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子牙的真实身份,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会得到周文王重用!

姜子牙的真实身份,甲骨文改写认知,难怪会得到周文王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807 更新时间:2024/1/26 1:58:28

关于姜子牙的加盟,时间点也拿捏得非常巧妙,当周文王姬昌从纣王手里刚逃回西岐的时候,姜子牙恰如其分地出现了,这显示出他敏锐的政治嗅觉。

很多人都以为姜子牙是一个顶级谋士,甚至有着“兵圣”的称号,但是实际上,他的真实身份一直都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但是随着甲骨文资料的增多,姜子牙的背景也逐渐清晰了。

半生寒微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姜子牙出生在东海边,出身在一个世代做官的家庭,姜子牙的父亲在年轻的时候也得以享受父辈的庇荫,但是就在姜子牙出生的时候,家道中落了。

从这一点来看,姜子牙的遭遇和曹雪芹有着颇为相似之处,但是后来两人之间的选择截然不同。

曹雪芹是选择了写书,将自己的从小到大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人生感悟凝结成了一本千古奇书《红楼梦》,而姜子牙则是选择了蛰伏,伺机等待机会。

年少时,姜子牙为了生计做起了屠夫,每天在集市上挥舞着手中的杀猪刀,给往来的客人分肉,后来有了一些积蓄后,姜子牙瞅准时机,开了一家酒肆,有了这家酒肆之后,姜子牙一家人的生活也慢慢好了起来。

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但是一家人的生计也算是解决了。

姜子牙在做这些小生意的时候,并没有忘记家族的荣耀,他时常想起小时候父亲给他讲述的祖先们的事迹,心中早早的种下了理想的种子,换句话说,他想要成功。

表面上看,姜子牙一直在为了生计奔波,但是在每天夜里,他都在仔细研读圣贤们的经典著作,从兵书到哲学,从天文到地理,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姜子牙已经是满腹经纶了。

在学习的过程中,姜子牙也不是在读死书,他一直在留意外界的动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带领他走向成功的明君,就在他七十二岁那年,西伯侯姬昌走入了他的视野。

纣王继位之后,由于残酷的暴政,导致老百姓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姜子牙敏锐地察觉到民怨沸腾,只是广大民众迫于纣王的淫威,所以这股力量还没有爆发。

当西伯侯差点走不出朝歌之后,姜子牙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打听到姬昌回到西岐后闷闷不乐,每天都以打猎作为消遣,于是干脆等在打猎的路上,用一根直钩钓着鱼。

此举果然让西伯侯注意到了,于是上前询问,这才知道眼前的这个老人是个神人,于是立马询问了自己的将来,姜子牙告诉姬昌,你应该为了天下苍生推翻纣王。

西伯侯有了在朝歌的惊魂之旅后,也明白要是一直臣服于商,自己一家人的命可就悬了,当姜子牙说出这种话的时候,西伯侯就注定了成为周文王。

甲骨文探秘

姜子牙巧遇西伯侯的故事看起来非常合理,但是细细一想,这整个过程可以说是漏洞百出,如果说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可笑了。

首先,西伯侯姬昌乃是一方诸侯,而且将自己的封地经营得非常好,在纣王给自己下套的时候,西伯侯甚至能够孤身逃出,这一系列的表现说明了姬昌是个冷静果敢有能力的君主。

可是反观史书上记载的过程,根本显示不出西伯侯这方面的品质,反而会令人以为西伯侯是一个非常无脑的人。

因为当时的姜子牙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名气,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能够辅佐明君的大军师,但是他并没有证明过自己,就连西伯侯都只是听说过有姜子牙这么个人,一直都没有见过。

直到西伯侯在郊区偶遇了姜子牙(实际上是姜子牙自己强行制造的机会),才对他用直钩钓鱼的方式大为震惊,这才对姜子牙委以重任。

但是我们用脑子想一想,假如你是一个地方的领主,你会随便将自己的大业托付给刚认识的一个人吗?除非你是傻子,否则是个人都做不出来这种事情。

如此反常的一件事,甲骨文给我们带来了答案,甲骨文显示,姜子牙的姜姓,实际上就是羌字,也就是说姜子牙是羌族的一员,羌族人生活在商朝的西北地区,纣王以前的君主就曾经对羌族人赶尽杀绝。

所以从这里可以得知,姜子牙之所以从出生的时候就遇上了家道中落这种悲惨的事情,也许就是因为商朝的君主对他们族人的迫害导致的,从这里开始,逻辑就通顺了。

姜子牙之所以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够推翻商王朝,为自己的祖先报仇,同时光耀门楣。

周文王的选择

当初商王朝在打败羌族人之后,羌族人并没有灭绝,或者说,商王朝并没有对羌族人赶尽杀绝,而是让这些族人分化成了好几个部落,有的依然留在西北地区,有的则外出寻找出路,姜子牙生在东海之滨,说明他的父辈是迁移走了。

试想一下,要是姜子牙能够举起一面大旗,说要推翻商王朝,全国各地的羌族人会怎么想?肯定是二话不说就跟着姜子牙干啊,这可是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的好时机。

因此,西伯侯姬昌肯定不是没有对姜子牙这个人做调查的,他一定把姜子牙的底细了解得清清楚楚,因为他的二儿子姬发就娶了姜子牙的女儿邑姜

大儿子伯邑考死后,姬昌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姬发的身上,所以能让儿子娶邑姜,说明了姜子牙是非常重要的。

姜子牙的名气传遍商朝大地,这样的人首先具备了强大的精神引导力,再加上他在羌族人心中的地位,所以姜子牙也能够调动羌族人。

这样一个有人又有计谋的奇人,西伯侯哪里能放过呢,不仅要拜他为丞相,还要和姜子牙结为儿女亲家。

最后在姜子牙的帮助下,西伯侯自立为王,他们团结了所有的反商力量,一举攻进了朝歌,建立了周朝,姜子牙也成为了周朝的开国元勋,所以说周文王的慧眼识人,才是这伟大事业的基础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由东向西攻,为何东晋能灭成汉,东吴不能灭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蜀汉和东吴灭亡谁更惨,东吴为什么灭亡蜀汉,东吴集团和蜀汉集团

    在此之前,天下形势像极了三国魏蜀吴鼎立。东晋和东吴地盘差不多,多了淮南和荆襄北部。成汉和蜀汉地盘差不多,少了西北武都等地(仇池)。后赵占据中原,类似曹魏,少了凉州(前凉)。东北还有鲜卑慕容氏,像是辽东公孙渊。 从综合实力角度看,三国排序是魏吴蜀,东晋也一样,实力弱于后赵,但强于成汉。桓温攻成汉之前

  • 《淮河营》之二:神隐的李左车,是韩信所佩服的人,曾以师礼待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左车是被韩信所杀的吗,李左车和韩信的历史故事,韩信与李左车的关系

    这是京剧《淮河营》中的一段唱词。说的是蒯通、李左车和栾布三老前往淮河营游说淮南王刘长的故事。前一篇文章介绍的是蒯通,这一篇说一下秦末汉初的军事家李左车。广武君李左车李左车,柏仁人(今河北邢台隆尧),是战国时期赵国武安君李牧之孙。秦末群雄并起,他辅佐赵王被封广武君。楚汉相争之际,汉军兵败于彭城,当时各

  • 他是关羽过五关时唯一获胜的曹营名将,只因此人赞美关公五大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公过五关是哪五关,关羽是怎么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过五关真实历史

    其实,如果仔细翻阅《三国演义》,这个人并不难找,他叫刘延,在历史上跟随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在抗击袁绍的战争中浴血奋战,立下战功。只不过在小说中,显得有些无足重轻,他之所以没有被算进被斩“六将”之列,完全是因为关羽根本不屑与之动手。此事还要从关羽来到黄河渡口的时候说起,因为秦琪是蔡阳的外甥,又

  • 三国历史:周瑜的英年早逝其实对孙权来说未必是件坏事你们相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瑜是被孙权害死的吗,周瑜说服孙权抗曹完整版,三国周瑜历史简介

    第一:周瑜在江东军中的威望很高,让孙权惧怕。我们都知道自从孙策开辟江东六郡以来,周瑜一直都是江东的大都督,手握兵权,再加上孙策对周瑜的绝对信任,又是托孤大臣,周瑜的实力也在那里摆着,像一直跟着孙家的老将领程普、韩当这些人也一直对周瑜很信服,周瑜也在军中提拔了一些新人,导致了军中只有大都督,没有孙权的

  • 三国历史:关羽究竟是被内部谁给间接害死的呢这个人让人很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真实的三国历史关羽,三国时代的关羽到底是怎样死的,三国里面的关羽是被谁杀死的

    很多人都会觉得很诧异,诸葛亮和关羽作为刘备的左膀右臂,诸葛亮为什么会害关羽呢?其实关羽和诸葛亮恩怨,从刘备三顾茅庐就开始了!诸葛亮两次躲着不见刘备,关羽认为诸葛亮非但不是个贤士也许是一个沽名钓誉之辈。在诸葛亮出山之后刘备视孔明如师,这让关羽很不爽。当刘备深陷东吴之时,也是关羽同张飞逼迫诸葛亮进军东吴

  • 曹操一句“名言”,被后人批评数百年,但这话能证明曹操可恶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最著名的三句话,评价曹操最经典的几句话,曹操的经典言行

    当然,正史上陈宫叛曹与这些无关,但小说却巧妙地将这些内容结合在一起,为的也是更加凸显出曹操的奸诈可恶。因为曹操误伤人命之后,说了一句经典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史书的记载则是“宁我负人,休人负我”,出入也不是很大,不必细究。正是因为这句话,成了无数后人非议曹操的证据,因为这话说得确实

  • 夏侯惇为何敢主动单挑吕布和关羽呢,他难道不怕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侯惇和吕布哪个厉害,夏侯惇跟吕布谁强,夏侯惇前期能打败吕布吗

    先说夏侯惇对吕布1.演义第六回荥阳之战曹操中了董卓和李儒的伏兵之计,夏侯惇夏侯惇挺枪跃马,直取吕布。战不数合,两面又来了李榷郭汜的伏兵,三路军马,势不可当。夏侯惇抵敌吕布不住,飞马回阵。2.演义里第十一回和十二回,濮阳之战曹操偷袭西寨被围,典韦单枪匹马助其突围。但吕布紧追不舍,曹操危在旦夕。突然,夏

  • 周瑜死时只有36岁,貌美如花的妻子小乔,是如何度过下半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瑜死后貌美的小乔跟谁过了,小乔和周瑜真实历史,历史上周瑜和小乔的关系

    然而,好景不长,公元200年,孙策被刺身亡,姐姐大乔率先守寡;仅仅10年后,年仅36岁的周瑜病逝巴丘,妹妹小乔也步姐姐后尘。“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先生一句戏言,让人对小乔的命运遐想连翩,但事实上,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周瑜死时,赤壁之战已经过去两年。周瑜虽英年早逝,但东吴却日益稳定

  • 刘备为关羽报仇,攻打东吴惨败,但他选择先吴后魏的战略有错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为关羽复仇东吴派谁来对抗,关羽惨败后刘备该不该打东吴,刘备发兵东吴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吗

    关于夷陵之战,大家都不陌生,起因就是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一意孤行去打东吴,结果被陆逊烧了一个落花流水,不得不在白帝城托孤。对此,无论是当时的赵云、诸葛亮,抑或是曹丕,都对刘备的行动不看好,而更多的后人,也说刘备实在不应该因私废公。但毛批三国作为刘备最坚定的粉丝,却说刘备为了关张两位兄弟的大义,这么做

  • 三国历史:魏蜀吴三国哪个能一统天下从他们的国力对比就能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蜀吴联合能灭魏么,三国魏汉蜀吴,三国蜀吴联合抗曹

    第一:国土面积的对比。要想能够一统天下一个国家也要看自己有多少国土面积,比较国土面积才是夺取天下的本钱。当时称为立国后国土面积又87个郡、6个州,人口大约500万左右。东吴在建国后有三州之地32个郡,人口超过了为50万。而蜀汉只有益州之地,共有22个郡,人口约110万!从这一项对比来看,曹魏国土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