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周年忌日,发生了很恶心的事情,难怪苍天不祐大唐社稷

李世民周年忌日,发生了很恶心的事情,难怪苍天不祐大唐社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19 更新时间:2024/2/9 14:10:15

皇帝病了,太子就要侍疾。古代的时候,皇帝吃药,必须要三个人试药。第一个是开药方的医生,第二个就是负责警卫的将军,第三个就是太子殿下。这一套礼制,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人下毒,毒害皇帝。李治作为大唐太子,肯定要侍疾。由于李世民的病实在是太重了,李治就留在宫中侍疾。

李世民感觉自己不行了,紧锣密鼓干了好几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就是命令程咬金带领飞骑,随时准备护送太子回京城登基。第二件事,就是把凌烟阁功臣李绩贬官。第三件事情,就是组成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托孤大臣班底。

李世民干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为李治接班做准备。李世民病卧床榻,还在为李治铺路。这个时候的李治在干嘛呢?正史记载,李治干了两件事。一件事情就是为父皇吸脓,表现得相当孝悌。李世民对李治非常满意,用了“孝爱”二字,来评价未来的大唐皇帝。

李治当着李世民的面,确实非常孝顺。李治背着李世民的时候,也非常有“爱”。只可惜,李治的爱,给了不该给的人。李治爱的这个人,就是他的庶母,李世民的小妾武才人。这件事情,按照正史《新唐书》的记载,就是:“高宗为太子时,入侍,悦之”。

老爹临死前还在为儿子铺路,儿子却在这个时候挖老爹墙角。这种事情实在是太恶心了,正史都不愿意多说这种恶心的事情,只用了十个字,就把这件事情搪塞过去了。李世民驾崩了,李治在长孙无忌和程咬金等人护送下,登上了皇帝宝座。

李治刚刚登基称帝的时候,帝位还不稳固,还有许多事情要办,没空顾及那个在父皇病中“悦之”的小姐姐。李治不管武才人,武才人只能按照礼制,去感业寺出家,当了一个比丘尼。出家的日子,是非常清苦的。武尼姑日夜盼望,希望李治能接她回宫。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李世民的周年忌日。李治依照礼制,要为皇考进香祈福。进香祈福的地点,比较合适的地方应该是大慈恩寺。大慈恩寺是李治当太子的时候,为考大人长孙皇后祈福修建的寺庙。大慈恩寺的住持,是鼎鼎大名的三藏法师玄奘。

无论是从哪个方面考虑,李治都应该去大慈恩寺为皇考进香祈福。李治就算是不去大慈恩寺,也可以去崇义寺。崇义寺是李渊拨款,大唐桂阳公主负责修建的寺庙,规模在当时也比较大。大慈恩寺和崇义寺,都没有成为李治进香的选项。李治选择去感业寺,为皇考祈福。原因很简单,感业寺有一个“悦之”的小姐姐武才人。

李治突然驾幸感业寺,感业寺的尼姑们,不知道天子会驾临,都没有做好准备。武尼姑也不知道李治会来,也是来不及做准备。李治突然来了,武尼姑见到了日夜盼望的心上人。正史《新旧两唐书》记载,武才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惊喜,马上就哭了。

武氏是非常要强的女人,我翻了许多史料,发现这是唯一一次有明文记载的武则天哭泣的内容。武氏哭了,把李治的心都哭化了。李治的性格跟武则天不一样,李治非常喜欢哭,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举个例子,《新唐书》记载,李治出差回来,见到久违的妹妹晋阳公主,都能跟妹妹抱头痛哭。

多愁善感的李治,看到武氏哭了,也跟着哭。这件事情,正史《新旧两唐书》也有明文记载:“帝过佛庐,才人见且泣,帝感动。”

如果是一对合法的情侣有这样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感人的事情。问题的关键是,武媚娘是李治的庶母啊。孝子借着为考大人祈福的由头,跑去跟庶母幽会,还抱在一起哭成一团。这种事情,实在是太恶心了。

李治和武才人的事情,马上就传得沸沸扬扬,让李治的原配王皇后知道了。王皇后当时正在跟萧淑妃斗气,就想联合武才人,把萧淑妃扳倒。王皇后顺水推舟,让李治接武才人回宫。李治也是就坡下驴,册封武氏为昭仪。

李世民周年忌日,发生了李治与庶母那档子恶心事,大唐朝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武氏后来杀了王皇后,与唐高宗“二圣并尊”。武皇后的实力越来越强,最后取代了大唐社稷,建立了武周社稷。

古代的时候,一个朝代的建立,有三个重要的标志。一个是太庙,一个是社坛,一个稷坛。三样东西加起来,就是太庙社稷。如果太庙和社稷被毁了,就是天不祐这个朝代,这个朝代就算是灭亡了。

武则天称帝的时候,把大唐的太庙和社坛、稷坛都毁了。大唐的国号,也改成了武周。太庙和社稷被毁了,就是天不祐大唐,大唐就算是灭亡了。大唐社稷断绝是既成事实,直到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大唐社稷才得以恢复。大唐社稷一度断绝,宗室子弟横遭屠戮,这就是李治遭到的惩罚啊。

本文史料来源:《新旧两唐书》《资治通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代雄主李隆基,晚年的结局很悲催,原因竟然与他的两个儿媳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隆基悲惨晚年,李隆基晚年为什么不禅位,李隆基为啥晚年那么悲惨

    李隆基当了皇帝后,在处理朝政时也颇有才华,这也使得他在当政初期四海升平,迎来了历史上的“开元盛世”。不过,正如俗话所云:饱暖思淫欲。李隆基在当上皇帝后,随着国家的逐渐太平,他也开始荒废朝政,专注于享乐起来。生活的堕落最终让他彻底沦陷,所以,一代雄主李隆基,晚年的结局很悲催,原因竟然与他的两个儿媳有关

  • 宰相写下“青鹅”两字被处死,众人不解,武则天:把字拆开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截获青鹅2字信件,武则天宰相一览表,武则天时期73个宰相列表

    武则天以女子之身,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称帝,一开始,朝堂之上反对的官员也不少。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骆宾王。他因写了一篇《讨武氏檄》,而被愤怒的武则天诛杀了。此外,也有一些身居高位的官员挺身而出,比如英国公徐敬业、宰相裴炎。裴炎出身于河东裴氏,年轻时就十分勤奋苦读,后来凭借才华一

  • 大战杨家将呼家将的南唐第一高手洪雷,宋军五将败阵,勇斗呼延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神槊无敌将】穆桂英出山挂帅,九龙峪一战大破天门阵,伴随着颜容、萧天佐、萧天佑与韩昌这些人物的阵亡,宋辽两国从此罢兵言和。而在这次大战中却逃出了一个人,他就是颜容的小师弟洪飞,这位十七岁的小道士,隐姓埋名在民间生活了十多年,他娶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洪雷,第二个儿子叫洪海。洪飞幼年时经常得到师兄颜容

  • 阎王为何一见李世民就吓得跪拜?看看他前世,玉帝都得让其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人生死的阎王爷。因为一旦见到他,便意味着你已经死了,所以无论谁都对他害怕不已。但在西游记中却出现了一个例外,唐太宗李世民进入地府后,阎王竟被吓得亲自跪着迎接,这是为何呢?难道地府里的大王还害怕人间的皇帝吗?那为何唐高祖李渊却成了孤魂野鬼呢?首先我们来谈谈李世民为何会来到地府,这一切还得从大怨种泾河龙

  • 唐朝一书法家宰相,因直言进谏被皇帝杀害,只为后世留下2部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著名书法家,唐朝后期最著名的书法家,唐朝中期的杰出书法家

    可是被武则天迫害致死的众多无辜人士却是无法掩盖的事实,这不是一句是非功过由后人评价就可以回避的暴虐。宰相欧阳通因为直言进谏被武则天杀害,一代书法家悲惨落幕,只留下了《道因法师碑》《泉南生墓志》两部作品,不得不说是书法界的一大憾事。著名书法大师欧阳通,初唐四杰、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四子,本是名声显赫

  • 唐代的避讳之风无处不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代避讳字,唐朝的陋习,如何看待唐代避讳现象

    南诏文化人待遇颇高南诏统治者对待掳掠回的文化人待遇颇高,“郑回者,本相州人,天宝中举明经,授州西泸县令,阁罗凤以回有儒学,更名蛮利,重爱之,使教凤迦异……又异牟寻立,又令教其子寻梦凑,回久为蛮师,凡授学,异牟、梦凑,回得棰杖,故牟寻以下皆惮之”,这里记述了安史之乱时被南诏俘虏的郑回,因其饱学儒学,被

  • 文成公主入藏展示了大唐的风范,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去吐蕃和亲的公主,当年文成公主是怎么入藏的,文成公主在唐朝的地位

    贞观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大唐,提出要娶一位唐朝的公主,结果遭到了拒绝。结果双方爆发了战争,松赞干布扬言若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唐朝。不过唐军打败了吐蕃,松赞干布害怕了,派遣使者来大唐谢罪,还再次请婚。于是,唐太宗将一宗室女封为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她就是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

  • 五代十国时期:商业发展迅速,市民阶层出现萌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五代十国经济表现,五代十国南北经济发展,五代十国社会发展趋势

    作为我国历史上继五胡十六国之后的又一乱世,五代十国的存在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当中可谓是显得颇为籍籍无名。从变革力度来看,五代十国与春秋战国相比远远不及;从激烈程度来看,它与五胡十六国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而从传奇性来看,三国时代经过《三国演义》的推广之后,更是远远大于五代十国。但即便如此,这并不代表五代十

  • 唐朝的强大不是没有道理的,看看他们的骑兵部队,你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的骑兵有多可怕,唐朝骑兵谁厉害,唐朝骑兵兵种名称

    唐朝在骑兵运用上最出色的一场战争,莫过于虎牢关之战,当时的李世民就是凭借骑兵的优势将一场本可能被敌方两面击杀的局面,迅速反败为胜。当时唐军在李世民的带领下一度将王世充的根据地包围下来,但是面对王世充的坚守和洛阳稳固的城防,李世民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打开局面,而这时候另一个割据势力窦建德派兵支援王世充,为

  • 为何南宋会被后世公认为正统王朝,而南明却被认为割据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宋能划江而治南明为啥不行,南宋和南明的实力,南宋南明历史

    这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晋、唐、宋、清这几个王朝做到了重新控制首都,或重新组建首都并延续王朝统治。南宋和北宋是一个王朝,和西汉、东汉以及西晋、东晋类似。理由很简单,因为南宋建立在北宋灭亡之后。尽管“伪楚”夹在南宋和北宋之间,但张邦昌从未实控过局面,显然和夹在西汉东汉之间的王莽新朝不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