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让隋唐头疼的“突厥”,是现在的哪个民族?如今让世界都头疼不己

让隋唐头疼的“突厥”,是现在的哪个民族?如今让世界都头疼不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08 更新时间:2024/1/26 1:59:22

这是史书对突厥的描写。在隋唐时期,突厥控弦百万,这种规模的游牧民族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也正是因为强大,所以一度压得中原王朝喘不过气来,西魏、东魏惧怕突厥那空前强大的军事实力,争先恐后地送钱、送女人。

而且自西、北魏开的这个头无异于打开潘多拉魔盒,自此突厥就把中原王朝当成了钱袋子,时不时地就来掳掠一番,隋唐都吃过这个苦。

隋朝有雁门之围、唐朝有渭水之盟,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都丢过脸。前者没能解决突厥,后者则是厉兵秣马、卧薪尝胆,最终重创突厥。

在草原为非作歹多年的突厥最终死于唐朝、回鹘的夹击下,从此突厥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斗转星移,突厥的后代没有灭绝,到如今让世界都头疼不己,五大流氓,啊不,五常对此也大伤脑筋。

让隋唐头疼得“突厥”

在北方草原这片土地上来来回回换过很多霸主,最开始是匈奴,在之后就是鲜卑。公元六世纪的时候,霸主是柔然汗国,是属于鲜卑那一支的。

这个时候我们今天说的主角就出场了。别人都是出生即巅峰,而突厥确实出生即低谷,而且这个低谷还不是一般的低。

公元五世纪中叶,突厥归附了柔然,成了柔然的锻铁奴。一个奴字足以说明其身份之底,实力之弱。

但是突厥是属于老天爷掰开嘴喂饭的那种。老天爷先是给突厥送过去一个铁勒部落大礼包,让突厥吸收铁勒部落,以至于从原始的数百家迅速壮大到数万人。

量变引起质变,突厥人数飞涨的同时,质也变了。老天爷打通了突厥的任督二脉,使突厥锻铁技艺迅速提升,以至于凭借锋利的铁器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事武装。

有的时候啊,这命还真没法说。草原上最落后的就是锻铁工艺,汉朝时期,匈奴还要想尽办法去汉朝走私精铁。但是如今突厥的技艺突然提升,一度领先其他部落,而且这锻铁技艺还真想是天赐的。

据史书记载“其地产铁,因暴雨树凉而出,既经久土蚀,故精利耳,若每从天雨,而人畜必遭击杀,理固不通。”

工于铁作加上“天降”精铁,这两点是突厥兴起的主要原因。

很多人拿突厥可汗向武则天索要“农器三千具,铁数万斤”这一点来否定突厥铁,这一点我认为是不合理的,因为突厥本身就精于军事,弱于农业,他们锻造的是各种兵器,尤其是响箭,农具是他们的一个短板,并不能拿这件事来衡量突厥的锻铁工艺以及精铁资源。

匈奴时候进口汉朝铁,而突厥时期,突厥人对外出口突厥铁,这一大转变使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战力上出现严重失衡。

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突厥部落迅速横扫草原,包括他们的主人柔然,并且建立了一个东至辽海,西濒里海,北至北海,南临阿姆河南的庞大的突厥政权。

幅员辽阔、控弦百万,这两点使中原王朝(农耕民族)十分忌惮突厥。

公元550年,突厥首领击败了高车各部五万多帐,势力空前强大。而在看到突厥的强大之后,西魏就把长乐公主远嫁突厥了。

不得不说,此举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从此中原王朝时刻面临着突厥的贪婪,给突厥送钱、送女人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落后就要挨打,这一点古今未变,在长期以来突厥一直都是一个压力,东西突厥分裂之后也没有迅速发生转变,东突厥仍旧掌握强大的军事实力,隋唐一度头疼不己。

当时突厥贵族内乱,四大可汗都可以共享权力,这让杨坚看到了可乘之机,所以一直试图利用可汗之间的矛盾分裂突厥汗国。

这个时候如果突厥内部能一起唱“团结就是力量”,那兴许还猥琐发育一阵子,但是他们那个年代没有“团结就是力量”,突厥很快就四分五裂,而这也让杨坚趁机南下灭陈。

突厥强大的时候,中原是分裂状态,南北朝各政权内耗不止。而杨坚统一的时候,突厥分裂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促使突厥内耗,从而给隋唐提供了雪耻的机会。

隋与突厥三战,而这三战打得达头可汗无力再战。如果杨坚能多活一阵子,那么突厥可能会更加衰弱。但是老天爷又给了突厥一个活命的机会,老天爷收走了杨坚,并且给隋朝塞了一个杨广。

按照规矩,隋朝应该是杨勇继位,但是在老天的安排下,杨广继位了。而杨广一阵操作把隋朝搞得十分虚弱,同时给突厥制造了一个窗口期,突厥很快就缓过劲了。

雁门之围就是一个代表性事件,隋炀帝杨广差点交代在这。什么宏图伟略,什么千秋大业,都被突厥打成泡影,从此杨广意志消沉,沉迷酒色不愿醒,最终死于叛军之手。

此时突厥已经不是让隋朝头疼那么简单了,而是间接要了隋朝的命。而在杨广之后,中原又开始陷入分裂的状态,又开始给突厥送钱、送女人,突厥可汗方可“接着奏乐接着舞”。

在隋末唐初的时候,很多割据势力都向突厥送过钱财,李渊也不例外(民众土地入唐公,金玉缯帛归突厥)。而且据不完全统计,这期间突厥对中原的袭击事件高达67起,严重影响地方割据势力的格局,甚至一度想要效仿北魏道武帝,入主中原。

李渊被吓得瑟瑟发抖,一度想要迁都避其锋芒,要不是李世民的反对,估计就真就提桶跑路了。

命运不会一直眷恋突厥,此时天命已经转移到李世民的身上,而突厥仿佛就是给李世民的垫脚石。不过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突厥还是让李世民头疼一阵的。

渭水之盟就是一个例子。说白了,渭水之盟就是李世民用钱买平安,陈兵也只是做做样子,大量的金银财宝才让突厥退兵。人家都兵临长安城了,这边束手无策,只能花钱买平安,想想这是何等的耻辱。别说头疼了,人家都骑在你脖子上拉痢疾了。

而在这件事之后,李世民卧薪尝胆,秣兵厉马。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飘摇荧惑高。狂徒磨刀都能让帝星飘摇了,更别说帝王磨刀。

这个时候,老天给突厥送了一个“小冰河”体验卡。突厥突遭百年不遇的雪灾,雪灾严重破坏游牧经济,突厥的国力迅速衰弱。而周围的部落对突厥群起而攻之,李世民抓住机会,派遣李靖尉迟敬德苏定方等人,兵分六路讨伐突厥。

结果就是东、西突厥覆灭,唐朝在原本东、西突厥的领地上分别建立都督府、都护府。此一战,李世民威加海内,距离“天可汗”的称号又进了一大步,不,应该说唾手可得。

眼看塔楼坍塌。结果老天不知道怎么搞的,又给突厥送了一个骨咄禄。这也是一个猛人,他先后攻打唐朝北部、铁勒、三十姓鞑靼、契丹等等,一共打了47战,其中20多战是亲政。硬是用血和铁奠定了后突厥汗国的基业。

之后这个后突厥汗国还让唐朝头疼了好一阵,武则天还让内侄武延秀前往突厥娶纳默啜之女为妾。因为不是皇室诸王,所以后突厥汗国造反,直接攻占了河北。如果不是狄仁杰有两把刷子,河北估计还要被后突厥汗国统治一阵子。

之后就是长期的攻伐,一直到唐玄宗时期,后突厥汗国才亡国。而且历史大舞台上再也找不到突厥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草原霸主回鹘汗国。

突厥的后世

突厥曾经统治过欧亚大陆的许多土地,由于后突厥汗国的原因,在草原上的突厥人大大减少,所以突厥的后代主要集中在东欧、中亚地区。

只不过现在他们都不叫突厥族,而是土耳其人、土克曼人、哈萨克人、撒拉族、塔塔尔族(新疆也有一些塔塔尔族)、阿塞拜疆人、乌兹别克人、吉尔吉斯人、雅库特人。(其中土耳其是广义突厥族,他们的突厥基因不足10%,但是架不住人家舔着脸往上凑,人家硬说是你有啥招)

由于突厥那辉煌的历史,所以这些人都对“祖先基业”十分向往,一度幻想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的超级大国-突厥斯坦国(这就是土耳其所图,土耳其也是最积极“返祖”的)。

随着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不止一次出现过所谓的“大民族主义”思潮、运动,“大突厥主义”也是一度影响欧亚大陆的存在。你仔细看看这些国家的所在位置,你就会发现,俄罗斯、我国、欧洲都是他们开拓的目标。

马克龙被土耳其搞得气急败坏,一度试图开团,想要基督教国家开“圣战”。在去年的时候闹得沸沸扬扬,隐隐有开战的迹象,只不过最后双方都压下来了,没有擦枪走火。

俄罗斯也是如此,中亚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大突厥主义”对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影响很大,而土耳其的多次挑衅也让俄罗斯头疼不已。

至于对我国的威胁,那也是有的。清代的时候,泛突厥主义就开始渗透,阿古柏就是得到了奥斯曼苏丹的支持才试图染指新疆的。民国时期,土耳其也不断渗透新疆,而且频繁在新疆搞活动。

当时统治新疆的杨增新对渗透行为尤为敏感,曾经下令凡有德、土两国人入境,不论行抵何处,即行查明扣留在署,不许出外与回缠交接。可见当时对德、土两国的渗透行为的严防死守。

但是千防万防还是没有防住英国这个臭名昭著的,唉,我都不知道怎么说英国,因为要是把它说成搅屎棍,那我们岂不是…。反正就那个意思,最后是没防住英国,英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大搞渗透工作,传播泛突厥主义。

德、土、英的渗透工作让我国一度头疼,现在仍旧有些许遗毒。当然了,三常都头疼了,美国和英国也跑不了。

我们之前就说了,他们是极端民族主义,所以在处理事上很极端,策划了很多起恐怖事件,同时严重威胁到美国主导的中东秩序。在卡扎菲、萨达姆等政权被推倒之后,土耳其就是美国的下一个目标,所以两国恩怨很深,在库尔德武装问题上有着严重分歧。

英国和土耳其的矛盾还要追溯到奥斯曼帝国时期。奥斯曼帝国解体之后,在英法两国的干预下,奥斯曼被分成好多个国家,其中就有土耳其。

为什么土耳其和英、法两国过不去?点在这那,这是血海深仇的矛盾,同时也是需要血海深仇才能化解的。且不说英国和美国穿一条裤子,就凭这事英国和土耳其也好不了,矛盾、摩擦也是常有的事。

别看土耳其树敌比较多,但是人家硬是能挺到现在,上一个五常头疼的现在坟头草已经两米多高了,但是土耳其没事,可见还是有点东西的。

突厥,这个给中国带来无数沉痛历史的存在至今还有一定的影响,真是让人唏嘘不已。而泛突厥主义也会对中国带来意识形态的挑战,甚至会产生一定的安全威胁,我们不得不防啊。

更多文章

  • 杜甫是怎么死的?你可能想象不到,不是累死也不是病死,而是穷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杜甫死的原因,杜甫为什么才活到58岁就死了,杜甫穷其一生的感悟诗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杜甫之所以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最厉害的地方并不仅仅是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而且,在历朝历代都有很多重量级粉丝,比如:唐代的白居易和韩愈,还有二十世纪的闻一多。诗人杜甫在晚年创作的诗歌,其成就是要比青年时代更高一些,所以,杜甫留给后人的形象几乎是一副落魄老头的样

  • 从隋炀帝到唐高宗,历经半个世纪,终于以唐朝完胜载入史册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高宗为唐朝的贡献,唐朝历史之唐高宗,唐高宗简介资料

    从大业七年开始,隋炀帝四年间对高丽用兵超过百万,虽兵锋直逼平壤,但终不能克,最后惨淡收场。杨广年轻时统军的机敏到了这时候消失殆尽,成为回忆。在远征高丽战场上先失人和;驱重兵、劳重役、民心尽失,民变不断,后失地利;被高丽王高元诱敌深入,“设伏兵大破之”。水路俱败,可谓匹马无还。隋朝远征高丽比战场失利更

  • 玄武门启示录:李世民能战胜李建成,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出色的HR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李建成玄武门决战,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做了一件事,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杀李建成

    李渊太原起兵,李世民被封为敦煌公。李渊的部队刚刚出发,有个名叫房玄龄的谋士,就来到敦煌公帐前自荐。李世民与房玄龄一番交谈之后,就发现了房玄龄的才能。李世民留下房玄龄,让他担任记室。李渊登基称帝,李世民被册封为秦王,房玄龄被册封为临淄侯。房玄龄的工作,既要负责秦王府属僚绩效考核,还要负责为秦王府招募人

  • 隋唐两代为何都要远征高句丽?其实,是这个国家非灭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为什么隋唐都要远征高句丽,为什么唐朝不把高句丽纳入版图,隋唐四代帝王都灭了高句丽吗

    高句丽,建于公元前37年,很快完成了中央集权和扩张,之后,终止了与曹魏的盟约,都城毁于曹魏的反击。不过,很快复兴,大约在公元404年左右,其疆域空前扩大。这里我们就以李世民的那句“高句丽不除后世必为大患”来剖析一下。首先,从它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来分析。此地可攻可守,极盛时军队有60万人,曾趁中原内

  • 李世民如此厉害,但也有他害怕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世民的女人列表,李世民一生的真实生活,李世民有哪些厉害之处

    古代已婚女子的善妒,怕是我们现代人永远体会不到的。晋大始年间,刘伯玉的老婆就是个标准的妒妇。某天,老刘在夫人面前诵读《洛神赋》。这首作品讲的是洛水之神,原型也许是甄宓。刘伯玉是个想象力丰富的人,他在读完了关于洛神的描写后,不由得说:“如果能娶洛神当老婆,我这辈子就值了。”一句玩笑话,偏偏老刘的夫人吃

  • 唐朝如何处理民族问题?唐王朝的一个正确决定,国家辉煌了上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存在的问题,唐与元之间民族政权演变,唐朝走向鼎盛的因素

    而唐朝,算是古代王朝中,与少数民族关系最为融洽的王朝了。唐朝时期,活跃在北部的少数民族是回纥,回纥又称回鹘。回纥是游牧部落,起先生活在色楞格河一带,唐朝瓦解突厥后,漠北地带被唐朝控制,回纥也有了发展机会,逐渐成为漠北势力最强的部落。唐太宗在回纥设立翰海都督府来管理回纥各部,册封回纥首领为都督府都督。

  • 武则天有间密室误闯者死,她死后张柬之好奇进去,着实吓了一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死后发现的密室,武则天几乎每晚都要进入一间密室,武则天地下密室

    武则天初入宫中不久就被皇帝看中,封为才人。虽然唐太宗喜欢武则天,但是直到太宗死后,他仍旧是个才人。当时的太子李治激怒武则天,以至于后来又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高宗死后,武则天里天后的身份辅佐新皇帝也从此独揽大权。他先后废掉两个儿子的地位,终于走上了封建社会的权利的顶点。此后,人们看到的是一个高高在

  • 唐朝最后一百年是怎么过的?安史之乱后,唐朝竟然还能延续一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安史之乱后唐朝能活多少年,安史之乱前唐朝的气候,唐朝安史之乱后为什么走向衰落

    虽说,最终大唐王朝还是以及其惨痛的代价镇压了安史之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唐朝已解决了藩镇之祸。在唐代后期的藩镇里,东南藩镇从财力上支撑朝廷,边疆藩镇对外作战,中原藩镇则镇遏河朔、屏障关中、沟通江淮。河朔藩镇与中原藩镇在割据与防割据的相持关系上,中原藩镇与边疆藩镇在维系内外均势的平衡关系上,边疆、东南

  • 李世民残杀10个侄子时,父亲李渊说了14个字,不料事后全部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但人无完人,在李世民的光辉功绩下却深藏着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这也是他最被人诟病的一件事——那就是杀兄弟逼父亲抢皇位。熟知这段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即使李世民有能力有才华,还立下了无数功勋,但依旧不是父亲李渊心中完美的继承人,当时李渊一心想让长子李建成继位,这让劳苦功高并且一直颇有野心的李世民十分不满,最

  • 唐高宗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凭什么能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是个怎样皇帝,唐高宗李治和李世民谁聪明些,唐朝皇帝李治和李世民是同一人吗

    李治虽然是李世民的第九子,但他是嫡子,也就是长孙皇后所生。在嫡子中,他排老三。按照中国朝代的传统,立太子嫡子优先于庶子,这其中又长子优先。这样,在理论上接班顺序中,李治挤掉了6个庶出的哥哥,排在老三。但仅仅如此,显然还是不够的。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刚当上皇帝不久,就册封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