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戊戌变法注定失败 成功学大师康有为 成功不能随便复制

戊戌变法注定失败 成功学大师康有为 成功不能随便复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295 更新时间:2024/1/16 13:05:23

五口通商之役爆发时,对满清刺激不大。欧洲当时整体的环境也依然是后君主专制时代。二鸦战争后,满清算是彻底认清了英法的实力。开始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而在二鸦战争前欧洲也爆发了场大变。1848年革命,波旁朝的小宗奥尔良王朝被推翻。卡佩家族的势力彻底在法兰西消除。欧洲的许多国家不是变为共和政体,就是专制君主也不得不民意妥协,立宪法成为君主立宪国。洋务运动虽然只引进科技,不更改制度。但是也有像郑观应这样的学者开始思考西方的政治制度。然而当时欧洲放眼望去也基本全是君主国。就连最早闹革命的法兰西此时也是有皇帝的。所以当时即使思想最先进的人,也无非得出结论,君主专制好皇帝太难得,民主制度老百姓又七嘴八舌。只有君民共主国才是最好的制度。然而所谓的君民共主依然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依然是皇帝说了算,此后晚清的各种运动,无论怎么变。基本都还是主张要皇帝说了算的。像英国那样的虚君共和制度基本上想都不敢想。

甲午战争之后日本战胜满清。更是极大的刺激了清朝的有识之士。二鸦之前,满清对英法是不屑学是自傲。二鸦之后满清又对英法自卑,不敢全盘学习对方。而今日本把满清揍了。耻辱是耻辱,但是也让有满清有了学习对象。以前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是些技术性人才,比如郑观应、严复等人。现在主张学习西方的是些主流的科举出身的士子。技术型人才说的话,根本传不到朝廷的耳朵里,说了也白说。而主流科举出身的士子说的话,是传到朝廷耳朵里了。但是未必管用。技术型人才是实打实的和洋人打了多年交道的,知道洋人哪好哪不好,技术型人才总结世界国家大致分为三种,君主国、民主国、君民共主国。三选一选最长,所以君民共主国也即君主立宪是最佳选项。而科举出身的维新派表示,未成年才做选择题。这个世界就两种国家,一种开化维新之国,第二种守旧不变之国。守旧不变之国,要嘛死了、要嘛像大清一样半死不活。所以只要开化维新就能强国。而如开化维新、又该向谁学习呢。英法那是积富数百年之国、美国又太新。都不是学习的对象。

恰好当时的世界给中国提供了四大老师。第一个老师不用说自然是日本,以前的藩属国把自己欺负了。当然要知耻后勇、引以为师。第二个老师、俄国。列强之中就日俄是我国近邻。而且俄国也是列强之中,唯一保持君主专制还欺负人的,所以值得学习。第三个老师,德国。本来德国四分五裂,普法战争,普鲁士击败强法,威震欧洲。第四个老师,意大利。也是本来四分五裂,最终变法图强。统一亚平宁半岛。意大利有开国三杰、日本有维新三杰。这绝不是简单的巧合。现在为何成功学大行其道,主要就是因为人们喜欢励志故事。觉得别人的成功自己也可以复制。从个人推论到国家也是如此,而且这四国还有个共同的特点。君主本来无权或少权。结果一变法图强。立刻大权无上了。比如俄彼得本来无权,扳倒姐姐变法图强成大帝了。日本天皇素来为幕府掣肘,变法图强天皇就大权在握了。意大利王室、普鲁士国王。国小力微。变法图强成为大国皇帝了。这些例子让无权的光绪怎能不动心。而且这些变法强国的例子背后。还都有强相因素,德国有俾斯麦、日本有伊藤博、意大利有加尔富尔。这三位最终都得以封爵拜相。古代的知识分子,做梦都不敢当皇帝。但基本上都有帝师梦,封侯拜相梦。所以皇帝和康有为之流看这些变法成功事例有如看如今的爽文小说。所有的痒痒肉都让这些成功案例挠的服服帖帖。

然而那句歌词唱的好,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就像如今那些成功学大师,言必巴菲特、比尔盖茨。然而如果真的这些顶级富豪的成功可以复制,成功学大师为何自己还要费劲巴巴的给人上课赚学费。成功学大师最大的成功无非是收割了韭菜的钱财。同样的康有为的成功也无非是收割了光绪的信任,以及自己弟子,海外华人的韭菜。而现实中那些今天还在叱咤风云的金融大鳄,明日就锒铛入狱的也不在少数。同样的,各国有的一时风光,也不代表一直风光。各列强中,俄帝政体最为落后,早在日俄战争后。满清的一些开明贝勒都认识到日本胜俄国是立宪胜专制的制度胜利。但康有为仍固执己见,认为光绪是明君,自己是千年难得的帝师,良相。明君乾纲独断、良相忠心辅国。哪还有办不成的事。成功学大师最高的境界,就是忽悠别人忽悠习惯了。自己也把那一套当真了。

好在中国大部分人还是清醒的。幸亥革命暴发。中国成为亚洲第一共和国。使中国自此始终与先进国家为伍,避免了一战时期俄德一样的噩运。二战为日本奴役的命运。并最终洗刷了百年国耻,实乃国之大幸。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民国第一恶婆婆:和儿媳一同产子,让儿子吃儿媳妇奶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是非常难处理的,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啊,婆媳关系也令很多男儿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自己的母亲,一边是自己的媳妇儿,处理不好最受难的就是这些夹在中间的男子了。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婆媳产生恶劣关系已经层出不穷,其实在古代以及近代史上也是如此,也发生了不少因婆媳而产生的矛盾,发生的一些

  • 刘墉下棋赢了乾隆,皇帝:不怕我杀了你?刘墉的回答让乾隆大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和刘墉下棋,乾隆和刘墉下棋输给刘墉,乾隆让刘墉去跳河刘墉全身而退

    自古伴君如伴虎,作为封建王朝中权力的最高点,大部分皇帝可以说对自己手下的大臣有着绝对的掌控欲。在皇帝身边或者担任要职的大臣如果惹怒了皇上,要么就是被贬职处理,要么就是倾家荡产。尤其是在权力高度集中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里,皇帝的权力更是集中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清朝乾隆时期,哪怕是贪污了将近一年政府

  • 曾国藩主张勤俭,李鸿章存巨额财产给后代挥霍!谁的后代更有出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曾国藩李鸿章关系图,太平天国曾国藩李鸿章,曾国藩和李鸿章谁的官职更高

    曾国藩早期的人生经历咱们先来聊一下曾国藩,曾国藩出生于湖南娄底的一个普通富农家庭,他的父亲曾麟书从小就开始参加乡试,直到43岁的时候才通过了秀才,而那是他父亲第17次参加乡试了,可见他们家真的是天赋一般,而我们熟知曾国藩的另外一个故事即是他有一次晚上背《岳阳楼记》,花了大半个晚上都没有背下来,摇头晃

  •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他是民国第一记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民国十大记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民国中国著名记者

    黄远生弃官从文,黄远生投身新闻业黄远生,字远庸,远生是他的笔名。黄远生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受到家中的文化熏陶,自幼时起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从小便通读各类经世,学识广博。另外,家中还为他请了一名外国女教师,教授他学习外文和各种外国文化知识。黄远生在小的时候便展现出他的文学才能,被家中人视作掌上明珠。

  • 世人只知和珅贪,无人识得乾隆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和珅那么贪乾隆为什么不杀他,和珅第一次见乾隆完整版,历史上乾隆知道和珅贪吗

    先说说我的官职吧。乾隆四十一年,也就是1776年,那年我26岁,被授为军机大臣兼总管内务府大臣,但官秩是正二品。其实这已经相当不错了,嘿嘿,妥妥的低职高配啦。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我再领九门提督衔。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领户部尚书衔,军机处行走,兼理藩院尚书。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

  • 康熙的亲姐姐:为擒鳌拜赔上一生幸福,死后被迫进鳌拜祖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康熙智擒鳌拜后鳌拜妻儿结局如何,康熙晚年为何会后悔擒下鳌拜,康熙是怎么逮捕鳌拜的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用这句话来形容古代女子的命运再好不过。无论是生活在官宦世家的大家闺秀,还是出身卑微的平民女子,在男权统治的社会下,女性地位是远低于男性地位的,所以才会有妻妾制度的存在。就连王朝的没落,很多人都会把过错推到女子身上,从褒姒误国到杨贵妃引起的安史之乱,这些美丽的女子莫名其妙地就替

  • 李莲英在慈禧去世之后还活了3年,没了主子的他,那三年过得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就是因为皇帝没有安全感造成的,皇帝在整个皇宫之中,其实很是孤独的,除了后宫的女人、丫环,他也需要别的陪伴,朝中大臣也未必都是忠良之臣,于是就产生了太监这类“不完整的男人”。表面上来看太监没有什么权力,但是坐到皇帝身边的太监,因为有了皇帝的第一手资料,而且也是皇帝的左膀右臂,自然知道很多的内幕,因

  • 慈禧起床后被宫女看了一眼,就将其处死?这宫女看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慈禧被下令处死,慈禧是怎么被处死的,慈禧被谁打入冷宫

    说到慈禧太后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她可谓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极为“出名”的女性,垂帘听政数十年,身为皇太后的她穷奢极欲,昏庸无能,不仅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反而还在面对西方外来殖民侵略者的时候,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喜怒无常之人,是人命如草芥,据说有一次慈禧起床后只是被宫女看了

  • 清军入关时,多尔衮问一道士:清何时亡?道士的回答让他自我怀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多尔衮入关后的统治兵力,清朝入关时多尔衮的政策,满清入关时多尔衮举棋不定

    在1644年,随着明朝的灭亡和吴三桂的叛变,这让清军有机可乘,越过了山海关,正式入驻中原,自此之后,也是建立了大清王朝,开始长达数百年的统治,不过此时虽然表面上统治者是顺治皇帝,但是实际上却是摄政王多尔衮。作为这清朝真正的掌权人,在清军入关后时刻注意着国家发展的方向,更对未来充满了担忧,为了解答心中

  • 曾国藩的愤青岁月:又土又笨,没脑子还犯抽,连皇帝都敢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曾国藩全传,曾国藩一生的事迹与评价,曾国藩真正成功的表现

    提起曾国藩这个人呢,你会想到什么呢?他一手创办湘军、扶大厦之将倾,无疑是大清王朝的“救命恩人”,但又因为镇压太平天国手段残酷,被民众称为“曾剃头”;他曾被视为大清朝的中兴名臣,晚年却因处理天津教案,沦落为人人不耻的卖国贼。前半生他刚正不阿,敢于直言批评皇帝,是个十足的愤青;后半生他却善于审时度势,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