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亚历山大东征止步印度,时值中国战国内乱,若持续推进结果如何?

亚历山大东征止步印度,时值中国战国内乱,若持续推进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664 更新时间:2023/12/11 5:08:01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率军东征。由于亚历山大杰出的领导才能,以及军队出色的战斗力,其远征一路势如破竹,从欧洲打到了亚洲,征服了当时统治印度的国波拉斯。然而,亚历山大的脚步就此停止,并没有再继续往前。时至今日,亚历山大的征程在网上引起了舆论热议。许多人都在探讨思考这个问题:假如亚历山大东征的脚步不停止,继续往前,就会到中国。时值中国混乱的战国时代,若亚历山大持续推进,结果如

按照一些外国网友的说法,事实上,亚历山大没有继续东征的原因,只是因为他并不知道在印度东边,还有个中国。当时的西方人都认为,印度就是世界的最东方,因此亚历山大已经征服世界最东方,如果他继续往前走,就到了“已知的极限”。

根据欧洲史书记载:“印度是波斯帝国最东边的一个行省,它位于地球的尽头,是一个充满奇迹的地方。”

[var1]

很多国外网友对这类观点表示认同,认为当时如果亚历山大继续往前走,就会遇到中国的军队,届时将毫无悬念取胜,中国的历史会彻底改写,与欧洲历史相互交汇。这些观点指出,亚历山大遇上的,是一个混乱的中国。当时正值中国战国时期,各个政权相互攻伐。显然,这给了亚历山大逐一征服他们的机会。而征服印度后,亚历山大的军队无疑会获得稳定补给,这会让他们如虎添翼。

此外,亚历山大军队战斗力强悍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马其顿方阵”。方阵内的多名士兵们手持长矛,同心协力、齐头并进,这会给敌人造成很强的视觉冲击。很多时候敌人在看到长矛如此密集的阵型,自己冲击而来,都可能会转头逃跑。马其顿骑兵的冲锋,更是不可阻挡。中国当时都是小规模的阵型战,面对这种大型的方阵冲锋,完全没有经验。在装备上,亚历山大军队使用的是铁质武器,这无疑优于中国军队使用的青铜武器。因此,亚历山大取得可能性很大。

[var1]

然而,不少中国网友给出理由,认为亚历山大会失败,甚至是惨败。根据资料的记载,亚历山大部队的人数在四万人左右。这支部队看似人数较多,但在战国动辄几十万人对战的战役面前,显然实力不够。亚历山大想要进入中国,不可能翻越寒的青藏高原,从四川地区发起进攻,只可能从西域地区行军,而他们最先遭遇的,无疑是秦国。

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被其他国家评价为“秦人如狼似虎”。秦军的战斗力有多强,从长平之战大破40万赵军主力,可见一斑。亚历山大远道而来,遭到秦军“断其粮草”,恐怕会不战而乱。此外,当时秦军早已大规模使用弓弩,手持长枪的马其顿方阵,有很大的概率,会成为秦军的“活靶子”。亚历山大恐怕连其他国家的人都不会看到,就会在秦国“折戟”,惨遭失败。

[var1]

有分析人士指出,欧洲人当时确实并没发现在印度的东边还有中国,但中国也并没有发现身处西方的欧洲。如果战国七雄知道西边还有欧洲这块肥沃的土地,恐怕欧洲的历史会改写,跟早就会和中国历史交汇。 #亚历山大#  #欧洲#

更多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田氏代姜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战国时代的齐国田氏,战国时期田氏齐国国君列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史

    与东周命运相似的是,很多诸侯国也没能摆脱被取代的命运,三家分晋、田氏代姜,让周礼不复存在,天下由春秋时期转入战国时期,开始了相互攻伐的时代,而与三家分晋一样,田氏代姜也成为颠覆周礼的"力作"之一。田氏代姜整个过程历经田氏八代人,从田完到田和,田氏族人温水煮青蛙,先是韬光养晦,明哲保身,然后逐渐取代齐

  • 古之遗爱慕容恪是如何成为战无不胜的十六国第一名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慕容恪简历,慕容恪真实图片,如何评价慕容恪

    作者:陈华他是五胡十六国中凤毛麟角的异类,为人谨慎大度,谦恭仁和,妥妥一个穿着鲜卑服饰的大贤人。别人慈不掌兵,他却如同菩萨加持一样将胜利进行到底,一路将自己刷成了十六国第一名将。十七岁初阵的他,凭着二千人追杀后赵的三十万大军,生生斩俘三万敌人,为慕容家坐稳辽东霸主的地位贡献良多。之后,他统兵入关,创

  • 四川挖出千年汉墓,墓中出土失传已久的扁鹊医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四川出土9部扁鹊医书内容,工地出土的扁鹊医书,扁鹊医书在四川哪里发现的

    据《元和姓纂》记载,景姓是由楚大夫景差而来的姓氏。相传,景差是楚国贵族,入仕后官至大夫,子孙为了加以纪念,便以他的名字为姓,成为最早的一批景姓人。秦亡汉兴之后,这些掌握着知识的楚国贵族后裔纷纷出世,从木牍的官府文书来看,1号墓的主人应该就是一位从楚地宦游成都的景氏后人。这个景氏,逐渐发现我们在这个三

  • 秦一统天下的奠基人,却因作法而自毙-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商鞅秦国可否一统天下,秦国商鞅秦孝公能否一统天下,商鞅是如何让秦国变强大的

    今天的主角还是史上最出名的变法者,秦一统六国的奠基人——商鞅[var1]上回说到,秦孝公在帝道、王道、霸道中选择了见效快的霸道,并由商鞅主持变法。(秦并天下的霸道之术,奋六世之余烈第一世——商鞅变法)在通过商鞅的霸道之术后,秦国国力大增。那么在这么长的变法时间里就没有其他国家来干预吗?其实还真没有,

  • 战国七雄外第八强国,雄踞河南800年,因太狂妄被齐楚魏联手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是个无比辉煌的时代,这期间不仅涌现了无数的思想家,政治家。在群雄割据间涌现了不少的霸主。[var1]除了我们熟知的战国七雄,曾经的春秋五霸也是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三家分晋是开启战国的钥匙。曾经晋文公创下的基业付之东流。作为除战国七雄外的第八个强国,让人嗟叹的是宋国有着和晋国同样的命运,被齐楚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下场,令人哀叹悲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负荆请罪廉颇和蔺相如会说些什么,廉颇如何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负荆请罪廉颇对蔺相如的态度

    “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一次王上的夸奖,让一文一武两个大臣反目成仇,多次的劳苦功高成为其他臣子的眼中钉。在个人利益面前,国家利益取得了胜利,一场负荆请罪成为流芳千古的佳话。可人们只看到书本中流传的美好故事,却不知道二人最后的结局却让人泪目。[var1]一代名相蔺相如的机敏说到负荆请罪,这

  • 陈继志尚未判刑,唐山又有醉汉打老人,他们都不会按商鞅方式受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的思想,诸葛亮也比较赞同,他曾跟法正和李严都探讨过这个问题,并坚持“用重典”才是“治乱之道”。一个作奸犯科者不能及时有效地受到重罚,就会有十个、百个豪猾者心存侥幸而无有恃无恐,这一点商鞅有过预言,而且还分析过其中深层次的原因。[var1]陈继志等八九个人围殴无辜女子的事件过去近百天,目前好像还没

  • 吴起作为职业官僚,楚悼王死后为何不另谋高就?只因士为知己者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吴起为什么杀楚悼王,楚悼王与吴起的关系,楚悼王死后吴起怎么样了

    吴起事悼王,使死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图毁誉,必有伯侯强国,不辞祸凶。——(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家分晋,韩赵魏而成诸侯。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彻底衰弱沦为了不入流的小国,根本无力主导中原大地上的政治秩序,崛起的诸侯国各自扩张自己的领土,兵革不休,以强并弱,形成了战国七

  • 中晚唐时期国力孱弱,藩镇势力为何没有直接演变成战国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末三大藩镇,中晚唐藩镇割据真的无解吗,中唐为什么发生藩镇割据

    [var1]在“安史之乱”过程中,虽然涌现出了如郭子仪这般的肱股之臣,但变乱结束后的烂摊子,却并不是郭子仪这样能臣能够收拾的。这样的烂摊子所指的主要就是“安史之乱”后,藩镇节度使割据的乱象。当时唐王朝地方藩镇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来就是原唐玄宗天宝年间设立的军事边镇。再者就是因变乱的原因,扩展到内

  • 中国古代“商圣”范蠡告诫:坐错椅子的人,不可能办对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圣范蠡十大金句,古代范蠡为什么被称为商圣,范蠡经商的影响

    [var1]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越国相国、上将军。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隐去。范蠡也是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和成功的商人,被后人尊称为“商圣”。虽出身贫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