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岳王庙
上一篇文章说到了杭州西湖之行的遗憾是错过拜谒岳王庙,以及简单地说了岳飞被害的过程。对于岳飞之死,最为直接的原因是大奸臣秦桧等人的陷害,深层次的原因是岳飞的某些行为触犯到了宋高宗赵构,以下我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愚见,说说导致岳飞悲壮结局的几个主要原因。
精忠岳飞剧照:青年岳飞
首先是岳飞每次出战抗击金军,都会喊出“直捣黄龙、迎回二圣”的口号,虽然迎回被掳走的徽、钦二宗是高宗赵构提出来的,这明摆着是赵构为了聚拢人心、安抚民怨从而加强自身地位的手段,如果岳飞真的把二圣救了回来,那么高宗的处境多少有些尴尬的,即使徽、钦二宗回来以后并不能在实质上威胁高宗的地位,所以岳飞不应该每次打出这样的旗号来鼓舞士气,其实顺着高宗意思随便提一提就好了,不要搞得全军上下都是为了迎二圣还朝,这样会使高宗心里多少有些不开心。
精忠岳飞剧照:岳飞带领岳家军
其次岳飞是高宗一手提拔起来的,但在兵权任命上与高宗产生了矛盾。岳飞原来是个低级武官,被高宗看中后一路提拔,三十岁不到就当了节度使,后面更是成为带领岳家军成功抗击金军。绍兴七年刘光世告老还乡交出兵权,高宗将他的五万多淮西军交给岳飞统率,岳飞因此拥有了南宋七分之五的兵力。不久高宗觉得事情不妥,他联想到了他们宋朝的太祖赵匡胤,岳飞拥有了如此大的兵力要是哪天他谋反了,他也拿岳飞没辙,便收回刘世光部队的军权。
对此性格倔强的岳飞直接就不干了,他以“将相议事不合,乞罢兵守余服”为名,向高宗上奏辞职,高宗的批示还没下来,他就回庐山闲居去了。高宗见岳飞撂挑子了,便下了数道旨意请岳飞下山,可岳飞死活不肯下山,后来没办法下了死命令给他的两个老部下去劝,最终才把岳飞给劝下了山。宋高宗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实际上却非常不满,在他看来,岳飞的举动就是大不敬,可以说有点跋扈了。
精忠岳飞剧照:岳飞与宋高宗赵构
再次岳飞操心起了皇位的继承人,再次与高宗产生矛盾。宋高宗因为金兵的入侵而惊吓过度,竟然失去了生育能力,且唯一的孩子赵旉也夭折了。为了延续帝位,高宗收养了宋太祖的两位七世孙赵伯琮(即后来的宋孝宗)、赵伯玖为养子,但内心处还抱有恢复生育能力,生一个亲儿子的幻想,所以迟迟不肯明立储君。这种难言之隐本来是皇帝的家事,皇帝不讲,大臣更不能讲的。
绍兴八年岳飞回朝述职,办完公事之后,公开上书要求皇帝立储,他跟高宗说你没有后代这可不行,要不就立赵伯琮为太子吧。高宗听完后便说,这种事那是你这种掌兵权在外的武将该管的事啊。岳飞一下子触犯了两大禁忌:皇帝不能生育的秘密以及武将干政。岳飞这样掌握兵权在外的武将,不应该干涉皇位继承人的问题,因为一旦武将拥护的人当上了皇帝,以后很可能会左右朝政时局,这是十分忌讳的一个话题。
精忠岳飞剧照:岳飞与部下
还有岳飞完美的人设,他既不爱财好色又不贪图享乐,他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且深受百姓的拥护,广受文人士大夫的好评。他掌控南宋最大的兵权,而且是个完美无缺的人,作为皇帝的高宗肯定对他有所猜疑和顾忌的。对比一下南宋中兴四将,除岳飞外,刘光世、张俊、韩世忠这三人的行为表现,就多少可以预知岳飞的结局。刘光世打完仗就立马把兵权交出去,不参与政治,得以善终;张俊帮着高宗陷害岳飞,后来也得以善终;韩世忠打完仗天天找高宗要金银财宝,还在杭州城买下大块土地,在皇帝眼皮底下过上了富贵生活;如此高宗对他们一百个放心,也让别人无法找到诬陷他们的借口。
精忠岳飞剧照:岳飞的悲壮结局
最主要的原因是南宋的财力支撑不起岳飞打到黄龙府,还有高宗本来就是倾向于主和派,而且南宋欲求与金国签订的割地赔款的《绍兴和议》,以求换取和平,但金国提了一个潜在条件要处死岳飞才会使协议生效。南宋主导议和的正是大奸臣秦桧,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金两国签订《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即宋割让从前被岳飞收复的唐州、邓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并每年向金国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十二月,秦会捏造“莫须有”的罪名把年仅三十九岁的岳飞杀害,而他的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等也一同在风波亭遇害。
岳飞纪念雕像
每一个功成名就的武将的结局,都是和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有关系的,而岳飞的悲壮结局既受时代背景和皇帝奸臣们的影响,又是他自己的性格能力等因素共同导致的。岳飞廉洁奉公、严以律己、厚以待人、令出如山、赏罚分明、身先士卒、行若明镜的精神品质,以及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在我们中华民族世代传承,也激励着我们为国家和民族的富强不断奋斗!
继续的跑
一个人的跑道~跑起来!
2022年08月16日 广州市花都区 晴天
今天跑了13.13公里
今天跑了13.13公里
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