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芈月传:盘点魏国四位公主的结局!全都是母族牺牲品,无一例外!

芈月传:盘点魏国四位公主的结局!全都是母族牺牲品,无一例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119 更新时间:2024/1/14 9:30:39

[var1]

1-魏琰

魏琰作为魏国嫡公主,真可谓是为了母国奉献了一切啊。她先是生了秦惠的长子,完成了秦魏联姻的使命;其次她为了破坏秦楚联姻又是给芈姝下毒,又是把出关符节借出去,招来杀身之祸;紧接着她还帮助儿子拉拢旧族、阻挠秦国变法;最后通过她的巧妙安排,秦国多了一位来自魏国的王后。

可结果呢?当时她在秦国危机四伏,她的哥哥魏王只要略施援手就能帮她脱困。可是魏王愣是没搭理她。

为此,魏琰唯一的机会就在儿子身上了。她怂恿儿子当秦国伪王,她盼望着穿王后才能穿的翟衣。结果翟衣明明已经送来了,可她致死都没能如愿以偿穿上翟衣!

如果有来生的话,想必魏琰不会这么傻,继续跟魏国来往,她会好好的相夫教子,如果能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最好,如果不能保全儿子一生的健康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var1]

2-魏长使

魏长使算是魏国送到秦国的童养媳。她生了一个儿子,也完成了秦魏联姻的使命;她还帮助魏夫人把秦国后宫搅得一团乱,更是代替魏琰领了阻挠秦魏联姻、给王后下毒、丢失符节的重罪。

魏长使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让魏琰帮她养儿子,结果魏琰连一句她要抚养公子壮的话都没提,而她心心念念的儿子被芈姝养成了一个草包。

如果魏长使泉下有知,魏琰对自己的儿子不闻不问,她一定特别后悔代替魏琰赴死吧!

[var1]

3-魏颐

她进秦宫是带着预谋的。起初,她只是想勾搭秦王,帮自己的姑妈魏琰争宠;紧接着,她发现了嬴荡对她神魂颠倒,于是就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拿捏嬴荡,让他非她不娶。

魏颐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太子妃、王后。可她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丈夫竟然在结果一年后举鼎身亡。而她却被自己的母国派人接了回去。

如果魏颐知道嬴荡是个草包,知道嬴荡会举鼎身亡,那魏颐应该不会选择嫁给这样的太子吧!只可惜魏颐被权利和欲望熏昏了头脑,根本不愿意看清现实,反而不断作恶!

[var1]

4-魏美人

魏美人就是芈月的闺蜜。

她嫁给芈怀的时候,是带着政治任务去的。只可惜因为她长得太美又心性单纯,被人陷害而死。

南后郑袖取得她的信任以后,先是利用她的单纯让她用有香味的东西或者是遮挡物捂鼻子,说是不让芈怀发现她鼻子的缺憾,实际上就是想直接诬陷她嫌弃芈怀身上的狐臭味儿。芈怀大怒,割了魏美人的鼻子,没多久她就死了。

如果有来生,我想魏美人一定会多留一些心眼,不会一直偏听偏信,被郑袖的伎俩蒙骗,以至于丢掉性命。希望她来生不要在做工具人。

[var1]

【编后语】

魏国的这4个公主结局一个比一个惨:魏琰被母族当成弃子抛弃心灰意,一病不起;魏长使的儿子被养成草包;魏颐的老公举鼎身亡;魏美人被人削去鼻子不治而死!

她们都是倾国倾城的美人,却不得不成为母族和家族利益的牺牲品,为人妾室、当童养媳、甚至在深宫中无休止地争斗着。除了魏颐,其的三个都一败涂地!

更多文章

  • 秦得天下靠“远交近攻”?还真小看秦国,3点大战略才是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针对山东列国的合纵缔交,秦以连横破之。但这一正确的政冶外交原则如何具体运用于军事活动,还是大有讲究。 1、远交近攻还是近攻远交? “远交近攻,秦卒用此术破诸侯,并天下。”对范睢的主张今人可谓推崇至极。[var1]其实,范睢之说乃秦昭王三十六年事,而在此之前,不提太远的,仅昭王时代,用司马迁的话说,已

  • 秦国的崛起,始于九指君王的隐忍,和那段君臣相知的情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各代君王对秦国的贡献,秦国的强盛之路,秦国的逆袭史

    当时的秦国,正面临着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战。魏国实力强大,兵精粮足,而秦国却国力日衰,士兵缺衣少粮,武器贫匮。秦人尚武,但当时许多秦朝士兵的武器用的还是锄头,斧子等农具。所有原因结合到一起,就促成了五万魏军,击溃五十万秦军的结局。[var1]此战过后,秦国彻底被诸侯国联军,封锁在了关内。而秦献公更是在那

  • 周天子当众烹杀齐国国君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周天子杖杀齐国国君,春秋战国齐国霸主的故事,齐国的国君

    [var1]姜子牙齐哀公在位时期,周王室权威江河日下,很多诸侯都不去朝拜了。其中最夸张的是楚国国君,他不但不去朝拜周王、不纳贡,还公然僭越制度,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虽然后来迫于压力又取消了王号,但当时周天子在诸侯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而且那时候齐国远在东方,周天子的影响力很难渗透到齐国,王室对齐国的

  • 战国六雄是如何崛起的,又是如何衰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六雄,战国六雄灭亡顺序,历史对战国七雄各国人的评价

    [var1]可能此时有人在想,小编是不是文章标题都写错了,不是战国七雄吗?怎么写成了战国六雄呢?别急,听小编慢慢道来。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自从成立以来,好像从未强大过,一直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要知道,与韩国一起立国的魏国,赵国在战国时期,都强盛过,成为一时的霸主,唯独韩国没有。韩国的地理位置也十分

  • 一文看完孔子尊号变迁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尊号全称,孔子的尊号或封号有哪些,孔子的尊号有多大

    [var1]第一次上尊号:尼父孔子逝世后时任国君鲁哀公十分伤心,他给孔子上谥号为“尼父”,并说道“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可人死不能复生,此时的鲁哀公已经被架空了,这时候才发现孔子的好已经晚了。第二次上尊号:褒成宣尼公孔子获得第二个尊号已经是他去

  • 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与春秋诸侯郑国的都城为什么都是新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战国的郑国与韩国是什么关系,郑国新郑,新郑韩国宫城遗址

    [var1]春秋初年,郑国在郑庄公的统治下一度“小霸”天下,郑国也因此成为春秋初期的主要强国。郑国在郑庄公去世后衰落,齐国、晋国、楚国、秦国先后崛起,导致郑国降为二流诸侯。但因为郑国处在当时生产力发达的黄河流域和交通上的区位优势,所以郑国还是继续发展的。[var1]到了春秋后期,郑国的都城新郑已经发

  • “杀神”白起:长平之战杀40万赵卒,一战成名,他死得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白起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杀神白起杀了多少人屠了多少城池,杀神白起曾在秦国时期杀死多少人

    [var1]而真正让白起一战成名的还是著名的长平之战,此战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赵王急于求成,错误地坚持进攻战略,中了秦国离间之计,弃用名将廉颇,而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秦昭王得知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后,便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白起凭借自身的智慧,抓住了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

  • 长平之战中,赵军损失45万精锐,可为何30年后赵国才被秦国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长平之战赵军最后下场,长平之战赵国真死了40万人吗,长平之战赵国真实情况

    但我们也知道,赵军此时的精锐部队几乎丧失殆尽,可赵国真正走向灭亡的时候,却已经是三十年以后。这是为何呢?[var1]长平之战地图秦军在长平之战取得胜利之后,赵国的力量大为减弱,但这却为秦国完成统一创造了有利条件。在长平之战胜利之后,白起为扩大战果,将秦军兵分三路,命王龁率领一路大军攻占赵国的“皮牢”

  • 孔子作为殷商后裔,为什么尊崇周礼?因为周代礼乐开创了这种观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和周礼什么关系,孔子有没有创立周礼,孔子真的尊崇周礼吗

    尽管出土物显示,周人在发展与崛起的阶段,就已经对殷商的文化有着吸纳与学习;可却并不如后世产生的思想辩论性更强的文本所展示的那样,周人发展出了优越于殷商的文化,通过文王“受命”和武王“革命”推翻了落后的殷商。历史记载显示,殷人即使在失去了政权以后,它的文化仍发展到一个远远高于周人的水准,殷人甚至在被周

  • 秦国没有杀功臣的惯例,为什么商鞅却最先遭到残忍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国商鞅死的原因,秦国灭亡跟商鞅有没有关系,商鞅对秦国的影响大吗

    商鞅变法成功地重塑了秦国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还是军事领域,都受到变法的深刻影响和控制。打着变法的旗号,足以控制秦国的一切。商鞅割鼻公子虔、刺字公孙贾,一方面体现了变法的铁面无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商鞅的独特地位和滔天权势。臣权大则国君危,作为商鞅的最佳搭档和“伯乐”,秦孝公可以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