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天子当众烹杀齐国国君的故事

周天子当众烹杀齐国国君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937 更新时间:2024/1/27 3:56:14

[var1]

姜子牙

齐哀公在位时期,周王室权威江河日下,很多诸侯都不去朝拜了。其中最夸张的是楚国国君,他不但不去朝拜周王、不纳贡,还公然僭越制度,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虽然后来迫于压力又取消了王号,但当时周天子在诸侯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而且那时候齐国远在东方,周天子的影响力很难渗透到齐国,王室对齐国的控制力大打折扣。眼见着齐国越来越强大,而周王室越来越衰微,两者的关系自然就变得微妙起来,最后在各方面原因的促成下,发生了一件震惊当时的大事:周夷王当众烹杀了齐国国君齐哀公!

[var1]

诸侯国形势图

这个事的来龙去脉,还得从周夷王的艰难上位说起:

话说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即位,成王年幼,由周公旦辅政。英明的周公为避免前朝出现的“九世之乱”(商王为抢夺王位,持续了九世),特地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于是武王以后的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共六代都是嫡长子继承王位,一切显得井井有条!

[var1]

周公像

但是到了周懿王时期,这个“规则”被打破了。懿王在位的时候,由于他的前几任周王喜好征伐,周王朝的家底慢慢被掏空,实力一代不如一代,甚至还出现了西戎和北狄交相侵略,暴虐华夏的局面,可谓是内外交困。或许是时代呼唤强者,周懿王死后,他的叔父(穆王之子、共王之弟)凭借崇高的威望,超强的能力,趁着太子(后来的周夷王)懦弱夺取了王位,是为周孝王

[var1]

戎狄交侵,周室衰微

周孝王既然夺取了王位,当时作为太子的周夷王想重登王位的话,十之八九是没戏了(没被杀死就已经是万幸)。但原本属于自己的王位,突然被叔祖夺走,太子也是心有不甘,从此他本着活着就有希望的宗旨广结诸侯,积极寻求各种援助。最后终于在众诸侯强力支持下,太子艰难上位(周孝王死后,迫于各方压力又让太子继承了王位),是为周夷王。

[var1]

周孝王像

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王权的更替已经不再仅仅是周王室的家事,还得看诸侯们的脸色!为感念众诸侯的支持和拥立,刚刚即位的周夷王在诸侯前来朝拜时不惜“下堂见诸侯”(按理天子是不能下堂而见诸侯的,下堂而见诸侯,天子就失礼了!)。天子失礼如此,王室颜面扫地,而诸侯们却感觉很受用,认为周夷王这人不错,其实后来也证明这只不过是他的政治作秀罢了!

[var1]

周夷王像

周夷王即位三年以后,王位逐渐稳固,为了重振王室,树立威信于诸侯,必然要有所动作。至于要拿谁来开刀,那就要看造化了,很不幸的是齐哀公刚好撞在这个枪口上!

为什么是齐哀公不是其它诸侯? 据分析这里头有三个原因:

[var1]

姜太公钓鱼

一、据史书记载,当年夷王得了一场大病,诸侯闻讯后“莫不并走群望,以祈王身”,表现出了身为人臣必要的行动。但是齐哀公当时什么表示也没有,总之是没有足够重视,那周夷王当然就有点意见了。

二、齐哀公是姜子牙的第五代孙,而周夷王则是周武王的第七代孙,按辈份来说,齐哀公还是长辈。而且当时齐国日益强大,王室逐渐衰微,此起彼伏,齐哀公多少会有点瞧不上这个“下堂见诸侯”的晚辈。

三、纪侯(纪国的国君)在周夷王面前说了齐哀公许多坏话。因为纪国与齐国相邻,齐国的强大必然会对纪国不利,于是借机各种打压齐国。

总而言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一次天下诸侯朝拜天子的大会上,众目睽睽之中,周夷王下令将齐哀公扔进大鼎中活活烹杀!其它诸侯见此场面果然面面相觑,周夷王的这招“杀一儆百”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要为王室立威的目的!

[var1]

周天子烹杀齐国国君

齐哀公被当众烹杀的消息传回国内,齐国人一片哀嚎,但是他们又不能去非议周天子,只好把这笔账算在纪国头上,从此齐国和纪国成了世仇。多年以后,纪国终究被齐国所灭,这段国恨家仇才算有个了结。

更多文章

  • 战国六雄是如何崛起的,又是如何衰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六雄,战国六雄灭亡顺序,历史对战国七雄各国人的评价

    [var1]可能此时有人在想,小编是不是文章标题都写错了,不是战国七雄吗?怎么写成了战国六雄呢?别急,听小编慢慢道来。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自从成立以来,好像从未强大过,一直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要知道,与韩国一起立国的魏国,赵国在战国时期,都强盛过,成为一时的霸主,唯独韩国没有。韩国的地理位置也十分

  • 一文看完孔子尊号变迁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尊号全称,孔子的尊号或封号有哪些,孔子的尊号有多大

    [var1]第一次上尊号:尼父孔子逝世后时任国君鲁哀公十分伤心,他给孔子上谥号为“尼父”,并说道“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可人死不能复生,此时的鲁哀公已经被架空了,这时候才发现孔子的好已经晚了。第二次上尊号:褒成宣尼公孔子获得第二个尊号已经是他去

  •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与春秋诸侯郑国的都城为什么都是新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战国的郑国与韩国是什么关系,郑国新郑,新郑韩国宫城遗址

    [var1]春秋初年,郑国在郑庄公的统治下一度“小霸”天下,郑国也因此成为春秋初期的主要强国。郑国在郑庄公去世后衰落,齐国、晋国、楚国、秦国先后崛起,导致郑国降为二流诸侯。但因为郑国处在当时生产力发达的黄河流域和交通上的区位优势,所以郑国还是继续发展的。[var1]到了春秋后期,郑国的都城新郑已经发

  • “杀神”白起:长平之战杀40万赵卒,一战成名,他死得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起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杀神白起杀了多少人屠了多少城池,杀神白起曾在秦国时期杀死多少人

    [var1]而真正让白起一战成名的还是著名的长平之战,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赵王急于求成,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了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秦昭王得知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后,便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白起凭借自身的智慧,抓住了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

  • 长平之战中,赵军损失45万精锐,可为何30年后赵国才被秦国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平之战赵军最后下场,长平之战赵国真死了40万人吗,长平之战赵国真实情况

    但我们也知道,赵军此时的精锐部队几乎丧失殆尽,可赵国真正走向灭亡的时候,却已经是三十年以后。这是为何呢?[var1]长平之战地图秦军在长平之战取得胜利之后,赵国的力量大为减弱,但这却为秦国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长平之战胜利之后,白起为扩大战果,将秦军兵分三路,命王龁率领一路大军攻占赵国的“皮牢”

  • 孔子作为殷商后裔,为什么尊崇周礼?因为周代礼乐开创了这种观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和周礼什么关系,孔子有没有创立周礼,孔子真的尊崇周礼吗

    尽管出土物显示,周人在发展与崛起的阶段,就已经对殷商的文化有着吸纳与学习;可却并不如后世产生的思想辩论性更强的文本所展示的那样,周人发展出了优越于殷商的文化,通过文王“受命”和武王“革命”推翻了落后的殷商。历史记载显示,殷人即使在失去了政权以后,它的文化仍发展到一个远远高于周人的水准,殷人甚至在被周

  • 秦国没有杀功臣的惯例,为什么商鞅却最先遭到残忍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国商鞅死的原因,秦国灭亡跟商鞅有没有关系,商鞅对秦国的影响大吗

    商鞅变法成功地重塑了秦国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还是军事领域,都受到变法的深刻影响和控制。打着变法的旗号,足以控制秦国的一切。商鞅割鼻公子虔、刺字公孙贾,一方面体现了变法的铁面无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商鞅的独特地位和滔天权势。臣权大则国君危,作为商鞅的最佳搭档和“伯乐”,秦孝公可以不顾

  • 他是与孔子齐名的南方圣人,几次推让君位,料事近乎于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上和孔子齐名的圣人,历史上谁能和孔子平起平坐,历史上推崇孔子的皇帝

    [var1]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分别是诸樊、余祭、余昧和季札。季札的封地在延陵,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常州市,后人也称季札为延陵季子。季札从小就非常的聪慧,比那三个哥哥都要高出一大截,寿梦打算让他继承自己的王位。可季札对做吴王这个事情并没什么兴趣,他没有接受父亲的好意,寿梦只好立

  • 《战国策》的顶级智慧 推功让利套路背后的权谋密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当你荣耀无比的时候,那是你最舒服与开心的时刻,可也是别人最不痛快的时候。假如这时候你得意忘形,那么随之而来的嫉妒和陷害将会让你跌入万丈深,因此有智慧的成功者在这个时候总是非常的小心翼翼。权谋家为了防止跌入万丈深渊的情况出现,他们总结了一套非常实用的套路模版,让你安稳度过这些危险的时候,赢得尊重、鲜花

  • 秦赵长平之战,是赵国粮食压力大还是秦国大?赵国真的缺粮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赵长平之战中的赵国,长平大战赵国的实力,赵国长平战争图片

    [var1]而且长平之战结束不到一年时间,秦国便再次出兵直接围攻赵都邯郸城,如果秦国没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又如何敢长途跋涉去攻打赵国的老窝王城呢!反观赵国,在秦军不断增兵围攻之下,邯郸城内的粮食已经耗尽,为此不得不向魏、楚两国求救。不过因为古代交通条件有限,魏、楚两国的援军无法在极短的时间内赶到赵国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