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在位的皇帝享受了一生的荣华富贵,所以也希望自己可以长生不老,也就出现了历史上记载的各个皇帝找寻天下精通神明药术的人,很多佛教和道教的人都可以受到重用。
他们为皇帝苦练长生不老丹药,可是皇帝不曾想这些所谓的灵丹妙药只是一些重金属药物罢了,不仅不能使自己长生不老,反而还会给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除此之外皇帝们也都在担心另一个问题,就是他所处的朝代能不能无限的延续下去,当了皇帝身上的责任就更大,对于朝代的顺利延续他们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有时候在管理朝政的时候遇到了苦恼,他们会去寺庙等地方找那些高超的人,希望可以得到他们的指导。
顺治成为清朝入中的第一位皇帝
在明朝灭亡之后,接盘的是满人,谁都不曾想,到最后能够将明朝打败,并且入主中原的竟然是满族人。
当年皇太极带领浩浩大大的清军与明朝士兵展开了对江山的争斗,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终于得到了皇帝的宝座,只是在他还没有登基之前就不幸去世,还没有一展宏图他就已经长眠于地下。
对于如何将这座刚刚打下来的江山管理好,对于谁能够当这个第一位入主中原的满族清朝皇帝,这些问题非常令人关注,当时有很多人都想得到这个皇位,其中最强大的两位竞争者可以说是势均力敌,一位是皇长子豪格,另一位则是十四王爷多尔衮。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受到索尼和鳌拜支持的福临,他的势力就显得很是薄弱了,福临那时仅仅只有七岁,还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年龄却还要面对争抢皇位的问题,可能是因为自己母亲的缘故,后来多尔衮竟然主动站队福临,在他的支持下福临当上了皇帝。
年纪过小就当上皇帝逃不了当傀儡的命运,福临成为了顺治皇帝,而多尔衮则是以摄政王的身份掌管朝政,不仅在朝政方面对顺治进行管控,对于他立后也是很多阻拦。顺治皇帝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恨透了这个与自己母亲有着不清不楚关系并且全面监视自己的人。
高僧道破天机,给出十四字
顺治皇帝不愿当一个傀儡,每天都盼望着多尔衮可以死去,令他感到高兴的事,多尔衮确实在一场事故中坠马而死,为了发泄心中的郁闷,他甚至还将多尔衮的尸体拿出来进行鞭策,他这个举动可以看出早年在多尔衮的掌控下他是多么压抑。
其实在他郁闷的时候总是回去找人倾诉,和尚给了他很多建议与指导,他在懵懂中喜欢上了这种听禅打坐的感觉。
后来顺治终于可以给自己心爱的人一个名分,他想将董鄂妃封其为皇贵妃,只是他心爱的人最终还是离他而去,心中极其苦闷的他又去与高僧谈话。
他没有了人生目标,并且身上现在又有着巨大的责任,虽然多尔衮很不好,但是在他在世期间处理了很多朝政事务,他去世后这些繁杂的朝政也只能由顺治皇帝一个人处理,他之前有多尔衮帮忙,朝政的处理自己并不熟练,对于未来他充满了迷茫。
当时寺庙里有高僧,顺治皇帝找到他想要让其解除自己内心的困扰,他问对方,大清可以延续多久?高僧并没有给他一个确切的时间,而是告知十四个字:“十帝在位九帝囚,还有一帝在幽州。”顺治并不理解这十四个字的含义,高僧也不再多说任何。
直到溥仪才深知内涵
顺治去世后皇位更迭,大清的皇帝更换依次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清朝确实经历过非常繁盛的时期,但也经历过低谷,在延续了二百多年后大清灭亡。
在顺治时期高僧告知的十四个字得以印证,溥仪终于知道了这些字的含义,并不是表面所呈现的有十个皇帝,几个皇帝被囚禁,依照这些皇帝的次序我们可以知道大清的这些皇帝一共有十个,这就验证了这十四个字中的“十帝”。
第九个皇帝是光绪,根据历史记载,光绪皇帝在位期间前期一直被当做傀儡,受到慈禧太后的控制,到了后期一直被慈禧太后关在冷宫,他的一生都与囚禁挂钩,也就验证了这十四个字中的“九帝囚”,每一个字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验证。
至于最后一句话“还有一帝在幽州”,幽州自古就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这就说明有一个皇帝并不是在京城当皇帝,而是到了一个非常偏远的地方称帝。
而在溥仪时期,大清早已经名存实亡,列强侵华,国内发生革命,溥仪早已经被赶出皇宫,之后在日本人的扶持之下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他也成为了日本的傀儡。东北离京城确实很远,就好比幽州,所以可以说是“一帝在幽州”。
小结:
在顺治时期,高僧所说的这十四个字在历史的见证下得到了有效的认证,“十帝在位九帝囚,还有一帝在幽州。”
清朝在位皇帝一共有十个,而第九个为光绪皇帝,一生都处于精神与肉体的囚禁中,第十位皇帝虽然在位但是那个时候国家早已经名副其实,虽然光绪当时并不知道其中的内涵,直到溥仪皇帝时期才终于在历史的教训下深知究竟。
我们也不能排除高僧所说的话是经过了历史记载中的渲染,对于符合历史的部分无限的放大,对于一些错误则是无限缩小,不知道其中发生了什么,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则是一个照应历史的一语道破天机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