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临死前说出一个人名,刘邦知道后:煮了他!

韩信临死前说出一个人名,刘邦知道后:煮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946 更新时间:2024/2/29 12:45:08

韩信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武将了,时至今日,人们对韩信的事迹已经是非常熟悉了。现如今人们对韩信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他已经被后人誉为“兵仙”。在韩信身上,出现了很多典故,比如说暗渡陈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等等。

韩信身为西汉的开国功臣,在西汉建立之后,受到了很大的封赏。可是最终的韩信结局不好,韩信被吕后和萧何设计害死。正是应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只可惜一代名将就此陨落。最终的韩信杯设计害死。

不可否认的是,刘邦授意吕后和萧何这样做,肯定是有自己的目的。毕竟当时的韩信已经功高盖主了,这无疑是让刘邦感到了威胁。在韩信的一生中,出现了一位重要的谋士,他就是蒯通。人们对此人肯定是不熟悉的,在历史上蒯通的知名度非常低。

在韩信临死之前,说出了一句:“悔不停蒯通之言”,这里说的就是蒯通。那么韩信后悔的是什么呢?蒯通到底对韩信说出了什么呢?韩信身边的谋士蒯通早就对韩信说出过,“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只不过当时的韩信不以为然。蒯通最擅长的本领就是出计谋、与人说辩,是有名的辩士、谋士。蒯通没有遇到韩信的时候,遇到了范阳县令徐公,也就是在这里,蒯通说服了范阳县令徐公。不仅如此,还给范阳县令徐公出谋划策。

当时的蒯通见到了徐公,之后对他说到:“臣,范阳百姓蒯通也,窃闵公之将死,故吊之。虽然,贺公得通而生也。”,意思就是说你本来要死之人,但遇到我就意味着新生。其后蒯通告诉徐公不费一兵一卒攻占城池的方法。

蒯通的计策很简单,就是给你高官厚禄,并在周边炫耀,周边的人肯定会随之投降。徐公听了之后认为这个办法可以,于是就按照蒯通的计策实施了。最终“燕、赵闻之,降者三十余城。如通策焉。”蒯通的计策果然成功了。

之后,蒯通就成为了韩信的谋士。在韩信这里,蒯通更是献计献策。韩信势如破竹攻打齐国时,刘邦派人前去求和,韩信被迫停止了攻打。此时的蒯通告诉韩信,你打了这么久才打下赵国五十城池,而郦食其靠一张嘴就拿下七十多城池,这样的战果不显得你太无用了吗?

这样一来,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韩信一听是这么个道理,便弃刘邦于不顾直接攻打齐国。正因如此,韩信的做法让刘邦产生了忌惮。在楚汉之争的时候,蒯通让韩信背叛刘邦,自立为王。蒯通多次劝谏韩信自立为王,可是都被拒绝了,而且韩信开始疏远蒯通。

韩信最后被吕后设计被杀,韩信死前忍不住说道“悔不用蒯通之言,死于女子之手!”。正因如此,刘邦对蒯通是非常忌惮的,毕竟当初的蒯通建议了韩信拥兵自立,这无疑是刘邦不敢重用蒯通的根本原因。假如当时的韩信听从了蒯通的建议,那么刘邦能不能建立西汉,肯定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了。

韩信死后,刘邦开始对蒯通下手了,当时的刘邦想要“煮了他”。关键时刻,蒯通凭借自己的一张嘴,让自己得以活命。蒯通说了:“狗各吠非其主。当彼时,臣独知齐王韩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匈匈,争欲为陛下所为,顾力不能,可殚诛邪!”

蒯通说出的话很简单,就是先贬低自己,把自己比喻成狗,之后又把刘邦一顿忽悠,夸刘邦是有能力之人才能得天下。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邦被夸耀,于是刘邦没有杀死蒯通。也就是说,蒯通说的话对刘邦起到了作用,最终蒯通成为了相国曹参的宾客。

更多文章

  • 关羽善待士卒,为何兵败之时身边却只有三百多人?有三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善待士卒,关羽最怕的3个人,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视频

    第一,关羽军心已乱。关羽从襄樊前线匆忙撤军回师,沿途不利的消息不断传来,消息再封锁,军中上下都知道荆州已失,在后退无路(后面的曹军),前路受阻的情况下,夺回荆州其实已经是没什么可能了,但是关羽还要执意前往,其实和去送死没什么区别;关羽的手下绝大部分都是荆州当地人,即使关羽能侥幸突围他们也要背井离乡前

  • 如果韩信来三国代替诸葛亮进行北伐,蜀国能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把诸葛亮换成韩信北伐能否成功,假如韩信替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韩信和诸葛亮谁更成功

    诸葛亮和韩信的比较诸葛亮很多时候是被《三国演义》给神化了,实际上他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最多只能算是一位很好的统帅,但是军事家的能力就在于化腐朽为神奇,在打不赢的情况下能打赢。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的能力更多的是体现在内政治理上,对于军事上来说,我们如果看真实的北伐,实际上诸葛亮在军事上并没有多少出彩

  • 刘备信心满怀攻打东吴,却惨败于陆逊手中,全是因为少带了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战胜东吴陆逊,刘备为什么打不过东吴陆逊,刘备怎么败给陆逊的

    再说此时孙权这边,孙策遇刺匆忙传位孙权。江东世家本就对孙策心存不满,此时孙权接任还没有稳定住局面呢,而自己经过实力的积攒,创立蜀国,人心所向,自是比起孙权情况要好得多。并且自己手下多的是精兵良将,拥有的地盘也多,兵马也足。而孙权上位没多久,御下再有方也得有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团队。所以刘备对于此次出兵伐

  • 关羽羞辱黄忠的真实原因:并非嫌他年纪太老,诸葛亮看破却不说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为什么瞧不起黄忠,三国关羽对黄忠的评价,三国演义黄忠关羽

    关羽表示"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这里自然是正对黄忠了,因为黄忠年龄已经很大,而且他是投降过来的,才来不久就被封为四方将军了,关羽嫌他太老,所以不愿承认他的地位,从而对黄忠进行羞辱,实际上关羽并非嫌黄忠年纪太大,再说黄忠年纪大不大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黄忠之所以授封,最大的原因是他在汉中之战时斩杀了夏

  • 刘备对此人的信任只亚于诸葛亮,他给蜀国带来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为什么最信任诸葛亮,刘备其实并不完全信任诸葛亮,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01刘备开始很不喜欢他刘备在三国时期是能够看出人的才能的,他手下的一个个军师与大将,都是他经过精挑细选的。这些人对他忠心耿耿,为他攻城掠地,辅佐他建立建立蜀国。由此看出,刘备是能够慧眼识人的,并且目光还相当不错,从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诸葛亮、赵云、张飞、关羽等人。可是遇见了这个人,刘备却没看出他拥有施政

  •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为何派关羽去守华容道?诸葛亮不想成历史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为啥派关羽去华容道,正史诸葛亮让关羽去华容道了吗,关羽在华容道中的地位

    诸葛亮明知道曹操曾有恩于关羽,关羽很可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那为何还要派关羽前往呢?诸葛亮只是不想成为中原百姓的罪人。其中的内情请听编者详细道来。首先,虽然曹操的八十万魏军败于孙刘联军之手。但曹操依然占据着天下四州之地。大面积的城池未曾丢失,也就没有伤及到曹家的根本实力。三家之中依然以魏军实力最强。此

  • 赤壁之战前,曹操有没有写信恐吓孙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赤壁孙权为什么让曹操走,赤壁之战曹操和孙权,赤壁孙权一统天下

    那么,曹操有没有威胁孙权,他的目的是什么?一、曹操没写这封信,这是孙权和刘备假造出来。如果真有此事,陈寿不应该没有记载在《三国志》中,但这说法也不见的完全合理。《三国志》本身就很简略,另个问题是陈寿有没有在此事替曹操遮掩的意思,就如同吕伯奢被杀,到处都有记载,唯独《三国志》没有。二、曹操写这封信是要

  • 赤壁之战后不久,刘琦就突然去世了,是何原因造成了他的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琦之死真相大揭秘,刘琦任职公示,刘琦视频

    刘琦是三国时期刘表的长子,不过因为刘表偏爱幼子刘琮,再加上刘琮的生母勾结蔡瑁、张允等人做支持,使得他没能成为刘表的继承人。后刘琦去守卫荆州的江夏郡,而刘琮则在曹操南下荆州的时候,将刚刚继承的荆州拱手献给了曹操。刘备在长坂坡被曹操打败,转投夏口,与刘琦合兵。在诸葛亮出使东吴,与孙权缔结了孙刘联盟后,在

  • 金吕布银马超,马超有何本领,能与吕布相提并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正史马超vs演义马超,初代马超对比现在马超,马超和吕布谁人气值高

    马超能与吕布齐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血统吕布和马超都是边疆民族的混血。吕布所在的九原地区,是汉朝和匈奴对峙的前线,这里胡汉混血的情况很普遍。正史上马超是西凉人,典略补注上进一步补充,马操的爷爷娶羌人为妻,马氏家族是具有胡人血统。二、武勇特质吕布和马超同样是骁勇善战,武力过人。吕布所在的九原地区,

  • 郭嘉到底有多恐怖?他不死便无三国,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几年,网上开始流行各种神话郭嘉的言论,总而言之,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再总而言之,郭嘉不死,便无三国。说得仿佛郭嘉一个人,就能决定整个三国历史走向似的。其实,很多时候,大家之所以会有类似的感觉,恐怕主要还是因为各种演义故事和影视剧的影响。因为,在这些演义故事和影视剧中,往往就是因为这些谋士的一个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