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有位美女,杀3夫1君1子、亡1国2卿,9个男人因她而死

春秋有位美女,杀3夫1君1子、亡1国2卿,9个男人因她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932 更新时间:2024/2/17 22:51:08

人们说她“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九个男人因其而死”,她为何会被人如此称呼?她那悲惨多舛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var1]

私通、远嫁、成为寡妇——夏姬

夏姬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公主,出生于楚成王三十一年(公元前640年),她的父亲是郑穆公,母亲是郑国公的少妃姚子。

与夏姬一同出生的还有一个男孩,名叫貉,郑穆公心中非常高兴,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刚好凑成一个“好”字。

侍奉在郑穆公身旁的人问郑穆公:“主公,这又不是您的第一个孩子,为何如此喜悦?已常年不见主公如此喜悦了。”郑穆公也只是简单说:“吾今得以“好”字,自然喜悦。”

夏姬有着无人能及的美貌,人们这样评价她的美貌,说她:“生得蛾眉凤眼,杏眼桃腮”。

她的眉毛是峨眉,这种眉毛是古代女子非常喜爱的一种眉毛,就像蚕蛾的触须一样细长而又弯曲,这种眉毛在唐朝是被称为桂叶眉。

张祜描写这种眉毛是“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称赞这种眉毛能将一切脂粉比下去,拥有这种眉毛的人,如果搽脂粉恰恰是一抹败笔。

[var1]

可见夏姬的美貌从眉毛开始就被人羡慕了,更不要说凤眼、桃腮,这也难怪她会和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一同争艳。

然“美人不美”,夏姬的婚姻和个人贞操却并没有她的美貌那样让人羡慕,反而是人们避之不及的。

夏姬在还没有出嫁的时候,就被自己庶出的哥哥公子蛮青睐,于是他们将家庭伦理置之度外,开始私通,这在那样一个十分重视礼教的时代,这种大逆不道之事是被众人唾弃的。

和庶兄私通事件发生之后,郑穆公对这个貌美无比的女儿非常厌弃,他没有想到自己宠爱居然会让自己最疼爱的公主做出如此苟且之事,开始对她严加管教,往日的温柔全无,面对夏姬是只有严肃。

让国人更加震惊的是,他们私通后不到三年,公子蛮就去世了,某种不详之身的说法,开始在国人之间流传。

郑穆公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将这个让人费心的女儿嫁给了一个远在株邑的陈国大夫夏御叔,于是她就被后人称为夏姬。

[var1]

两人结婚不足九个月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夏御叔对于这个儿子的到来并没有异常兴奋。

因为这个儿子是不是自己的骨肉,他非常疑惑,但面对这个如此美丽的妻子,他也就放弃了调查这件事。

这个孩子就是夏征舒,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夏御叔去世,至于他的去世,身边的亲戚也非常疑惑,但是无从查证,他的死因也就成了一个谜,渐渐地被人淡忘。夏姬孤身一人带着夏征舒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

杀三夫一君一子

夏御叔的死,纵然令亲人非常痛心,但是拥有常人所能及的美貌的夏姬,成为了寡妇,却是许多人非常开心的一件事,这也就意味着任何人都有可能得到夏姬。

楚庄王三年,此时的夏姬已是年过三十的妇女,但是却未曾减少一丝风韵,岁月好似从未在她的身边停留过。

[var1]

这让当时爱慕她的人,对她更是渴望,以至于认为家中年轻的妻子不如这个年过三十的妇女。

夏姬不仅赢得了年轻男子的关注,更是获得了许多中年男子的欣赏,而有人却能够鼓足勇气向夏姬求爱。

孔宁更是不知羞耻的到处炫耀,这让仪行父也十分动心,为了让夏姬迷上他,他私下找到夏姬,还用自己求取到的药物,完成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

夏姬也确实被他迷住,也将自己贴身的碧罗襦送给他,不仅如此,夏姬还因为他冷落了孔宁。

[var1]

孔宁为了不让仪行父好过,就告诉陈灵公关于夏姬的事情,本就好色的陈灵公非常心动,于是就让孔宁将他带到了夏姬的住处。

陈灵公看着眼前这个肤如雪、“翩若惊鸿,宛如游龙”、明眸皓齿的女子,实在不敢相信她已经三十多岁。

当夏征舒长到十八岁的时候,陈灵公让他承袭了其父夏御叔的官职,自己母亲与他人的苟且之事,作为儿子夏征舒当然知晓。

直到一次,因夏征舒在家,夏姬没有去陪他们,于是开始讽刺夏姬,这让夏征舒十分不快。

本就对他们心有恨意的夏征舒,顿时心生杀意,夏征舒将陈灵公射杀,而孔、仪二人逃跑。

二人逃跑到楚国后,教唆楚庄王,于是楚庄王决定攻打陈国,活捉夏姬,但当楚庄王看到夏姬后,决定将夏姬纳为自己的妃子。

[var1]

此时,有一位巫臣说夏姬是不祥之身,但凡和她有关系的人都没有好下场,陈国也是因为她才灭亡的。

楚庄王听后非常害怕,于是将她赐给了楚国的贵族连尹襄老,但是夏姬刚到连尹襄老那里没几天,连尹襄老就战死沙场。

而当初说夏姬是不祥之身的巫臣倾慕夏姬已久,夏姬也决心跟随他,在这位巫臣的筹划之下,他们一同私奔去了晋国,整个巫臣家族也因此受到牵连,惨遭灭族。

就是这样一位“红颜祸水”,牵动了许多人的命运,让他们离开人世,抛弃自己的家族。

[var1]

小结

虽说自古昂首于天地之间的男子大多都“爱江山更爱美人”,但是如果为了美人失了性命、丢了国家,这怕是不值当。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的弟弟,赤手空拳为秦国讨要百里疆土,事后为何反要叛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弟弟为什么叛秦降赵,秦始皇的四个兄弟,秦始皇是怎样建立秦国的

    [var1]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当然就是因为成蟜的亲哥哥秦始皇了。因为当时秦国国内的环境有些特殊,导致成蟜只要回去之后,就一定会面对各种打压,甚至直接被囚禁至死,所以才会不得不选择叛逃。要想说清楚秦始皇和成蟜的这段恩怨,这还得从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嬴异人开始说起。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的父亲嬴异人,生

  • 《吕氏春秋》的一则寓言,被司马迁改编入《史记》,后人信以为真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氏春秋简短小故事,吕氏春秋中著名的故事,吕氏春秋里的寓言有哪些

    话说,武王建立了周王朝后,抛弃了“帝”的称谓,改称为“王”,又尊称为“天王”,以别于旧时代,彰显一个伟大的新时代开始。补充一句,后世太平天国虽然袭用了很多西周制度,但洪秀全称天王而不称帝,是因为他觉得“皇上帝乃是帝也,虽世间之主称王足矣。岂容一毫僭越于其间哉!”这一点,他的“天王”之号和周天子的“天

  • 春秋五霸都有谁?说法多种,一清代学者提法独特,应和您想的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春秋5霸怎么排名,春秋5霸指的是谁,春秋五霸的十大特征

    “春秋五霸”之说,最先始自战国末期赵国思想家荀况所著的《荀子·王霸》。原文有提到:“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无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荀况认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这五个国君“威动天下,强殆中国”,建立了霸业,王霸天下,称

  • 鲁国人的憧憬,大国们的态度,在那些风雨飘摇的岁月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鲁国人的特点,鲁国的崛起之路,各国对鲁国的评价

    在那些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所有诸侯们内心对中原都是有着野心的,大国如齐楚,小国如郑宋,在数百年间都主动参与过称霸中原的行动,郑庄公、宋襄公等诸侯皆以会盟诸侯来赢取诸侯们的认同,但能真正成为春秋霸主的少之又少,归根结底还是要看谁的军力更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对比始终是要依靠一场战争来决定,其间交织着阴谋与内

  • 秦始皇写给流放途中吕不韦的信,短短三十个字,问了两个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写给吕不韦的一封信,秦始皇姓吕,秦始皇和吕不韦的谈话

    [var1]有些问题永远不能回答,有些事必须带进坟墓,只有让秦始皇放心了,吕不韦努力一生的积累才不会彻底灰飞烟灭。所以当秦始皇对他发出灵魂之问的时候,吕不韦瞬间就醒悟过来,如梦方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和处境。既然没能提前全身而退,那此刻及时舍车保帅,是对大家都好的结果。所以吕不韦看完信就饮水自尽,说

  • 秦朝国号是怎么来的?因建在秦地而名?错,秦地是因秦国而得名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是谁建立的,秦国国号来源,秦朝的郡名是怎么起的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但不大为人所注意。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朝各历所出现过的国名、朝代名,都是有来历、有根源、有依据的。但大致来说,无非下面几种。一是与该国开国君主的爵位有关,如曹魏以曹操曾受封为魏王为国号;孙吴曾得曹魏封吴王为国号;晋以司马昭曾封晋王为国号。二是与该国所处地理位置有关,汉在封地汉中

  • 为自保,张良曾3年不食五谷,5年足不出户,换来了子孙2000年平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良之死真相揭秘,张良的历史记录,张良守道的故事

    士为知己者死,张良也感受到刘邦的诚意,便果断地跟随刘邦,为他打天下。不过大业一成,主上与臣下之间就没有了绝对的信任。彼时为了躲避“杀人之祸”,张良“急流勇退”,在刘邦病死前,3年不食五谷,5年足不出户,换来了子孙2000年平安。 只想灭秦复仇 刘邦是农民出生,没啥才能,空有一腔热血和侠义之心,他知道

  • 为什么说这五位东吴开国老臣,才是三国真正五虎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东吴五虎谁最厉害,三国东吴后期十大猛将,如何看待东吴五虎

    那么这五虎将都包括谁呢?程普、韩当、黄盖,这三人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他们也被合并写入一传。另外一个,就是小说初期描述的,跟随孙坚东征西讨,最后替孙坚而死,被华雄斩杀的祖茂,也是跟前三位并肩的。祖茂在历史上的结局,当然不像《三国演义》里描述的一样,被华雄斩杀,华雄反而是被孙坚部枭首,因此,从这个角度上

  • 李斯真的因为一己之私,在狱中毒死了韩非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斯为啥毒死韩非,韩非被李斯毒死的原因,韩非为什么被李斯毒害

    “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史记》只用了两句话就把韩非的死归咎于李斯,历来都认为李斯是嫉妒韩非的才华,害怕自己失去秦王的“独爱”,而想尽办法杀害韩非。真的是这样吗?韩非与李斯师从于荀子,韩非拜师晚于李斯,算是师弟。在七国纵横的时代里,以口舌称道,然而韩非有口吃,嘴不行,但是十分善于著述。在

  • 为什么他无奇谋不勇武,与曹操不和,却深得曹操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上谁和曹操的关系最好,三国演义的曹操和历史上的曹操,刘备为啥斗不过曹操

    但荀彧一直是个很奇怪的人,奇怪到不光是与刘备“心和面不和”,更是与自己的主公曹操“面和心不和”,因为荀彧的骨子里,是忠于汉室江山的,所以他可以帮曹操打天下,帮曹操守天下,但却不能认同曹操取天下。但曹操在创业初期和事业巅峰期时,都非常信任荀彧,甚至称呼荀彧为“吾之子房”,那就是拿荀彧比作汉初名臣,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