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西出土石碑,揭晓赵国长平之战失败原因:赵括可能被误解2000年

山西出土石碑,揭晓赵国长平之战失败原因:赵括可能被误解200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180 更新时间:2024/2/11 13:22:17

比较经典的就是长平之战,后人认识赵括也是通过这场战役,“纸上谈兵”是对他的评价,但长平之战的失败真的仅仅是因为赵括吗?

[var1]

秦国用计,长平之战换主将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曾经打败过秦军,威名远扬,赵括受父亲影响,从小就接触兵法,在兵法理论上是个中翘楚,甚至他的父亲都难不倒他,赵括因此很有名气,他本人也十分骄傲。

虽然理论上败给了儿子,但赵奢并不太认可赵括,因为残酷惨烈的战争在赵括眼中太过轻松容易,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赵奢觉得儿子没经历过真正的战争,没有实战能力,如果去打仗的话一定会败。这话他和赵括的母亲说过。

曾经的赵国也出过很多人才,不过赵括长大后,他的父亲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蔺相如也老了,该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var1]

公元前265年-前245年,赵国由赵孝成王赵丹统治,这也是个年少有成的君主,即位第一年就和齐国联手逼退了了秦国的进犯,不过在长平之战中却败在秦国手上。

长平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60年,初期,赵国面临的形势就很严峻,接连战败,损失惨重,于是赵军的主将廉颇采取了防守的策略,设下三道防线。

廉颇毕竟是个老将,作战经验丰富,秦国军队虽进攻猛烈,却难破廉颇设下的三道防线,攻破第一道防线后就不行了。

既然强攻没用,就只能智取了。秦国间谍在赵国境内散布谣言,说“秦国不怕廉颇,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赵国果然中计。赵孝成王对于廉颇的保守策略早已不满,于是换上了主站的赵括。

[var1]

赵括战死,赵军惨败

听说赵王要让自己没实战经验的儿子领兵,赵括的母亲着急了,她上书赵孝成王,说不可以让赵括领兵,别人的父母都是盼着儿子建功立业,赵括的母亲为什么拖儿子后腿呢?

赵孝成王也很奇怪,赵括母亲道出,赵括和他父亲赵奢的不同,赵奢当了将军后对身边的人很亲近,甚至亲自侍奉,广结好友,赏赐的财物都分给下属,而赵括刚当了将军就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赏赐的财物都藏回家里。

赵括的母亲应该也一直记着赵奢对儿子的评价,但赵孝成王却不听,仍坚持让赵括带兵。赵括的母亲见说不动,只能要了个承诺:赵括做得不好的话不要牵连到我。

赵括接替廉颇后,一改之前只守不攻的作战方式,大力进攻,秦国则派出了杰出的将领白起出来应对。之前赵军严防死守,秦军拿他们没办法,如今赵军主动进攻倒是正中秦军下怀。

[var1]

秦国既然能散播出“怕赵括不怕廉颇”的消息,必然对赵括有一定了解,在赵国也有埋伏的眼线。白起对赵括用了招妙计,将赵括

变为瓮中之鳖。

在对战中,白起假意不敌,战败逃走,实际上是去偷袭赵括的“后勤部”,斩断了赵军的

辎重及补给路线,把赵军分成了两部分,前面的作战部队失去粮食供应,军心涣散。

断粮四十几天后,赵军实在饿得受不了了,于是尝试突围,但四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还赔上了赵括的性命。主将都死了,其他士兵也没有再坚持的必要了,于是几十万大军纷纷投降。

本以为投降可以保留一命,但秦国不按常理出牌,或许是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或许是觉得留着这些人太麻烦,秦国的军队也不差这几十万人,所以把他们全部坑杀了。

[var1]

长平之战让赵国损失了四十五万人,这对赵国来说是奇耻大辱。赵括已死,赵母又有言在先,赵孝成王想撒气也没地方撒,当然,也没时间撒气,因为很快秦国就攻入了他们的都城邯郸。

长平之战败因

长平位于现在的山西晋城高平市,在山西老马岭挖出的石碑中有写到:“高平、沁水之交,有山曰空仓……询之土人,该秦白起诡置空仓以诒赵括处。”

这说明白起是以粮仓来引诱赵括进了自己的包围圈,白起为什么想到这个计谋呢?因为他知道赵国缺粮了。

廉颇的严防死守固然让赵国避免了大量伤亡,却撑不了多长时间。秦国有巴蜀大粮仓做后盾,巴蜀有着“天府之国”的称号,历史上记载了“秦富天下十倍,积粟如丘”,哪怕再和赵国耗个几年也能支撑下去,但赵国的粮食储量肯定比不上秦国,玩持久战恐怕玩不过秦国。

[var1]

除了粮食储量外,赵国的运粮路线也没有秦国方便,只能陆路运粮,而秦国却可以水路运粮,节省很多人力物力。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对战争有很大的决定性作用,所以有些军队打仗会从对方的粮草下手,不战而胜。

如果赵括没有主动出击,赵军固然可以再多守一段时间,不会造成这么大的损失,但这并非长久之计,迟早会耗光粮草,到时候还是要迎战。

而且做出进攻决定的不仅仅是赵括,赵孝成王也是赞成的,正是因为如此才换下了廉颇,全部归到赵括身上也不公平。

另外再来看赵括的对手,是白起,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赵括一个初出茅庐,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毛头小子输给他也算意料之中,换了别人也未必能赢,这输的不丢脸,赵括能坚持这么久已经很不错了。

[var1]

说赵括纸上谈兵确实也不假,理论成就把赵括捧得太高,而实际战果让他摔得太惨。赵括主要是实战经验太少,还需要一些成长的时间,但现实条件不允许。

长平之战中赵国的战败原因是多方面的,赵国并没有太大优势,也许让廉颇多坚持一段时间,秦国觉得这仗打得没意思就退兵了,但也许秦国会想出其他计策应对。

更多文章

  • 英国历史上的“七国时代”,堪称中国历史上“战国七雄”的克隆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英国七国争霸时期,一口气看完英国历史上各个王朝,中世纪早期英国有哪三个王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大国逐渐吞并了周边的小国,到六世纪末、七世纪初,留存了七个王国。它们分别是由撒克逊人主导建立的萨塞克斯王国(南撒克逊)、韦塞克斯王国(西撒克逊)、埃塞克斯王国(东撒克逊);盎格鲁人主导建立的诺森布里亚王国、东盎格利亚王国和默西亚王国以及朱特人建立的肯特王国。[var1]七国分布图

  • 战国传奇:二公大义说无忌,公子合纵破秦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行动,五国合纵伐秦完整版,六国大军合纵攻秦的故事

    [var1]颜恩无法见到信陵君,门客不肯为之通报,正无奈何,恰好博徒的毛公和卖酒的薛公来访信陵君。颜恩知其为信陵君的上客,便泣诉其事,二公道:“我二人当力劝之。”颜恩道:“全仗二位。”二公入见信陵君道:“闻公子车驾将返宗邦,吾二人特来送行。”信陵君说:“哪有此事?”二公道:“秦兵围魏甚急,公子没听说

  • 韩信临死前说出一个人名,刘邦知道后:煮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韩信临终说出三个字,刘邦张良萧何韩信故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完整版

    韩信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武将了,时至今日,人们对韩信的事迹已经是非常熟悉了。现如今人们对韩信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他已经被后人誉为“兵仙”。在韩信身上,出现了很多典故,比如说暗渡陈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等等。韩信身为西汉的开国功臣,在西汉建立之后,受到了很大的封赏。可是最终的韩信结局不好,韩信被吕后和萧何

  • 关羽善待士卒,为何兵败之时身边却只有三百多人?有三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善待士卒,关羽最怕的3个人,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视频

    第一,关羽军心已乱。关羽从襄樊前线匆忙撤军回师,沿途不利的消息不断传来,消息再封锁,军中上下都知道荆州已失,在后退无路(后面的曹军),前路受阻的情况下,夺回荆州其实已经是没什么可能了,但是关羽还要执意前往,其实和去送死没什么区别;关羽的手下绝大部分都是荆州当地人,即使关羽能侥幸突围他们也要背井离乡前

  • 如果韩信来三国代替诸葛亮进行北伐,蜀国能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把诸葛亮换成韩信北伐能否成功,假如韩信替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韩信和诸葛亮谁更成功

    诸葛亮和韩信的比较诸葛亮很多时候是被《三国演义》给神化了,实际上他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最多只能算是一位很好的统帅,但是军事家的能力就在于化腐朽为神奇,在打不赢的情况下能打赢。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的能力更多的是体现在内政治理上,对于军事上来说,我们如果看真实的北伐,实际上诸葛亮在军事上并没有多少出彩

  • 刘备信心满怀攻打东吴,却惨败于陆逊手中,全是因为少带了魏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备战胜东吴陆逊,刘备为什么打不过东吴陆逊,刘备怎么败给陆逊的

    再说此时孙权这边,孙策遇刺匆忙传位孙权。江东世家本就对孙策心存不满,此时孙权接任还没有稳定住局面呢,而自己经过实力的积攒,创立蜀国,人心所向,自是比起孙权情况要好得多。并且自己手下多的是精兵良将,拥有的地盘也多,兵马也足。而孙权上位没多久,御下再有方也得有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团队。所以刘备对于此次出兵伐

  • 关羽羞辱黄忠的真实原因:并非嫌他年纪太老,诸葛亮看破却不说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关羽为什么瞧不起黄忠,三国关羽对黄忠的评价,三国演义黄忠关羽

    关羽表示"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这里自然是正对黄忠了,因为黄忠年龄已经很大,而且他是投降过来的,才来不久就被封为四方将军了,关羽嫌他太老,所以不愿承认他的地位,从而对黄忠进行羞辱,实际上关羽并非嫌黄忠年纪太大,再说黄忠年纪大不大跟他又有什么关系呢?黄忠之所以授封,最大的原因是他在汉中之战时斩杀了夏

  • 刘备对此人的信任只亚于诸葛亮,他给蜀国带来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为什么最信任诸葛亮,刘备其实并不完全信任诸葛亮,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01刘备开始很不喜欢他刘备在三国时期是能够看出人的才能的,他手下的一个个军师与大将,都是他经过精挑细选的。这些人对他忠心耿耿,为他攻城掠地,辅佐他建立建立蜀国。由此看出,刘备是能够慧眼识人的,并且目光还相当不错,从茫茫人海中找到了诸葛亮、赵云、张飞、关羽等人。可是遇见了这个人,刘备却没看出他拥有施政

  • 赤壁之战后,诸葛亮为何派关羽去守华容道?诸葛亮不想成历史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诸葛亮为啥派关羽去华容道,正史诸葛亮让关羽去华容道了吗,关羽在华容道中的地位

    诸葛亮明知道曹操曾有恩于关羽,关羽很可能在华容道放走曹操,那为何还要派关羽前往呢?诸葛亮只是不想成为中原百姓的罪人。其中的内情请听编者详细道来。首先,虽然曹操的八十万魏军败于孙刘联军之手。但曹操依然占据着天下四州之地。大面积的城池未曾丢失,也就没有伤及到曹家的根本实力。三家之中依然以魏军实力最强。此

  • 赤壁之战前,曹操有没有写信恐吓孙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赤壁孙权为什么让曹操走,赤壁之战曹操和孙权,赤壁孙权一统天下

    那么,曹操有没有威胁孙权,他的目的是什么?一、曹操没写这封信,这是孙权和刘备假造出来。如果真有此事,陈寿不应该没有记载在《三国志》中,但这说法也不见的完全合理。《三国志》本身就很简略,另个问题是陈寿有没有在此事替曹操遮掩的意思,就如同吕伯奢被杀,到处都有记载,唯独《三国志》没有。二、曹操写这封信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