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继志尚未判刑,唐山又有醉汉打老人,他们都不会按商鞅方式受罚?

陈继志尚未判刑,唐山又有醉汉打老人,他们都不会按商鞅方式受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762 更新时间:2024/1/19 10:01:14

商鞅的思想,诸葛亮也比较赞同,他曾跟法正李严都探讨过这个问题,并坚持“用重典”才是“治乱之道”。

一个作奸犯科者不能及时有效地受到重罚,就会有十个、百个豪猾者心存侥幸而无有恃无恐,这一点商鞅有过预言,而且还分析过其中深层次的原因。

[var1]

陈继志等八九个人围殴无辜女子的事件过去近百天,目前好像还没有一人被判刑,于是就有醉汉敢掀了火热的关东煮,并对一个年逾花甲的老人饱以老拳,这两件事说有因果关系似乎有些牵强,但要说完全不搭界,似乎也不客观:蝴蝶效应和破窗效应,让这两件事产生了联系。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的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一辆停在路边的汽车被打破车窗后,几天之内就会被偷拆成一堆废铁。

陈继志是扇动翅膀的蝴蝶还是打破车窗的砖头,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放在一边,半壶老酒是文史作者,咱们还是站在历史角度,去古代典籍和古人智慧中去寻找答案。

重读史记和商君书,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如果商鞅活到现在,是一定知道陈继志尚未量刑,唐山又出醉汉打人事件的原因,并且还能教给我们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var1]

据《史记》记载,帮秦国变法图强的商鞅结局很悲惨:有的史料说他被五牛或五马、五车扯碎,也有史料说他“俱五刑”而死。

按照春秋战国律条,罪大恶极者可以先“俱五刑”然后再大卸八块,也就是受过墨(脸上刺字或符号)、劓(割鼻子)、剕(也称刖、膑,断足或挖膝盖骨)、宫(变成太监)、大辟(斩首)。

不同朝代的五刑各不相同,有的还增加了割耳朵、吊或绞,凌迟要求的下刀次数也不相同,有三十六刀、三百六十刀、三千六百刀等数个级别,据说明朝的大太监刘瑾,三千六百刀割了三天,期间还喝了一些人参小米粥以保持体力——如果在三千六百刀割完之前刘瑾就死了,恐怕行刑的技术人员要替他完成亏欠的“任务”。

古人说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被很多人曲解了,那应该按照商鞅所著《商君书·赏刑》的记载来解释:“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

[var1]

商鞅的意思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是王公卿相触犯了律条,也是该打就打该杀就杀,用老百姓的话来讲,就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像处置庶民一样处置犯法的贵族)”。

商鞅所说的“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意思是破坏法治的,并不是老百姓,而在社会上层。于是他著书立说强调执法先要守法,然后才能让法律更有威慑力:“重刑,连其罪,则民不敢试。民不敢试,故无刑也。夫先王之禁,刺杀,断人之足,黥人之面,非求伤民也,以禁奸止过也。”

刑罚的目的是惩前毖后,只有作恶者被处以重刑,才会起到应有的震慑效果,这叫杀一个救一百个,而且这种惩罚,要从执法者开始:“攘狱者,遏讼者,以告而诛之”,意思就是拒不受理诉讼的官吏,或阻止诉讼的官吏,一定要全查出来杀掉。

[var1]

商鞅认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主要是执法者的包庇纵容,正是因为他们的推脱和阻拦,才让很多人有冤无处申,那些行凶作恶者才更加有恃无恐。

高俅当了太尉,他的儿子就可以当街欺负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的妻子;镇关西郑屠替小种经略相公开肉类超市,就可以霸占卖唱的金翠莲并进行敲骨吸髓的盘剥。

几乎在所有的恶人身后,都有官府的影子:金眼彪施恩背后有老管营,蒋门神蒋忠背后有张团练和张都监,黑旋风李逵背后有两院押牢节级神行太保戴宗。

任何一个恶人,要是没有保护伞的庇护,都嚣张不了太长时间,这种现象古已有之,而且似乎永远也不能灭绝:包拯老矣,展昭变胖,公孙策的双眼也已昏花,所以世上就多了朱仝雷横董超薛霸,然后就多了生铁佛崔道成、飞天夜叉丘小乙、飞天蜈蚣王道人、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

[var1]

正因为都头衙役们收了真金白银后的视而不见,混江龙李俊才能公开叫嚣:“揭阳岭上岭下便是小弟和李立一霸;揭阳镇上是他弟兄两个一霸;浔阳江边做私商的却是张横、张顺两个一霸:以此谓之三霸。”

光天化日之下,揭阳镇成了三霸天下,而且嚣张跋扈已久,要说公门中人毫不知情,估计连黑白通吃的及时雨宋江也不相信。

宋江也是公门中人,所以他对揭阳镇三霸的行为表示理解和赞赏,不但忘了自己差点吃了“馄饨”和“板刀面”,还跟他们成了“莫逆兄弟”。

猫鼠同眠,蛇鼠一窝,这种人活在商鞅时期,肯定是要“俱五刑而死”,死后还得再麻烦车辆牛马拉扯一番。

[var1]

商鞅没有办法处置陈继志和打老人醉汉,因为时代不同了。即使是包拯再世,也只能徒唤奈何。上古五刑到了宋朝,就已经变成了笞、杖、徒、流、死,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更是传说中的东西,包拯也没用它们铡过任何一个恶霸歹徒。

包拯已矣,陈某尚存。商鞅无奈,醉汉逍遥。我们重读《商君书》,就能找到陈继志和醉汉们嚣张的根源,但是却不能用商鞅的办法来处置,所以半壶老酒最后只好请教读者诸君:按照上古五刑之法,烧烤狂徒陈继志和关东煮打人醉汉,应该如何处置?按照春秋律条,纵容陈继志的那些人,又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

“诛之”是不可能的,罚酒三杯似乎又太轻,商鞅提出的“守法守职之吏有不行王法者,罪死不赦,刑及三族”,倒是可以借鉴一下。

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些问题:把那些人统统干掉并株连三族,恐怕是不行吧?当前很多人对贪官污吏罪犯子孙不能考公务员尚且怨声载道并企图改变,这是不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以免自己步了后尘之后,影响家属享受自己的“成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吴起作为职业官僚,楚悼王死后为何不另谋高就?只因士为知己者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吴起为什么杀楚悼王,楚悼王与吴起的关系,楚悼王死后吴起怎么样了

    吴起事悼王,使死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图毁誉,必有伯侯强国,不辞祸凶。——(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家分晋,韩赵魏而成诸侯。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彻底衰弱沦为了不入流的小国,根本无力主导中原大地上的政治秩序,崛起的诸侯国各自扩张自己的领土,兵革不休,以强并弱,形成了战国七

  • 中晚唐时期国力孱弱,藩镇势力为何没有直接演变成战国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末三大藩镇,中晚唐藩镇割据真的无解吗,中唐为什么发生藩镇割据

    [var1]在“安史之乱”过程中,虽然涌现出了如郭子仪这般的肱股之臣,但变乱结束后的烂摊子,却并不是郭子仪这样能臣能够收拾的。这样的烂摊子所指的主要就是“安史之乱”后,藩镇节度使割据的乱象。当时唐王朝地方藩镇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来就是原唐玄宗天宝年间设立的军事边镇。再者就是因变乱的原因,扩展到内

  • 中国古代“商圣”范蠡告诫:坐错椅子的人,不可能办对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圣范蠡十大金句,古代范蠡为什么被称为商圣,范蠡经商的影响

    [var1]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越国相国、上将军。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隐去。范蠡也是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和成功的商人,被后人尊称为“商圣”。虽出身贫贱,

  • 战国初期,越国太子弑父登基!后世史官:越国自此退出战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时期越国,战国时期的越国历代君王,战国时期的越国是怎样灭亡的

    [var1]当时越国的太子姒诸咎,因为担心自己被废,所以趁机发动了叛乱。在这场叛乱当中,姒诸咎直接兵围越国王国,驱逐了自己的叔叔,干掉了自己的父亲,然后自立为王。在春秋战国时代,像这种宫廷政变其实并不是太过罕见的事情。至于说儿子在政变当中,干掉自己的老爹,这种事情其实也不是没有先例。不过,让所有人都

  • 鬼谷子两位高徒,动动嘴就搅得六国不得安宁,影响中华历史走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鬼谷子高徒及主要功绩,老梁讲鬼谷子,鬼谷子绝学全集完整版

    [var1]而在这璀璨又浩渺如烟的历史长河中,是谁的巧嘴开启了一场场征战厮杀,又是谁的奇谋推动了国家的兴衰变化,一位老人手执画笔缓缓拉开帷幕……纵横谋士的起步这位老人,就是与老子齐名的传奇人物-鬼谷子。鬼谷子本名王诩,又叫王禅,道号玄微子。很少有人见其真面目,一生隐居潜心修道,但就是这样一位老人,在

  • 白起是秦国最强武将,为何在长平之战初期,秦国不派他担任主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白起不死秦国能提前统一吗,长平战役秦国主将,白起对秦国统一天下的贡献

    [var1]一、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赵国。在这场战役中,赵国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从头到尾都处于不利的态势。这使得赵国和秦国交战的时候,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再加上赵国对战役的指挥指导方面的错误,更加重了这种状态,失去了能够挽回败局的机会。在外交上,赵国接受上党郡,违反了当时的外交准则,失去了道义上的支

  • 山西出土石碑,揭晓赵国长平之战失败原因:赵括可能被误解2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赵括长平之战惨败的原因,赵括长平之战过程,赵国长平之战真实原因

    比较经典的就是长平之战,后人认识赵括也是通过这场战役,“纸上谈兵”是对他的评价,但长平之战的失败真的仅仅是因为赵括吗?[var1]秦国用计,长平之战换主将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曾经打败过秦军,威名远扬,赵括受父亲影响,从小就接触兵法,在兵法理论上是个中翘楚,甚至他的父亲都难不倒他,赵括因此很

  • 英国历史上的“七国时代”,堪称中国历史上“战国七雄”的克隆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英国七国争霸时期,一口气看完英国历史上各个王朝,中世纪早期英国有哪三个王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大国逐渐吞并了周边的小国,到六世纪末、七世纪初,留存了七个王国。它们分别是由撒克逊人主导建立的萨塞克斯王国(南撒克逊)、韦塞克斯王国(西撒克逊)、埃塞克斯王国(东撒克逊);盎格鲁人主导建立的诺森布里亚王国、东盎格利亚王国和默西亚王国以及朱特人建立的肯特王国。[var1]七国分布图

  • 战国传奇:二公大义说无忌,公子合纵破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行动,五国合纵伐秦完整版,六国大军合纵攻秦的故事

    [var1]颜恩无法见到信陵君,门客不肯为之通报,正无奈何,恰好博徒的毛公和卖酒的薛公来访信陵君。颜恩知其为信陵君的上客,便泣诉其事,二公道:“我二人当力劝之。”颜恩道:“全仗二位。”二公入见信陵君道:“闻公子车驾将返宗邦,吾二人特来送行。”信陵君说:“哪有此事?”二公道:“秦兵围魏甚急,公子没听说

  • 韩信临死前说出一个人名,刘邦知道后:煮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信临终说出三个字,刘邦张良萧何韩信故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完整版

    韩信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武将了,时至今日,人们对韩信的事迹已经是非常熟悉了。现如今人们对韩信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他已经被后人誉为“兵仙”。在韩信身上,出现了很多典故,比如说暗渡陈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等等。韩信身为西汉的开国功臣,在西汉建立之后,受到了很大的封赏。可是最终的韩信结局不好,韩信被吕后和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