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汤和不愿意为朱元璋猎杀黑熊,亲信不理解,汤:熊字拆开看看

汤和不愿意为朱元璋猎杀黑熊,亲信不理解,汤:熊字拆开看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885 更新时间:2024/2/8 23:19:05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君要想让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就不得不提防身边的每一个人。宁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而臣子们则是伴君如伴虎,不得不时刻打起万分精神,说不定哪一刻就惹怒了皇帝脑袋搬家。

然而在历史上疑心最大的皇帝,就非朱元璋莫属了。他经常会出奇不易的试探自己的手下,比如他曾以是否愿意帮忙杀黑熊为缘由来试探汤和,最终汤和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躲过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自己可以平安的度过往后余生。

童年伴玩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汤和这个人,他出生在1326年,出生地按照现在的地理位置来说是安徽凤阳。他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祖辈辈都是以种田为生。凭借着老天爷的脸色来赏饭吃。

因为收益不多,加上家中人口众多,使得他们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过得非常的辛苦,但是好在一家人在一起,苦中大多混杂着甜。

因为他们的村子尚小,所以同龄的孩子也是屈指可数的。在这些孩童当中,汤和最要好的一个朋友便是朱元璋。甚至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结伴而行。

在他们所有游戏当中,他们二人最喜欢的便是骑马射箭之类的游戏。甚至偶尔还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制造一些小兵器,玩的不亦乐乎。

两个小伙伴本以为会一起打打闹闹一辈子。但是一场瘟疫的来临却改变了当下所有的一切。由于事发突然,朱元璋的双亲都在这场瘟疫中双双丧命,而朱元璋为了活下去,不得不离开家乡到处去讨生活。

也就是这样两兄弟就此别路,过着天差地别的生活。汤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武刀弄枪这类的东西越来越感兴趣。于是他决定参加红巾军投靠郭子兴

只要肯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发光发热,汤和亦是如此。在他的不断努力之下,终于得到了赏识,并且屡次立下战功,被大家称之为军事上少有的人才。

在汤和一切都越来越好的时候,总是很怀念小时候的生活,以及总是想起与自己志向相同的玩伴朱元璋,他想着要是朱元璋现在同自己在一处,可能会有非常大的成就。

于是汤唯便派出自己的手下到处寻找朱元璋的踪迹,在几番折腾之下终于找到了。最后在汤和的建议之下,朱元璋加入了红巾军。

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出属于自己耀眼的光芒,参军后的朱元璋仿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在军中的势力日益见长,很快成为了军中的二把手。

而此时的汤和也看出自己的兄弟绝非是等闲之辈,他的成就绝不会就此停止。于是汤和决定抱紧朱元璋这根大腿,无论朱元璋做出怎样的决定,他都无条件支持,成为了朱元璋不可或缺的助手。

然而事实证明汤和的眼光是雪亮的,在朱元璋的带领下,他们最后成功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建立了明朝,朱元璋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汤和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明朝的开国功臣。

朱元璋黑熊试探

而朱元璋在登上皇位以后,开始觉得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随时随地会夺走自己的皇位。哪怕是曾经与他朝夕相处的兄弟汤和,也在他的怀疑对象之内,甚至还排在最前面。

而汤和又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他也发现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对于自己的态度与以往大不相同。他为了表明自己对朱元璋并没有二心,便开始尽量避免朝堂上一些重要事件,以及与朱元璋见面的次数。

但是汤和这样的做法在朱元璋看来,就是心虚的体现,大大证实了他对自己有二心的这件事情,让朱元璋甚是恼怒。于是朱元璋决定要亲自试探一下汤和,终究竟是有何算盘,如果不忠直接将其杀之。

几天之后朱元璋带着众多的侍卫以及大臣,来到皇家猎场进行狩猎,当然汤和也在其中。首先第一个映入朱元璋眼帘的动物是一只黑熊,而朱元璋对着黑熊接连射了好几箭都未将其射中。

于是朱元璋便放下手中的弓箭,回头看着身后的大臣们说道,如果哪个大臣能帮自己捕获这只黑熊,必定重重有赏。此时的汤和明显感受到朱元璋在说话的时候,眼睛有意无意的向自己身上漂。

汤和明白这绝对不是一场普通的狩猎,所以汤和并没有任何表示。而此时汤和的安静,在跃跃欲试的群臣之中显得非常不协调,也显得格外突出。于是朱元璋顺理成章的把矛头指向了汤和,问汤和是否愿意帮他拿下这只黑熊。

面对朱元璋的逼迫,汤和说道自己的年龄已经大了,对于射熊这件事情万万行不通了。这样直白的拒绝。在场所有人均以为朱元璋会大发雷霆,却不想看到的是朱元璋满意的大笑。

很快这件事情便传开了,都不能理解其中的缘由。于是有人专门到汤和的府上问汤和,究竟是怎样一回事。然而汤和只回答道,将“熊”字拆开看就明白了。

“熊”由“能”与四点底组成的,“能”代表的就是有能力的人,四点底代表愤怒的情绪,二者结合到一切的意思非常明显,就是有能力的人要开始搞事情了。

所以如果当时汤和没有参透“熊”这个字的内在意思,直接上前帮忙杀掉黑熊,那么下一个被杀掉的可能就是他自己了。

结语

由此可见汤和真的是一个思维非常敏捷的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的帮助自己化解了危机,澄清了自己的立场。

但是又不得不感慨,常伴君王左右,等同于将自己的头颅时刻悬挂在刀刃上。但是即便是这样,绝大多数的人仍然选择了富贵险中求,也说明立场不同,所看到的方向就不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明代徽州绢丝案,牵动国家的各个阶层,最后的解决方法非常睿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代徽州大事年表,徽州绢丝案,徽州丝绢案主要讲什么

    明朝中后期的税收是很重的,所以清朝康熙为了稳定汉族人心,才会提出“永不加赋”的承诺。此时的徽州府税赋就很重,每年除了缴纳正税之外,还需要向南京承运库,缴纳一笔8780匹生绢的“人丁丝绢”税。如果不是仔细人,肯定觉得每年需要缴纳的赋税都一样,不以为然。可是,帅嘉谟不仅天生对数字敏感,而且有强烈的乡土情

  • 福建长乐一农民挖出石碑,内容还原历史真相,明朝海军震撼30余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真实的明朝石碑,明朝出土石碑,明朝石碑现状图片

    石碑被发现后,当时的长乐县长立即派人将碑保存起来,不过县长离任后,这块碑又被荒草乱石掩盖。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不让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文物郑和碑落入敌人手中,长乐人将郑和碑北运南平。抗战胜利后,几经辗转的“天妃灵应之记”碑,重新回到长乐。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样一个石碑,让这么多人“费心”?这个石碑就是“

  • 明朝开国六公爵下场如何,只有一个善终,还有一个传到明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有几家铁帽子公爵,明朝灭亡时有几个公爵,明朝公爵是怎么排名的

    韩国公李善长李善长跟着朱元璋比较早,元至正十四年,经丁德兴推举投朱元璋幕下,掌书记。就是李善长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可以说是朱元璋文臣里的领导。1370年,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卷,免二死,子免一死。李善长是

  • 朱元璋为啥非要杀蓝玉?位高权重不是最重要,其实是不得不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元璋为啥杀蓝玉,传奇皇帝朱元璋杀蓝玉,蓝玉比朱元璋小多少岁

    君权集中的好处是一个合格的君主可以改变一个朝代,而一个懦弱的君主则可以让一个王朝灭亡,历史上多得是君主不给力,被大臣要挟的例子,所以一些有远见的前任国君总会为自己的子孙铺路,把那些他认为有一些有威胁性的臣子提前除去,朱元璋就是这样子的,他非要处死蓝玉,其实不仅是因为他位高权重,还有一个不得已的苦衷。

  • 朱元璋在路边吃瓜,边吃边称赞瓜农,刚走出200米下令: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在路边吃瓜与瓜农相谈甚欢,朱元璋登基前杀了哪些人,朱元璋为啥要杀瓜农

    这一天也是正巧,朱元璋漫无目的的出去遛弯,在路边的时候遇到一个瓜农,那个季节正值酷暑,这个时候他当然想要一个解渴的东西,这个时候不就正好有一个卖瓜的吗?这个时候他身边的小太监就前往瓜农的身边,朱元璋已经累的半死,他已经没有能力在走过去了。而远远的就看见瓜田里面有一个60多岁的老大爷在睡觉,这个小太监

  •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那么强大,为何不到百年就亡了?有个致命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为什么强大,成吉思汗统治下的蒙古版图,成吉思汗是如何建立大蒙古

    从蒙古的整体来看,他们是一个非常勇猛的国家,但是只懂武不懂文的话肯定是不行的,换句话说,蒙古人是只知道野蛮行事,还有句话说得好,叫做有勇无谋,他们整体的社会风气都变得很低劣,还总是迷信,所以就会走向最后的地步。而让蒙古国走向灭亡的最大原因,其实就是贪污现象的严重,搞垮了这个帝国本身的实力。所谓风气是

  • 明朝灭亡前,崇祯做了一个梦,大臣都来贺喜,太监王承恩: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明君,他疑心重,优柔寡断,这是一个帝王失败的原因,不过相对于那些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崇祯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不过说到底还是大明气数已尽,天灾人祸,靠人力已经无法弥补,大明灭亡这口锅,清人都以为不应该来崇祯背,因而在《明史》写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他们让那个20多年不

  • 中国能打仗的帝王,除了刘邦、成吉思汗、朱元璋,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成吉思汗谁强,朱元璋是怎么打败成吉思汗的,成吉思汗和朱元璋哪个功劳大

    历史的长河浩浩荡荡,朝代更替川流不息,皇帝也像走马灯一样轮换不停。他们有的是靠实力打出来的,有的是靠祖先继承过来的,有的是靠智慧巧夺过来的。他们之中有些人文武兼备,功德兼隆。而最能打仗的有哪些人呢?要说到带兵打仗,草根变帝王的刘邦和朱元璋,我们就一定绕不开。这二人,都是从起义大军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

  • 朱元璋将两名宫女赏给了一名道士,道士得知后,竟挥刀自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一个眼神杀宫女,朱元璋宫女吻戏,朱元璋为啥要自宫

    据说张三丰善于道家的内丹养生之术,到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张三丰已经120多岁高龄了。朱元璋听闻了张三丰的大名,就想向张三丰求教一二,学习一些养生之术,用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同时,张三丰经历了元朝灭亡,大明建立的动荡年代,自然见多识广。朱元璋也想向张三丰请教一些治国之策。于是,太祖就派人到武当山去请张

  • 明朝最厉害的两位宫女,一个称霸后宫一个生下了贤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四位贤君,明朝宫女多漂亮,明朝宫女穿旗袍图片

    除了皇帝和皇后,我们今天说一下明朝的宫女,其中一个宫女十分的有名,这个女人就是后来的万贵妃,还有另外一位纪氏,人倒是不咋有名,可是她儿子厉害啊,人家生了个贤君皇帝朱佑樘。要说这个纪氏本来就离京城很远,老家是广西的,这辈子怎么也不可能一下子跑到北京的后宫把,但是机缘巧合的就是,当时韩雍被派去平定那些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