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自称为“朕”,太上皇如何自称呢?李渊、赵佶、乾隆各不相同

皇帝自称为“朕”,太上皇如何自称呢?李渊、赵佶、乾隆各不相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683 更新时间:2024/1/10 11:14:35

中国人的自称有很多,比如“我”、“洒家”、“某”、“吾”、“老夫”等,可谓是数不胜数。在这些自称之中,“朕”直到嬴政称皇帝之后才被垄断,成为了皇帝专用的自称。然而在此之前,不是君王的人照样可以用“朕”来自称。比如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就写道:“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由此也可以看出,“朕”这个人称代词,在秦始皇之前是很常用的。但为了突出皇权的神圣性,这个字终究被皇帝们垄断了两千多年。

中国历史上大大小小的皇帝共有几百位,是非常稀缺的一个职业。而相比于皇帝,太上皇则是更加稀缺的存在,两千多年里也就出了26位,其中还有好几位是荣誉称号。历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但他不仅没有称帝,本人也比较短命,所以这个尊号是嬴政称帝后给他追加的荣誉称号。第一个活着当太上皇的人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这也是为了协调父子之间的地位所使用的。

因为刘邦是亭长出身,父亲更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所以刘邦成了皇帝后二人之间就出现了许多矛盾。从血缘上来讲,刘邦是刘太公的儿子,给父亲下跪磕头天经地义。但从法理上来讲,刘邦是全天下的皇帝,万人之上,也是自己父亲的君。刘太公没啥文化,起初没想这么多,直到后来有人提醒他他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等到刘邦再给他行礼时,他被吓得连连后退,刘邦这才听从大臣的建议,将父亲尊为太上皇。

因为没当过皇帝,所以刘太公的自称和当老百姓时一样。至于具体怎么称呼,并无详细史料可考。相比于刘太公,唐朝的第一位太上皇高祖李渊就不那么好受了。武德九年六月(公元626年7月),秦王李世民在太极宫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在这之后,李渊的皇权已经被秦王架空,自己只能乖乖地退位,让李世民当皇帝。李渊退休了,李世民也不敢对他下手,只能尊他为太上皇。

李渊退位时,在诏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善,此亦吾之夙志也”。由此可以看出,李渊当了太上皇后,只是自称为“吾”,和平头老百姓一样。毕竟李渊是被逼着退位的,自称为吾也是满满的无奈。李渊退位后整整500年,金军兵临东京城下,宋徽宗赵佶连忙传位给太子赵桓,自己当起了太上皇。虽然燕云十六州的丢失责任不在宋徽宗,但他“联金灭辽”并暴露了军事上的短板,最终导致了“靖康之耻”。

赵佶深知自己对不住儿子和大宋,因为自己一手酿成的灭顶之灾,最后却要甩锅给儿子,让他来顶替自己当亡国之君。所以当赵佶和儿子同时出现的时候,多以“老朽”自称。自古以来皇帝的自称都是威严霸气的,唯独赵佶的自称这么不堪,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羞愧。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当了60年皇帝的爱新觉罗弘历,不得不履行自己曾经吹下的牛皮。但是在禅位给嘉庆之后,乾隆并没有放权。不仅不放权,他还要处处压嘉庆一头。

秦始皇称皇帝时规定,凡是书写时遇到“皇帝”二字,要另起一行将这两个字高出其他字两格。乾隆当太上皇之后便规定,凡是写道“太上皇”三个字,要比“皇帝”二字还要高一格。在自称上,乾隆依旧我行我素,称“朕”。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乾隆掌权一生,退位了依旧这么霸气。

更多文章

  • 让隋唐头疼的“突厥”,是现在的哪个民族?如今让世界都头疼不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唐时期突厥有多少人,古代时突厥是什么,唐代有突厥吗

    这是史书对突厥的描写。在隋唐时期,突厥控弦百万,这种规模的游牧民族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也正是因为强大,所以一度压得中原王朝喘不过气来,西魏、东魏惧怕突厥那空前强大的军事实力,争先恐后地送钱、送女人。而且自西、北魏开的这个头无异于打开潘多拉魔盒,自此突厥就把中原王朝当成了钱袋子,时不时地就来掳掠一番,隋

  • 杜甫是怎么死的?你可能想象不到,不是累死也不是病死,而是穷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杜甫死的原因,杜甫为什么才活到58岁就死了,杜甫穷其一生的感悟诗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杜甫之所以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最厉害的地方并不仅仅是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而且,在历朝历代都有很多重量级粉丝,比如:唐代的白居易和韩愈,还有二十世纪的闻一多。诗人杜甫在晚年创作的诗歌,其成就是要比青年时代更高一些,所以,杜甫留给后人的形象几乎是一副落魄老头的样

  • 从隋炀帝到唐高宗,历经半个世纪,终于以唐朝完胜载入史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高宗为唐朝的贡献,唐朝历史之唐高宗,唐高宗简介资料

    从大业七年开始,隋炀帝四年间对高丽用兵超过百万,虽兵锋直逼平壤,但终不能克,最后惨淡收场。杨广年轻时统军的机敏到了这时候消失殆尽,成为回忆。在远征高丽战场上先失人和;驱重兵、劳重役、民心尽失,民变不断,后失地利;被高丽王高元诱敌深入,“设伏兵大破之”。水路俱败,可谓匹马无还。隋朝远征高丽比战场失利更

  • 玄武门启示录:李世民能战胜李建成,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出色的HR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李建成玄武门决战,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了一件事,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杀李建成

    李渊太原起兵,李世民被封为敦煌公。李渊的部队刚刚出发,有个名叫房玄龄的谋士,就来到敦煌公帐前自荐。李世民与房玄龄一番交谈之后,就发现了房玄龄的才能。李世民留下房玄龄,让他担任记室。李渊登基称帝,李世民被册封为秦王,房玄龄被册封为临淄侯。房玄龄的工作,既要负责秦王府属僚绩效考核,还要负责为秦王府招募人

  • 隋唐两代为何都要远征高句丽?其实,是这个国家非灭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为什么隋唐都要远征高句丽,为什么唐朝不把高句丽纳入版图,隋唐四代帝王都灭了高句丽吗

    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很快完成了中央集权和扩张,之后,终止了与曹魏的盟约,都城毁于曹魏的反击。不过,很快复兴,大约在公元404年左右,其疆域空前扩大。这里我们就以李世民的那句“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来剖析一下。首先,从它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来分析。此地可攻可守,极盛时军队有60万人,曾趁中原内

  • 李世民如此厉害,但也有他害怕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的女人列表,李世民一生的真实生活,李世民有哪些厉害之处

    古代已婚女子的善妒,怕是我们现代人永远体会不到的。晋大始年间,刘伯玉的老婆就是个标准的妒妇。某天,老刘在夫人面前诵读《洛神赋》。这首作品讲的是洛水之神,原型也许是甄宓。刘伯玉是个想象力丰富的人,他在读完了关于洛神的描写后,不由得说:“如果能娶洛神当老婆,我这辈子就值了。”一句玩笑话,偏偏老刘的夫人吃

  • 唐朝如何处理民族问题?唐王朝的一个正确决定,国家辉煌了上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存在的问题,唐与元之间民族政权演变,唐朝走向鼎盛的因素

    而唐朝,算是古代王朝中,与少数民族关系最为融洽的王朝了。唐朝时期,活跃在北部的少数民族是回纥,回纥又称回鹘。回纥是游牧部落,起先生活在色楞格河一带,唐朝瓦解突厥后,漠北地带被唐朝控制,回纥也有了发展机会,逐渐成为漠北势力最强的部落。唐太宗在回纥设立翰海都督府来管理回纥各部,册封回纥首领为都督府都督。

  • 武则天有间密室误闯者死,她死后张柬之好奇进去,着实吓了一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死后发现的密室,武则天几乎每晚都要进入一间密室,武则天地下密室

    武则天初入宫中不久就被皇帝看中,封为才人。虽然唐太宗喜欢武则天,但是直到太宗死后,他仍旧是个才人。当时的太子李治激怒武则天,以至于后来又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高宗死后,武则天里天后的身份辅佐新皇帝也从此独揽大权。他先后废掉两个儿子的地位,终于走上了封建社会的权利的顶点。此后,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高高在

  • 唐朝最后一百年是怎么过的?安史之乱后,唐朝竟然还能延续一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安史之乱后唐朝能活多少年,安史之乱前唐朝的气候,唐朝安史之乱后为什么走向衰落

    虽说,最终大唐王朝还是以及其惨痛的代价镇压了安史之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唐朝已解决了藩镇之祸。在唐代后期的藩镇里,东南藩镇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藩镇对外作战,中原藩镇则镇遏河朔、屏障关中、沟通江淮。河朔藩镇与中原藩镇在割据与防割据的相持关系上,中原藩镇与边疆藩镇在维系内外均势的平衡关系上,边疆、东南

  • 李世民残杀10个侄子时,父亲李渊说了14个字,不料事后全部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但人无完人,在李世民的光辉功绩下却深藏着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这也是他最被人诟病的一件事——那就是杀兄弟逼父亲抢皇位。熟知这段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即使李世民有能力有才华,还立下了无数功勋,但依旧不是父亲李渊心中完美的继承人,当时李渊一心想让长子李建成继位,这让劳苦功高并且一直颇有野心的李世民十分不满,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