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立宪制,就能让一个国家富强?谁规定的?君主立宪制,只不过是对君主权力的一种高度制约,将其权利架空。关键问题是,架空君主权力的是哪一股势力?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话,是商业资本家,是金融资本家,还是工业资本家?
架空主角的不同,结论则有天壤之别。不幸的是,明朝可能实现的这种所谓“君主立宪”,操纵者肯定是一帮地主豪绅。这个现象,与17世纪的波兰共和国非常相似。
17世纪进入“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英国不是第一个,17世纪波兰共和国的“君主立宪”比英国还要早。但是,我们都知道波兰后来的历史。这种所谓的“君主立宪”,恰恰就是波兰亡国的决定原因。
由于波兰搞的“虚君”政治,让国家丧失了权利的集中,完全无法统一国家的政策。几乎每一次有利于波兰国家改革的政策,都必然会遭到波兰地主们的反对。而且波兰共和国的奇葩制度,能够让少数反对票绑架最高议会,即使多数人支持也没有用。所以,波兰丧失了一切进步的可能性,更丧失了团结国家力量的能力。
所以说,明朝这种封建地主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搞什么“君主立宪”必然走向与波兰共和国一模一样的道路!所谓的“君主立宪”,从来都不是以“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为目的,而是某个阶层为了自身利益,以限制君主对他们的约束。如果是地主豪绅做主的话,那么他们的最高目的——必然是彻底维护一亩三分地,形成魏晋时代那种“国有孝子而无忠臣”的风范。
所以,这种以地主豪绅为核心的“君主立宪”,接下来的结局就是国家政令不通和四分五裂,然后被周边国家和势力瓜分殆尽。最后像三次被瓜分的波兰那样,彻底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