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濮阳逃生:离不开典韦夏侯渊舍命保护,更靠吕布“目中”无人

曹操濮阳逃生:离不开典韦夏侯渊舍命保护,更靠吕布“目中”无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812 更新时间:2024/2/4 7:05:07

而且,对于曹操来说,他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同样不乏看点,比如在追击董卓,被徐荣埋伏失败后,涌现出了曹洪这样舍命护主的典型;赤壁大败后,曹操三笑表现出他在整顿军心方面的经验;甚至是被马超打得割须弃袍时,表现出的狼狈也实在有些“可爱”。在众多失败中,他在濮阳被吕布追杀的那次经历,应该是最像“阿瞒”的一次。

说起此事,还要从曹操兵发徐州,以为父报仇为名打陶谦说起,由于他将自己的主力全部调往徐州战场,后方基地难免会防守空虚,而陈宫也曾经来到曹操大营,劝他平息干戈,但被曹操拒绝。这样一来,陈宫便投靠了当时还在四处流浪的吕布,向这位三国第一虎将献策,攻占曹操的“老巢”,一来可以为吕布赢来站脚之地,二来也能有效地遏制打击曹操的崛起,结果吕布在陈公台的建议下,成功攻占了濮阳等地,等曹操在徐州听说如此紧急的军情后,立刻决定回师救援,毕竟自己的根据地才是最重要的,而且由于吕布自恃神勇,不可能完全听信军师之言,所以在曹操回到濮阳,跟吕布开战后,双方也是互有胜负,僵持不下的。

最终,还是陈宫的谋略,让濮阳城内的一个有影响力的富户,诓骗曹操,说自己受不了吕布对濮阳的管控,要为曹军做内应,打开濮阳城门,曹操自然非常高兴,可就在此时,他手下大将李典“泼冷水”,提醒曹操小心有诈。以曹操的性格,就算他本来有所顾忌,但李典这么说完之后,恐怕他也要闯一闯了。于是,他与夜半三更时分,亲率典韦夏侯渊等亲信大将闯进濮阳城内,可是等他来到了濮阳街面,发现空无一人之时,才发现上当了,但此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只能迅速寻找城门,逃命要紧。但既然吕布做好了埋伏,他进来容易,出去可就难了,城内顿时火光冲天,一片混乱,贴身保护他的典韦和夏侯渊,也被乱军冲散,大家只能先顾眼前,奋力冲杀,可是等典韦来到一座城门前时,看见了李典,二将一碰头,才知道谁也没看见主公。以曹操的武力,想要闯破敌人的埋伏,本来就有点困难,更何况是吕布的包围圈。

结果,怕什么还来什么,曹操正在冲杀之际,迎面撞上了吕温侯,也就是夜深天黑,就算是城中火光冲天,在远处也很难看清来人的面目,所以曹阿瞒急中生智,用袍袖遮住了口鼻,就在吕布眼皮底下,都没有认出他来,简直就是字面意思的“目中无人”。就这,吕布还问他,曹操去哪了?曹阿瞒随手一指,吕布就这样被他支走了。而后曹操拼命往城外冲杀,他好不容易来到城门前,不料城楼上烧断的一根大木桩落在他的马前,直接砸断了曹操的马腿,战马顿时摔倒,曹操也被动地跌落尘埃,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典韦和夏侯渊终于跟他回合了,夏侯渊二话不说,立刻下马,将曹操扶上自己的马背,他在步下保护着族兄,典韦则在前面奋力拼杀,打出了一条血路。靠着这二位勇将的保护,且战且走的曹操,才在天亮时分,狼狈地逃回了自己的大营。

这便是曹操濮阳逃生的故事,虽然离不开典韦和夏侯渊等名将的舍命保护,更靠吕布“目中”无人,才侥幸觅得一线生机。由此可见,曹操在命悬一线之际,面对杀神吕布之时,表现出来的淡定与胆略,以及他那让人忍俊不的狼狈窘态,都会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无论你是欣赏还是讨厌曹操,都不能否认,这样的人,在三国时代可以叱咤风云,靠的绝对不仅仅是运气和狡猾,但在危难时刻,又离不开他那种灵光一现的小聪明。对此,各位又是怎么看的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汉落日:翟义兵败被杀,王莽建立新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莽哪一年建立新朝,王莽的新朝历时多少年,王莽建立的新朝算不算一个朝代

    正在陆续进兵的时候,又有三辅土豪赵朋、霍鸿等,与翟义相呼应,趁着都中空虚,竟来攻打长安。王莽远近受敌,愈觉着忙,急令卫尉王级为虎贲将军,大鸿胪阎迁为折冲将军,领兵出御。赵朋、霍鸿,兵势甚盛,不下十余万名,到处放火,连未央宫前殿,都瞭见火光。王莽又派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总掌天下兵马,屯守城外。王舜

  • 三国最被低估的大将,大战吕布十几个回合,后销声匿迹,此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三国唯一能打过吕布的人是谁,吕布斩大将合集,三国唯一能打败吕布的全部人物

    虎牢关之战,吕布骑着赤兔马,来到两军阵前,挑衅关东十八路诸侯。第一个上战场的是王匡手下大将方悦。方悦是河内名将,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和吕布交手,不到五个回合,被吕布一戟刺死。第二个上战场的是上党太守张杨部将穆顺,也被吕布一戟刺于马下,死于非命。各路诸侯看到之后,大惊失色,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第三个上

  • 把握好形势的变化,才能掌控好全局,刘邦不察变故陷白登之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白登之围的故事50字,刘邦成功的管理经验,刘邦在白登之围后采取什么政策

    汉高祖刘邦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特意将韩王信(非汉初三杰之韩信)由河南禹州市一带转封到今天太原一带,都城就在晋阳(今太原南)。但是出乎刘邦和韩王信的预料,当时的匈奴以汉朝举国之力也未必能战而胜之,何况一个诸侯国。韩王信与匈奴交战,败多胜少,到这年秋天,王都马邑也被围困,只得多次派使者与匈奴求和。对

  • 张鲁是张良后代,为何宁愿投靠曹操,也不愿意归顺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鲁是张良的几世孙,张鲁和张良,张鲁为什么投靠曹操

    张鲁是张良的后代,张良是汉朝的开国大臣,作为张良的后代,张鲁也应该也汉臣自居才是,但在乱世之中,如何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对张鲁来说,拥有汉中这一块地盘,就等于有与诸侯争夺的底气。张鲁不仅是汉中的土皇帝,更是五斗米教的第三任教主,这注定了张鲁管理汉中的方式是政教合一,利用教义教化民众,再加上注意

  • 不开玩笑!曹仁和曹纯有一个亲姐妹,曹操还曾因为这堂妹夫被连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与曹纯,曹操和曹纯哪个好,曹纯和曹仁的关系

    假如给曹操他老爹曹嵩一次写回忆录的机会,在熹平三年到光和三年期间的这段日子里,曹嵩一定会感叹自己的“老大”曹操真不让人省心。话说在桓帝时期,曹嵩就给自己的“儿子”曹嵩留好了爵位,剩下的就由曹嵩自己去努力。公元159年曹腾去世,曹嵩因为他父亲的“余威”和自己在朝中特殊的为人处世方式。曹嵩在桓帝末年担任

  • 刘邦用了不到七年一统天下,为何曹操穷尽一生仅三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邦与曹操哪个年代更久远,刘邦一统天下后的措施,刘邦一统天下霸气配乐

    汉高祖刘邦开创了西汉王朝,在秦朝时期,刘邦仅仅是一个亭长。官职不高的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能够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公元前209年,刘邦起义,这时候的刘邦开始崭露头角。到了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称帝。也就是说仅仅用了七年的时间,刘邦就从一个起义军的首领,成为了西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不过西汉和东汉出现

  • 刘邦晚年为何要让陈平除掉樊哙,到底是另有深意还是老年昏庸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还特地称呼这个家伙为壮士,并且还特地下令赐予他生猪肉吃,这个樊哙呢,他也没有客气,抓着生猪肉就用随身携带的刀具切下来就往嘴里一顿啃,完全是一个猛汉形象。抛却鸿门宴上樊哙拯救刘邦的这个恩情不讲,单单就聊聊这个猛汉跟刘邦的交情,这哥俩的感情非常好,樊哙这样的猛人他属于那种从沛县时代就一直跟随着刘邦的元勋

  • 诸葛亮作为蜀汉军师,为何刘备打仗都不带他?曹操怎么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备曹操谁厉害,历史中的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诸葛亮跟刘备真实关系

    诸葛亮是演义中“三绝”之中的智绝,知天文,晓地理,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将蜀汉总工程师诸葛亮请出山。诸葛亮被拜为军师中郎将,负责军事行动。然而,刘备每次出征都不带诸葛亮,如入川战张鲁,夺益州,汉中之战、夷陵之战等。这是为什么呢?据传,曹操曾用五字道出玄机,这五个字为“诸葛亮

  • 甘宁和凌统有杀父之仇却能共保孙吴,和吕蒙有矛盾最终一笑泯恩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吕蒙甘宁凌统配将,三国时期孙吴名将甘宁,吕蒙和孙吴的关系

    甘宁字兴霸,从小为人仗义,好“游侠”。所以,年纪轻轻就有一批人追随。甘宁最开始跟着刘表,但是刘表是个文人,不识军事,甘宁觉得刘表此人干不成大事。于是,甘宁就带领自己的门客数百人准备投奔东吴。但是在途中,被黄祖截住,也就留下来跟着黄祖干。黄祖虽占据地利,但是不会用人,放着甘宁这么好的一员猛将不重用,寒

  • 法正帮助刘备取得益州、赢得汉中之战,曹操也感叹未能将其招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法正让刘备做汉中王,法正的临终遗言,魏延黄忠法正能配吗

    法正对于刘备的重要性,不亚于诸葛亮。奠定蜀汉政权生存基础的两大行动:入据益州、进取汉中,都离不开法正。法正,是一位曾经被性格缺陷束缚的失意者诸葛亮当初在襄阳的《隆中对》中,提到了这么一句话:“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这里的智能之士,指的就是法正这种人。法正并不是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