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田氏代姜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田氏代姜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41 更新时间:2024/1/19 10:01:08

与东周命运相似的是,很多诸侯国也没能摆脱被取代的命运,三家分晋、田氏代姜,让周礼不复存在,天下由春秋时期转入战国时期,开始了相互攻伐的时代,而与三家分晋一样,田氏代姜也成为颠覆周礼的"力作"之一。

田氏代姜整个过程历经田氏八代人,从田完到田和,田氏族人温水煮青蛙,先是韬光养晦,明哲保身,然后逐渐取代齐国贵族,安插自己的党羽,待时机成熟后果断出手,取代了齐国。代齐之后,姜姓贵族依旧维持着体面的生活,齐国百姓的生活也富足了起来,齐国完成了国君转换。

[var1]

田完本是陈国人,为了躲避政治动乱前往齐国避难,齐桓公看他是个人才,便想给他一个高官做做,但田完深知韬光养晦之道,百般推辞之后仅接受了一个管理百工的职位。

后来为了站稳脚跟,陈完选择和齐国宗族之一田氏联姻,改姓田氏,之后田氏子孙从默默奋斗到掌控大权,并最终完成代齐,成就田氏齐国。那么,田氏是如何步步获得齐国的统治权的?田氏齐国发展如何?

[var1]

一、赢得信任

1、避难与联姻

陈完本是陈国的公子,为了躲避国内政治动乱,逃往齐国避乱,齐桓公很赏识这位公子,于是便想许给他高官厚禄,但是陈完深知韬光养晦之道,只接受了一个工正的官职。任职期间,陈完勤恳工作,为人谦逊低调,深得齐桓公和周围大臣的喜爱。

时任齐国大夫懿仲相中了陈完,想招他为婿,还专门找人占卜,结果为吉象,于是招陈完为婿,完成了联姻的陈完改名田完,开始在齐国站稳脚跟。后来田文、田桓都在齐国混的风生水起,参与了鲍、高、栾三大家对庆氏的讨伐,又和鲍氏联手铲除了高、栾两大宗家,提高了自身影响力。

[var1]

2、民心所向

齐景公后期,国君荒淫无度,奢靡度日,还特别喜欢修缮宫殿,对百姓施加重税,增加劳役,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这时田氏的掌门人田乞便开始着手经济改革。

先是从粮食抓起,改四进制为五进制,降低百姓粮食负担,然后就是鼓励耕产,调整税率,关心百姓的生活,齐国百姓纷纷支持田氏,就连晏婴私下里都与晋国的大夫们说田氏必将最终成为齐国的主君。

[var1]

二、权力胶着

1、约束权力

伴随着田氏在齐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引起了齐国国君齐景公的忌惮,他向晏婴寻求解决之法。晏婴出的主意则是让一切回归正轨,百姓各司其职,各宗室、贵族掌管自己的领地,以此严格限制田氏的势力范围,相当于无为而治。齐景公采纳了这一提议,但是这种做法只是暂时遏制住田氏扩张的步伐,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var1]

2、继任者之争

齐景公晚年设立左右相国,扶持自己喜爱的儿子继承位,这引起了田氏的不满。田氏掌门人田乞想拥立阳生为王,但是却并不直接与左右相国对抗,而是先安排他到鲁国避难,然后行离间之计,挑拨相国和大夫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互相残杀,新立的君王也成为难民,在田乞的策划下,阳生回到齐国当上了国君,是为齐悼公

[var1]

三、田氏代姜

1、田常揽权

齐悼公当了四年傀儡之后,大夫们又拥立齐简公即位,齐简公不甘心成为田氏手中的傀儡,于是双方在明争暗斗一段时间之后,发生了火并。

历经数代的积累,田氏在齐国气势如日中天,田常这次选择了主动出击,而齐简公却在关键时刻犹豫不决,结果被田常的部下所杀,田常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在国内展开了一场大清洗,铲除异己,独揽齐国大权。

[var1]

2、田氏代姜

齐简公被杀后,田常就成为齐国实际的当家人,但是一直到他孙子田和掌权时,田家都没有实质代替姜姓,接管齐国,而是不断积蓄自身实力。

到了田和这一代,齐国的国君是齐康公,田和让他去海边居住,而自己则上表请求周天子封自己为齐王,此时的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为了明哲保身,周天子答应了田和的请求,田氏代姜正式完成。与三家分晋一样,田氏代姜也标志着周礼崩坏,新的战国时代来临。

[var1]

总结:田氏代姜始于一场政治动乱,陈国公子完前往齐国避难,被齐桓公接纳,到了齐国之后,田氏一直稳扎稳打,扩大自己的势力。后来由于齐国国君荒淫无度,加重劳役赋税,逐渐失去民心,田氏着手经济改革,减轻百姓负担,得到人民的拥护,并逐渐在齐国站稳脚跟。

在积蓄一定实力之后,田氏开始干预齐国国君废立,并暗中联络势力,最终完成对齐国国君的控制,成为齐国的实际掌控人,在此基础上,田氏并没有急于取代姜氏,而是继续稳固自己的势力,到田和时期,终于将齐国国君之位收入囊中,完成田氏代姜。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古之遗爱慕容恪是如何成为战无不胜的十六国第一名将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慕容恪简历,慕容恪真实图片,如何评价慕容恪

    作者:陈华他是五胡十六国中凤毛麟角的异类,为人谨慎大度,谦恭仁和,妥妥一个穿着鲜卑服饰的大贤人。别人慈不掌兵,他却如同菩萨加持一样将胜利进行到底,一路将自己刷成了十六国第一名将。十七岁初阵的他,凭着二千人追杀后赵的三十万大军,生生斩俘三万敌人,为慕容家坐稳辽东霸主的地位贡献良多。之后,他统兵入关,创

  • 四川挖出千年汉墓,墓中出土失传已久的扁鹊医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四川出土9部扁鹊医书内容,工地出土的扁鹊医书,扁鹊医书在四川哪里发现的

    据《元和姓纂》记载,景姓是由楚大夫景差而来的姓氏。相传,景差是楚国贵族,入仕后官至大夫,子孙为了加以纪念,便以他的名字为姓,成为最早的一批景姓人。秦亡汉兴之后,这些掌握着知识的楚国贵族后裔纷纷出世,从木牍的官府文书来看,1号墓的主人应该就是一位从楚地宦游成都的景氏后人。这个景氏,逐渐发现我们在这个三

  • 秦一统天下的奠基人,却因作法而自毙-商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商鞅秦国可否一统天下,秦国商鞅秦孝公能否一统天下,商鞅是如何让秦国变强大的

    今天的主角还是史上最出名的变法者,秦一统六国的奠基人——商鞅[var1]上回说到,秦孝公在帝道、王道、霸道中选择了见效快的霸道,并由商鞅主持变法。(秦并天下的霸道之术,奋六世之余烈第一世——商鞅变法)在通过商鞅的霸道之术后,秦国国力大增。那么在这么长的变法时间里就没有其他国家来干预吗?其实还真没有,

  • 战国七雄外第八强国,雄踞河南800年,因太狂妄被齐楚魏联手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是个无比辉煌的时代,这期间不仅涌现了无数的思想家,政治家。在群雄割据间涌现了不少的霸主。[var1]除了我们熟知的战国七雄,曾经的春秋五霸也是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三家分晋是开启战国的钥匙。曾经晋文公创下的基业付之东流。作为除战国七雄外的第八个强国,让人嗟叹的是宋国有着和晋国同样的命运,被齐楚

  • 世人皆知“负荆请罪”,不知廉颇与蔺相如的下场,令人哀叹悲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负荆请罪廉颇和蔺相如会说些什么,廉颇如何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负荆请罪廉颇对蔺相如的态度

    “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一次王上的夸奖,让一文一武两个大臣反目成仇,多次的劳苦功高成为其他臣子的眼中钉。在个人利益面前,国家利益取得了胜利,一场负荆请罪成为流芳千古的佳话。可人们只看到书本中流传的美好故事,却不知道二人最后的结局却让人泪目。[var1]一代名相蔺相如的机敏说到负荆请罪,这

  • 陈继志尚未判刑,唐山又有醉汉打老人,他们都不会按商鞅方式受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商鞅的思想,诸葛亮也比较赞同,他曾跟法正和李严都探讨过这个问题,并坚持“用重典”才是“治乱之道”。一个作奸犯科者不能及时有效地受到重罚,就会有十个、百个豪猾者心存侥幸而无有恃无恐,这一点商鞅有过预言,而且还分析过其中深层次的原因。[var1]陈继志等八九个人围殴无辜女子的事件过去近百天,目前好像还没

  • 吴起作为职业官僚,楚悼王死后为何不另谋高就?只因士为知己者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吴起为什么杀楚悼王,楚悼王与吴起的关系,楚悼王死后吴起怎么样了

    吴起事悼王,使死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图毁誉,必有伯侯强国,不辞祸凶。——(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家分晋,韩赵魏而成诸侯。作为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彻底衰弱沦为了不入流的小国,根本无力主导中原大地上的政治秩序,崛起的诸侯国各自扩张自己的领土,兵革不休,以强并弱,形成了战国七

  • 中晚唐时期国力孱弱,藩镇势力为何没有直接演变成战国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末三大藩镇,中晚唐藩镇割据真的无解吗,中唐为什么发生藩镇割据

    [var1]在“安史之乱”过程中,虽然涌现出了如郭子仪这般的肱股之臣,但变乱结束后的烂摊子,却并不是郭子仪这样能臣能够收拾的。这样的烂摊子所指的主要就是“安史之乱”后,藩镇节度使割据的乱象。当时唐王朝地方藩镇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来就是原唐玄宗天宝年间设立的军事边镇。再者就是因变乱的原因,扩展到内

  • 中国古代“商圣”范蠡告诫:坐错椅子的人,不可能办对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商圣范蠡十大金句,古代范蠡为什么被称为商圣,范蠡经商的影响

    [var1]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楚国宛地三户(今南阳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越国相国、上将军。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隐去。范蠡也是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和成功的商人,被后人尊称为“商圣”。虽出身贫贱,

  • 战国初期,越国太子弑父登基!后世史官:越国自此退出战国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战国时期越国,战国时期的越国历代君王,战国时期的越国是怎样灭亡的

    [var1]当时越国的太子姒诸咎,因为担心自己被废,所以趁机发动了叛乱。在这场叛乱当中,姒诸咎直接兵围越国王国,驱逐了自己的叔叔,干掉了自己的父亲,然后自立为王。在春秋战国时代,像这种宫廷政变其实并不是太过罕见的事情。至于说儿子在政变当中,干掉自己的老爹,这种事情其实也不是没有先例。不过,让所有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