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谁才是大唐的第一位皇后?都说是李渊的原配,其实并不是她

谁才是大唐的第一位皇后?都说是李渊的原配,其实并不是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54 更新时间:2024/1/16 15:39:06

其实,在这座陵墓里,不光有李渊还有他的原配夫人。

虽然,唐高祖李渊是大唐的开国皇帝,不过,由于他的儿子李世民太过耀眼,以至于,李渊的历史存在感,远不及他的儿子李世民。喜欢历史的朋友往往会关注古代帝王的妻妾,我们都知道皇帝的原配夫人通常会被封为皇后。那么,李渊的元配夫人是谁呢?她也是皇后吗?

有了解唐史的朋友一定会说:李渊的皇后是窦氏。其实,这个答案并不完全准确,因为,窦氏的皇后封号是死后获得的,她生前并没能获得这一殊荣。通过史料,我们可以了解到这样的信息,窦氏出身于北周皇族,她的舅舅正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早年北周曾与突厥通婚,为了外交宇文邕迎娶了突厥女。

不过,皇帝对这桩政治婚姻非常不满意,甚至,有休妻的打算。

对于这件事,当时,还是个小孩子的窦氏就曾对舅舅说:“天下还没有安定,突厥是国家的一块心病,希望舅舅能为大局考虑,善待并安抚皇后。只要能与突厥建交,那么,就能借助他们的力量对付北齐、南陈。”宇文邕听取了外甥女的意见,善待皇后,与突厥结盟。

杨坚篡周后,身为皇族的窦氏泪流满面,哭着说:“只可惜我不是男儿身,不能为舅舅解难。”窦毅见女儿年龄虽小,但却有此等眼界见识,便对自己的夫人襄城公主说道:“我们的女儿不但样貌出众,而且,才华横溢,绝不能将她嫁给凡夫俗子,应该给她找个好人家。”

于是,窦毅在外面的门屏上画了两条孔雀,每当有名门子弟前来求亲,窦毅就让此人用弓箭射门上的孔雀,称:“只有射中孔雀眼睛者才有资格成为窦家的乘龙快婿。”后来,先后有几十名贵族子弟前来求亲,结果,只有李渊一人用弓箭射中了孔雀眼,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窦家的女婿。

这个故事,也就是典故“雀屏中选”的由来。

李渊娶了窦氏后,夫妻二人相得益彰,窦氏始终充当着“贤内助”的角色。窦氏从小生活在宫闱之中,所以,对政治颇为了解,又熟读史料,所以,经常给予丈夫帮助。夫妻新婚燕尔,夫妻二人经常在房间中舞文弄墨。窦氏最喜欢的,就是模仿李渊的笔迹,外人很难分辨出真假。窦氏为李渊诞下四子一女,我们熟悉的李建成、李世民、李元霸李元吉以及平阳公主,他们的生母就是窦氏。

大业年间,李渊被任命为扶风太守,有人送了他几匹宝马。窦氏对丈夫说:“听说陛下喜欢宝马,这你是知道的。我觉得这些马可以作为贡品进献给陛下,而不该留在家里。倘若,将这些名马留在家里,早晚有一天会招致祸端,希望你能仔细考虑这件事。”李渊何尝不是爱马之人?他虽明白妻子所言在理,但就是不舍得忍痛割爱。结果,这几匹马果然给李渊招致不幸,李渊因此落罪遭到处分。

李渊回味起妻子的话,立即将这几匹马进献到宫里,这才保住了自己的前途性命,还被提拔为将军。都说婆媳关系是中国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不过,这个问题在窦氏面前根本不算难题。由于李渊的父亲过世较早,所以,李家的家事完全由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打理。独孤氏操劳了一辈子,晚年患病在床,儿媳窦氏几年如一日,伺候在独孤氏身边,从来没有表示过不满。

独孤氏病重后,窦氏的几名妯娌觉得独孤氏难伺候,每个人都拿出一大堆理由搪塞,不愿尽孝,唯有窦氏依旧陪伴在婆婆左右。在独孤氏病重的一个月里,窦氏衣不解带。痊愈后的独孤氏逢人便夸自己的儿媳窦氏,对其十分喜爱。

从这些故事我们就能看出,窦氏是贤妻的典范,完全有母仪天下的资格,那么,她为什么无缘皇后大位呢?

首先,我们知道,想要成为皇后,必须要经历一套传统仪式,显然,窦氏没能经过这些程序化的册封典礼。

其次,窦氏在世期间,也没机会行使皇后的权力。最重要的是,在李渊登基称帝之前,窦氏就已经过世了。窦氏生前,李渊连龙椅都没坐过一天,窦氏又怎会有机会成为皇后呢?

不过,李渊始终不忘窦氏,在登基之后,立即将过世的窦氏追封为皇后,了却了心中的遗憾。并且,李渊出于对她的感情,后来,未再立皇后了。直至李渊死后,再迁窦氏合葬于献陵。

那么,谁才是大唐王朝的第一位皇后呢?

从严格意义来说,应该是长孙皇后。她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十三岁,嫁给唐国公李渊次子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为秦王(李世民)正妃。武德末年,竭诚孝顺李渊及其寻求后宫支持。玄武门之变时,亲自勉慰将士。事情平定后,封为太子妃。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册封为皇后,诞下三子四女。

可以说,窦氏虽然是李渊的元配夫人,但是,她却一生从未当过一天皇后。

参考资料:

【《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唐献陵》】

更多文章

  • 如果此人能多活几年,那么,中国五胡十六国以后的历史定将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五胡十六国详细历史,王立群讲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与五代十六国

    这些人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不停的运用着自己的才能,竭尽全力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走向。要么,改善民生,要么,发展经济,要么,促进民族融合,要么,进行统一战争。最终,在这些人杰的努力下,虽然说,中原大地混乱了一百多年,但是,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社会的发展不但没有停滞,反而进步的幅度更大了,不同民族之间也完

  • 陕西出土上官婉儿墓志铭,推翻武则天千年误解:“冤枉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和婉儿是情侣吗,武则天和婉儿图片,婉儿的墓志铭

    说起唐朝,到底“脏”在哪了呢?让我们一同探究一下。当年玄武门之变,皇室兄弟相残,李世民狠心杀了弟弟李元吉,并将弟媳杨氏收入后宫,到了永徽二年(651年),唐高宗将武则天收入后宫时,吴恩泽他只是一个才人,后来到了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又将儿媳杨玉环纳入后宫封其为贵妃。古代北方游牧部族一直都有

  • 唐朝歌坛天后刘采春:为爱自毁人生,被情郎抛弃万念俱灰悬梁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何其多,除了李、杜这两位攀登诗坛巅峰的存在之外,几乎每隔十年都有一位名动天下的诗坛新星出现。然而,纵大唐数百年江山,能拿得出手的女诗人并不多。满打满算,也只有鱼玄机、薛涛、李冶、刘采春这四大才女了。这四大才女除刘采春之外,其她三人均当过一段时间的“女冠”,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时人对“才女”的包

  • 朱元璋在位时手段狠辣,为什么没建立像“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是不是最狠的皇帝,朱元璋在位时大事件,朱元璋的铁腕统治

    他说:“吏治之弊,莫过于贪墨。”凡是贪污的人,只要被发现,一律按律处置,绝不懈怠。朝中如果有大臣贪污,一家人全部发配充军;贪污银两达到60两以上的,一律斩首示众。甚至,就算是有着权势滔天的驸马欧阳伦,也是因为私自贩卖茶叶而被斩首示众了。公元1385年,户部侍郎郭桓因贪污粮税被人发现,当时处死的官员就

  • 皇帝自称为“朕”,太上皇如何自称呢?李渊、赵佶、乾隆各不相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宗赵佶,赵佶北宋皇帝,赵佶过后是谁当皇帝

    中国人的自称有很多,比如“我”、“洒家”、“某”、“吾”、“老夫”等,可谓是数不胜数。在这些自称之中,“朕”直到嬴政称皇帝之后才被垄断,成为了皇帝专用的自称。然而在此之前,不是君王的人照样可以用“朕”来自称。比如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就写道:“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由此也可以看出,

  • 让隋唐头疼的“突厥”,是现在的哪个民族?如今让世界都头疼不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隋唐时期突厥有多少人,古代时突厥是什么,唐代有突厥吗

    这是史书对突厥的描写。在隋唐时期,突厥控弦百万,这种规模的游牧民族可以说是前所未有。也正是因为强大,所以一度压得中原王朝喘不过气来,西魏、东魏惧怕突厥那空前强大的军事实力,争先恐后地送钱、送女人。而且自西、北魏开的这个头无异于打开潘多拉魔盒,自此突厥就把中原王朝当成了钱袋子,时不时地就来掳掠一番,隋

  • 杜甫是怎么死的?你可能想象不到,不是累死也不是病死,而是穷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杜甫死的原因,杜甫为什么才活到58岁就死了,杜甫穷其一生的感悟诗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杜甫之所以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最厉害的地方并不仅仅是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而且,在历朝历代都有很多重量级粉丝,比如:唐代的白居易和韩愈,还有二十世纪的闻一多。诗人杜甫在晚年创作的诗歌,其成就是要比青年时代更高一些,所以,杜甫留给后人的形象几乎是一副落魄老头的样

  • 从隋炀帝到唐高宗,历经半个世纪,终于以唐朝完胜载入史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高宗为唐朝的贡献,唐朝历史之唐高宗,唐高宗简介资料

    从大业七年开始,隋炀帝四年间对高丽用兵超过百万,虽兵锋直逼平壤,但终不能克,最后惨淡收场。杨广年轻时统军的机敏到了这时候消失殆尽,成为回忆。在远征高丽战场上先失人和;驱重兵、劳重役、民心尽失,民变不断,后失地利;被高丽王高元诱敌深入,“设伏兵大破之”。水路俱败,可谓匹马无还。隋朝远征高丽比战场失利更

  • 玄武门启示录:李世民能战胜李建成,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出色的HR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李建成玄武门决战,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了一件事,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杀李建成

    李渊太原起兵,李世民被封为敦煌公。李渊的部队刚刚出发,有个名叫房玄龄的谋士,就来到敦煌公帐前自荐。李世民与房玄龄一番交谈之后,就发现了房玄龄的才能。李世民留下房玄龄,让他担任记室。李渊登基称帝,李世民被册封为秦王,房玄龄被册封为临淄侯。房玄龄的工作,既要负责秦王府属僚绩效考核,还要负责为秦王府招募人

  • 隋唐两代为何都要远征高句丽?其实,是这个国家非灭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为什么隋唐都要远征高句丽,为什么唐朝不把高句丽纳入版图,隋唐四代帝王都灭了高句丽吗

    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很快完成了中央集权和扩张,之后,终止了与曹魏的盟约,都城毁于曹魏的反击。不过,很快复兴,大约在公元404年左右,其疆域空前扩大。这里我们就以李世民的那句“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来剖析一下。首先,从它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来分析。此地可攻可守,极盛时军队有60万人,曾趁中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