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电视剧《成化十四年》汪直的历史原型,从被俘虏的幼童到西厂老板

电视剧《成化十四年》汪直的历史原型,从被俘虏的幼童到西厂老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115 更新时间:2024/1/18 23:47:50

随着关于明朝热播剧《成化十四年》的收官,剧中的西厂提督汪直汪公公也圈粉了一大批小伙伴。在剧中,汪督公展现出了一个能力超凡、忠于皇帝的一代贤监,并且最终受命督军边关,甚有成祖永乐帝时期郑和的风范。于是,如此优秀的公公自然博得了众人的青睐,而当我们翻开尘封的历史,在成化年间汪直所管辖的西厂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呢?

01

众所周知,明朝的特务机构自建国之初便设立,在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一顿折腾后,成祖朱棣同志又开设了东厂,奠定了明朝此后二百余年的厂卫制度。厂便是东厂,卫便是锦衣卫。就这样,这两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制造了不少了冤假错案,砍了不少人,给皇帝安下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以至于皇帝依赖于厂卫制度巩固皇权,就算再多人反对,这一厂一卫最多换换头头,衙门的招牌却一支挂在那儿,而英宗即使在明朝第一代权宦王振的沙雕操作导致的土木堡大变之后重登大典,也未对宦官机构东厂和沦为权宦爪牙的锦衣卫这两个部门做什么改变。

随着明朝政局的稳定,朱见深同志坐上了皇帝宝座,一件意外事件发生后,年轻的朱见深惶惶不安,毕竟这件事居然不是皇帝亲信的东厂侦破的,于是西厂随着而出,而这时同样年轻的汪直同学领命在西厂挂牌上班了。此后也因为西厂权势过大,中间出现了一个月的歇业期,最终在五年后被监察局朱见深同志撤掉了营业执照,厂公汪先生也被派到了南京出差。可汪先生被吊销营业执照却不代表西厂的倒闭,在正德元年,谷大用同志光荣上任,受命于新一代权宦刘瑾,而东、西两厂的同志每天争得头破血流,搞得刘瑾先生很头大,没办法,你们争吧,我自己再搞一个。于是内行厂又出来了,明朝特务事业发展到了顶峰,四个特务机关居然同时存在。实话实说,这样就真的太多了,而新上任的老板朱厚照大笔一挥,内行厂和西厂就被迫停业整顿了,此后明朝的特务制度也就继续按照永乐时期一厂一卫继续发展。

02

大致了解明朝特务机构的发展史,就会明白,西厂只是一个阶段性产物,同于东厂,属于亲近于皇帝的特务机关,即皇帝开心,那就好好过,皇帝不开心,啊,那不好意思,您拜拜了。

那是什么事情导致成化觉得西厂的出现让他很安心呢?答案很简单,一个人名——李子龙。是不是很熟悉?对,就是电视剧中那个老奸巨猾的大反派,可在历史上,他老人家并不像电视剧里面折腾得轰轰烈烈,更别说什么扯淡的李唐后人,整一道士,还专讲什么旁门左道,啥不正紧搞什么,主要当时出现了“妖狐夜出”的灵异事件,加上这糟老头子的宣讲,好嘛,还颇有影响力,在朝野上还发展了不少亲信,甚至把手伸进了皇宫里面,勾搭上了宦官。而根据《明史》记载“成化十二年,黑眚见宫中,妖人李子龙以符术结太监韦舍私入大内,事发,伏诛。”即这家伙成化十二年就被锦衣卫给抓了,根本不可能成化十四年还在外面溜达。但这件事给我们的成化老板影响挺大的,毕竟朱见深同志那时候还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知道朱见深小朋友身世的都晓得,起起落落,从太子变成废太子最终再变成太子,经历了太大的波澜,而他身边身为侍女的万姑娘便成了他唯一的依赖,虽然差了十七岁......所以说,不要质疑成化帝和万贵妃的爱情,毕竟就像皇帝和宦官,一个从小陪伴其成长的人,自然是其最值得依赖和信任的人。

咳咳咳,回到正题,朱见深实际上还是受到挺大的影响,毕竟锦衣卫报给他的是,李子龙这个臭道士要行刺。

啥?行刺!我靠,这都跑到大内来了,东厂干什么吃的!还能不能干!

没办法,锦衣卫不可能住在宫里,东厂又没留下好印象,朱见深扒拉一番,要不然再设一个?把锦衣卫和东厂职权叠加起来?得,那找谁呢?嗯......贵妃身边好像有个人!

没错,万贵妃身边的便是汪直。

成化元年,督察院都御史韩雍领兵在广西大藤峡讨伐两广土官叛乱。韩雍打了胜仗,按照明朝的惯例,抓了一批幼男幼女,带回了北京。这一幕与建国之初极其相似,蓝玉出兵云南带回了一个男童马三保,这男童便是此后永乐帝极其重视的内官监太监郑和。而这批孩子中则有两个人,在大明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除了汪直,还有一个姓纪的姑娘,这姑娘的坎坷的身世不妨这么说,她是朱祐樘弘治皇帝的生母。

03

再说汪直,进宫后在昭德宫侍奉万贵妃,由于万贵妃自己没有子嗣,再加上汪直聪明伶俐,万贵妃十分喜爱,在万贵妃枕头风的攻势下,汪直升任御马监太监。当李子龙事发后,汪直被朱见深派去探查宫外情形,由于业绩出色,汪直受命建立西厂,集锦衣卫与东厂权力于一身,受领调派锦衣卫校官,自招番役,数量之大,二倍于东厂。

要知道,明朝的宦官干政完全是皇帝允许,明朝的宦官是生是死全凭皇帝老板的一句话,说你凉了你就凉了,别想啥了,还想东山再起?那得看皇上还喜不喜欢你。

这也正是为何西厂的权势如此之大,全凭皇帝支持。可支持没事,有人抢饭碗就有事了,西厂集锦衣卫与东厂的权力于一身,自身监察百姓大臣,审查案情,自设监狱,且可不经皇帝允许便捉拿“人犯”。你说,谁不眼红?但锦衣卫呢,敢怒不敢言,皇帝重用宦官,自己还要时不时去给两位公公打打零工,等锦衣卫翻身还得等到嘉靖朝;而东厂呢,则是和西厂水火不容,势不两立。

要是合不来,那就只能看业绩了,在皇帝的恩准下,汪公公领着新发的执业牌照上任了,瞅着自己的老前辈东厂,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也不顺眼,得,那就搞呗。

在汪小老板兢兢业业的工作下,西厂的地位正如《龙门飞甲》中雨化田的那番话“你问我西厂算什么东西?现在我就来告诉你,东厂破不了的案由我西厂来破。还有,你听好,东厂不敢杀的人我杀,东厂不敢管的事我管。一句话,东厂管得了的我要管,东厂管不了的我更要管,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就是西厂,够不够清楚?”

得嘞,就是这么豪横。

04

可是,豪横的代价是投诉。

投诉来源实际上是需要比较的,而比较的对象就是东厂的尚铭尚督公。由于尚铭这个人兢兢业业,做事谨慎,所以没落下什么把柄,一个特务机关的头子风评还不错,啧啧啧,真是了不起。这样相比之下,新建立的西厂声势浩大,大兴牢狱,搞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要晓得,明朝的文官集团也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而当时为首的便是科举中高分低能的代表万安同学,在群官的全力输出下,朱见深也招架不住了,那就......依照民愿,停业修整?反正这铁定不是朱见深和汪直的愿望。

西厂就开张了五个月便被群臣叫停,这让朱见深脸上很没用面子,再加上锦衣卫一直被宦官特务压着,唯唯诺诺,指望万通那个废物重拳出击铁定不可能的了,平日里见到东西两厂恨不得绕道,指望个锤子;东厂呢?尚铭那个老东西虽然资历能力都有,但一心忙着搞钱,就是因为不放心才办了西厂。就在朱见深同志惶惶不安时,戴缙突如其来的神助攻使得朱见深龙颜大悦!妙哉妙哉,整顿完成,重新营业!

就这样,在众人以为西厂玩完的情况下,西厂又复苏了!

重新开业的汪督公自然要大显身手,你搞我?那我也来搞你!

具体事件参照商辂的奏折里提到的,嗯,虽然他后来也被搞了。商辂跟皇帝说,朝臣无论大小,一旦被抓住把柄,全部收监拷问;三品以上的京官,西厂可擅自逮捕;重要部门的官员包括皇帝的近侍,汪直可以随意更换;更有甚者,一些边防重地的守备,汪直一天之内竟擒拿数人入牢,导致边守空虚。然而至于这份奏折也没有递到皇帝面前我也表示怀疑,毕竟朱瞻基让宦官参与政务后,奏折要经手司礼监,很难说司礼监没有汪公公的人,说不定也正是这篇奏折让商辂被汪大人搞了。

而商辂也当皇帝的面弹劾汪直,结果皇帝大怒,怒斥商辂,甚至追问商辂背后主使何人,为何要陷害汪直。

但是,凡是皆有两面性,就像尚铭搞绑票,但人家风评却能很好,实际上汪督公也有极其正直的一面。

05

成化十三年,福建建宁卫指挥杨晔及其父亲杨泰作恶多端,并欲进京贿赂官吏以求息事宁人,被抓进西厂严刑拷打,汪直将一并事宜汇报给朱见深,并将涉案官员全抓给了皇帝。

成化十四年,汪直奏请举行武举以解边境缺将事宜。

成化十五年、十六年、十七年,汪直奉旨督军,破女真、鞑靼,并领京军十二营。

汪直南巡江南、北巡边疆,先后向宪宗如实举荐了杨继宗、秦纮。

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抓奸臣、平边境、荐良臣,这个是不是像于谦之类的高风亮节之人所为?现在反而被一个称之为权阉的西厂提督做到了,可见这人切不能片面地解析,但也由此可见,汪直年纪轻轻,不及二十之龄便有此成就可堪非凡。领京军十二营,那可是之前的三大营,一个宦官统领京城精锐,可堪前朝郑和任南京守备。但由于汪直在西厂严厉的手段,追求官位富贵,却未能同郑和一般落得善终。梁超先生那句“郑和之后,再无郑和。”怕不只指是在航海事业上超凡的成就,更是身为宦官却能铸就此等浩然的一生。最终,宪宗面对日益强大的西厂,下令西厂关门歇业,汪公公也不要在前线兢兢业业了,去南京御马监干活去。

但尚铭看这一切仿佛还不够,再补了一刀。得,汪公公被贬为了奉御,就算成为打扫皇宫的小宦官。成化元年的奉御汪直,成化十九年的奉御汪直,人生富贵也就是那过眼云烟。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演绎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更多文章

  • 皇太极继位后,后金为何屡次主动与明朝政府讲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后金皇太极,皇太极继位之初后金面临的形势,皇太极继位时后金所处的形势

    欢迎观看编者导读:公元1625(天启五)年,时任辽东经略的孙承宗在遭到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严厉打压之下,被迫致仕回籍,就此撤出了辽东,随后,早已投靠了“阉党集团”的高第被天启皇帝委以重任,代替孙承宗行经略辽东之职。相较于前任经略,高第这厮可以说是个完全不懂得任何兵法战术的庸人,之所以能够官居高

  • 纸币,成为元朝灭亡的一大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纸币制度影响,有关元朝纸币的法律,元朝纸币详细介绍

    缓解了社会经济中货币供应不足的状况。在古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因此对于各种金属资源的开采技术和开采能力也较弱,在加上我国本身就是属于一个金属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因此我国古代社会中经常会出现“钱荒”的问题。而在元朝统治之前的宋朝时期,这一段时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钱荒”现象比较严重的时期。因为

  • 看完宋朝的这些冷知识,发现这才是真正的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基础知识及感悟,深度解析宋朝,二分钟带你了解宋朝

    2、宋朝可以说非常重视教育,可以说从皇帝到百姓都沉迷于教育。我们熟知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宋真宗劝普通百姓读书的。而且宋朝的读书人非常多,因为宋朝的科举相对于之前录取人数多,考试还是很简单的。3、宋朝的军队数量非常多。光是禁军,也就是中央军,常年维持在百万以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宋朝主要以步兵为主

  • 王汗投奔乃蛮部时,太阳汗为何命人将他头颅踏碎?成吉思汗:太冤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吉思汗与乃蛮决战,成吉思汗和王汗的关系,成吉思汗与王汗决战是哪一集

    在历史上,此皇帝可能是死得最冤的一个,他独自出行时,却意外遇到一个小兵,两人因为小事起了冲突,皇帝龙颜大怒,呵斥小兵胆敢以下犯上,要诛他九族,而小兵却哈哈大笑,嘲笑道:“你是皇帝,我就是皇帝的祖宗。”小兵说完后,干脆手起刀落,将王汗捅死,让他身首异处。整个过程,干净利落。这位皇帝就是成吉思汗时期,草

  • 皇帝的心思有多难猜?嘉靖无心说了六个字,竟然只有一人知道何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嘉靖骄奢淫逸,嘉靖皇帝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嘉靖皇帝的真实评价

    还派了人出海去寻找神仙,带着大量的童男童女,最终却永远消失在海上,任凭秦始皇望眼欲穿,却再也没有他们的消息。有这种想法的皇帝太多了,明朝的嘉靖也是其中一位。嘉靖皇帝并不是按照传统的方式继位的,他原本出身并不高贵,因此,一旦当上了皇帝,他就格外重视自己的威严。他不喜形于色,看似放任朝政不管,甚至几十年

  • 穷小子如何奋斗成皇亲国戚的?成吉思汗不要聘金,也要将妹妹嫁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草原部落上虽是民风彪悍,但基本的尊卑之分还是有的,分为贵族和平民,孛秃祖上曾经是贵族,可代代传下来,到他这里已经成为了平民身份,当时草原部落之间的争斗也不少,孛秃的生活更是不稳定,贫困潦倒,没有人能看出他曾经是个贵族。金银财宝可以失去,但一个人的品格却不会轻易丢失,孛秃是个善良正直的汉子,一直都是,

  • 王阳明为何得到兵部尚书王琼赏识?获得贵人帮助,有一个前提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获得贵人帮助,有一个前提条件,很多人都忽视了,那就是“不动心”。“不动心”是王阳明心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他在南赣期间,讲授的主要学术思想是“不动心”,在实际运用中,也是通过这一思想,在南赣剿匪成功。从王阳明的人际关系来看,他和王琼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不过,两人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一是两人都受

  • 美国为什么推崇中国宋朝,你明白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为啥国外推崇中国的宋朝,宋朝真的值得推崇吗,西方眼中的宋朝

    宋朝是历史上文官地位最高的朝代,在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封建王朝文官的地位会比武官高。宋朝300年是毁誉参半的一段历史。人们有强汉盛唐之说,因此,后人对宋朝的评价就不高了,认为宋朝崇文抑武,导致了武将的地位受影响。武将地位比文官地位低,直接导致了很多问题出现。最为严重的就是文官可以领导武将,这样就是外行

  • 看看明朝戚家军的结局,明朝不亡还有天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晚期戚家军,明朝戚家军真实照片,明朝最强的军队戚家军

    明朝时期,出现了很多奇葩的皇帝。比如说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在当时来说,朱由校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也就是崇祯帝的哥哥。这时候的明朝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从万历皇帝之后,明朝的问题就不断出现,这时候的明朝走向了灭亡。在明朝末年,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党争、国库空虚等等,这些都是明朝面临的问题。只是明熹宗将

  • 王阳明被贬到偏远的贵州龙场后,靠什么获得升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王阳明龙场悟道悟了什么,王阳明在哪里做官

    在明朝时期,官场昏暗,皇帝无能,一个官员如果被贬谪后,要想再次获得重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可是,王阳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后,他为何能获得升迁呢?是心学的无边威力。一是王阳明的内心有了新变化。王阳明15岁时,就立下了“经略四方”的志向,也正是如此,让他走上仕途后,锋芒毕露,最终得罪了权倾天下的宦官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