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比一个奇葩!太平天国曾给各省改名,看看你在的省份叫啥

一个比一个奇葩!太平天国曾给各省改名,看看你在的省份叫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919 更新时间:2024/1/18 16:53:10

这帮起义联盟的农民军给自己的集团起名叫太平天国,意思是想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国度。

也许是迷信搞得深得人心,起义后,民间很多百姓响应,太平军的人数迅速扩张,实力大到连清廷都害怕。太平军占领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后,决定给自己的国度找个像样的都城。

他们把目光放到了南京城上。当时江南大部分地区已经在太平天国的管辖范围内了,再向北,再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攻入北京,一直负责打仗的东王杨秀清认为南京是一个合适的据点。

那时的南京还叫金陵,洪秀全觉得不够霸气,哪像一国都城该有的名字,于是金陵改名为天京,跟天国对应。

都城有了,太平天国便接着开始往长远的考虑,将来拿下全国之后,每个省份该起个什么样的新名字。

1851年,洪秀全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起义,1853年3月太平天国就定都了天京,短短两年时间能拿到这个成绩,也难怪太平天国骄傲。

以这个速度往下发展,攻占北方,也是指日可待。提前将各地区的新名字起好,待拿下北京城的那天,便可以直接宣布天国的新规章制度。

改名之旅

洪秀全下面的各个王也觉得很有道理,既然要反清,就反得彻底一点,将那些不顺眼,不顺耳的东西通通改过。

太平天国领导班子连洪秀全在内共有六个王,除了洪秀全、冯云山韦昌辉,其他都是农民出身,斗大的字不识一个。

而这三个稍微有点文化的人,也没有一个科考考上了,认字还行,要自己创点什么有文化的东西出来还是挺为难他们的。

于是六大王给各省份地区重取的名字也是基本没眼看。

洪秀全有个族弟叫洪仁玕,虽然也跟洪秀全一样科考失败,但他自幼爱读天文地理,史书之类的,教过一段时间的村塾,后来被清兵围攻,逃脱后去了香港生活,算是开阔了眼界。

1859年,洪仁玕回到天京,便立刻被洪秀全重用,任命为军师。

由于他对西方文化比较有见识,改地名这事便让他来主理。

太平天国改名有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像历代皇帝那样,避讳所有王的名号;其次,天国其他统治高层的姓名都不能涉及;第三,天子才能用的龙和王之类的特殊字词,也不能使用。

这一下,就给改名横加了不少条条框框。金陵改天京还好,能从字面意思上看懂是天国都城、京师的意思,可其他地方就改的啼笑皆非了。

奇葩的新名字

由于当时太平天国占领的是南方,北方还牢牢掌握在清廷的手中,相对于南方来说,北方的政权就是有罪的,于是洪秀全将北京周围的很大一片地区凑在一起,起了个“罪隶”的名字,包括北京、天津,及部分华北地区,因为这里是清朝的政权中心所在地。

山东和山西因为含有冯云山的山字,被改成了珊西和珊东;云南有个云字,也触了冯云山的霉头,改成芸南贵州避讳萧朝贵的名字,改成桂州。

而太平天国起家的广西省,就必须得有个福气满满的名字了,叫桂福。于是这桂州和桂福放在一起看,还以为是一个省下属的地区。

东北被改得最过分,因为满人的起源是在东北,吉林因为有个吉字比较吉祥,保住了没改,黑龙江被改成乌隆江。

大概是因为黑龙这个词听起来有龙的威武霸气,为了杀一杀满人的气势,改成了乌隆。沈阳原叫奉天或盛京,因为“天”又触了洪秀全“天王”的霉头,被改成了奉添

湖北的武昌,昌字犯了北王韦昌辉的忌讳,改成了五仓

太平天国不仅给国家的省份地区改名,生活在太平天国势力下的老百姓也纷纷改名换姓,生怕自己的名字碰到了哪个高层的忌讳而引来杀生之祸。

还好这场太平天国运动只是威风了一时,否则真要这么胡搞下去,民间几百上千年的传统全都被他们改完了。

太平天国名义上说的是人人平等,其实他们不过是在满足个人对权力的欲望,从改名字这件事上就能看得出来,他们做事全凭个人心情。

没有文化,没有大局观和治国之道,太平天国走向覆灭是必然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康熙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选择让雍正继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为啥把皇位给雍正了,康熙选雍正继位对吗,雍正和康熙什么关系

    当年太监在宣读康熙的遗照时,居然有大臣直接站出来了。他认为是雍正篡改了圣旨,并且一口咬定,圣旨上本来写的是十四皇子,但是被他把十改成了于。不过清朝的圣旨是一式两份的,一份是汉语写的,一份是满文写的,在满文上还是写的皇四子继承皇位,因此这种说话是不成立的。除此之外,胤禛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康

  • 杨天石:辛亥革命的性质并非是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天石讲辛亥革命,杨天石简历,历史学家杨天石生平

    事实,正常的的商人是不可能支持革命的,因为革命会给商业带来巨大的灾难。而商人更希望体制的改变,有利于资本运作(个别军火商人不在本人论述范围内,而且当时民族资产阶级还不是军火商,更不是革命受益者和支持者)。杨天石先生认为当时民族资本家们力图求稳(四川保路运动应该算例外,因为投资失败,想嫁祸于人,煽动革

  • 不是晴川 也不是甄嬛 雍正最爱的妃子应该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的妃子有晴川吗,宫锁珠帘雍正还记得晴川吗,雍正和晴川宫锁珠帘

    在清宫剧《宫锁心玉》中,雍正和八阿哥矛盾的激化,不单单局限于夺嫡,还因为他们共同爱上一个女人,她叫做洛晴川。不过这位洛晴川并不是雍正最爱的人,因为她的历史原型,是八阿哥的正室郭络罗氏。这位郭络罗氏很神秘,她与八阿哥成亲的时间,以及最后的下落,在史书中都没有明确记载,只知道雍正四年有过诏书“本月间,令

  • 和珅被赐死后,他的家族结局如何?全靠一个女人苦苦支撑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珅被赐死的身后事,和珅是怎么赐死的,和珅被赐死视频

    和珅虽然是个贪官,可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他是很受宠幸的,而且乾隆还把自己最宠爱的女儿十公主许配给和珅的儿子,即丰绅殷德,正是由于十公主的缘故,和珅的家族才没有被彻底抄斩。嘉庆帝掌权后,他十分痛恨和珅,立马就把和珅关了起来,本来是要斩首的,可和珅儿媳妇十公主求情,希望能保留公公的全尸,嘉庆帝才让他自缢而

  • 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乾隆已年满12岁,康熙为何惊得放下酒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康熙跟乾隆的关系,历史上康熙见过乾隆吗,康熙和乾隆谁的地位高

    雍亲王府是康熙下令建的,建好了之后,从没来过。康熙一行到了之后,雍正悉心接待,殷勤备至,康熙很高兴。雍正小声向康熙禀报:“皇阿玛,您有两个孙子,都十几岁了,还没见过爷爷呢?”康熙心生惭愧,都怪自己太忙,孙子又太多,确实很多孙子叫不上来名字,有的连面都没见过。“叫上来吧!”不一会儿,两个小孩带上来了,

  • 嘉庆突然驾崩,遗诏又下落不明,皇后有亲儿子,却为何立养子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即公历1820年9月2日),嘉庆皇帝离奇暴毙于承德避暑山庄,成为清朝入关以来首次病逝于北京城之外的帝王。比起老皇帝驾崩的噩耗,人们通常更关心的是何人为继位之君。按照雍正年间制定的“秘密立储”家法,皇帝在临终前就该叫来诸王大臣,然后当众公启镢匣(按照规矩,诏书本来是一式两份,

  • 康熙为何要将不足一岁的胤礽立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太子胤礽被废多少次,康熙二次立胤礽为太子,康熙的太子胤礽真的那么不争气吗

    胤礽除去康熙皇帝早殇的皇子外,他是皇次子,也是嫡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立胤礽为太子是情理之中的,只不过胤礽才满周岁就被立为太子,这个情况的确比较特殊,因为古代医学条件比较差,即便是在皇室,皇子早殇的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所以通常会等皇子稍微年长一些后,才确立太子。胤礽是孝诚仁皇后为康熙所生育的次子,

  • 和珅那么聪明,为什么不提前巴结嘉庆以避免嘉庆上台清算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和珅为什么不讨好嘉庆,和珅那么聪明为何不去巴结嘉庆,和珅为什么没有巴结嘉庆

    和珅的父亲常保曾担任过副都统,属于清王朝的高级武官。因此,说和珅是“高官二代”也不为过。只可惜,在和珅九岁时,他的父亲便去世了,和珅并没有沾到父亲什么光。当然,毕竟是旗下的高级官员子弟,和珅的机会还是比一般人多很多的。年龄稍长之后,和珅考入了咸安宫官学。可见,和珅少年时还是比较认真刻苦的,并不是不学

  • 开国皇帝才能称“祖”, 清朝为什么有三个皇帝敢称“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为啥有三个皇帝敢称祖,清朝皇帝庙号 祖与宗,清朝的三代皇帝怎么排名的

    一朝多祖的由来很多朝代的建立,都是这个家族历经几代人,不断流血牺牲才换来的。因此,尽管在自己这一代终于结出果实,王朝兴立,但是为了缅怀先人,肯定他们的功绩,开国皇帝一般都会将自己的祖辈、父辈摆到开国太祖的位置,而将自己顺位后移,也就造成了“一朝两祖”的现象很多。比如唐朝的建立者是李渊,但他是高祖,追

  • 康熙遗诏,究竟是“传位十四子”,还是“传位于四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的遗诏写的是什么,康熙的遗诏有没有改,真实的康熙传位遗诏

    康熙晚年,爆发了著名的九子夺嫡: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明争暗斗。新皇帝最有可能会是谁?作为大臣的我应该支持谁才能对我最有利?康熙驾崩后,新皇帝继位,大家一看新皇帝顿时傻眼了:怎么会是他?没想到啊!这位新皇帝,不是当了几十年的太子胤礽,不是被称为“八贤王”的八阿哥胤禩,也不是在康熙晚年得到重用、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