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时期,女子不能进入学校学习,所以大部分的女子都无法掌握许多的文化知识。只有那些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女子,能够在父母的影响下,开始文化课程的学习,也能够读到非常多的文学著作,最终通过文学熏陶,成为一代才女。古代的才女,正因为很稀少,所以才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唐朝一才女,六岁作首诗,父亲看后大呼:长大是祸害,送她出家。
古代的才女,人们最为熟悉的或许就是李清照。李清照的诗词,婉约迷人,在不经意间就能传递出她细腻的情感,也正是这样的诗词,让人们熟知了这一位才女,让人们相信,女子也同样可以在文学事业上散发自己璀璨的光芒。有一个名叫李秀兰的女孩,也成为了唐代第一大才女,她不仅有着美丽的长相,而且文笔非常的好,李秀兰在年仅6岁的时候,就已经写出了一首咏怀蔷薇的诗。
李秀兰的这一首诗,看起来像是大家之作,文风并不做作,而是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了李秀兰对于蔷薇的怀念之情。这首诗的原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这首诗一开始的一句,只是李秀兰在表达蔷薇花的架子还没有搭好,结果李秀兰的父亲却以为,李秀兰写的“架却”两个字是“嫁却”,所以他就以为,自己的女儿小小年纪就已经心系男女之事,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李秀兰的父亲还觉得这首诗是一首不详之诗,尤其是听到女儿用到“心绪乱”这样的词语,更是觉得女儿小小年纪已经心思全乱,以后也不会是一个守妇道的女人,于是,李秀兰的父亲便把女儿送到了玉真观之中,让她出家。
李秀兰出家之后,还是非常着迷于写诗,她的诗词每每传到长安城那些诗人们的耳朵里,都会让大家觉得无比的优美,李秀兰的用词都是恰到好处,也充满了才气,于是许多的文人墨客都前来拜访李秀兰。
李秀兰情窦初开之后,便在那些文人墨客之中流连忘返,她对于男女之事充满着好奇,她并没有在传统礼教的环境之中长大,但她也因为男女之事感到害羞。在李秀兰的生活里,感情并不是唯一,但是感情却能够让她有更多写作的素材,也能让她体会到这个世界上更多的不同情愫。
这些才子喜欢李秀兰的才情,更喜欢她和社会里那些在封建礼教之中长大的女子有很多的不同。李秀兰的心思很简单,内心很纯净,但才华却又是确实存在的,这样的才华,没有受到社会教化的影响,非常的独立和自由。李秀兰的才情,如同那清澈的湖水,虽然她并不知道自己的才情很可贵,她只知道写诗和交友可以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很有趣,但是在那些大才子的眼里,李秀兰这种美而不自知的状态,最吸引人。
李秀兰和许多有名的才子诗人都成为了朋友,而且,其中被人们称作茶圣的陆羽,成为了李秀兰的初恋,刘长卿这位大才子,更是成为了李秀兰长久的恋人,高僧释皎然成为了李秀兰的蓝颜知己。不过,李秀兰既然已经在修行,所以她一辈子也没有和她的恋人结婚,她的那些诗篇蕴含着她对恋人,友人的情感,不过这些情感,终究都静默如谜,不会造就一段婚姻。
李秀兰原本也可以和世间任何一个普通的女子一样,和一个男人结婚,然后过着普普通通的生活。但是,李秀兰却因为出家,只能和那些浪漫的诗文一起过完一辈子。唐代宗李豫知道李秀兰的才华之后,便将李秀兰招进宫,彼时的李秀兰已经五十多岁,李秀兰在54岁那一年,因为给逆贼写过诗,最终被追查,然后被皇上下令用乱棍打死,李秀兰的就这样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一代才女,也就这样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历史之上的才女还有很多,她们拥有着自由主义的精神,在诗文之中,诉说着生活的点点滴滴里,以及她们的感悟,让人们佩服。
参考资料:
《将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