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的亲姐姐:为擒鳌拜赔上一生幸福,死后被迫进鳌拜祖坟

康熙的亲姐姐:为擒鳌拜赔上一生幸福,死后被迫进鳌拜祖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02 更新时间:2024/2/13 8:55:27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用这句话来形容古代女子的命运再好不过。无论是生活在官宦世家的大家闺秀,还是出身卑微的平民女子,在男权统治的社会下,女性地位是远低于男性地位的,所以才会有妻妾制度的存在。

就连王朝的没落,很多人都会把过错推到女子身上,从褒姒误国到杨贵妃引起的安史之乱,这些美丽的女子莫名其妙地就替男性背了锅,也就是所谓的美色误国,其实这些无疑就是对女性的肆意诋毁。

除此之外,女性一直是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尤其是官宦世家的女子,她们比平民女子面临着更严峻的命运,那就是家族联姻,或者是外交联姻。无论是哪种联姻,都是建立在利益上面的婚姻,受害者永远都是女性。

唯一的公主,受尽宠爱

在帝王家庭,公主地位还是极高的,但也由于皇帝有“三千后宫”,所以各朝各代的公主都不在少数,但是在清初的时候,顺治皇帝膝下只有一个公主活到了成年,她就是和硕恭悫长公主。

顺治皇帝与父亲皇太极都是历史上有名的痴情之人,尤其是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的深情,连孝庄皇后都对这个儿子失望过无数次。由于董鄂妃的早逝,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因思念成疾,不幸驾崩,继而把皇位传给了当时只有8岁的康熙手中。

在史书中,顺治皇帝仅有六个女儿,然而其余五个都没能按时长大,在这种情况下,孝庄皇后对唯一活到成年的亲孙女和硕恭悫长公主百般呵护,万般疼爱。

为弟谋权,下嫁权臣

看过《鹿鼎记》的人都会对剧中的“智擒鳌拜”剧情拍案叫奇,虽然这只是影视剧,但是在历史上也确实有鳌拜这个人物。说到鳌拜,还得从皇太极时期讲起。

在皇太极还未入关的时候,年轻有为的鳌拜就跟着皇太极南征北战,之后更是立下无数战功,被皇太极视为朝廷心腹。当时的鳌拜对皇太极忠心耿耿,乃至顺治皇帝继位后,鳌拜在朝中的威望丝毫不减,顺治皇帝也对其能力赞叹不已。

然而到康熙皇帝的时候,年仅8岁的皇帝需要有顾命大臣辅佐。为了避免明朝灭亡的惨剧和权力落入一人之手的情况,当时的孝庄皇后与朝廷大臣商议许久,才决定选几位位高权重的辅佐大臣,为康熙分担政事,也可以彼此压制,不会出现一人专权的情况。

在中国历史上,外戚专政的事常有发生,为了巩固清初的统治,辅佐大臣不是谁都能当的。历经两朝的鳌拜顺利地接过了这个权杖,他与其余三名大臣一起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

大半辈子都在马背上度过的鳌拜在当时有号令半个朝廷的本事,他还有个响当当的外号——“满洲第一勇士”。所以,鳌拜成为康熙的辅佐大臣是实至名归的,也无人敢反驳。

作为四大辅佐大臣之一,鳌拜并不是最有权势的人,为首的是四朝元老索尼,但是随着前三名大臣的年事过高,他们的权力逐渐被分割,鳌拜也就走上了专权的道路。

在鳌拜担任辅佐大臣的时候,嚣张跋扈的他可以任意杖杀康熙身边的太监,甚至对辅臣苏克萨哈也下了毒手。

索尼和苏克萨哈这两个辅佐大臣的离去,使得鳌拜更加目中无人,彻底激化了康熙与鳌拜两人的矛盾。尤其是到了康熙亲征的时候,鳌拜仍旧为所欲为,甚至掌控了朝政大权。

悲惨婚姻,红颜薄命

对待谨慎的敌人,需要一招制胜,否则就会面对前功尽弃的最坏情况。这时,孝庄太后站了出来,这位历经两朝的太后,提出了一个建议,那就是让公主下嫁鳌拜家族。

公主下嫁,表面是看重鳌拜家族,实际却可以放松鳌拜对康熙的警惕,在必要的时候擒拿鳌拜。不得不说,孝庄太后是一位智慧超群的女性。在听从自己祖母的建议后,年仅15岁的和硕恭悫长公主嫁给了鳌拜的侄子讷尔杜。

这个在皇宫中受尽宠爱的公主,为了自己弟弟的皇位,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幸福,嫁给自己不喜欢的男人,令人唏嘘!

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虽然和硕恭悫长公主身份高贵,但是在男权制度的时代,嫁人后的她也就只能听从丈夫的命令,忍气吞声的过着婚后生活。鳌拜本来就是一个目中无人的大臣,他原本以为康熙皇帝会想方设法对付自己。

但是没成想,康熙居然将自己的亲姐姐嫁给了自己的亲侄子,康熙这一惊人的举动让鳌拜大为感动,也就不再像以前那样为所欲为。

在和硕恭悫长公主下嫁的那段时期,康熙趁机培养自己的势力,巩固自己的皇权。在一段蛰伏的时期之后,康熙趁鳌拜放松了警惕,一举把这个辅臣送入了牢狱,扳倒了鳌拜集团。

随着鳌拜家族的没落,和硕恭悫长公主的生活也遭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不得不跟着丈夫讷尔杜,举家前往寒冷的关外,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庆幸的是,康熙之后将和硕恭悫长公主接回了京城生活。

然而,多年的不幸婚姻与不如意的生活早已将这个公主的身心折磨的疲惫不堪。康熙二十四年十月,年仅33岁的和硕恭悫长公主不幸病逝,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

看着自己英年早逝的亲姐姐,又想起了她当年为自己下嫁的往事,康熙想以最高规格将和硕恭悫长公主下葬。然而康熙最终没有如愿,按照当时女子死后要葬入夫家的规矩,和硕恭悫长公主只能葬入鳌拜家族的祖坟。

和硕恭悫长公主就这样结束了悲惨的一生,原本可以享受着至高荣誉的她,看着自己的亲弟弟为国事烦恼,她自愿下嫁臣子,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位公主的大局观。

和硕恭悫长公主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有宠爱自己的祖母和心疼自己的弟弟,但她又是不幸的,她的婚姻成了利益的筹码,她不能按照自己的预期去奔向自己的未来。

在历史长河中,像和硕恭悫长公主这样的女子有无数个,她们有的留下了姓名,有的不曾留下一丝痕迹。庆幸的是,随着当代女性地位的逐渐提高,女性可以为自己发声,为自己而活。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李莲英在慈禧去世之后还活了3年,没了主子的他,那三年过得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就是因为皇帝没有安全感造成的,皇帝在整个皇宫之中,其实很是孤独的,除了后宫的女人、丫环,他也需要别的陪伴,朝中大臣也未必都是忠良之臣,于是就产生了太监这类“不完整的男人”。表面上来看太监没有什么权力,但是坐到皇帝身边的太监,因为有了皇帝的第一手资料,而且也是皇帝的左膀右臂,自然知道很多的内幕,因

  • 慈禧起床后被宫女看了一眼,就将其处死?这宫女看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慈禧被下令处死,慈禧是怎么被处死的,慈禧被谁打入冷宫

    说到慈禧太后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她可谓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极为“出名”的女性,垂帘听政数十年,身为皇太后的她穷奢极欲,昏庸无能,不仅没有挽救清朝走向灭亡的命运,反而还在面对西方外来殖民侵略者的时候,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喜怒无常之人,是人命如草芥,据说有一次慈禧起床后只是被宫女看了

  • 清军入关时,多尔衮问一道士:清何时亡?道士的回答让他自我怀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多尔衮入关后的统治兵力,清朝入关时多尔衮的政策,满清入关时多尔衮举棋不定

    在1644年,随着明朝的灭亡和吴三桂的叛变,这让清军有机可乘,越过了山海关,正式入驻中原,自此之后,也是建立了大清王朝,开始长达数百年的统治,不过此时虽然表面上统治者是顺治皇帝,但是实际上却是摄政王多尔衮。作为这清朝真正的掌权人,在清军入关后时刻注意着国家发展的方向,更对未来充满了担忧,为了解答心中

  • 曾国藩的愤青岁月:又土又笨,没脑子还犯抽,连皇帝都敢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曾国藩全传,曾国藩一生的事迹与评价,曾国藩真正成功的表现

    提起曾国藩这个人呢,你会想到什么呢?他一手创办湘军、扶大厦之将倾,无疑是大清王朝的“救命恩人”,但又因为镇压太平天国手段残酷,被民众称为“曾剃头”;他曾被视为大清朝的中兴名臣,晚年却因处理天津教案,沦落为人人不耻的卖国贼。前半生他刚正不阿,敢于直言批评皇帝,是个十足的愤青;后半生他却善于审时度势,圆

  • 徐光启一生学习西方,乾隆不屑一顾:毕生努力,终究敌不过天意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1619年,明朝上演着众生相。萨尔浒的狼烟未散,努尔哈赤志得意满,大肆兼并辽东土地,束发的汉人狼奔豕突,仿佛世界末日。李自成尚未成年,不知明日在何方。张岱在绍兴学琴,半年内就把《雁落平沙》、《胡笳十八拍》练的滚瓜烂熟,即将开始斗鸡走马的荒唐人生。众生不知今夕是何年。同年,一艘载有20余名传教士的大船

  • 太平天国趣事:封了一万个丞相2000亲王,背后原因让人发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太平天国十大趣闻,解密历史上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最奇葩的轶事

    太平天国起义是我国古代最庞大最成功的一次农民起义,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是分分钟就被剿灭了,水浒传的那108个好汉起义看上去浩浩荡荡,实则在真正的历史里,他们只不过是分分钟就被朝廷剿灭的小杂毛,可想而知起义到底有多难,为什么太平天国起义能够这么的成功,但最后却又失败的如此彻底呢?首先我们来简单

  • 芈月传:盘点魏国四位公主的结局!全都是母族牺牲品,无一例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芈月传人物结局,芈月传里各个女人的结局,芈月传所有历史人物

    [var1]1-魏琰魏琰作为魏国嫡公主,真可谓是为了母国奉献了一切啊。她先是生了秦惠文王的长子,完成了秦魏联姻的使命;其次她为了破坏秦楚联姻又是给芈姝下毒,又是把出关符节借出去,招来杀身之祸;紧接着她还帮助儿子拉拢旧族、阻挠秦国变法;最后通过她的巧妙安排,秦国多了一位来自魏国的王后。可结果呢?当时她

  • 秦得天下靠“远交近攻”?还真小看秦国,3点大战略才是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针对山东列国的合纵缔交,秦以连横破之。但这一正确的政冶外交原则如何具体运用于军事活动,还是大有讲究。 1、远交近攻还是近攻远交? “远交近攻,秦卒用此术破诸侯,并天下。”对范睢的主张今人可谓推崇至极。[var1]其实,范睢之说乃秦昭王三十六年事,而在此之前,不提太远的,仅昭王时代,用司马迁的话说,已

  • 秦国的崛起,始于九指君王的隐忍,和那段君臣相知的情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各代君王对秦国的贡献,秦国的强盛之路,秦国的逆袭史

    当时的秦国,正面临着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魏国实力强大,兵精粮足,而秦国却国力日衰,士兵缺衣少粮,武器贫匮。秦人尚武,但当时许多秦朝士兵的武器用的还是锄头,斧子等农具。所有原因结合到一起,就促成了五万魏军,击溃五十万秦军的结局。[var1]此战过后,秦国彻底被诸侯国联军,封锁在了关内。而秦献公更是在那

  • 周天子当众烹杀齐国国君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天子杖杀齐国国君,春秋战国齐国霸主的故事,齐国的国君

    [var1]姜子牙齐哀公在位时期,周王室权威江河日下,很多诸侯都不去朝拜了。其中最夸张的是楚国国君,他不但不去朝拜周王、不纳贡,还公然僭越制度,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虽然后来迫于压力又取消了王号,但当时周天子在诸侯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而且那时候齐国远在东方,周天子的影响力很难渗透到齐国,王室对齐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