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听闻自己被灭三族,77岁李善长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看背后的字

听闻自己被灭三族,77岁李善长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看背后的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02 更新时间:2024/1/22 1:36:36

但没想到,朱元璋只是冷笑一声,淡淡地回复了一句话,李善长一下子瘫倒在地,任由士兵押走。

看着曾经的得力助手,被押至刑场,朱元璋也陷入了漫长的回忆之中。

一、初识朱元璋

1353年,朱元璋带着两万士兵攻打滁州,滁州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要想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朱元璋也选择了优先攻打滁州。

在滁州作战时,朱元璋的老乡徐达、周德兴加入队伍,也许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些人在作战中,都英勇无比,轻松地拿下了一个又一个城池,一路愈战愈勇。

朱元璋也开始变得小有名气起来,就在三人带兵南下时,大自己14岁的李善长主动来投靠朱元璋。

李善长,濠州定远人,可谓是军事、文学、历史皆通的名士,用朱元璋的话说,李善长就好比是我的萧何

这天,朱元璋问李善长:“如今我四处征战,何时才是头啊?”李善长顿了顿,望着远方,慢慢说道:“秦大乱时,汉高祖刘邦也曾从一介布衣建立了汉朝,他的秘诀就是善于用人,不乱杀生,他用了5年成就大业,相信你也能成功。”

朱元璋听完,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牢牢地记住了李善长的话。不仅如此,从那以后,朱元璋做任何决定前,都必先征求李善长的意见。

而李善长对于朱元璋也是循循善诱,做起了朱元璋的半个老师。

每当朱元璋带兵远征之时,李善长就在后方为其广纳人才。同时,将朱元璋部队的补给和军饷工作,都办理得井井有条,不让朱元璋有半点后顾之忧。

没有了后勤工作的烦恼,朱元璋像一把利剑,一路直接杀向了敌人的腹地。

一路上,朱元璋勇往直前。没多久,便建立了以应天(今南京)为中心的根据地,尽管在当时,朱元璋手下已有十万兵力。

可是,所占地盘并不多,并且处于四面受敌的状态,被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形成包围之势。

四人中,方国珍、陈友定野心很小,志在保土割据,张士诚势力大一些,但也没什么雄心,唯有陈友谅最强最有野心,是朱元璋最危险的劲敌。

好在当时,四周的人相互争斗,给了朱元璋默默发展的机会。

1363年,朱元璋统兵20万人,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决战,历时36天,最后将陈友谅用箭射死。

1366年,朱元璋开始声讨张士诚,虽然张士诚顽强抵抗,但他平时贪图享受,对部下也很是纵容,因而,朱元璋没费多少力气,就攻入了张士诚所在的平江之城,将张士诚抓作俘虏。

之后没多久,朱元璋又一并攻打了方国珍的地盘。1367年,方国珍投降。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二、待我飞黄腾达,必不忘你

朱元璋称帝后,第一件事就是嘉奖有功之臣,一口气封了6个国公,其中,李善长被列首位。

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李善长制定了盐法、茶法、钱法、渔法等,帮助大明经济迅速发展,朱元璋也甚是高兴,将三张免死金牌奖于李善长,两次可用于本人,一次用于子孙。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给李善长开出了一年4000石的俸禄,要知道开国元勋刘伯温一年才240石的俸禄。

但正是因为这份明目张胆的宠幸,让李善长慢慢地变得骄纵跋扈起来。

李善长开始和同乡的胡惟庸一行人慢慢形成了“淮西派”,内外各部门的奏章,必须先通过“淮西派”的审核,才可以奏请皇帝。

但凡遇见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奏章,便扣下不上呈。如果再遇见弹劾自己的,更是锱铢必较,一定以各种手段令其消失在朝廷之中。

有一次,杨希圣和李饮冰等讨论国事时,不小心顶撞了李善长,当时,李善长一笑而过,众人都未在意。

不久,李善长不仅罢免两人的官职,还割掉了杨希圣的鼻子。

一时间,李善长在朝廷可谓是一手遮天。

当然,李善长的行为,朱元璋并非没有耳闻,但朱元璋还是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了让李善长能够更好地辅佐自己,朱元璋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将两家变成了亲家。

然而,李善长从来不曾想过,既然皇上能让他拥有至高无上的荣誉,同时,也能让他一无所有。

但对于这点,李善长可谓是后知后觉。

三、君臣矛盾频发,李善长亦陷入危险之中

有一次,朱元璋生了重病,不得不躺在床上休息,这一休息就是10多天。

一听皇上病了,众将士纷纷前去探望,深怕错过了这一表现的机会。

然而,令朱元璋想不到的是,李善长和女婿李琦二人却不曾来看望自己一面,这让朱元璋很是生气。等到病好后,便将李善长的俸禄降为两千石,以示惩罚。

1380年,胡惟庸案爆发,“淮西派”的核心人物胡惟庸,被朱元璋以结党营私、独断专权的罪名处死。

之后十年,在胡惟庸身上的罪名越来越多,如“勾结蒙古,私通倭寇……”,而牵连的范围也不断扩大。

一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达三万余人,就连一直谨慎的宋濂(明朝开国文臣之首)也被牵连其中。

李善长作为“淮西派”的老大、胡惟庸的老师,自然无法置身事外。

这期间,有不少能人志士弹劾李善长,朱元璋却意外地选择了继续隐忍。

看着朱元璋将一批开国将领都赐了死罪,李善长连忙谎称自己生病了,上书请求辞官回家。朱元璋本就对李善长有些许不满,于是便爽快地同意了。

但谁曾想,卸甲归田的李善长又闹出了幺蛾子。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想要修葺自己的房屋,为了在家乡彰显自己的地位,李善长找汤河借了300士兵,为自己修葺房屋。

汤河一边笑着答应了李善长,一边则快马扬鞭将此事告知了朱元璋。

朱元璋听罢,很是生气,对李善长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他想杀李善长的心意越来越坚定,只在等待一个合适的理由。

但谁曾想到,没多久,李善长便自己给朱元璋提供了一个杀自己的机会。

这天,朱元璋收到李善长的一封信,在信中,李善长因为自己一个亲戚丁斌犯罪,而向朱元璋求情。朱元璋听了不动声色,但私下却命人细查丁斌。

没想到在一番严刑拷打下,丁斌无意间说出,李善长其实早就知道胡惟庸一行人的造反计划。

而且胡惟庸还多次找李善长,劝说他一起谋反,但都被李善长以年事已高拒绝了。

当这件事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便知道,时机到了。知而不报,等同于谋逆。

于是,朱元璋便以“元勋国戚,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为由,将李善长定罪。

当圣旨传到李善长面前时,李善长不紧不慢地掏出了三枚免死金牌,然而朱元璋则淡定地对着李善长说道:“仔细看看免死金牌后面的字吧。”

原来,在免死金牌的后面,写着“谋逆大罪除外。”

之后,77岁的李善长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被处死。只留下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和儿媳妇,以及两个年幼的孙子

至此,李善长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纵观李善长的所作所为,其实并没犯什么大错,他的死,只不过是朱元璋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之举。

众所周知,朱元璋晚年为了让孙子朱允炆继位后,没什么潜在的威胁,几乎杀尽了陪他一起打下天下、手握大权的功臣们。

但当时的李善长, 已77岁高龄,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且解甲归田,远离中央。按说他即使活到朱允炆继位那会,也没心争斗了吧?朱元璋为什么非要诛杀他了?

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一是李善长确实背着朱元璋,干了一些老朱很愤怒的事情,比如结党营私,独断朝政等。

二是李善长当过朱元璋老师,参与过朱元璋发起的诸多行动。前期朱元璋弱小的时候,难免用过一些不光彩的手段。说白了,李善长是知道朱元璋老底的人,他只要活着,那些秘密就有曝光的可能。

三是李善长虽然构不成权力上的威胁,但他的死,却给结党营私的官僚们,敲响了最后一记警钟。

李善长当上“淮西派”老大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最后的结局。但可以看出来,朱元璋对他还是比较包容的,一忍再忍,李善长也是个聪明人,直至77岁才让朱元璋抓到了杀他的把柄。

至于免死金牌,只不过是皇帝朱元璋用来笼络人心的手段。

金牌上写的什么并不重要,一切解释权归朱元璋所有。

即便没有金牌后面那几句话,相信朱元璋也会找个其他理由杀了李善长。

毕竟,在晚年的朱元璋看来,李善长必须死。

作者 | 云朵云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此人给朱元璋的驸马当老师,开学第一天就给了驸马一个下马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的驸马有多残忍,朱元璋对驸马的评价,朱元璋如何选驸马

    在洪武十五年的时候,经过推举他得以进入京城为朝廷效力,日常渴望人才的朱元璋也当即召见了他很多次,觉得徐宗实所上奏的事情都是比较实际且有用的,言辞也比较恳切,大多能够切中时宜,让老朱为之很是高兴,下诏将其委任为铨曹任司风纪,但徐宗实对此推辞了,便只能改封为铜陵主簿。然而没过多久后,徐宗实可能接受不了官

  • 靖难之役,建文帝明明占尽优势,为什么还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建文,万历为什么承认建文,靖难之役建文帝

    不过其中有一个疑点令人不解:掌握中央政权的建文帝拥有着绝对的优势,兵马几乎是朱棣的十倍,粮草充足,朝臣聚集,师出有名!而反观朱棣,封地只有一隅,仅剩的数万护卫还被建文帝调离京城。那么凭什么占尽优势的建文帝,最终却还是输给了自己造反的叔叔呢?其实朱允炆失败的原因,还是在他自己身上。早在朱元璋开始将儿子

  • 袁崇焕:名将的陨落,君臣关系的崩坏引发一系列恶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袁崇焕十大未解之谜,袁崇焕的死亡原因,袁崇焕历史真实情况

    在这份奏疏中,袁崇焕提出辽东兵员过多,兵不在多而在精,他希望朝廷能够精简兵员,在部队精选出八万人,其中二万人留在山海关内,六万人则布置在山海关外。精兵的目的,就是要减少辽东战事在经济上对整个国家的拖累。袁崇焕认为自孙承宗以来“以辽人守辽土”的策略很有效,后续还是得继续贯彻。袁崇焕提出的一系列要求最终

  • 杀害岳飞的真正元凶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岳飞是如何被杀害的,名将岳飞惨遭杀害的六大原因,岳飞是怎样被秦桧杀害的

    其实,真正杀害岳飞的元凶是宋高宗赵构。奸臣秦桧只是为了一己私利,猜中了赵构的心思,充当了赵构杀害岳飞的代理人和具体执行者。而岳飞的众多部将反水,成了秦桧的帮凶。靖康元年(1126),金人围攻开封,钦宗赵桓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征召各路兵马到开封勤王。但赵构并未采纳宗泽的全力救援开封之言,只给宗

  • 明朝不善海战,为何郑成功能收复台湾?除了英勇,还与他出身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郑成功替谁收复台湾,1553年郑成功从谁手中收复台湾,郑成功回台湾的时间

    明朝末期,荷兰人已经占据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他们拥有先进的战舰和快艇,每个荷兰士兵都有步枪、手枪和手榴弹。他们统治台湾几十年,在海岸边修建了大量的城堡和炮台,上面安装了威力巨大的火炮,海面上还停泊着很多舰艇和小船,而郑成功的军队基本上是用弓箭、刀剑等冷兵器,为数不多的热兵器也制作粗糙,杀伤力无法与荷兰

  • 朱棣造反时途经一小镇,给它改了个霸气名字,如今变成国际大都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座城市的名称就特别的有意思,它是朱棣起兵篡位时所经过的一个小镇,朱棣为了博个彩头,就给这个城市改了名,这个名字也一直跟随这个城市到今天,陪伴它一步步成为了国际大都市。朱元璋为了保证明朝的安稳,制定了许多集权政策,为了分给皇室宗亲更多的权力,他把朱家的子孙分封到了各地当藩王,朱元璋的本意是想让这些

  • 拐走李自成妻子的叛徒高杰,他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杰的老婆是谁,高杰和李自成妻子,高杰案

    高杰长得相貌英俊,仪表堂堂。李自成的妻子邢氏是那种英姿飒爽的美人,不但长相出众,而且聪明能干。她在李自成的军中负责发放粮草、武器等军用物资,把李自成大军的后勤管理得井井有条。李自成连年在外征战,不解风情,于是邢氏很快就看上了高杰,勾搭在了一起。就在二人打得火热的时候,李自成得到了暗报,说贺人龙最近要

  • 北宋的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说的是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宋的通判,王安石任舒州通判,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历史背景六贼"之名最早出于太学生陈东在宣和七年(1125年)的上书,陈东说:"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衅。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北宋末年的"六贼"。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都是宋徽宗的朋友 。蔡京与

  • 万历为何在张居正死后差点对其开棺戮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万历后期怀念张居正吗,万历首辅张居正惨死,张居正与万历十五年

    在十六世纪中期,也就是明朝中期,大明王朝出现了各种内外问题,到嘉靖时期,明朝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尤其是嘉靖中期,嘉靖不再上朝理政,一门心思从事道教相关的事,炼丹、闭关、参坐成为主要工作,已无心朝政,主要靠严嵩一党处理国政。而严嵩一党腐败无能,导致国家政治混乱,民不聊生。海瑞曾感叹:“嘉靖者,家家

  • 战争狂人-永乐大帝朱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永乐皇帝朱棣打仗,朱棣的永乐盛世有多强,永乐皇帝朱棣几岁当皇帝

    明成祖朱棣画像朱棣出生于1360年5月2日,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出生时朱元璋正与陈友谅作战,并没有好好看看这个儿子,等到朱棣七岁时才有了自己名字。朱元璋登基后十分注重文化修养,因此朱元璋的儿子们都接受了儒家的正统教育,洪武三年(1370年)被父亲封为燕王。洪武九年(1376年)与魏国公徐达的长女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