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由东向西攻,为何东晋能灭成汉,东吴不能灭蜀汉?

由东向西攻,为何东晋能灭成汉,东吴不能灭蜀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22 更新时间:2023/12/15 22:13:30

在此之前,天下形势像极了三国魏蜀吴鼎立。东晋和东吴地盘差不多,多了淮南和荆襄北部。成汉和蜀汉地盘差不多,少了西北武都等地(仇池)。后赵占据中原,类似曹魏,少了凉州(前凉)。东北还有鲜卑慕容氏,像是辽东公孙渊

从综合实力角度看,三国排序是魏吴蜀,东晋也一样,实力弱于后赵,但强于成汉。桓温攻成汉之前,就有很多人反对,江夏相(太守)袁乔却认为成汉地势虽险,实力却没法和后赵相比,更容易吃掉。同样是东南势力从东向西逆长江进攻,为何东晋能成功灭成汉,东吴却不能灭掉蜀汉呢?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蜀主刘备为报失荆州杀关羽之恨,起兵伐吴,“蜀主窥吴幸三峡”。可惜刘备用兵不密,被东吴陆逊一把火烧了回去,未几“崩年亦在永安宫”。

这一把火几乎烧掉了蜀汉的大半国力,一大批精英战死,云贵地区叛乱不断,诸葛亮弄得焦头烂额。这个时候,孙权似乎应该趁着夷陵大胜,向西一举灭掉蜀汉。孙权没有这么做,而是和蜀汉议和,共同对付曹魏。

如果吴军灭蜀,那么路线只有从东向西穿越险峻难走的三峡,形成一字长蛇阵。这样的进攻方式,不过是刘备攻吴的翻版,蜀军只要守住三峡西侧的白帝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汉的综合国力虽然下降,但还有李严陈到等镇守东线。尤其是刘备心腹陈到率领的白毦兵,诸葛亮称之为“西方上兵”。更重要的是,东吴的国力一旦被牵制在三峡,北方的曹魏一定会从东线攻吴。曹丕不听贾诩的建议,错过了一次灭吴的机会,不会再错过第二次。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桓温西伐时,难道就不怕北方的后赵趁机从东线攻东晋吗?

二者形势不同。东吴的北线只在长江以北沿江的狭长地区,这不利于吴军在江北大规模用兵,东晋则基本控制了除寿春之外的淮河防线。都知道“守江必守淮”,有了淮河防线,后赵要进攻东晋就面临很多困难。后赵必须先和东晋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淮南争夺战,然后才能饮马长江。五代十国后期的周世宗柴荣,神武雄略类似汉高祖。以柴荣之雄略,和昏君佞臣在位的南唐争夺淮南,也苦苦打了三年,才兵临长江。而曹魏控制淮南大部,尤其是合肥这个战略重镇,攻吴就相对容易些。

公元263年,魏国权臣司马昭邓艾钟会伐蜀,蜀主刘禅出降。此时的东吴国力依然强劲,这个时候是不是可以趁机攻蜀了。

吴主孙休也确实这么做了。蜀汉灭亡之前就派人向东吴求救,东吴只是假称救援,实欲图蜀。但孙休面对的是和父亲孙权一样的局面,要图蜀只能走三峡这一条路。当时蜀汉虽亡,蜀将巴东太守罗宪死守永安,“巴东固守,兵不得过”,东吴拿不下永安,一切免谈。吴军大举进攻永安,第一次被罗宪打败了,然后派陆抗领兵三万增援。受限于地理劣势,加上曹魏的荆州兵前来救援,东吴只好退兵。

一百多年后的地理几乎没有变化,桓温攻蜀怎么就没有这么多问题呢?用袁乔的话说,“李势无道,民心不附,持(蜀)险远,不修战备。”成汉皇帝是氐人,对中原来说属于“胡虏”,先天优势不足,这和蜀汉以汉朝宗室的身份治蜀没法比。刘禅昏庸但不残暴,李势贪财好色,经常杀掉别人的丈夫而纳其妻子,随意动刑诛杀大臣,人人自危。东晋国力向上,又有“晋朝皇室”的身份加持,对蜀人的吸引力远大于氐李。晋军入蜀后几乎是一路势如破竹,也就是笮桥之战遇到一点麻烦,但阴差阳错之下也混了过来,逼李势投降。

东晋攻成汉,北方的后赵麻烦不断,根本没精力去管桓温。后赵皇帝石虎当时的重点是攻前凉,一旦让前凉突破陇西进入关中,后赵麻烦就大了。前凉似乎还没有能力进攻关中,但后赵大军在陇西却屡被前凉羞辱,进退不得。这是东吴当时所不具备的优势,无论是前期的曹魏(曹操、曹丕、曹叡),还是后期的司马氏,所控制的中原地区都没有像前凉这样的强劲对手。

更多文章

  • 《淮河营》之二:神隐的李左车,是韩信所佩服的人,曾以师礼待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左车是被韩信所杀的吗,李左车和韩信的历史故事,韩信与李左车的关系

    这是京剧《淮河营》中的一段唱词。说的是蒯通、李左车和栾布三老前往淮河营游说淮南王刘长的故事。前一篇文章介绍的是蒯通,这一篇说一下秦末汉初的军事家李左车。广武君李左车李左车,柏仁人(今河北邢台隆尧),是战国时期赵国武安君李牧之孙。秦末群雄并起,他辅佐赵王被封广武君。楚汉相争之际,汉军兵败于彭城,当时各

  • 他是关羽过五关时唯一获胜的曹营名将,只因此人赞美关公五大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关公过五关是哪五关,关羽是怎么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过五关真实历史

    其实,如果仔细翻阅《三国演义》,这个人并不难找,他叫刘延,在历史上跟随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在抗击袁绍的战争中浴血奋战,立下战功。只不过在小说中,显得有些无足重轻,他之所以没有被算进被斩“六将”之列,完全是因为关羽根本不屑与之动手。此事还要从关羽来到黄河渡口的时候说起,因为秦琪是蔡阳的外甥,又

  • 三国历史:周瑜的英年早逝其实对孙权来说未必是件坏事你们相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瑜是被孙权害死的吗,周瑜说服孙权抗曹完整版,三国周瑜历史简介

    第一:周瑜在江东军中的威望很高,让孙权惧怕。我们都知道自从孙策开辟江东六郡以来,周瑜一直都是江东的大都督,手握兵权,再加上孙策对周瑜的绝对信任,又是托孤大臣,周瑜的实力也在那里摆着,像一直跟着孙家的老将领程普、韩当这些人也一直对周瑜很信服,周瑜也在军中提拔了一些新人,导致了军中只有大都督,没有孙权的

  • 三国历史:关羽究竟是被内部谁给间接害死的呢这个人让人很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真实的三国历史关羽,三国时代的关羽到底是怎样死的,三国里面的关羽是被谁杀死的

    很多人都会觉得很诧异,诸葛亮和关羽作为刘备的左膀右臂,诸葛亮为什么会害关羽呢?其实关羽和诸葛亮恩怨,从刘备三顾茅庐就开始了!诸葛亮两次躲着不见刘备,关羽认为诸葛亮非但不是个贤士也许是一个沽名钓誉之辈。在诸葛亮出山之后刘备视孔明如师,这让关羽很不爽。当刘备深陷东吴之时,也是关羽同张飞逼迫诸葛亮进军东吴

  • 曹操一句“名言”,被后人批评数百年,但这话能证明曹操可恶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最著名的三句话,评价曹操最经典的几句话,曹操的经典言行

    当然,正史上陈宫叛曹与这些无关,但小说却巧妙地将这些内容结合在一起,为的也是更加凸显出曹操的奸诈可恶。因为曹操误伤人命之后,说了一句经典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史书的记载则是“宁我负人,休人负我”,出入也不是很大,不必细究。正是因为这句话,成了无数后人非议曹操的证据,因为这话说得确实

  • 夏侯惇为何敢主动单挑吕布和关羽呢,他难道不怕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夏侯惇和吕布哪个厉害,夏侯惇跟吕布谁强,夏侯惇前期能打败吕布吗

    先说夏侯惇对吕布1.演义第六回荥阳之战曹操中了董卓和李儒的伏兵之计,夏侯惇夏侯惇挺枪跃马,直取吕布。战不数合,两面又来了李榷郭汜的伏兵,三路军马,势不可当。夏侯惇抵敌吕布不住,飞马回阵。2.演义里第十一回和十二回,濮阳之战曹操偷袭西寨被围,典韦单枪匹马助其突围。但吕布紧追不舍,曹操危在旦夕。突然,夏

  • 周瑜死时只有36岁,貌美如花的妻子小乔,是如何度过下半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瑜死后貌美的小乔跟谁过了,小乔和周瑜真实历史,历史上周瑜和小乔的关系

    然而,好景不长,公元200年,孙策被刺身亡,姐姐大乔率先守寡;仅仅10年后,年仅36岁的周瑜病逝巴丘,妹妹小乔也步姐姐后尘。“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先生一句戏言,让人对小乔的命运遐想连翩,但事实上,那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周瑜死时,赤壁之战已经过去两年。周瑜虽英年早逝,但东吴却日益稳定

  • 刘备为关羽报仇,攻打东吴惨败,但他选择先吴后魏的战略有错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备为关羽复仇东吴派谁来对抗,关羽惨败后刘备该不该打东吴,刘备发兵东吴是为了给关羽报仇吗

    关于夷陵之战,大家都不陌生,起因就是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一意孤行去打东吴,结果被陆逊烧了一个落花流水,不得不在白帝城托孤。对此,无论是当时的赵云、诸葛亮,抑或是曹丕,都对刘备的行动不看好,而更多的后人,也说刘备实在不应该因私废公。但毛批三国作为刘备最坚定的粉丝,却说刘备为了关张两位兄弟的大义,这么做

  • 三国历史:魏蜀吴三国哪个能一统天下从他们的国力对比就能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蜀吴联合能灭魏么,三国魏汉蜀吴,三国蜀吴联合抗曹

    第一:国土面积的对比。要想能够一统天下一个国家也要看自己有多少国土面积,比较国土面积才是夺取天下的本钱。当时称为立国后国土面积又87个郡、6个州,人口大约500万左右。东吴在建国后有三州之地32个郡,人口超过了为50万。而蜀汉只有益州之地,共有22个郡,人口约110万!从这一项对比来看,曹魏国土面积

  • 东吴能在夷陵之战大胜刘备,最宝贵的经验,是靠孙策和刘表给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攻打东吴夷陵之战,刘备夷陵之战后和东吴联盟,夷陵之战刘备最大战果

    当然,这些细化有趣的内容,就不是老乐要跟大家交流的方向了,咱们还是说毛批三国对这一回的点评,其中就提到了,孙策在得到袁术的支援后,并没有冲动地想要为父报仇,找刘表打一架,而是把安家大业放在了首位,所以才有了江东基业。甚至在孙策刚刚立足的时候,他也没有立刻对刘表动手,说明孙策的战略眼光还是很出色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