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代十国时期:商业发展迅速,市民阶层出现萌芽

五代十国时期:商业发展迅速,市民阶层出现萌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02 更新时间:2024/2/9 14:10:44

作为我国历史上继五胡十六国之后的又一乱世,五代十国的存在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当中可谓是显得颇为籍籍无名。从变革力度来看,五代十国与春秋战国相比远远不及;从激烈程度来看,它与五胡十六国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

而从传奇性来看,三国时代经过《三国演义》的推广之后,更是远远大于五代十国。但即便如此,这并不代表五代十国在中国历史当中就是无足轻重的。相反,五代十国时期的商业发展显现出异常璀璨的光辉。

一、五代十国时期的商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1、抑商思想在五代十国之前占据主流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文明我,我国历朝历代以来都以农业作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大计,保障农业的正常生产也一直都是历朝历代统治者治国理政的重心。反观商业,则处于一个完全不同的地位。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再加上社会制度不完善的原因,导致当朝政府对于社会的掌控力度其实往往处于一个并不算十分严密的状态。

然而,商人本身却拥有极大的流动性,经常在各个地区之间辗转,这就增加了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最重要的是,商业本身所具有的营利性也容易促使大量农民放弃耕地、转而经营商业,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

在这样的情况下,商业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一个被打压的地位和状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商人就已经饱受歧视,不受主流社会的待见。到了汉朝时期,汉高祖刘邦更是亲自制定了一系列打压商人的政策,如禁止商人乘坐马车和穿着华丽的衣服。

此后随着时间的发展,虽然朝代不断更迭,从西汉到东汉,再到魏晋南北朝,到了唐朝时期,商人的境遇依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抑商思想更是在整个社会当中根深蒂固。

在唐朝律法当中曾明确规定:官人身及同居大功以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者,不得仕。其对商人群体的歧视以为展露无遗,李白便是这种规定下最为著名的受害者之一。

2、重商思想开始在五代十国时期兴起

但是,当时间来到五代十国时期,社会环境开始发生堪称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人的境遇也在这一时代浪潮当中得到极大改善。一方面,在黄巢之乱当中,原先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掌握着极大话语权的大量世家大族被连根拔起,所谓的贵族思想在整个中国遭受到巨大打击,社会的主流思想也伴随着这种变化而开始变得不同,对待商业态度的变化便是如此。

另一方面,由于此时身处乱世,没有一个足够统一的中央政权来对全国实施控制,儒家思想的局限性便在这种乱世之中体现出来——不再能够对人们施加足够强大的影响。而也正是失去了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限制,人们对于商业的态度得以大为改观。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我国历史上一大乱世,五代十国的斗争其实也无比激烈。在短短五十多年间,中国境内先后出现了五个较大的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以及十个分别割据于全国各地的小型政权,其中较为著名的便有李煜所统治的南唐。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政权从建立到灭亡,几乎都处于连年的战争当中,国家对于财政的需求达到一种极为迫切的程度,仅仅依靠农业显然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出于发展经济的目的,当时五代十国时期的许多政府都对商业保持一种较为扶持的态度,这就为商业发展营造了一个相当良好的环境。

最后,五代十国本身的政治环境也要求人们通过发展商业来维持本国内部社会的稳定。作为一个面积辽阔的大国,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地理风貌差距极大,不同地区所盛产的物品也因此各有不同,如沿海地区盛产盐,蜀地的丝织业和茶业则一直以来都在中国内部享有盛名。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仅仅依靠本国内部的生产力,那么显然无法满足全国人的需要,在某种必需物品陷入严重不足时甚至还会引发动乱。因此,当时的统治者都十分注重联通区域间的商业贸易,如后晋高祖石敬瑭便曾发布命令要求“自今后不得阻滞商旅”,充分反映出对商业发展的重视。

同时,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五代十国时期的商业发展开始呈现出一个相当突出的乱象——官商勾结。一方面,正如前文所说,随着世家大族在唐朝末年的黄巢之乱当中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原先高官之间所普遍存在的对商业的鄙夷思想几乎消失,他们不仅开始亲自插足商业,甚至利用自己手中的特权来以权谋私。

另一方面,部分商人在这种思想较为开放、政府管制较为宽松的情况下,也得以积累万贯家产。而失去了传统儒家思想的限制,这些商人在花费大量财富后得以进入官场,从原先低贱的商人摇身一变成为高贵的官员,这是以往历朝历代都难以比拟的。

二、商人群体的势力随着时间发展不断壮大

1、商人们的商业经营活动促成了那个时代的繁荣

正所谓“商人重利轻别离”,商人本身就是一个逐利属性极其强烈的群体。当身处五代十国这样一个适合商业发展的环境时,他们的商业活动也随之进入兴盛状态。虽然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国处于一种政权林立的分裂状态,战争更是常态,但这并未断绝不同国家之间的商业交流。

据相关文献记载,后唐明宗曾多次下诏准许淮南地区的商人来到后唐地界之上,“兖州奏:密州淮口,准敕放过往来商客一千八十八人”。另外,也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对外贸易在当时就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繁荣的程度,泉州地区更是专门设置了类似于市舶司一类的机构来招待外来商人,足以可见其对外贸易之频繁和规模之大。

也正是因为这些商人们的活动,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大量繁荣的商业都市。其中既有着如扬州、杭州、成都这般早在唐朝之时就已经享有盛名的城市,也有着如福州、潭州、岳州等新兴的商业城市。

大量商人来到这些城市进行商业经营活动,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以成都为例,当时的成都城内有着东、西、南、北四个日常性的市场,其内贸易的货物也种类繁多,花、蚕、锦、药等一应俱全,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

而从人口来看,当时的成都仅仅是在城市内部就有着不下十万户的人口,这不仅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同时也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再度推动了城市的繁荣,形成了一个正向的良性循环。

2、市民阶层在这一时期也趁势兴起

有关于我国历史上市民阶层开始兴起的具体时间,学术界尚且没有真正的定论,有的认为是宋代,有的则认为是在明代或者元代。但不管最后的结论如何,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在当时五代十国时期的社会,我们可以发现大量市民阶层的影子。

前文已经说到,由于商业发展的繁荣,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大量繁荣的商业都市。这些城市内部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相当兴盛,铸钱、陶瓷、茶业、纺织等都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大量劳动者外,这些城市凭借本身的繁荣吸引了大量消费阶层来到本地,如文人墨客、官僚、富商大贾等。

正是由于这种庞大的消费市场,五代十国时期的人们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对粮食作物的种植,而是转向针对于不同的消费需求来调整商业经营活动。由于古代上层统治阶级对于花卉的需求量较大,当时便出现了专门的花卉种植业务。

对于这种现象,郑谷便曾在其诗中有着这样的描写:“禾黍不阳艳,竞栽桃李春。翻令力耕者,半作卖花人。”另外,也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原先用于限制商业发展的坊市分离制度也遭到冲击,不仅在市外可以进行交易,早市和夜市的出现也反映出了当时商业发展的繁荣。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市民阶层的力量愈发壮大,这也为后面宋朝时期商业繁荣的局面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总的来说,作为我国历史上相对来说较为籍籍无名的时期,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国同样是一次社会变革的时期,尤其商业的发展更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和巨大的变革力度。

正是由于人们的思想在五代十国时期发生巨大的变化,为后世宋朝时期的商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丰厚的经验,也促进了中国古人们的思想解放,使商业得以被放在一个更为平等的地位。

同时,虽然我们无法完全认为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市民阶层崛起的开端,但市民阶层在这一时期的萌芽却是毋庸置疑。

更多文章

  • 唐朝的强大不是没有道理的,看看他们的骑兵部队,你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的骑兵有多可怕,唐朝骑兵谁厉害,唐朝骑兵兵种名称

    唐朝在骑兵运用上最出色的一场战争,莫过于虎牢关之战,当时的李世民就是凭借骑兵的优势将一场本可能被敌方两面击杀的局面,迅速反败为胜。当时唐军在李世民的带领下一度将王世充的根据地包围下来,但是面对王世充的坚守和洛阳稳固的城防,李世民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打开局面,而这时候另一个割据势力窦建德派兵支援王世充,为

  • 为何南宋会被后世公认为正统王朝,而南明却被认为割据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南宋能划江而治南明为啥不行,南宋和南明的实力,南宋南明历史

    这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晋、唐、宋、清这几个王朝做到了重新控制首都,或重新组建首都并延续王朝统治。南宋和北宋是一个王朝,和西汉、东汉以及西晋、东晋类似。理由很简单,因为南宋建立在北宋灭亡之后。尽管“伪楚”夹在南宋和北宋之间,但张邦昌从未实控过局面,显然和夹在西汉东汉之间的王莽新朝不可同

  • 成吉思汗俘虏敌军妻女,全部纳为己用,为何从不担心她们报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吉思汗杀了多少俘虏,成吉思汗被俘虏过吗,成吉思汗对俘虏的态度

    在无数征战中,许多和自己对抗的人都被自己灭掉,但是女子一般都作为俘虏,这也是为何他可以有好几百名嫔妃的原因,因为这些女子都是战争中的战利品,这很令人惊讶,成吉思汗果真是凭本事抢来的女人啊。因为蒙古国彪悍的民风,使得其他部落不敢与其交锋,这就造成了成吉思汗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部落或是国家都会用自己的妻

  • “澶渊之盟”开启了宋辽双赢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辽的澶渊之战,澶渊是今天的哪里,澶渊之盟对辽和宋的影响

    “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为:宋辽约为兄弟之邦,宋真宗尊称萧太后为叔母,辽圣宗尊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圣宗为弟;北宋每年向辽输送“岁币”“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以白沟河为界河,沿边州军,各守原有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双方不得创筑城堡,改移河道。从盟约内容看,主要还是规定宋辽双方罢兵言和,各守原疆

  • 宋朝皇帝吃的太奢侈,其中有一宫廷厨艺,至今为何未能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皇宫内管理皇家膳食的宫人名叫“司膳内人”,这一称呼也是自宋朝以后对这一人员一个统称。“内人”就是指的宫人。宋朝由司膳食内人记载的一篇《玉食批》再现了宋朝皇宫里的美食。这里所说的“玉食”就是珍美的食品,而“玉食批”是指皇宫里的菜单,“批”是古代公文一种。可见宋朝时皇宫里就有专门用公文形成的菜单。且

  • 长期袭扰明朝的蒙古军队,到了明朝末年为什么反而不袭扰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怎么对付蒙古骑兵,明朝对蒙古军事战略,明朝末年蒙古军队

    土木堡之战那到了明末,这些蒙古军队怎么反而消停了,不袭扰明朝了呢?有一句简单的话讲就是:我也想,但是实力不允许呀。到了明末,蒙古部落继承了其光荣传统——又分裂了。要说这段历史,那是符合了《三国演义》上说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明朝中期,蒙古人称为达延汗,汉人称为小王子的人出现了,他又一次统一了蒙

  • 这个王朝曾是北宋最强劲的对手,后来集体失踪至今下落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王朝曾是北宋最强劲的对手,后来集体失踪至今下落成谜以“靖康之难”为分界线,宋朝又分为北宋时期和南宋时期,当初在建立宋朝以后,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避免了中晚唐“藩镇割据”乱象的再演,一招“杯酒释兵权” ,将兵权与财政 权集中到了中央的手里,但也因此导致宋朝的军事实力偏弱,在与周围强敌的战争中屡屡失利。

  • 谋略不输刘伯温,才气不输王阳明,他是明朝第一奇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伯温和王阳明谁厉害,王阳明刘伯温齐名的还有谁,刘伯温王阳明哪里人

    影视剧中的朱元璋有人说是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刘伯温以神机妙算而著称于世,向有“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之说。所以,称刘伯温为明朝第一谋士更合适些。刘伯温有人说是王阳明。写过畅销书《明朝那些事》的当年明月就是这么认为的。当年明月曾说,“王阳明的心学,是中华文

  • 人皆养子望聪明,他惟愿孩儿愚且鲁,苏轼别具一格的洗儿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苏轼洗儿诗,苏轼经典嬉戏诗句,苏轼写过和孩童有关的诗

    作为小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次洗澡,那是非常隆重的,历史上很多名家也都写过有关于洗儿的诗词,比如梅尧臣的:“画盆香水洗且喜”,白居易的“玉芽珠颗小男儿,罗荐兰汤浴罢时。”杨万里《贺必远叔四月八日洗儿》“吾家英杰相间起,胄出关西老夫子……愿儿长成读祖书,再起门户光乡闾。”甚至欧阳修还为梅尧臣的儿子写过一首以

  • 暴君|雄才大略而又荒淫暴戾的三志帝王—完颜亮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完颜亮一生简介,完颜亮是个怎样的君王,沈筝和完颜煌后续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完颜亮塑像史载完颜亮生于公元1122年,字元功,今天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人。金国的开国皇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庶孙,金朝的第四位皇帝、文学家,史称金废帝,父亲完颜宗干,金太祖的庶长子,金熙宗执政时期封为太师,梁宋国王。完颜亮自幼就展现出了他的天授英才,多谋善断,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