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张三丰善于道家的内丹养生之术,到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张三丰已经120多岁高龄了。朱元璋听闻了张三丰的大名,就想向张三丰求教一二,学习一些养生之术,用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同时,张三丰经历了元朝灭亡,大明建立的动荡年代,自然见多识广。朱元璋也想向张三丰请教一些治国之策。于是,太祖就派人到武当山去请张三丰。
朱元璋自然没有如愿,不过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之后的成祖朱棣,再到英宗朱祁镇,甚至是明末帝崇祯,都没能找到张三丰的仙踪。朱元璋请张三丰比较早,所以,朱元璋还是有所收获的。
张三丰有一个弟子,名叫邱玄清。张三丰没有来见朱元璋,却派了他的徒弟邱玄清到京城,代替他辅佐朱元璋。这位邱玄清就是故事中的男主角,挥刀自宫的那位道长。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邱玄清自幼喜欢道学,所以很早就做了道士。张三丰是道教宗师,邱玄清自然十分向往,非常希望能拜张三丰为师。洪武初年,邱玄清跋山涉水,历尽艰难,终于来到了武当山,拜入了张三丰门下。
开始,邱玄清只是作为张三丰门下的一名普通弟子,积极帮张三丰扩建道观。邱玄清还非常谦虚勤奋,除了修建道观之外,他还刻苦钻研道家经典,且颇有感悟。张三丰也逐渐注意到了邱玄清,并且越来越赏识他。后来,张三丰推荐邱玄清做了武当山五龙宫的住持。
朱元璋请张三丰出山时,邱玄清已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道教真人了。所以,由邱玄清代师出山,对朱元璋也算是有了一个交代。朱元璋一见到邱玄清,就被邱真人的仙风道骨和非凡学识所折服,就让邱玄清在朝内为官。后来,又提拔邱玄清为太常寺卿,管理整个道教。
邱玄清善于观天象,预测天气,也有一套从出家人观念出发的治国方策。而朱元璋为了天下风调雨顺,百姓富足,国家昌盛,也常常祭祀天地,向邱玄清询问一些晴雨、治国之事。邱玄清也是知无不言,帮朱元璋解答了很多疑问。朱元璋因此颇为赏识邱玄清。
有一年春节,皇宫内外,整个京城,都是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烟花燎长空。朱元璋看着这一派盛世景象,心情大悦,就召来了邱玄清,一起兴高采烈的饮酒,欣赏烟花。他们身边还有无数妃嫔宫女相伴,好一番热闹景象。
突然间,已经有些醉意的朱元璋目不转睛的盯着眼前已经头发花白的邱玄清看了半天,呢喃道:“真人也在京城许多年了,可是连个家人都没有,实属冷清。今天朕就赏两个宫女给你,让她们以后天天陪伴你吧。”
原本朱元璋是好意,所谓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么。而且道士也分两种,一种戒荤戒酒,断绝红尘的,即全真派;另外还有一种没什么要求,酒肉,娶妻,皆可,如正一派。偏巧,邱玄清是全真派的道士,不能近女色呀。
怎么办呢?适逢朱元璋高兴,邱玄清又不好直接拒绝,只能先答应了下来,之后挥刀自宫以明志了。正是因为这个事情,后来邱真人的画像还被明朝大太监魏忠贤、清朝太监刘诚印等人利用,给绘成了无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