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如果单挑吕布,两人估计能打多少回合

关羽如果单挑吕布,两人估计能打多少回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853 更新时间:2024/2/7 5:41:13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三国时期有两个吕布,一个是战神吕布,一个是一流武将吕布。吕布卒于公元199年,生年虽然不详,但可以推算出一个大致的年龄,吕布死时大概是40岁上下。

他的巅峰之作虎牢关之战发生在公元190年,那时候年龄是30岁上下,这时候的吕布不管是体力、武力还是战斗经验都是最高水平,这个时候的吕布是无解的,是战神级别的存在。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过35岁之后,体力会有明显下滑)和侧重点的偏移(从武将转化成诸侯,会分散精力),吕布的武力已经出现了下滑。再加上人们对吕布的武艺套路有了研究,吕布战斗力下降到了一流武将的水平。

吕布的战斗力虽然有了下滑,但也不是谁都能随便单挑的,他还保持着一个很高的水准。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没有单独挑战吕布的记录,但张飞有。张飞和吕布有两次经典的单挑,这两次单挑面对的是两个状态的吕布。

虎牢关之战,张飞单挑吕布打了50多个回合,然后关羽加入战团,兄弟俩群殴吕布。

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

书中没说这五十多个回合打完之后,张飞是什么状况,但关羽的加入就说明张飞已经开始落入下风。

在《三国演义》这部书中,关、张兄弟二人向来是被别人群殴,像这样群殴别人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因为以二人的骄傲,如果能独自应付,不会干这种群殴的勾当。但凡能打平,关羽不会破坏这次单挑,破坏一个能让张飞扬名立万的机会。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张飞是无法战胜吕布的,甚至是想打平都难。

张飞第二次和吕布单挑,是七八年之后,当时吕布占据了刘备的徐州,因为徐州是张飞贪酒丢失的,他心中一直不忿,于是就抢了吕布采购的马匹。吕布来讨说法,两人又单挑了一次,这次打了一百回合。

布挺戟出马来战张飞,飞亦挺枪来迎。两个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玄德恐有疏失,急鸣金收军入城。

这次单挑,吕布已经是奔四的人了,他的实力有了明显的下滑,而张飞是30多岁,正是武将黄金年龄,此时张飞打吕布已经不像虎牢关那会儿那么吃力了,打了100多个回合还游刃有余。

当然刘备担心张飞,最后是鸣金收兵叫停了比斗,但看此时张飞的状态已经不输吕布,即使再打下去,应该也不会输。

说完张飞,我们再看看关羽,关羽和张飞在涿州相遇时就打了一架,就那时候的水平来说两人是不分上下,打斗时长虽然没说,刘备能分开二人说明二人体力下滑了,这说明打斗的时间不短,不输不赢说明实力相当。

后来二人跟了刘备,虽然团结一心,但也有暗暗较劲的意思。如果你斩一个武将,我也必须回敬一个。比如黄巾之乱,张飞挑了邓茂,关羽立马就斩了程远志。关羽斩了华雄,张飞就要挑战吕布。两个人平时无事的时候也经常比斗,未见谁高谁一头。

当然这是斩弱将以及好兄弟间的比武较量,真正到了战场厮杀,面对低水平的对手显不出差距,遇到高水平的武将,关羽有两个地方要逊于张飞,那就是耐久力和速度性。关羽本人的耐久还是不错的,但是马就不行了,他本人身躯庞大,再加上青龙偃月刀重达82斤,导致他的战马非常瘦弱。打不了太持久的战斗,如果考虑这些因素他就要比张飞弱上一些了。

在白马坡关羽告诉曹操“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这不是谦虚,这就是关羽不及张飞所说的实话。这一点从战纪灵可以看出来。纪灵打关羽能打五十回合,打张飞十合就被挑了,这就是速度上的差异。当然关羽得到赤兔马之后,这个差距就完全消失了,甚至还要高出张飞一丢丢。

可惜的是赤兔马是吕布死后才得到的,真的面对吕布,他的劣势是没法弥补的。

所以在虎牢关面对吕布,关羽没有主动站出来单挑,就是因为他清楚自身的缺点,这时候出来是真打不过吕布。如果这时候站出来了,他和吕布比斗的回合数绝对超不过张飞。后期面对徐州的吕布,面对一个武力下滑的吕布,关羽虽然缺点还没克服,但是战吕布百十个回合还是没问题的。

标签: 汉朝东汉关羽吕布

更多文章

  • 唐朝真的是以肥为美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唐朝真的是以胖为美吗

    在中国过往数千年的历史中,大唐盛世始终都是很多人心中的向往,那一个时代有着唐太宗的赫赫武功,有着李白杜甫的万古风流,有着小邑犹藏万家室的开元盛世,当然对于很多的女孩子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在传说当中,那是一个以胖为美的时代。所以很多微胖界的女生在面对痛苦的减肥时,都能够用“放在唐朝的话,我这也算是杨玉环

  • 朱元璋为什么要限制官员写的奏章字数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元璋

    朱元璋为什么要限制官员写的奏章字数?要说起这个,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茹太素,茹太素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政治人物,他是一个比较啰唆的文官,每一次在写奏章的时候,都动辄七八千字,甚至上万字都是有可能的,简直让人看了就烦。朱元璋每一次在看茹太素的奏章时,都气愤得不行。在洪武八年十二月份的一天里,朱元璋又看到茹

  • 商代王族为何姓子,甲骨文改写认识,难怪商人使用“日名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帝舜“赐姓子氏”的说法,大概是司马迁穿凿附会,因为先秦时都还没有赐姓习俗,帝舜如何会给商契赐姓。当然,不管商契得姓过程可不可信,但商代王族姓子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大名鼎鼎的孔子、墨子都是商代王族微仲(微子启之弟,纣王兄弟)的后代,两人都姓子。问题在于,商代王族为何姓“子”?鲜为人知的是,商朝王族

  • 三界封神,姜子牙兴周灭纣的主要目标,纣王为何能被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封神榜姜子牙讨伐纣王,姜子牙为什么给纣王封神,纣王在封神大战中实力有多强

    而在封神世界中,纣王一样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神仙们为了完成渡劫,筹划了一场规模浩大的封神战役,作为三界之中的人王,并么有多少直接罪过,就成了封神大业的牺牲品,在女娲授意之下,轩辕台三妖对他蛊惑,导致国政败坏,给姜子牙封神铺平了道路。最后的结果就是,姜子牙率领大军浩浩荡荡的杀向朝哥,被逼无奈的纣王自

  • 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究竟躲谁?专家表示:商朝避的并非洪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商朝为什么频繁迁都,商朝频繁迁都到底在躲避谁,历史上真实的商朝迁都是哪几次

    史书记载,“殷人屡迁,前八后五”,商汤建朝前迁了八次,建立后又迁了五次。殷商人为什么如此频繁迁都?难道他们是在躲避什么?还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信仰爱好?各界学者对此也是各执一词。 神秘的殷商 一提起商朝,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青铜器。商朝使用青铜铸成的食器、兵器、礼器,那夸张而神秘的风格,蕴含着豪放又深

  • 狐狸精妲己确有其人,史学家发现其参与朝政的目的,是为了复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纣王发现妲己是狐狸精,历史上的妲己是狐狸精吗,古代的妲己真的是狐狸精吗

    此后,专家渐渐发现,历史上纣王的形象与民间人们所熟悉的封神演义中的相差甚远。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到今天,封神榜这部作品,一直作为经典的影视剧不断地被翻拍,而所有人对剧集当中的人物商纣王印象应该是最深刻。商纣王昏庸无道的昏君的形象,被当做古代暴君的一个典型。历史上甭管哪个朝代的统治者,必以商纣王为鉴,

  • 连甲骨文都没记录的夏朝,为何周朝却能知道夏朝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夏朝的历史简介,夏朝和周朝有关系吗,夏朝的历史怎么记录的

    可很少有人知道,对于这段历史,其实就连商朝的甲骨文都未曾有过记载,为什么周朝却明确知道夏朝的存在?这就好比说宋朝也分明在唐朝之后,但元朝却比宋朝更加了解唐朝。关于这一点,考古学家们经过无数研究也没能找到答案,直到将周朝众多纷乱复杂的信息,综合在一起,事情真相才终于水落石出。之所以周能知晓夏朝的存在,

  • 殷商灭亡后有一人逃到了海外,还建立了一个国家,一直延续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殷商灭亡真正原因,殷商灭亡后现状,殷商灭亡后军队去哪里了

    说起商纣王大家都会想起《封神演义》,商纣王与狐狸精妲己的所作所为,给人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不过,商纣王昏庸无道、沉迷美色,但他的一些手下还是颇有几分才干的,这才让帝辛在位三十年。可惜,商纣王的荒淫暴虐注定了商朝的衰败,存在五百五十四年的国家于在公元前1046年灭亡。商朝灭亡后,有一位商纣王的得力助

  • 商朝灭亡另有原因,现代科技揭示一个残酷事实,青铜在作怪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朝灭亡的惨烈程度,商朝青铜,商朝青铜工艺发达吗

    现代科技破解了商朝青铜器的秘密,揭示出商朝灭亡很可能与青铜器有关。商朝人包括纣王在内,都非常喜欢喝酒,从周朝成立不久就颁布了我国最早的书面形式的禁酒令,《酒诰》,可以看出商朝饮酒盛行,以及其对社会的深刻危害。而几乎所有的酒器都是青铜器。青铜器主要由铜、铅、锡三种金属元素制成,铅易溶于酒水中,特别是经

  • 审史:两片甲骨拨开武王伐纣的层层迷雾,文王竟被纣王斩杀祭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王伐纣简介,文王伐纣成功的原因,武王伐纣的相关史实

    电视剧《封神榜》中,妲己勾引伯邑考不成恼羞成怒根据《礼记》等史料的记载,周文王姬昌是位“长寿老人”,他执政五十年,一直活到九十七岁才寿终正寝,死后葬于毕原(今陕西岐山县)。然而考古证据显示,姬昌的结局与现有史料上的记载大相径庭:姬昌被纣王羁押后,并未回到封地安享晚年,而是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北)被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