁可错杀一百,也绝不放过一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 岳飞是被谁害死的?是秦桧、金人,还是赵构?易中天一语道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岳飞死于赵构还是死于秦桧,历史上岳飞是被秦桧害死的吗,秦桧是用什么理由把岳飞害死的

    石马石人山寂寂,英雄于此忆将军。民族英雄岳飞,就像一座丰碑一直屹立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永垂不朽。人们钦佩的不只是岳飞的事迹,更是他顽强不屈誓死报国的民族精神,但是就这样一位民族英雄,他的离世竟成了一个谜。在人们心中对于岳飞的死,最大的评价就是一个字“冤”。 那么岳飞是被谁害死的?是秦桧、金人,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唯独漏掉一个人!此人多年后夺取大宋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赵匡胤两次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真实故事,为什么赵匡胤可以杯酒释兵权

    我从小就听说过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尽管这只是传说,不过也从侧面说明赵匡胤扶危救弱的胸怀。纵观整个历史,哪朝哪代的开国之君不是腥风血雨,不是在杀戮中夺取的江山?唯独赵匡胤是一个例外,他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只以牺牲一人为代价而成功改朝换代。有人说那是因为赵匡胤彻底掌握了军权,根本没有动用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