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献帝为何不一剑杀了曹操,夺回大权?

汉献帝为何不一剑杀了曹操,夺回大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201 更新时间:2024/3/9 3:18:13

不过,刘协确实对曹操动过杀心!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汉献帝刘协东归洛阳不久,便被曹操接到了许都,自此始刘协正式成为曹操的傀儡。

三年后,也就是公元199年,汉献帝刘协便准备动手解决了曹操!

刘协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原因也不复杂。自公元189年9岁的刘协沦为西凉太守董卓的“傀儡皇帝”以来,已有10年之久,刘协也从最初的懵懂少年,成长为年近二十岁的大小伙子了,可以独当一面了。

这十年里,刘协的日子过得是提心吊胆、忐忑不安,唯董卓、西凉叛将李傕,以及后来的曹操马首是瞻。他们说往东自己绝不敢往西,他们说“吃素”,自己绝不敢“要肉”吃,比如,公元195年时,刘协为西凉叛将李傕挟持。

其时,“内外隔绝,侍臣皆有饥色。”于是,刘协向李傕“求米五斗、牛骨五具以赐左右”。然而,李傕却说:“朝晡上饭,何用米为?”等一下就给你们上饭,要大米干嘛?李傕分明是准备把刘协饿起来。

这还不算最过分的!

之后,李傕“以臭牛骨与之”。这下可彻底惹火了刘协,“欲诘责之”。幸亏侍中杨琦站出来劝谏,傕自知所犯悖逆,欲转车驾幸池阳黄白城,臣愿陛下忍之,刘协这才忍了下来。

由此可见,刘协虽然贵为天子,但有时却毫无颜面可言。

年近20岁的刘协眼看自己“翅膀变硬”,渐渐有了力量,就想着折腾折腾,总不能一辈子都做傀儡吧?——有句话怎么说的,“做人还是要有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

说干就干!

是年(199年),汉献帝刘协以“衣带诏”的形式命令岳父董承“谋诛曹操”。

董承是原西凉太守董卓的部将,他之所以没有在之前对西凉叛军的清洗中被处理掉,在于他的女儿嫁给了献帝刘协为妃,是为董贵妃。

后来,董承在献帝东归洛阳(195年)的途中一直忠心耿耿、尽力辅佐。献帝进入洛阳后,也是董承建议调曹操的部队进洛阳“拱卫京师”,只是没想到曹操来了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将献帝转移到了许都。

是以,献帝刘协对董承非常信任,全权委托他去办这个事。

于是,董承秘密联络了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服等人“同谋”——本来刘备也在其中,不过恰逢曹操派遣其率军南下抵御袁术,刘备才得以“溜之大吉”。

这种事自然是相当隐密,然而却出了意外:

原来,是变期间,刘协的皇后伏氏给父亲伏完写了封密信,“言司空(指曹操)杀董承,帝方为报怨”。

伏完这个人不太会办事,他先是把信给曹操的谋臣荀彧看,荀彧虽然“恶之”,但还是“久隐而不言”——伏完这样做,或许是觉得荀彧有光复汉室之心吧;接下来,伏完又把这封密信给“妻弟”攀普看,谁料想,攀普是个贪生怕死之徒,竟然把这个消息偷偷汇报给了曹操,使得曹操“阴为之备”。

结果可想而知,曹操抢先下手平定了这场叛乱,将董承、董贵妃、伏完、伏皇后、献帝二子和种辑等人一并杀掉,“夷三族”。

可怜献帝刘协“谋反”未成反倒搭进去了亲人的性命,真的是好不痛苦!

或许,正如题主所问,刘协一剑杀了曹操不就完了吗?搞那么复杂干嘛呢?

首先得承认,刘协杀曹操其实并不难。以献帝二十岁时的血气方刚、身手敏捷,对付年近四十岁的曹操还是显占优势的,一剑杀了曹操,或者和曹操同归于尽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曹操死了以后呢?

曹操死了,并不代表曹操的势力会跟随曹操一并消亡。曹操手下的一大群谋士(比如郭嘉、荀彧等),一大群猛将(比如夏侯渊曹仁等)必然不会善罢甘休,可能会疯狂的报复献帝刘协。如果刘协是“孤家寡人”一个到也没什么,可是刘协还有自己的一大群妃子(比如伏皇后、董贵妃)孩子等,自己死了,他们怎么办?

还有一种可能,曹操死后会不会有别的枭雄站出来“绑架”他?这也是刘协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因此,这个事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需要好好谋划一番。

总之,如果刘协一剑解决了曹操,一方面会给自己的家族带来血光之灾,另一方面也不一定会消灭曹操势力。是以,献帝刘协才会让自己的岳父董承“大费周章”地去谋划这件事,不是没有道理的。

而且,由董承“出面搞”也给自己留下了余地,即,一旦董承谋划失败,由他去背锅就好了,这无形之中也给献帝提供了一层保护。结果亦如是,除了刘协和刘备以外,参与谋反的所有人都死了。

所以,大家看,献帝刘协可是个“人精”啊!

还没完!

是变以后,曹操见大业未成,不便称帝,觉得还是留着献帝为佳,至少还能号令天下不是?但他又觉得刘协好呆是个皇帝,不到二十岁的大小伙子,哪个皇帝身边能没个妃子呢?娶别家的闺女我不放心,干脆做我女婿得了,以后再有什么风吹草动,我闺女就能治他。对,就这么办……

于是,很快,曹操便将大女儿曹节许配给他,且命令他立其为皇后。

献帝本身继承了汉室的优秀血统,是个帅小伙,曹节自然乐意,所以,二人婚后感情甚笃。曹节平日里尽心安抚丈夫“受伤的心灵”,刘协也就没了“谋反”的想法。

……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公元220年,曹丕篡汉自立,鉴于姐姐曹节的感情,曹丕没有难为献帝,“拜山阳公,四子列候”。献帝刘协也算是得到个不错的结果。

如此看来,曹操曹丕父子还是挺仁义的……

参考:《资治通鉴》、《三国志》

更多文章

  • 吕后为什么要杀韩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吕后怎么杀韩信,韩信被吕后杀死的论文,萧何为什么帮吕后杀韩信

    韩信如果懂秦始皇的统一,不应该要假王,不应该接受刘邦的封赏。刘邦的任何封赏,都不应该要。韩信如果懂统一,不想谋反,应该拒绝封赏。统一后韩信应该退王爵,上交兵权,做个富家翁。如果韩信懂统一,没必要再效忠刘邦,争斗天下即可,天下无主,强者得之。韩信明明知道越王勾践,“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还

  • 如果没有桃园结义,刘备能够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备桃园三结义感受,刘备桃园三结义故事100字,从桃园结义看刘备用人

    当刘备、关羽、张飞在河北涿县相遇、相识并在桃园三结义的时候,刘备是一个小贩,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一个个体户。不,也许他连被称为个体户的资格都还没有,因为,他,不就是一个摆摊的吗?他靠卖一点儿草席草鞋之类的农产品维持生计。像这样的人,在现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大城市都可以看到,他们基本上是城管的管理对象。今

  • 强如汉高祖刘邦,为何也向匈奴低头,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高祖刘邦与匈奴和亲,刘邦怎么打败匈奴的,刘邦为什么会背叛匈奴

    “和亲”本属于无奈的政策发明,却给枯燥无味的民族交往史平添了一抹玫瑰色。也引发了许多或美丽或凄惨的传奇故事,从此以后进入史书的女人不再只有皇后、妃嫔、公主,也有了许多的冒牌公主,比如解忧,细君,昭君,文成等。和亲政策的发明始于汉高祖刘邦大臣娄敬(后被赐姓刘)。高祖七年,盲目冒进的刘邦,被匈奴王冒顿围

  • 批三国:乔国老有姓无名,貂蝉有名无姓,督邮无名无姓,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乔姓武将,三国早期姓乔的人物,三国历史人物貂蝉

    然而,这只是相声的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其实在真正的三国故事中,这三位所谓姓名不全的角色,在不同的作品中,都有所提及他们的姓名。比如乔玄,他在历史上的原型是东汉末期的名臣,桥玄。此人堪称是最早欣赏曹操的名人,当然,在戏台上说他是大乔小乔的父亲,确实算是一种以讹传讹,但也不至于像相声里说的那样,悬着名字,

  • 除马谡之外,诸葛亮最看重此人,还把他称为奇才,与庞统并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诸葛亮和马谡,诸葛亮重用马谡的结果,诸葛亮与马谡的关系图

    史料上关于诸葛亮劝说孙权的记载,只有短短五六十字,劝完之后他就回到刘备身边了,但在小说演义的故事中,有了舌战群儒、激怒周瑜等一系列故事,其实诸葛亮根本没和周瑜见过面,再后来刘备联合孙权击败曹操,整个过程诸葛亮几乎没有出场。当然,也不是说诸葛亮在刘备阵营没事干,他主要是负责后方的工作,比如刘备在前线打

  • 曹操一生最害怕的三大悍将,他们皆让曹操认怂,不是吕布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操最怕的三大将,曹操最厉害的三个武将,赵云偷袭曹操完整视频

    说起让曹操害怕的大将,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飞将”吕布。吕布字奉先,是并州人士,他年少时就以骁勇闻名当地,而且膂力过人,精于骑射,是一员真正的猛将。当初他被曹军擒住之后,曹操不敢让人给他松绑,他自己也曾对曹操说过:“明公所患不过于布。”吕布的确勇武,曹操也的确有点忌惮他,但是要说要曹操吓破胆,他还是差

  • 曹丕夺嫡,关键时刻写了一本书,从而扭转败局,书中究竟写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曹丕夺嫡痛哭,曹丕一生的十大谋略,曹丕的著作及评价

    中国两千年帝统都以嫡长子为传世法,把帝统的决定权归诸上天,人间勿议,以维护帝统的稳定。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这一原则并没有很好执行,以秦、汉为例,“两代共二十六个皇帝,以嫡子继承皇位的只有西汉时三位;东汉竟没一位。尽管如此,但它毕竟是嗣位继承的重要政治规则,还是具有不可低估的观念力量。曹丕创作《典论》的

  • 关羽骄于士大夫是导致其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羽最怕的3个人,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视频,三国演义关羽之死

    关羽其人关羽从家乡河东解县前来涿郡投奔刘备,是出于“亡命”,这个词当时具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一般说来,都是贬义词。《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裴松之注引《献帝传》说:“朗父名宜禄,……其前妻杜氏留下邳。……关羽屡请于太祖,求以杜氏为妻,太祖疑其有色,及城陷,太祖见之,乃自纳之。”《三国志·蜀志·关羽传》注

  • 此人被秦始皇、汉高祖等皇帝所崇拜,却为何背负上“乱神”的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高祖与秦始皇关系,欧洲人多么崇拜秦始皇,汉高祖和秦始皇的相同之处

    ▲涿鹿之战那么蚩尤是怎么沦落成反贼形象的呢?首先,《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的“妖怪”、“怪神”的形象,且在古代,人们并不认为兵乱是人类自身的产物,他们认为兵乱同水旱蝗虫一样,“战乱属于超自然物的有意作恶”。故而,每当有兵祸发生,人们就会追因到战争背后的妖魔作怪上,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种妖魔称作“乱神”

  • 曹操之痛:因为好色,接班人曹昂丢了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曹昂是曹操一生的痛,曹昂死了对曹操意味着什么,曹操杀曹昂的原因

    (一)谁是继承人?提起曹操的子嗣,有人会说是继位之人曹丕,有人会说是相煎何太急的曹植,还有人会说是少年神童的曹冲。可是这些优秀的儿子,在曹操心中,依旧意难平。因为曹操一生都在亏欠长子,那就是曹操把他当做继承人培养,被弟弟们认可的曹冲。曹冲的生母刘氏早逝,作为曹操的长子,没有母亲庇护,注定是不幸的。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