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敦之乱,东晋危机,历史书上不会告诉你的东西:世家联合的本事

王敦之乱,东晋危机,历史书上不会告诉你的东西:世家联合的本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934 更新时间:2024/1/18 19:49:50

我们可以从王敦的两次叛乱谈起。

其实早在司马炎时期,就开始扶持外戚力量来维护皇权,以此来对抗世家。否则也不会有惠帝一朝的杨骏辅政。只不过杨骏被司马氏宗王、贾后与世家三方联手干掉了。

自此,惠帝的朝堂便是贾后与世家共同执政,直到贾后杀掉太子司马遹,暴露了晋室皇权的虚弱,使得司马宗室觊觎皇位,开了八王之乱。

东晋司马睿能登基为帝,靠的是王家兄弟王导、王敦。王导“录尚书事”参与朝政,王敦为大将军,督镇地方。兄弟俩一内一外,也难怪当时俗语说:“王与马共天下”。

司马睿为了削弱王氏,便扶持刁协、刘隗二人,疏远王导。这俩人借着皇帝的名义,打击世家,收拢权力,一时间风光无两。

但他们忘了:权力是寄托于实力的。他们权力的源头是“皇帝”,而司马睿本身都没有什么实力的,作为皇权延伸的刁、刘二人,又能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权力?

刁刘二人对世家的打压,必然引来世家的不满。正好这时候,王敦有了“不臣之心”,以刁协、刘隗二人“奸佞谄媚,谗陷忠良,蛊惑圣听,扰乱朝政”为由,从荆州起兵,顺江而上,直达建康。

王敦此举正合世家的心意,于是世家决定集体“装瞎”。借王敦的手,给晋帝司马睿一点“教训”。

温峤周顗说:“大将军此举似有所在,当无滥?”大将军这样做一定有他的理由,不如我们别管了。

世家不出力,司马睿不得不派刁协、刘隗领兵。但他们的士兵怎么是王敦的对手?

王敦的基本盘在荆州,荆州西方有成汉、北方有前后赵,是东晋边防中最重要的一环。荆州能防守这三方势力,可想其军事实力绝对不弱。

司马睿身边的士兵都是什么人?不过是一群皇宫保安罢了。

因此,在司马睿所谓的六军都败于王敦后,不得不向对方妥协了。

王敦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江州牧”,自此东晋朝堂的权力便到了王敦的手里。司马睿身为皇帝,却如此憋屈,不久便郁郁而终。太子司马绍即位,是为晋元帝。

以他爹司马睿的威望、手段都不是王敦的对手,刚刚登位司马绍就更不行了。王敦的威势越来越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的野心是会增长的,王敦便是如此:司马绍小儿,我王敦为何不取他而代之?

王敦想要登位,势必要提高自己的威望,而提高自己的威望,就需要踩着一些人上位。所谓威望,也不过是让人听话的东西罢了。可能是智慧,也可能是武力。

王敦动的便是武力,挡他路的统统除掉,比如周顗、戴渊。

“谋反”这东西,你除非有绝对的实力,否则那一次不是争斗一番?王敦威望不足,军事实力也不足以碾压东晋所有的武装力量。

哪怕在王氏一族内部,王导一系也是反对王敦“篡位”的。

王导之所以反对是因为利益与收益不成比例。皇帝召见他王导,也得起身迎接,这样的待遇还非得冒着杀头的作用,去篡位?王导当世家的代言人,既能收获权力,又没有风险,为何参与叛乱?

而且其他世家也不允许王敦篡位。大家本来搭伙吃饭,你王敦倒好要吃独食,这能行?

天时地利人和,王敦也就占了个地利罢了。

这个时候,司马绍弱,王敦强。世家的砝码作用又开始显现,为阻拦王敦篡位而联合。郗鉴、温峤、王导、庾亮等都开始了反王敦的准备。

王敦第一次轻易攻破了石头城,周札开门占有很大的原因。但王敦再次起兵谋反的时候,难度却不是一般的大了。因为东晋世家大部分都反对王敦篡位。

司马绍在诸多世家的联合下,召集边军祖约、刘遐、苏峻等人回兵保卫建康,攻打王敦。

王敦战事不利,再加上岁数大了。在一次交战中,王敦军败给了司马绍,王敦一时没缓过来劲,便病死了。王敦一死,他的大军便失去军心无力再战了。

这时候苏峻、祖约等战斗力强的边军也到了,王敦的手下王含、钱凤等人迅速败亡了。

王敦前后两次叛乱,形势不同主要是世家的态度。王敦其实也明白世家带来的阻力,因此临死前他留下上中下三策:“我死之后,莫若释兵散众,归身朝廷,保全门户,上计也;退还武昌,收兵自守,贡献不废,中计也;及吾尚存,悉众而下,万一侥幸,下计也。”

一投降,二表面臣服实际割据,三拼死一搏,没准能拿下皇位。

王敦为何说投靠朝堂,便能保存“门户”?因为王敦也是世家的人,他太清楚世家的尿性了。主犯王敦死了,再追责也没意义了。毕竟若是深追下去,东晋朝堂的世家那个没“罪”?

东晋朝庭后来为死于王敦之乱的忠臣追谥,就连开门迎王敦入石头城的周札都混了一个“忠臣”的下场,这还有奸臣吗?

东晋朝堂不过是世家的游戏场,皇权衰落到极致。皇帝也就是比傀儡多些自由罢了。王敦临死前的三策,正是看出了世家在其中的关键。他明白,没有绝对的实力,无法打破世家的垄断。

世家向来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罢了。桓温、殷浩都是世家推出的代言人,只不过有些人跳出了游戏罢了。

更多文章

  • 为何高力士一死,半个盛世唐朝也随着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高力士有哪些事迹,唐朝历史上的高力士,唐朝高力士是怎样的人

    冯元一,广东省茂名市人。唐初因岭南流人谋反案而年幼被阉割。因为长得标致,被岭南讨击使李千里进奉入宫,武则天嘉赏其聪慧机敏,又是一个美男子,让他在身边服侍,后因小过,被鞭打赶出。宦官高延福收为养子,高延福出自武三思家,高力士于是往来于武三思第宅。一年后,武则天复召其入宫,隶属司宫台,官府供给粮食。高力

  • 李世民周年忌日,发生了很恶心的事情,难怪苍天不祐大唐社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皇帝病了,太子就要侍疾。古代的时候,皇帝吃药,必须要三个人试药。第一个是开药方的医生,第二个就是负责警卫的将军,第三个就是太子殿下。这一套礼制,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人下毒,毒害皇帝。李治作为大唐太子,肯定要侍疾。由于李世民的病实在是太重了,李治就留在宫中侍疾。李世民感觉自己不行了,紧锣密鼓干了好几件大事

  • 一代雄主李隆基,晚年的结局很悲催,原因竟然与他的两个儿媳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隆基悲惨晚年,李隆基晚年为什么不禅位,李隆基为啥晚年那么悲惨

    李隆基当了皇帝后,在处理朝政时也颇有才华,这也使得他在当政初期四海升平,迎来了历史上的“开元盛世”。不过,正如俗话所云:饱暖思淫欲。李隆基在当上皇帝后,随着国家的逐渐太平,他也开始荒废朝政,专注于享乐起来。生活的堕落最终让他彻底沦陷,所以,一代雄主李隆基,晚年的结局很悲催,原因竟然与他的两个儿媳有关

  • 宰相写下“青鹅”两字被处死,众人不解,武则天:把字拆开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截获青鹅2字信件,武则天宰相一览表,武则天时期73个宰相列表

    武则天以女子之身,冒天下之大不韪而称帝,一开始,朝堂之上反对的官员也不少。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骆宾王。他因写了一篇《讨武氏檄》,而被愤怒的武则天诛杀了。此外,也有一些身居高位的官员挺身而出,比如英国公徐敬业、宰相裴炎。裴炎出身于河东裴氏,年轻时就十分勤奋苦读,后来凭借才华一

  • 大战杨家将呼家将的南唐第一高手洪雷,宋军五将败阵,勇斗呼延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神槊无敌将】穆桂英出山挂帅,九龙峪一战大破天门阵,伴随着颜容、萧天佐、萧天佑与韩昌这些人物的阵亡,宋辽两国从此罢兵言和。而在这次大战中却逃出了一个人,他就是颜容的小师弟洪飞,这位十七岁的小道士,隐姓埋名在民间生活了十多年,他娶妻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叫洪雷,第二个儿子叫洪海。洪飞幼年时经常得到师兄颜容

  • 阎王为何一见李世民就吓得跪拜?看看他前世,玉帝都得让其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人生死的阎王爷。因为一旦见到他,便意味着你已经死了,所以无论谁都对他害怕不已。但在西游记中却出现了一个例外,唐太宗李世民进入地府后,阎王竟被吓得亲自跪着迎接,这是为何呢?难道地府里的大王还害怕人间的皇帝吗?那为何唐高祖李渊却成了孤魂野鬼呢?首先我们来谈谈李世民为何会来到地府,这一切还得从大怨种泾河龙

  • 唐朝一书法家宰相,因直言进谏被皇帝杀害,只为后世留下2部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著名书法家,唐朝后期最著名的书法家,唐朝中期的杰出书法家

    可是被武则天迫害致死的众多无辜人士却是无法掩盖的事实,这不是一句是非功过由后人评价就可以回避的暴虐。宰相欧阳通因为直言进谏被武则天杀害,一代书法家悲惨落幕,只留下了《道因法师碑》《泉南生墓志》两部作品,不得不说是书法界的一大憾事。著名书法大师欧阳通,初唐四杰、唐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四子,本是名声显赫

  • 唐代的避讳之风无处不在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代避讳字,唐朝的陋习,如何看待唐代避讳现象

    南诏文化人待遇颇高南诏统治者对待掳掠回的文化人待遇颇高,“郑回者,本相州人,天宝中举明经,授州西泸县令,阁罗凤以回有儒学,更名蛮利,重爱之,使教凤迦异……又异牟寻立,又令教其子寻梦凑,回久为蛮师,凡授学,异牟、梦凑,回得棰杖,故牟寻以下皆惮之”,这里记述了安史之乱时被南诏俘虏的郑回,因其饱学儒学,被

  • 文成公主入藏展示了大唐的风范,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去吐蕃和亲的公主,当年文成公主是怎么入藏的,文成公主在唐朝的地位

    贞观时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大唐,提出要娶一位唐朝的公主,结果遭到了拒绝。结果双方爆发了战争,松赞干布扬言若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唐朝。不过唐军打败了吐蕃,松赞干布害怕了,派遣使者来大唐谢罪,还再次请婚。于是,唐太宗将一宗室女封为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她就是文成公主。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

  • 五代十国时期:商业发展迅速,市民阶层出现萌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五代十国经济表现,五代十国南北经济发展,五代十国社会发展趋势

    作为我国历史上继五胡十六国之后的又一乱世,五代十国的存在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当中可谓是显得颇为籍籍无名。从变革力度来看,五代十国与春秋战国相比远远不及;从激烈程度来看,它与五胡十六国之间也存在一定差距;而从传奇性来看,三国时代经过《三国演义》的推广之后,更是远远大于五代十国。但即便如此,这并不代表五代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