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间故事:乾隆叫纪晓岚投江而死,纪晓岚如何靠机智才学躲过一劫

民间故事:乾隆叫纪晓岚投江而死,纪晓岚如何靠机智才学躲过一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502 更新时间:2024/2/4 15:44:49

有一次,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时,正值盛夏,天气十分炎热,纪晓岚这个人很怕热,就打着赤膊办公,谁知这会儿乾隆皇帝突然驾临。

在古代,臣下衣冠不整见皇上是欺君之罪,更何况纪晓岚还光着上身呢!如此失仪怎可见皇上?

于是,纪晓岚就慌忙钻到桌子底下躲起来。其实乾隆早就看到他了,他向左右摇手示意,让他们不要吭声,自己就在纪晓岚藏身的桌边坐下来。

过了一会儿,因桌子有桌围围着,在桌下的纪晓岚感到很憋闷,他听到外面没声了,但又不能确定乾隆到底走没走,就偷偷朝外伸出一根中指,小声问道:“老头子走了没有?”

乾隆见纪晓岚伸出一根中指,又叫自己“老头子”,真是又好笑又好气,就故意清清嗓子,喝道:“放肆!谁在里面?还不赶快滚出来!”

纪晓岚听着这声儿,还是吓了一跳,糟了,万岁爷敢情还没走呢?但也没法子,只得硬着头皮爬出桌底跪在地上。

乾隆斜眼瞅了瞅纪晓岚,故意装着不满地问道:“你为什么叫我老头子?若讲得有理,朕就饶过你,否则,哼.....”。说完捋着山羊胡子,煞有介事地看着纪晓该岚如何回答。

纪晓岚不假思索地说:”皇上是万岁,应该称老;贵为君,举国之首,万民仰戴,当然是头;天子者,天之骄子也。呼老头子乃至尊之称。”

“那这根中指又算什么?”

“中指代表君,是天、地、君、亲、师的君。”

纪晓岚伸出一只手,动着中指很正经地说:“从左边数起,天地君亲师,中指是君;从右边数起,天地君亲师,中指还是君,所以中指代表君啊。”

不得不说,纪晓岚的这一番诡辩,反应很快,说得头头是道,句句在理,真的是很智慧、无懈可击啊。

乾隆当然知道这是纪晓岚在有意诡辩,于是就摆摆手对纪晓岚说:“你急中生智,很好,今儿朕就放你一马,恕你无罪!快起来吧!”

伴君如伴虎啊!没有那才能,还真当不了乾隆身边的红人。乾隆与纪晓岚的趣事还有很多,我们再来看看纪晓岚“奉旨投水”的故事。

一个月明之夜,乾隆与纪晓岚乘船夜游。每每出游时,乾隆总喜欢同身边才子斗学问,他数次领教过纪晓岚的学问,纪晓岚几乎没有什么不能回答的难题。

今晚,很美好,汨罗江碧波万顷,沙鸥飞翔,令人心旷神怡。在此情此景下,乾隆心情大好,又想到一个稀奇古怪的问题,要拿纪晓岚寻开心了。

于是满不在乎地问纪晓岚:“君要臣死,臣当如何?”

纪晓岚答:“臣不能不死。”

“那忠臣不怕死,可信吗?”

“当然可信。”

“那你想必是忠臣吗?”

“臣赤胆忠心,报效皇上,虽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何用万死,朕只要你一死就足也。”

见纪晓岚被自己成功套路,乾隆笑着说:“我命你立即投水而死。”

纪晓岚马上道了一声:“领旨”,迅速向船头跑去。

只见他确有一副向水中扑去的样子,但突然站住了,对着江水摇头晃脑的,好像在和谁说话。这样装神弄鬼了好一会儿,又掉头走了回来,跪倒在乾隆面前。

乾隆被纪晓岚一系列的行为,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道:“你怎么不死了?反悔了吗?怕死是不是就不是忠臣了呢?”

纪晓岚一本正经地说:“臣领旨正想投水时,忽然看见三闾大夫从水府出来,斥责我说--'想当年楚怀王昏愦凶残,亲近小人,疏远君子,忠言逆耳,苦谏不听,以致纲纪败坏,国家危若累卵。我因遭谗谤,流放江南。后闻秦将白起攻占郢都,楚国沦亡。我痛不欲生,才不得已自沉于汨罗。现今您生逢其时,又得明主,若无端投水,岂非陷当今于无道乎?三思三思'--屈原老先生句句至理名言,臣虽愚顽,也觉茅塞顿开,所以臣不敢以死来欺君!“

一番话,说得乾隆又佩服、又高兴,连忙伸手将纪晓岚扶了起来。

不得不说,纪晓岚博学多才,引经据典,反应极快。他借用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案例来进行类比,说屈原之所以投江是因为有楚怀王这样的昏聩君王,而他之所以不敢投江而死是因为遇到了乾隆这样的明君,因此他不想无端投水以陷乾隆于不道之中。

纪晓岚与乾隆的一捧一逗的趣闻,令我们深思,也让我们看到了知识的强大力量。知识是一切能力中最强的力量,知识也是一匹无私的骏马,谁能驾驭它,它就属于谁。纪晓岚之所以能成为乾隆身边的红人,就是跟他的博学多才分不开了。

我们最熟悉、最接地气的这两句:知识是智慧的火炬;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更多文章

  • 清朝最后的文学大师,50岁跳河而死,留16字遗言,好友:不得不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1877年,王国维出生在海宁的一所书香门第,从小,他就接受了极其浓厚的文化熏陶,长大后,王国瑞对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十分的着迷与热爱,16岁,王国维在岁试中取得极佳的成绩,被誉为”海宁四才子“之一。之后的日子里,王国维将精力都放在了学术探讨与研究上,20多年的时间里,王国维已经成为一位知名的学者,思想

  • 顺治问和尚:大清能延续多久?和尚说了14个字,直到溥仪才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顺治皇帝深度解析,顺治皇帝对大清的贡献,历史上的顺治真去当和尚了吗

    不少在位的皇帝享受了一生的荣华富贵,所以也希望自己可以长生不老,也就出现了历史上记载的各个皇帝找寻天下精通神明药术的人,很多佛教和道教的人都可以受到重用。他们为皇帝苦练长生不老丹药,可是皇帝不曾想这些所谓的灵丹妙药只是一些重金属药物罢了,不仅不能使自己长生不老,反而还会给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除此

  • 民国奇才弘一法师,不顾妻子哀求执意出家,妻子跪地三天三夜无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弘一大师故事,佛教大师弘一法师,弘一大师一生的传奇故事

    林语堂说:“李叔同是我们时代里最有才华的几位天才之一,也是最奇特的一个人,最遗世而独立的一个人。”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赞赏和敬意,李叔同到底何人?相对于他的原名而言,弘一法师这个名字,更是让他广被人知。1880年,李叔同出生在天津富商之家,小时候曾接触了佛法,后来拜师学习书法,金石,文学等,1894年

  • 李鸿章给张爱玲奶奶多少陪嫁?八〇年张家捐献文物,还获利20万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爱玲与李鸿章的血缘关系,李鸿章真实家产,李鸿章后人捐多少文物给国家

    张爱玲父亲张志沂(左),祖母李菊耦,姑姑张茂渊01先从一部小说讲起。有一次张子静从外面回来,丢给张爱玲一部小说,说道:"听说爷爷在里面。"张爱玲一看是《孽海花》,顿时如获至宝,读得津津有味。《孽海花》是曾朴所作。首创于1903年,1931年出版第三集,前后历时28年。小说出版后引起很大影响,是当时很

  • 她自愿被康熙占有,儿子被封铁帽子王,他的名字几乎被众人熟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清铁帽子王,康熙最宠爱的女人是谁,雍正封十三爷为铁帽子亲王

    看过《康熙王朝》的都会了解,宝日龙梅是喀尔喀部落的公主,因为噶尔丹无情的侵扰,喀尔喀部落最终家破人亡,大汗土谢图也被残忍杀害。从清军入关到统治全国,满汉之分日益严重,各地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叛乱,作为蒙古部落的大汗,噶尔丹开始着手统治蒙古,几年时间摇身一变成为清朝的劲敌。宝日龙梅在父亲的指引下来到京城

  • 乾隆出生地为何造成三朝乌龙?他的孙子道光借此还办了一件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死的时候道光多大,乾隆死于道光哪一年,乾隆遇到道光

    嘉庆皇帝嘉庆二十五年(1820)六十一岁的嘉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猝然去世。跟随嘉庆出行的旻宁在众大臣当众开启乾清宫的鐍匣,宣布嘉庆四年的时候的诏书,立旻宁为皇太子,护送灵柩回京后即皇帝位,史称道光皇帝。虽然登基在平稳中过度,但是道光帝还是在心中存有一丝不快,原来在嘉庆遗留下来的军机大臣以66岁的托津、

  • 李昭寿:太平天国最没有底线的叛徒,在身败名裂中结束肮脏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这个无耻小人,在其短短二十余年的军事生涯中,在捻军、满清与太平天国几大势力之间来回反叛,实在没有办法把他准确归纳到某一方阵营之中。谁对自己有利,便依附于谁,“有钱就是爹,有奶便是娘”,毫无道义、原则、信仰和底线可言。因其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后世常将之比作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姓家奴”吕奉先,谓之曰“

  • 乾隆编纂贰臣传的真实目的找到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贰臣录名单,乾隆编纂四库全书,乾隆编纂国史创立了什么

    乾隆主抓下的官修书目《贰臣传》乾隆四十一年(1776)突然决定编撰官修史书《贰臣传》,该书统计了明朝叛徒120人,根据情况又将其划分为甲类和乙类。所谓甲类就是投降清朝后功勋卓著的人,乙类就是投降清朝后毫无建树的人。从努尔哈赤第一个投降的低级军官李永芳,到满清入关前高级将领洪承畴算起,这120人在不同

  • 清朝一人家出殡路遇暴雨,老先生预言:要出大官,多年后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出殡,清朝大户出殡图片,清朝出殡真实影像

    风水五行,乾坤八卦一直是古人所信奉的学问,这其中的奥秘至今都难以解答,古人信奉这些几近痴迷。这不仅是古人的讲究,放在我们现今社会也被大家所信奉,现在的婚丧嫁娶,也在日子的挑选上极为讲究,不光是日子时辰,就连天气也是十分讲究。对此,曾经有这样一则记载的故事。在清朝时期,一户百姓家在举办丧事时突然下起了

  • 康熙题写的“避暑山庄”的“避”真的是“天下第一错字”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康熙避暑山庄错字,康熙写的避暑山庄哪一个是错字,康熙避暑的避暑山庄叫什么

    因康熙高高端坐在龙椅上,他们远望看不清其脸上的表情,只能静等反应。康熙看到“万寿无疆”主题的屏风心里一阵酥麻,暗叹:“终于还是英雄不敌岁月,也到了渴望长命百岁的年纪吗?”回过神来,豪爽地谢过大臣的一番心思,以意思到了就行,将屏风推却,只把事件记录在史官的册子上。开场词客套完毕,大臣就着歌舞开始吃喝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