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覆灭,数百万蒙古女子被明军俘虏,朱元璋处理的方式令人叹服

元朝覆灭,数百万蒙古女子被明军俘虏,朱元璋处理的方式令人叹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480 更新时间:2023/12/24 8:35:58

1388年,蒙古骑兵多次袭扰明廷边境,明太祖朱元璋为此龙颜大怒,派遣麾下大将军蓝玉率领明朝大军出征平抚。

蓝玉率军抵达庆州之后,便派出探子查探蒙古的军队动向,不久,探子回报,蒙古大军驻扎于捕鱼儿海,蓝玉获此消息之后,当即率领明军骑兵突袭了捕鱼儿海,大破蒙古军队,取得大捷。此战,蓝玉共计俘获蒙古8万多人,还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

明军大捷的消息很快就传至京师,令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开心,当即下达圣旨,对蓝玉进行了称赞,说他的功绩可以比拼卫青李靖这两位建功立业的千古名将。

《明史纪事本末》二十一年夏四月,大将军蓝玉袭捕鱼儿海,获元主次子地保奴、后妃公主百三十余人;吴王朵儿只等将相宫校三十人,男女七万,马驼五万。上大悦,下玺书褒玉,比之卫青、李靖。

蓝玉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褒奖之后,顿时越发的骄傲自满,做事情也开始不守规矩了,当时,蓝玉在军中俘获了多位蒙古王妃,他见这些蒙古王妃年貌貌美,颇有姿色,便强行霸占了这些蒙古王妃,这些蒙古王妃为此羞愤难耐,纷纷选择了自尽。

而明太祖朱元璋安插在蓝玉军中的探子将这个事情上报给了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知晓后,顿时龙颜大怒,对蓝玉进行了训斥,但是蓝玉却不以为然,对着身边的下属狂妄地说道:“活捉8万蒙古人也有罪,这个国家,谁还有功?

《明史纪事本末》上闻之,不乐,并诘责其私元主妃,玉慢不省。尝见上,命坐或侍宴饮,玉动止傲慢,无人臣礼。及总兵在外,擅升降将校,黥刺军士,甚至违诏出师,恣作威福,以胁制其下。至是,征西还,意图升爵。及命为太傅,玉攘袂大言曰:“我固不当为太师也!”

这句话很快就传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耳中,朱元璋顿时对蓝玉起了杀心,等到蓝玉率领大军凯旋而归之后,朱元璋就对蓝玉展开了一场报复式的惩罚,以谋反罪将其处死之后,还对其进行了抄家和灭三族,使得蓝玉遭受到了“灭顶之灾”。

《明史纪事本末》二十六年春正月乙酉,凉国公蓝玉谋不轨,伏诛。二十六年春正月乙酉,凉国公蓝玉谋不轨,伏诛

而我们如果回顾蓝玉之死,就会发现蓝玉霸占“蒙古王妃”之事成为了他丢掉性命的致命因素,那么为什么这件看似并不强眼的事情竟会成为蓝玉丢掉性命的致命因素呢?

元朝覆灭时,明太祖朱元璋率领明军在各个战场上击败了元朝军队,俘获了大量的俘虏,其中俘获的蒙古女子就多达百万之众,而如何处理这些俘虏的蒙古女子就成为困扰明太祖朱元璋的一大心结。

为了解决这个心结,明太祖朱元璋集思广益,最终找到了一个最为妥善的处理方式,那就是采取“怀柔”政策。

首先,明太祖朱元璋对这数百万蒙古女子进行了妥善安置,在一个固定区域设定了一个她们暂时居住的居住点,方便她们暂时居住,以此来稳定她们焦躁的情绪。

其次,明太祖朱元璋派出有关官员来到这个居住点,征求这数百万蒙古女子的个人意愿,看看那些人愿意留在中原之地继续生活,那些人想要回到她们的老家蒙古草原去居住,将这两个需求不同的人群筛选出来后,朱元璋就开始将这些想要回到蒙古草原居住的蒙古女子派兵护送了回去,然后将愿意留在中原之地生活的蒙古女子分散到全国各地,让她们自由生活。

最后,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蒙汉通婚“,并且设定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双方必须是有感情基础和两厢情愿的,不能够违背男女双方的意志,不能强逼对方。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为了能够更好的施行这个政策,也为了更好的鼓励”蒙汉通婚“,明太祖朱元璋作起了表率,他迎娶了蒙古贵族瓮吉剌氏为妃,他还积极鼓励他的儿子们效仿他迎娶蒙古女子,不久,朱元璋之子朱樉就迎娶了元朝太尉扩廓帖木儿之妹为妻。

有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打样,无论是明廷的达官贵族,又或者是普通的老百姓就纷纷效仿,与留在中原之地的蒙古女子恋爱,结合。

而朱元璋这样处理数百万蒙古女子的方式不仅促进了稳定,还令民族文化进一步大融合,起到了正向和积极的作用,可谓是令人叹为观止。

就当举国上下都在施行朱元璋的这个“怀柔”政策时,蓝玉却在率军出征蒙古草原时触犯了朱元璋制定下的这个规矩,蓝玉不仅违背了蒙古王妃们的意志,强行霸占了她们,还使得她们羞愤难耐,自尽而死。

这个事情发生之后,影响极为恶劣,无论是在明军之中,还是敌对阵营蒙古军方面,都是让人极为愤慨的事情,作为明太祖朱元璋来说,蓝玉虽为自己的爱将,立下赫赫战功,但是他的行为举止是朱元璋不能够容忍和宽恕的,因此等到蓝玉率军班师回朝之后,朱元璋就命人开始搜集蓝玉的罪证,最终将蓝玉处死,以儆效尤!

以上就是蓝玉霸占“蒙古王妃”之事虽不起眼,但却是蓝玉丢掉性命的致命因素!

许多人都说,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苛刻的皇帝,许多开国功臣都被他以各种罪名处死,但是,文者却认为明太祖朱元璋的“所作所为”都是有理有据的,都是能够站的住脚的,蓝玉之死,是因为他违背朱元璋的意志,功高震主,胡惟庸之死,则是因为他有不臣之心,想要谋反作乱,朱元璋因而将他处以极刑。

更多文章

  • 听闻自己被灭三族,77岁李善长拿出免死金牌,朱元璋:看背后的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但没想到,朱元璋只是冷笑一声,淡淡地回复了一句话,李善长一下子瘫倒在地,任由士兵押走。看着曾经的得力助手,被押至刑场,朱元璋也陷入了漫长的回忆之中。一、初识朱元璋1353年,朱元璋带着两万士兵攻打滁州,滁州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要想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朱元璋也选择了

  • 此人给朱元璋的驸马当老师,开学第一天就给了驸马一个下马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的驸马有多残忍,朱元璋对驸马的评价,朱元璋如何选驸马

    在洪武十五年的时候,经过推举他得以进入京城为朝廷效力,日常渴望人才的朱元璋也当即召见了他很多次,觉得徐宗实所上奏的事情都是比较实际且有用的,言辞也比较恳切,大多能够切中时宜,让老朱为之很是高兴,下诏将其委任为铨曹任司风纪,但徐宗实对此推辞了,便只能改封为铜陵主簿。然而没过多久后,徐宗实可能接受不了官

  • 靖难之役,建文帝明明占尽优势,为什么还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建文,万历为什么承认建文,靖难之役建文帝

    不过其中有一个疑点令人不解:掌握中央政权的建文帝拥有着绝对的优势,兵马几乎是朱棣的十倍,粮草充足,朝臣聚集,师出有名!而反观朱棣,封地只有一隅,仅剩的数万护卫还被建文帝调离京城。那么凭什么占尽优势的建文帝,最终却还是输给了自己造反的叔叔呢?其实朱允炆失败的原因,还是在他自己身上。早在朱元璋开始将儿子

  • 袁崇焕:名将的陨落,君臣关系的崩坏引发一系列恶果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袁崇焕十大未解之谜,袁崇焕的死亡原因,袁崇焕历史真实情况

    在这份奏疏中,袁崇焕提出辽东兵员过多,兵不在多而在精,他希望朝廷能够精简兵员,在部队精选出八万人,其中二万人留在山海关内,六万人则布置在山海关外。精兵的目的,就是要减少辽东战事在经济上对整个国家的拖累。袁崇焕认为自孙承宗以来“以辽人守辽土”的策略很有效,后续还是得继续贯彻。袁崇焕提出的一系列要求最终

  • 杀害岳飞的真正元凶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岳飞是如何被杀害的,名将岳飞惨遭杀害的六大原因,岳飞是怎样被秦桧杀害的

    其实,真正杀害岳飞的元凶是宋高宗赵构。奸臣秦桧只是为了一己私利,猜中了赵构的心思,充当了赵构杀害岳飞的代理人和具体执行者。而岳飞的众多部将反水,成了秦桧的帮凶。靖康元年(1126),金人围攻开封,钦宗赵桓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征召各路兵马到开封勤王。但赵构并未采纳宗泽的全力救援开封之言,只给宗

  • 明朝不善海战,为何郑成功能收复台湾?除了英勇,还与他出身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郑成功替谁收复台湾,1553年郑成功从谁手中收复台湾,郑成功回台湾的时间

    明朝末期,荷兰人已经占据了海上霸主的地位。他们拥有先进的战舰和快艇,每个荷兰士兵都有步枪、手枪和手榴弹。他们统治台湾几十年,在海岸边修建了大量的城堡和炮台,上面安装了威力巨大的火炮,海面上还停泊着很多舰艇和小船,而郑成功的军队基本上是用弓箭、刀剑等冷兵器,为数不多的热兵器也制作粗糙,杀伤力无法与荷兰

  • 朱棣造反时途经一小镇,给它改了个霸气名字,如今变成国际大都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座城市的名称就特别的有意思,它是朱棣起兵篡位时所经过的一个小镇,朱棣为了博个彩头,就给这个城市改了名,这个名字也一直跟随这个城市到今天,陪伴它一步步成为了国际大都市。朱元璋为了保证明朝的安稳,制定了许多集权政策,为了分给皇室宗亲更多的权力,他把朱家的子孙分封到了各地当藩王,朱元璋的本意是想让这些

  • 拐走李自成妻子的叛徒高杰,他的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高杰的老婆是谁,高杰和李自成妻子,高杰案

    高杰长得相貌英俊,仪表堂堂。李自成的妻子邢氏是那种英姿飒爽的美人,不但长相出众,而且聪明能干。她在李自成的军中负责发放粮草、武器等军用物资,把李自成大军的后勤管理得井井有条。李自成连年在外征战,不解风情,于是邢氏很快就看上了高杰,勾搭在了一起。就在二人打得火热的时候,李自成得到了暗报,说贺人龙最近要

  • 北宋的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说的是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宋的通判,王安石任舒州通判,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历史背景六贼"之名最早出于太学生陈东在宣和七年(1125年)的上书,陈东说:"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衅。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北宋末年的"六贼"。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都是宋徽宗的朋友 。蔡京与

  • 万历为何在张居正死后差点对其开棺戮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万历后期怀念张居正吗,万历首辅张居正惨死,张居正与万历十五年

    在十六世纪中期,也就是明朝中期,大明王朝出现了各种内外问题,到嘉靖时期,明朝其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尤其是嘉靖中期,嘉靖不再上朝理政,一门心思从事道教相关的事,炼丹、闭关、参坐成为主要工作,已无心朝政,主要靠严嵩一党处理国政。而严嵩一党腐败无能,导致国家政治混乱,民不聊生。海瑞曾感叹:“嘉靖者,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