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恃才傲物,连诸葛亮也不放在眼里,唯独对此人心服口服

关羽恃才傲物,连诸葛亮也不放在眼里,唯独对此人心服口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914 更新时间:2024/2/7 1:42:55

关羽是中国历史上的牛人猛降,如今还被当做门神贴在门上,虽然关二哥很有能力,但他性格上却有明显的缺点,即太傲了,用"恃才傲物"这个词形容他最合适,尤其是看不起士大夫阶级的人,他觉得这些人手无缚鸡之力,专门靠耍嘴皮子混饭吃,哪比得上自己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砍杀?

关羽看不起士大夫阶级,这是有目共睹的,甚至连诸葛亮他也不放在眼里,当初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好还说自己是鱼,孔明是水,有如鱼得水的感觉,然而关羽听了就不高兴,其实诸葛亮很有才华,只是关羽就是瞧不上,就连孙权、曹操这样的人物,在关羽眼中也是猪狗一样的东西,他根本没放在眼里。

整个三国历史上,除了刘备之外,好像关羽把谁也没放在眼里,然而蜀汉集团中,有一个士大夫阶级的人却是例外,关羽对他可算心服口服,当然这个人不是诸葛亮,而是费诗。费诗原本是刘璋麾下的县令,刘备取得川蜀后,发现费诗很有能力,就把他一步步提拔上来,刘备自封汉中时,就派他去向关羽传达赐封五虎上将的事。

历史上并没有"五虎上将",这是小说虚构出来的,刘备当时只封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四人,并没有赵云,不过派费诗去荆州向关羽传消息是真的,在《三国演义》中,费诗跟关羽有一段很精彩的对话:

"至公廨礼毕,云长问曰:'汉中王封我何爵?'诗曰:'五虎大将之首。'云长问:'那五虎将?"'诗曰:'关、张、赵、马、黄是也。'云长怒曰:'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遂不肯受印。诗笑曰:'将军差矣。昔萧何曹参与高祖同举大事,最为亲近,而韩信乃楚之亡将也;然信位为王,居萧、曹之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汉中王虽有五虎将之封,而与将军有兄弟之义,视同一体。将军即汉中王,汉中王即将军也。岂与诸人等哉?将军受汉中王厚恩,当与同休戚、共祸福,不宜计较官号之高下。愿将军熟思之。'云长大悟,乃再拜曰:'某之不明,非足下见教,几误大事。'即拜受印绶。"

这段话虽然出自小说,但跟正史差不多,关羽一听黄忠跟自己并列,一下子就怒了,不肯接受刘备的封印,但费诗说当年刘邦起兵时,萧何、曹参是自己人,后来地位却排在韩信之下,萧何、曹参并没有生气,因为他们跟刘邦是一体的,如今关羽跟刘备也是如此,关羽听了费诗的话,才鞠躬道歉,终于肯接受封印。

可见关羽对费诗是心服口服的,假如费诗说的的道理不同,关羽也不会对他拜服,更不会鞠躬致歉了,可见关羽虽然看不起士大夫阶级,他只是看不起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对于真正有能力的人,他还是心服口服的,你觉得呢?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三国演义》等

历史二:乞丐正过桥,大臣突然高喊:开城门,乞丐:我没脸活了,当即投河

清朝入关的第二年,顺治皇帝即召集一帮文臣着手修撰《明史》,这也是为自己的统治铺平道路,毕竟按照后一个朝代为前一个朝代修史的规矩,《明史》一修,也就象征着明朝寿终正寝了。

所以我们认知中的明朝终结于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煤山,此后各地藩王建立的政权被清朝叫作“伪”小朝廷,后来的叫法是南明。

1644年5月,崇祯殉国的消息传来,戍守江南的明朝文臣武将拥立在南京避难的福王朱由崧为帝,建立了弘光朝。虽然被叫清朝叫做“小朝廷”,但实际上这个朝廷可不小。

在李自成和清军相继占据北方时,弘光朝不仅控制着河南以南的半壁江山,而且兵力还有近百万,实力远在清军和大顺军之上。

然而这个弘光朝却没有趁清军立足未稳发兵北伐光复明朝的统治,反而搞起了内讧。率先发难的是驻守武昌的左良玉,这位明朝的悍将在东林党人的怂恿下,居然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带着80万人去打自己的都城—南京。

原本在江北设防的明军刘良佐、黄得功部急忙转移到南京上游设防,结果守军刚撤走,清军就如入无人之境,只用了一个月就从山东打到了扬州城下,在遭遇史可法的顽强抵抗后,扬州最终还是失守,南京门户大开。

内阁首辅马士英带着弘光皇帝弃城南逃,留守的一干大臣则慌作一团,急忙去找东林党领袖钱谦益求问对策,钱谦益的夫人柳如是提议大家跳河殉国。但跳河的时候,钱谦益却突然说水太冷,不跳了。

紧接着第二天,这位曾经怒骂马士英是奸臣的钱谦益就带着一干大臣赶往城门,大呼守军快开城门,迎接清军将领多铎入城。

就在钱谦益等人高呼开城的时候,城中一位叫冯小珰的乞丐碰巧路过百川桥,忽然听到这些朝廷重臣要开城献敌,乞丐当即写下了一首绝命诗:“三百年来养士朝,如何文武尽皆逃,纲常留在卑田院,乞丐羞存命一条”。然后投河自尽了。

后来记载乞丐殉国投河的作者钱肃润感叹说:连乞丐都知道国破家亡没脸苟活,这些士大夫还不如一个乞丐。当然,投河自尽的可不止这么一位乞丐。

早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当年,南京也曾有一位乞丐问路人:“相公知北都事乎?”对方回答说:“坏消息已传来,崇祯皇帝自缢矣”。结果乞丐听完大哭道:“崇祯皇帝果死耶!”朝北磕了个头,接着投河自尽了。

不仅如此,那位被骂做奸臣、只知逃跑的马士英,却在余杭一带与清军死战,最后战死了,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讽刺。这些人虽有愚忠之嫌,但其背后更深远的却是一种不甘屈膝的气节。

参考文献:《中国通史》,《清史稿》,《清实录》等

更多文章

  • 关羽一生骄傲,为何愿与小商贩刘备结为兄弟?与关羽一爱好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真实的关羽和刘备关系,历史上关羽和刘备真是兄弟吗,关羽为何跟随刘备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东汉王朝被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打得已濒临灭亡,而刘、关、张也就在这个时候相识。当时28岁的刘备扛着草鞋、草席去市集贩卖,并且偶遇张飞、关羽二人,他们一见如故,并且越谈越投机,然后就在三爷的桃园拜了把子。这个时候的刘备名义上为汉皇族后裔,可实际上只不过是位在市井卖手工产品的小

  • 郭嘉明知道司马懿会“造反”,为什么只是暗示曹操,却不明说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郭嘉不死司马懿有机会吗,司马懿跟郭嘉是什么关系,司马懿与郭嘉有关系吗

    郭嘉其实与司马懿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两人都是70后,只不过郭嘉是70后的第一代人,而司马懿是70后的最后一代人,郭嘉大司马懿9岁而已。当27岁的郭嘉经荀彧介绍投靠曹操之后,与曹操一番攀谈,两人都认为对方就是自己想要找的人,于是郭嘉与曹操这对志同道合的君臣组合,开始联手打天下。而同年,年仅18岁的司马懿

  • 被演义低估了的吕布:原来他在正史里面有勇有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正史中对吕布的武力值的记载,正史中的吕布实力,正史中的吕布是什么样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有依据的,有勇就不多说了,演义里他是三国武力第一,正史里他当然没这么厉害,但是武力也是极其强悍,《后汉书·吕布传》中提到“布常御良马,号曰赤菟,能驰城飞堑,与其健将成廉、魏越等数十骑驰突燕阵,一日或至三四,皆斩首而出。连战十余日,遂破燕军”。今天只说说他是否有谋或者说有他聪明的一面,举

  • 董卓手下四大猛将:大好局面,未能珍惜!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董卓手下十大猛将,董卓手下四大名将下场,历史上董卓手下的猛将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民间野史,都有董卓手下四大猛将之传闻。第四名:华雄《三国志.吴书.孙坚传》上有记载说是“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在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可以说这货在历史上是被秒杀的。但是在《三国演义》中,华雄的登场是亮眼的,连斩盟军将士数人,最后不得不令超一流武将关羽出马,虽被秒杀,但我认为并不

  • 董卓和马超的西凉铁骑,一样的骁勇善战,他们有何不同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董卓手下西凉四大猛将,董卓跟马超都是西凉的吗,西凉马超属于董卓吗

    董卓是陇西郡临洮人,陇西郡是陇右五郡之一,正是属于凉州治下,《三国志》记载:“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董卓出身凉州,长期混迹于胡、羌各族之中,和胡、羌各族上下关系良好,成年后的董卓在陇西郡担任官吏,曾作为护匈奴中郎将张奂的军司马镇压过羌人叛乱,总之董卓在凉州根基较深,这成为他在汉末风云中

  • 荆州能够成为三国人才库,真的是成也刘表,败也刘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表是怎么占领荆州的,刘表把刘备安置在荆州哪里,荆州刘表实力如何

    讨论这个问题,要先讲到荆州的地理优势,荆州位处长江中游,顺江而下是江东,逆流而上是益州,北接中原,南毗交州,交通非常的方便。再来,荆州的统治者刘表能力不差。上任前,荆州宗贼横行,但刘表很快平地乱局,荆州上下无不服从刘表的统治。而且刘表也不是好大喜功的军阀,他统治荆州的十几年间,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军事举

  • 刘备最怕的武将,曾轻松拿下马超,诸葛亮出马才制服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谁替刘备收服了马超,刘备最怕的武将排名,刘备最厉害的四大猛将

    怀才不遇这个人,说起他的名字,很多人应该都有所耳闻,那便是名将张郃。张郃,河间郡(今河北省河间市)人,在东汉末年,群雄起兵之初,张郃曾效力于袁绍麾下,当时就已经展现出了出色的武艺和谋略能力,奈何袁绍根本不重视他,他也就因此怀才不遇,于是投入曹操麾下,成为魏将。相比于袁绍,曹操对张郃可以说是重视得多,

  • 此人乃三国名将,深得关羽佩服,孙权听到他的名字都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权手下十大名将,孙权关羽赵云谁厉害,陆逊劝孙权不杀关羽

    他就是张辽,今山西朔州人,和关羽算是半个老乡,两人年纪相差8岁。身处乱世的张辽,先后投靠过丁原、董卓及吕布,却没有干出多大的名堂。建安三年,吕布被曹操干掉,张辽归降于曹操,这也是他人生的转折点,此时张辽年仅二十九岁。曹操对人才极为重视,立马拜张辽为中郎将,并赐爵关内侯,这让张辽感动的一踏糊。张辽跟随

  • 此人坑赵云,害关羽,让刘备差点亡国,诸葛亮对他却无可奈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备关羽赵云,历史上的赵云与刘备诸葛亮的关系,诸葛亮关羽赵云谁厉害

    刘备自起兵讨伐黄巾起义开始,直至开创蜀汉,堪称九死一生,屡败屡战,最终依靠自己的顽强坚韧和命运的垂青,这才翻了身。所谓大浪淘沙,能追随刘备最终开国蜀汉的人,也都堪称是蜀汉的“金子们”。按理说这样的人物,是不会对不起刘备的,但哪料却真就出现了位叛徒,差一点就让刘备亡了国,此人便是刘备的小舅子:糜芳。其

  • 败者就一定为寇?袁绍:曾经的优点成了缺点,一代英雄沦为了笑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袁绍的优点和缺点,不以成败论英雄袁绍的优点和能力,袁绍全盛时期有多强

    在演义中,袁绍是站在“英雄”对立面的消极人物,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就一眼看出了这位当时头号军阀的外强中干:“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而在《三国志》里,曹操的用词倒没这么激烈,只是说:“本初之徒,不足数也”。从后来的结果来看,袁绍确实败给了曹操;但观其过程,绝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