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公李善长
李善长跟着朱元璋比较早,元至正十四年,经丁德兴推举投朱元璋幕下,掌书记。就是李善长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可以说是朱元璋文臣里的领导。1370年,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封韩国公,岁禄四千石,子孙世袭;予铁卷,免二死,子免一死。李善长是第一批公爵,位列第一位。不过个功臣的下场比较惨。因为胡蓝之狱的原因,李善长一家七十余人一律处死。整个明朝都没有为他翻案。
魏国公徐达
徐达可以说参军比朱元璋还早。是朱元璋武将的领导,攻占元大都的就是徐达。元朝灭亡之后,还多次带兵出征,消灭元朝残余势力。当然,朱元璋给他的官职也非常高,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1384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据说后来朱元璋送来了鹅肉。徐达知道朱元璋想要杀自己,就含着泪吃完了,之后病发而死。不过徐达虽然死了,但是徐达的魏国公却一直世袭下来了,一直传到了明朝灭亡。这也算是朱元璋对他的肯定。
曹国公李文忠
李文忠也是武将出身,他是朱元璋的外甥,不过战功显赫。徐达北伐的时候,他俘获元顺帝孙及后妃公主,缴获宋,元、玉玺、金宝、珊、锁圭等,升大都督府左都督,封曹公,同知军国事。1384年病逝,病逝前朱元璋还亲自去看望。死后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次第三。可以说他之所以能保全自己,和他是朱元璋外甥有很大关系。
宋国公冯胜
冯胜也是武将出身。在攻打陈友谅的时候立下很大战功,而且后来俘虏了张士诚,军功非常大。仅次于常遇春。徐达北伐的时候,又攻下山东,取汴、洛、潼关,论功列第三。中原平定,封宋国公。胡蓝之狱的时候,以蓝党被赐死。后来家人也被朱元璋赐死,因为有人举报私藏兵器企图造反。
卫国公邓愈
邓愈在投奔朱元璋的时候只有18岁,但是首先已经有众多的兵马,朱元璋非常喜欢他,名字都是朱元璋赐的。在朱元璋统一江南的时候,邓愈先后攻占牛渚矶、太平、溧阳、溧水、句容等。后与徐达又顺势占领镇江、丹阳、金坛、广德。朱元璋因邓愈战功卓著,提升为广兴翼元帅。在明朝建立之后跟随徐达东征西讨,为扫除元朝残余势力作出重大贡献。不过,41岁的时候病逝了。死后配享太庙。说明朱元璋还是很认同他的。
郑国公常茂
常茂是常遇春的长子。常茂打仗足智多谋,人称无敌大将,纵横天下,少有对手,即使碰到几个势均力敌的,肚子里也会冒坏水,可以说非常圆滑。跟随朱元璋征战多年,立下赫赫战功,完成统一后,封孝义永安王。当然传说中,他后来因为受朱元璋猜忌,逃跑了。跟随燕王朱棣,后来燕王朱棣做了皇帝后,他成为了重要功臣,也算是唯一一个善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