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时期周天子为何势力一落千丈?春秋五霸为何敢欺负周天子

春秋时期周天子为何势力一落千丈?春秋五霸为何敢欺负周天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363 更新时间:2023/12/8 5:57:17

[var1]

周武一口气分封了八百多诸侯,周天子只留下了中原作为王畿之地。在西周初期王畿之地,方圆数千里绵延不绝。此时的周天子是所有诸侯里面最强大的。四方诸侯也都唯周天子马首是瞻。按时进贡、带兵随从作战。

[var1]

根据史料记载,周天子拥有三支强大的王师,这些王师就是周天子直接指挥的。一是驻防镐京的宗周六师,每师六千人;二是周成王兴建东都洛阳师组建的成周八师,每师两万人;三是周天子的王家卫队虎贲一万人。根据数学统计,我们可以得知周天子起码直接控制二十万军队。这对于人口规模并不算庞大的西周时期来说,周天子的军事力量可以说是十分的强悍。当时,那些齐晋为首大诸侯国军队一般不超过两万人。

[var1]

周天子制定《周礼》规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周天子无私奉献把土地、城池、人口分封给那些诸侯,诸侯世代享受福利应该感到王恩浩荡,无以为报才对呀,怎么会不听号令呢?

[var1]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周天子的分封制说起,每一代周天子登基都要大肆分封诸侯,那么这样一来周天子的王畿之地就越分越小。而诸侯的地盘却原封不动。问题来了,周天子的王畿之地不断变小,而诸侯的不变。这一增一减,久而久之一些大诸侯的势力就超越了周天子。

[var1]

我们也都明白,经济实力决定一个国家的地位。周天子经济实力下降、王畿之地面积减小,那么那些强大的诸侯国还能听话吗?这个问题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var1]

周昭王南征楚国惨败以后,周天子的神圣光环开始褪去。史书记载:昭王南征而不复,六师尽丧于汉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周昭王亲率大军征讨楚国,结果王师全军覆没,周昭王本人也坠入汉江殉国了。

从这以后,周天子的权威开始受到诸侯大国的挑战,先是郑伯挑战周天子,让周天子互相交换人质。到了周厉王时期更是惹得国人暴动,诸侯开始不信任周天子。继位的周幽王更是因为宠爱褒姒,点燃烽火台最终导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邑,从此周天子势力一落千丈。春秋五霸轮番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周天子的旗号攻打其他诸侯国。这就是周天子势力衰败,一败涂地的下场。

更多文章

  • 封君与封侯均为诸侯僭越行为,战国后期侯的地位超过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国封君一览表,战国封君制的特征,战国时期封君和封侯

    顾炎武曾谈道:“七国虽称王,而其臣不过称君,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是也。秦则有称侯者,如穰侯、应侯、文信侯。”他看到了称王和称君之间的关联性,但所言“不过称君”则似乎欠妥。各国封君情况战国时代各国的封君,就其本身身份来说,不外乎是:国君的亲属和外戚,国君和太后的宠臣,有功的将相大臣。在各国的

  • 范睢中苏代反间计与白起结怨?别信,这只是司马迁脑补出的神情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白起杀范睢,范睢与白起有矛盾吗,历史上的范睢和白起

    秦国能从一个边陲小国崛起,并在战国七雄中胜出,进而豪取天下,有五个人居功至伟。这五个人就是人们常说的“秦国五大名相”:百里奚、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李斯。百里奚辅佐秦穆公三置晋君、尊王攘夷,提高了秦国的声望和政治地位,最终独霸西陲。商鞅推行变法,强根固本,极大地增强了秦国国力。张仪首创连横策略,

  • 一口气看懂十六国混战!历史上真实的十六国,到底是个怎样的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十六国全部的关系图,十六国历史简述,十六国演变全过程解说

    [var1]在这段长达一百多年的混战过程当中,北方涌现出来的割据政权,其实不止十六个。但对于有些存在时间过短的政权,后世史学家就没有统计。而那些存在时间比较长,对历史影响也比较大的政权,总共有十六个,所以后世就将这段历史时期,称之为十六国时代。因为当时南方还有一个东晋政权,长时间存在着。所以这段历史

  • 为何赵国不定都有黄河太行之险的晋阳却选了邯郸?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邯郸是赵国还是燕国的,战国赵国晋阳分布图,晋阳是赵国吗

    (一)定都晋阳赵国最早的都城,正是在晋阳,而当时选择晋阳其实和“三家分晋”的历史背景关系密切。当时的晋国国政被智氏、范氏、中行氏、魏氏、赵氏、韩氏六卿控制。而其中赵简子赵鞅,非常具有战略眼光,他精心挑选之后,发现晋阳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战略意义的大本营。为何这么说呢?他是从这三个方面考虑的:首先,从军事

  • 春秋有位美女,杀3夫1君1子、亡1国2卿,9个男人因她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春秋战国时期的杀君案,春秋战国惨死的君王,春秋时一女子嫁三个国君

    人们说她“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九个男人因其而死”,她为何会被人如此称呼?她那悲惨多舛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var1]私通、远嫁、成为寡妇——夏姬夏姬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公主,出生于楚成王三十一年(公元前640年),她的父亲是郑穆公,母亲是郑国公的少妃姚子。与夏姬一同出生的还有一个男孩,名叫貉

  • 秦始皇的弟弟,赤手空拳为秦国讨要百里疆土,事后为何反要叛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弟弟为什么叛秦降赵,秦始皇的四个兄弟,秦始皇是怎样建立秦国的

    [var1]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当然就是因为成蟜的亲哥哥秦始皇了。因为当时秦国国内的环境有些特殊,导致成蟜只要回去之后,就一定会面对各种打压,甚至直接被囚禁至死,所以才会不得不选择叛逃。要想说清楚秦始皇和成蟜的这段恩怨,这还得从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嬴异人开始说起。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的父亲嬴异人,生

  • 《吕氏春秋》的一则寓言,被司马迁改编入《史记》,后人信以为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氏春秋简短小故事,吕氏春秋中著名的故事,吕氏春秋里的寓言有哪些

    话说,武王建立了周王朝后,抛弃了“帝”的称谓,改称为“王”,又尊称为“天王”,以别于旧时代,彰显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开始。补充一句,后世太平天国虽然袭用了很多西周制度,但洪秀全称天王而不称帝,是因为他觉得“皇上帝乃是帝也,虽世间之主称王足矣。岂容一毫僭越于其间哉!”这一点,他的“天王”之号和周天子的“天

  • 春秋五霸都有谁?说法多种,一清代学者提法独特,应和您想的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春秋5霸怎么排名,春秋5霸指的是谁,春秋五霸的十大特征

    “春秋五霸”之说,最先始自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荀况所著的《荀子·王霸》。原文有提到:“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无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荀况认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这五个国君“威动天下,强殆中国”,建立了霸业,王霸天下,称

  • 鲁国人的憧憬,大国们的态度,在那些风雨飘摇的岁月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鲁国人的特点,鲁国的崛起之路,各国对鲁国的评价

    在那些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所有诸侯们内心对中原都是有着野心的,大国如齐楚,小国如郑宋,在数百年间都主动参与过称霸中原的行动,郑庄公、宋襄公等诸侯皆以会盟诸侯来赢取诸侯们的认同,但能真正成为春秋霸主的少之又少,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谁的军力更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比始终是要依靠一场战争来决定,其间交织着阴谋与内

  • 秦始皇写给流放途中吕不韦的信,短短三十个字,问了两个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写给吕不韦的一封信,秦始皇姓吕,秦始皇和吕不韦的谈话

    [var1]有些问题永远不能回答,有些事必须带进坟墓,只有让秦始皇放心了,吕不韦努力一生的积累才不会彻底灰飞烟灭。所以当秦始皇对他发出灵魂之问的时候,吕不韦瞬间就醒悟过来,如梦方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既然没能提前全身而退,那此刻及时舍车保帅,是对大家都好的结果。所以吕不韦看完信就饮水自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