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很多人质疑夏朝存在?

为什么很多人质疑夏朝存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98 更新时间:2024/2/29 4:10:20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证据,是从严格的考古角度来衡量,而当下所发现的遗址和文物中,是没有一个带有“夏朝”标志的。

没有证据,自然也就无法证实夏朝真的存在。

我们所知道的夏朝,是来自于史书中的夏朝,根据史书的记载,夏朝最早的起源,还要追溯到“颛顼”时期。

颛顼是黄帝之孙,他有一个儿子名为“”,而“鲧”的儿子,就是我们熟知的大禹了。

“鲧”死后,大禹接替父亲继续治理水患,他放弃父亲“堵”的策略,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最终成功的将水患根治。

也正因为他治水有功,不仅让百姓们安居乐业,也因此促进了所在部落的农业生产。

而随着禹所在的部落实力逐步强盛,再加上他击败“三苗”,声望达到极点,在这种情况下,舜就把王位禅让给禹。

到了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自此,“禅让制”被世袭制所取代。

而禹的儿子启,就是史料中所记载的夏朝开国君主。

当然,夏朝这个称呼,并不是启以及启的后人所定的名字,当时的他们也不会称呼自己为夏朝人,这个名字,是后来的周朝人在撰写史料时所定的。

启建立夏朝后,经历了“太康误国”以及“少康中兴”,最终在最后一位君主“履癸”登基后不久灭亡,这个履癸,就是我们所说的“夏”。

夏朝亡了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商朝,再往后就是周朝、春秋战国等我们熟知的朝代了。

而这些记录夏朝兴亡历史的,主要资料皆来源于周朝人,到了春秋时期,则出现了如《竹书纪年》这样的编年体史书,最终,司马迁经过系统整理,著成《史记.夏本纪》。

也就是说,我们如今知道的夏朝以及夏朝的相关事迹,是来自于史料的记载,更准确地说,是来源于周朝人的记载,是他们心目中的夏朝。

从理论上来讲,既然有相关的史料记载,那么夏朝也就是存在的,但历年来对于这个问题的质疑,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之所以会对夏朝是否存在有质疑,其实主要是没有直接证据。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但不管是哪一朝哪一代,不仅有相关的文献记载,还有考古而来的实物来佐证其存在。

比如古老的商朝,就有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这个证明,同时,殷墟里出土的大量甲骨文,更是用最直接的方式来说明商朝确实存在。

而商朝之前的夏朝,就没有这样的考古证明。

像河南洛阳偃师所发现的二里头文化遗址,虽说在时间节点上,与夏朝在时间、空间上存在一定的重合,但可惜的是,二里头文化是一个没有文字流传下来的文化。

没有文字流传,就无法说明二里头文化是夏朝的遗址,因此,也就不断确定夏朝的存在。

按照考古界的说法,二里头文化确实是东亚大陆最早,也是最广域的王权国家,其发现的宫城规模、城市的主干道网路,以及车辙、手工作坊区域都说明了这一点。

但即便如此,二里头文化仍缺乏一个重要的标记,那就是夏朝这个族群的族徽。

因此,说二里头文化是中国最早的王权文明确实可以,但说它就是夏朝,就颇有些武断,而这也是质疑夏朝存在的主要原因。

当然,除了二里头文化之外,近几年,在河南又发现了两个与夏朝有关的文化遗迹。

其中一个,是位于河南郑州西郊高新区的“东赵遗址”,东赵遗址面积100余万平方米,距离郑州商城遗址约14公里。

而在东赵遗址中,曾发掘出卜骨坑、祭祀区,另外,也考古出用儿童奠基等现象,这些都是我国夏代考古史上首次或为数不多的发现。

不过,这些只能说是与夏朝有关,不能作为直接证据。

同样的,在河南郑州西南方向的新密,所发现的“新砦村遗址”也是如此,包括时间节点、地理位置等,对应上了夏朝存在的时间不假,但只能说是,在殷商之前,确实曾有一个政权,但不能百分百确定,这就是夏朝。

毕竟考古工作是十分严谨的,没有实打实的证据,就不能武断地下结论。

所以,没有类似于甲骨文这样的自证明文字资料和证据出土,也就无法解释和弄清楚上述几个遗址中,所发现文明的族属和其背后王朝的归属问题。

因此,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也就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不过,前文也提到,在多个遗址的发掘过程中,以及所出土的文物,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殷商之前,确实有一个政权存在,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这个政权,目前考古界对其称之为“先商”。

所谓“先商”,顾名思义就是殷商的早期阶段,更准确地来讲,其指的是商朝的第一位君主“汤”在建立商朝之前的阶段。

商朝人源自东夷,根据《史记·殷本记》的记载,商朝人的先祖为“契”,据传他是帝喾次妃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因此,商朝的后人就以玄鸟为图腾。

而建立商朝的“汤”,就是“契”的十四代孙。

当然,商朝的建立并非是一朝一夕就成功的,也是在部落逐渐发展强大后,同时又吞并或是击败了其他族群,最终形成的商朝。

而在“汤”发展自身实力,并一步步强大的这个过程中,当时存在的其他文明,就称之为“先商”。

支持“先商”理论的,认为在商朝崛起的过程中,确实击败和吞并了其他族群,但当时部落林立,族群也有很多,因此,就不能说商朝的政权是继承于夏朝。

既然不是继承于夏朝,那夏朝存在与否,就应该质疑。

因此,从这个理论角度出发,那些所发现的遗址,包括二里头文化、东赵文化以及新砦文化,都属于是“先商文化”。

正如前文所说,先商文化是确实存在的,殷商这个政权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但问题就是,这个先商文化的族属和归属,到底是不是我们认为的夏朝,我们无从得知。

并且,根据考古发现,先商文明的存在区域十分广泛,但其具体的组织形式,我们却并不清楚。

相比之下,距离那个时代最近的,莫过于商周时期的人了,而周朝的人也正是有着相对一手的资料,才写下了关于夏朝的记载。

但还是前文所说的那句话,这个夏朝,只是周朝人心中的夏朝,不是商朝人,更不是夏朝人心中的夏朝。

而既然只是周朝人自己心中的夏朝,因此,就不等同于夏朝真实存在过。

换而言之,就是假设夏朝真实存在,但与周朝人所记载的也未必一致,至少,夏朝的人不会称呼自己为“夏朝人”。

那么,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周朝人会将殷商之前所存在的那个政权特意命名为“夏”呢?

姑且认为,这是周朝人自夸的一种方式。

“夏”字在古籍中有“大”的意思,另外,在最早的甲骨文中,夏字的本义为“雄武的中国人”,而根据辞书之祖《尔雅》的记载,周朝人在最初是自称为“夏民”的。

因此,在强调自己强大的同时,周朝人就把曾经“敷下土方”的大神禹,和殷商之前存在的政权联系在一起,并将这个政权命名为“夏”,让禹成为夏朝的奠基者,而夏朝也就顺理成章的建立起来。

说白了,周朝人就是要说明,自己取代殷商,是回溯正统,是天命所归。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看法,并不代表事实真的就是如此,毕竟当前夏朝是否真的存在,仍有不少人质疑,因此,有不同的看法,也是正常的事。

还有一种可能,是在商朝之前有一个朝代存在,但叫什么周朝人也不知道,所以就起了个名字“夏”。

所以,如果说去质疑夏朝存在与否,倒不如深入地考证这个存在于殷商之前的朝代,假设证据确凿的存在,就不能因为无法证明它的名字是“夏”,就去质疑和否定它的存在。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是夏朝存在与否,不可否认的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都是从上述的二里头文化,以及其他的文化中发展而来,正是这些文化的不断进步,让我们的祖先在严酷的社会竞争和人与自然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了厚重的华夏文明。

更多文章

  • 史上第一次改朝换代,商朝到底如何取代夏朝?一口气看懂鸣条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朝历史事件鸣条之战内容,夏朝的鸣条之战,商朝怎么把夏朝灭了的

    最终,经过一场大战之后,商政权几乎全歼了夏朝王室的直属军队,彻底取代了夏朝王室的地位。自此之后,夏朝结束,商朝正式开始。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个地方被称之为‘鸣条’,所以这场战争,也被后世称之为‘鸣条之战’。在中国历史上,鸣条之战应该算是第一场改朝换代的大决战。这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决定了商朝取代夏朝

  • 最后两条龙被夏朝人吃了,是怎么一回事?司马迁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最后两条龙被夏朝人吃掉了,司马迁怎么知道夏朝,证明夏朝存在的司马迁证据

    司马迁在写《史记》之前曾经四处游历,搜集各种信息,最后书写了这本书,书中的记载大多数都是可以相信的。在其中也有提到过夏朝人养龙的事情,而且记载得十分清晰,《左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据说最后两条龙被夏朝人给吃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夏朝养龙的说法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了,舜在位时期,就有人给他献来了各种奇珍

  • 比干到底是罪臣还是忠臣?为啥被摘心?大商朝歌摘星台为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比干是忠臣还是奸臣,比干之死完整视频,比干视频

    被后来建立的周朝捧上天的比干,对于商朝来说,到底是罪臣还是忠臣?堂堂王族贵胄,为啥被摘心呢?让我们走进商朝首都朝歌摘星台为你揭秘!朝歌,就在太行山东麓、豫北平原结合处。在此建都,就地可获中原丰厚物产,向西有群山拱卫,有屏障可依托。古朝歌周围,有女娲娘娘补天的古灵山,大禹治水的大伾山,中华第一古军校的

  • 周武王灭商后,册封地位最高的诸侯是谁?不是周公旦也不是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周武王分封诸侯一览表,周武王分封的诸侯都有谁,周公旦和武王的关系

    其中有四位功臣,被陈为“周初四圣”,其中周公旦、姜太公更是声名远播,但是在论功行赏,进行分封的时候,这四个人却都不是最高地位的诸侯。册封地位最高的诸侯是周武王的弟弟姬鲜,为何姬鲜是地位最高的诸侯呢?为什么他的名声并不如姜太公等人显赫呢?西周建立分封制在历史上,周人占据关中向商朝领地扩张,逐渐发展,强

  • 惹得女娲娘娘大怒,比亵渎天神还严重的是啥,难怪纣王这么无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纣王对女娲娘娘不敬,纣王亵渎女娲娘娘为啥天庭动怒,纣王是怎么亵渎女娲的

    当商纣王率领文武百官来到女娲宫进香时,突然刮起来的一阵狂风,卷起了幔帐,呈现出了女娲娘娘瑞丽端庄、国色天姿的圣相。此时的纣王看到美丽的女娲娘娘,再也不顾不上三纲五常,也不顾自己的天子帝王身份,心中俨然没有了敬畏之心,此时神魂飘荡,起了歪心。他命人取出文房四宝,在女娲宫中的宫墙上,写下了一首,有名但无

  • 封神中西周阵营最强八大将领排名:姜子牙排名第四,哪吒屈居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姜子牙哪吒,封神榜姜子牙实力排名,封神中姜子牙的战力排行

    西周阵营实力虽弱,但其帐下将领实力也有高低之分,那么问题来了,西周阵营最强八大将领都有谁呢?他们的实力又该如何排名呢?对于此,我来说说我知道的吧!第八名:李靖;在封神中,李靖共有两位恩师,一是西昆仑散仙度厄真人,二是阐教副教主燃灯道人。起初,李靖跟随度厄真人并没有学到什么真本领,直到遇见燃灯道人,并

  • 李世民明知“唐三代后,女主武王”,为何不杀了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不杀了武则天呢?这件事还要从武则天第一次侍奉李世民说起,在当晚武则天还不小心创造了一个记录,至今都无人超越。公元637年,武则天年仅十四岁,正是清水出芙蓉,青春年少时。李世民听说武则天很漂亮,于是就召她进宫。李世民也是男人,好色之心不言而喻,当晚他就迫不及待地让武则天侍寝。可是让李世

  • 姜子牙的真实身份,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会得到周文王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姜子牙的加盟,时间点也拿捏得非常巧妙,当周文王姬昌从纣王手里刚逃回西岐的时候,姜子牙恰如其分地出现了,这显示出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很多人都以为姜子牙是一个顶级谋士,甚至有着“兵圣”的称号,但是实际上,他的真实身份一直都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但是随着甲骨文资料的增多,姜子牙的背景也逐渐清晰了。半生寒微

  • 由东向西攻,为何东晋能灭成汉,东吴不能灭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蜀汉和东吴灭亡谁更惨,东吴为什么灭亡蜀汉,东吴集团和蜀汉集团

    在此之前,天下形势像极了三国魏蜀吴鼎立。东晋和东吴地盘差不多,多了淮南和荆襄北部。成汉和蜀汉地盘差不多,少了西北武都等地(仇池)。后赵占据中原,类似曹魏,少了凉州(前凉)。东北还有鲜卑慕容氏,像是辽东公孙渊。 从综合实力角度看,三国排序是魏吴蜀,东晋也一样,实力弱于后赵,但强于成汉。桓温攻成汉之前

  • 《淮河营》之二:神隐的李左车,是韩信所佩服的人,曾以师礼待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左车是被韩信所杀的吗,李左车和韩信的历史故事,韩信与李左车的关系

    这是京剧《淮河营》中的一段唱词。说的是蒯通、李左车和栾布三老前往淮河营游说淮南王刘长的故事。前一篇文章介绍的是蒯通,这一篇说一下秦末汉初的军事家李左车。广武君李左车李左车,柏仁人(今河北邢台隆尧),是战国时期赵国武安君李牧之孙。秦末群雄并起,他辅佐赵王被封广武君。楚汉相争之际,汉军兵败于彭城,当时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