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称帝前,当时唐朝厉害的人物基本都在太子身边,为何最后李世民得胜了?

李世民称帝前,当时唐朝厉害的人物基本都在太子身边,为何最后李世民得胜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486 更新时间:2024/1/18 22:40:33

在唐高祖时期,太子李建成身边确实有很多厉害的人物,比如魏征当时就是跟随于他,而且当时太子的实力相当强大,齐王李元吉也是和他同一战线。

我们先来看下双方战线实力对比

支持李建成的有:

裴寂、王珪、韦挺、 李纲、 窦轨、 裴矩、魏征、冯立、 谢叔方、 唐宪、 罗艺、 薛万彻等。

支持李世民有: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高士廉、段志玄、尉迟敬德侯君集、秦叔宝、程知节、张公谨、张亮、屈突通长孙顺德

看看两方面的人才对比:围绕在太子身边的都是一些世家、贵族门人。

裴寂,闻喜裴氏,李渊老铁;韦挺,关中韦氏之后,后来这个人还得到了个“韦半城”的美名,可见韦氏势力之强悍;窦轨,那更了不得,外戚;裴矩,隋朝老臣,其背后的政治资源更是雄厚惊人。

古人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什么叫民心,其实就是这些世家贵族之心。

他们稳了,王朝的阶层架构就稳了,天下就稳了,李建成手上拿的是多么好的牌啊!

反观李世民这边,尽是一些破落子弟、寒门庶子。

长孙无忌,关陇破落贵族之后,在舅舅家讨饭吃着长大的;房杜二人,落魄书香门弟之后;秦叔宝,山东著名响马;程咬金,巨寇大匪出身。。。

综上所述:太子李建成身边逐渐形成以京中文官、豪门贵族为主的政治势力。而常年在外征战杀伐的秦王李世民,其身边则逐渐形成以军中武将、寒族仕子为主的政治势力。

李世民常年奔赴前线,在战争中明白一个道理,两者相战,必有一死,你不杀敌,敌必杀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世民才会用阴谋把太子和齐王引至玄武门,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7月2日早上,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一起进宫见唐高祖李渊。进宫必须要经过玄武门,就在这俩兄弟进入玄武门的时候,李世民带着一帮人突然窜了出来,李元吉吓得连忙弯弓搭箭,准备射向李世民,却因为过于紧张连弓都拉不开。这时候李世民也拿起手中弓箭射向太子李建成,太子当场倒于马下。就这样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都被李世民杀于玄武门中。随后李世民派尉迟恭前往李渊处报告,说太子和齐王想要作乱,已被秦王诛杀。

太子死后,李世民被册封为新太子,并继承了皇位,年号贞观。

为何最后李世民得胜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李世民久经沙场,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沉着冷静的应对能力。

在整个玄武门事件策划和执行中,他都表现的非常冷静,心理素质相当好,而太子和齐王在相比之下就缺少这种能力,特别是在玄武门对阵的时候,齐王吓得竟然连弓都拉不开。

2、李世民的情报工作非常到位。

在太子和齐王密谋要对李世民动手的时候,就有人第一时间向李世民汇报了情况,也就是这份情报让李世民决定要反击。而太子那边的情报工作就要差许多了,在李世民制订了整个计划并且开始实施的时候,太子那边却毫不知情。

3、李建成性格缺陷,心不够狠。

李建成最大的性格缺陷就是念情,念兄弟情,没下手,结果害了自己害了家人。当年李建成有多次可以刺杀他的机会,但是最终都碍于兄弟情谊最后将李世民放了。只是李世民却不会念在李建成当年不杀他的恩情,就放过李建成。

总结:李世民的上位,他的那一套治国理念——开科举,大力提拔寒门庶族,这跟他出身天策府有很大关系,上位前或者上位之后,他都必须靠寒门来与世家贵族相抗衡。就这样,科举从此变成了常态,这就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这也是李建成做不到的,个人还是支持李世民。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一生有两大污点,玄武门之变可以洗白,令一污点却越描越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后来对玄武门之变的回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谁的功劳最大,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之前的权势

    凡事通过夺权抢得皇位的皇帝,一般都会两极分化,好皇帝就极好,坏皇帝往往极坏,而李世民就是好皇帝,因为他想向世人证明:我才是皇帝的最佳人选,类似的皇帝还有不少,比如朱棣、雍正、隋炀帝等等,他们的皇位都是抢来的,他们都想努力"工作"来证明自己,很显然李世民在这方面是做得很不错的。因为李世民的功绩太大,所

  • 凌烟阁24功臣中,有四人死后被封神,连李世民都羡慕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凌烟阁24功臣的下场,凌烟阁24功臣谁最后死,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有多厉害

    在小说《西游记》中,有一个非常令人惊叹的情节,即泾河龙王跟袁守一打赌,为了赢得比赛,他私自更改了下雨的点数和时辰,结果被玉帝斩首,负责斩首的人就是魏征,于是泾河龙王去求李世民,让他拖住魏征,结果魏征跟李世民下棋时睡着了,在梦里斩杀了泾河龙王。这就是"魏征斩龙王"的故事,其实古代龙象征着皇帝,为什么在

  • 李元霸真正的死因,跟宇文成都无关,竟是李世民暗中下的毒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元霸与李世民的关系,李世民为何杀李元霸,李元霸之死跟宇文成都有关系吗

    从这情节来看,恐怕十个宇文成都也打不赢李元霸,而隋朝第三好汉裴元庆,跟宇文成都差距就小很多,他曾先后两次打败宇文成都,虽然他占了有利条件,但就算两人真正较量,起码也要一百招之后才能分胜负吧,可见跟其他好汉想必,李元霸对他们是碾压式的。李元霸的师傅曾告诫他:"若他日对敌之时,遇见使鎏金镗的万不可伤他性

  • 假如让唐朝与清朝交战,哪个朝代能更胜一筹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回合:兵力的对比,唐朝建立之后,推行府兵制,也就是官府的士兵,平时在家务农,打战的时候就冲入战场,战争结束之后,又回来务农,这样虽然节省了开支,但士兵训练肯定不太行,而清朝在康乾时期,八旗铁骑还是很厉害,他们本就是塞外打猎为生的,天天与野兽作战,所以从兵力方面来说,第一个回合清朝胜。第二回合:当

  • 李世民临终前,交给程咬金一个神秘任务,影响了唐朝两百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晚年重用程咬金,李世民为什么看中程咬金,历史上的程咬金李世民

    李世民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因为他年纪轻轻就登基了,所以他死时身边已经没有多少亲信,那些跟随者出生入死打仗的兄弟们,几乎都已经去世了,就拿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武将来说,也就只还剩下爱尉迟恭、程咬金等少数几人。尉迟恭是李世民最信任的武将,可后来他十分嚣张跋扈,被李世民威吓之后,躲在家里修仙炼丹,

  • 李世民夺嫡为什么万民称颂,雍正没夺嫡,为什么遭人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坦率的讲,关于唐太宗李世民造反夺嫡事件究竟是否正确,一直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认为李世民没做错的人表示,李渊的造反就是李世民一手鼓动的。后来李渊造反后也表示如果能成功就现在李世民为太子。并且李世民在帮助李渊打天下时付出也是最多的。到最后李渊却把太子位传给了李建成。并且李建成还要无数次的打压李世民

  • 这九位大将跟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但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了哪些人,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谁的功劳最大,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实力

    在玄武门之变中,跟随秦王李世民发动兵变共有九位功臣,他们也常常被人们称为玄武门九将。这九位将领分别是尉迟敬德、张公瑾、公孙武达、李孟尝、郑仁泰、独孤彦云、侯君集、杜君绰和刘师立。这九位将领都是李世民征战沙场的得力助手,他们为大唐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首先就是尉迟敬德,此人原是刘武周的部下,刘武周败亡后

  • 除了东突厥和西突厥之外,历史上为什么还有个“后突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东突厥灭亡后,唐太宗以“天可汗”的身份在东突厥旧地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治理体系,突厥旧众也被纳入“天可汗体系”之中。此后在唐太宗对北方和西北的历次征伐之中,唐太宗都会征调突厥旧众作战。这样一来,中原百姓的负担大幅减轻,突厥旧众可以通过战争获得利益。到了唐高宗时期,唐朝征调突厥旧众作战的频率越来越高,但突

  • 李治倾心培养的太子,武则天的亲儿子李弘,真的是武则天毒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但结合当时的情况而言,我发现李弘并不是武则天毒死的。理由有以下三条:一、他们毕竟是一家人这里的一家人是指的父亲李治、母亲武则天、儿子李弘。一家人之所以是最亲的,除了他们血缘最近,朝夕相处感情最深以外,最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他们的利益被最大化的捆绑在了一起。都说皇家没有感情,那今天咱们就从利益的角度来分析

  • 从“狸猫换太子”故事的历史原型,看宋朝为何没出现“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为何没有出现武则天似的人物,武则天是宋朝的皇帝吗,武则天历史原型长啥样

    透过故事背后的真实历史,我们不光能弄清宋仁宗赵祯的真实身份,还可以弄明白一个问题:权倾一时的太后刘娥,为何没能成为宋朝版的“武则天”?首先,我们有必要将“狸猫换太子”的故事简要复述一遍,以便与下面要说的历史真实两相对照:宋真宗年间,由于皇帝一直没有儿子,便在后宫宣布,后妃中谁能第一个生下儿子,便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