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的心思有多难猜?嘉靖无心说了六个字,竟然只有一人知道何意

皇帝的心思有多难猜?嘉靖无心说了六个字,竟然只有一人知道何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180 更新时间:2024/1/31 14:39:18

还派了人出海去寻找神仙,带着大量的童男童女,最终却永远消失在海上,任凭秦始皇望眼欲穿,却再也没有他们的消息。有这种想法的皇帝太多了,明朝的嘉靖也是其中一位。

嘉靖皇帝并不是按照传统的方式继位的,他原本出身并不高贵,因此,一旦当上了皇帝,他就格外重视自己的威严。他不喜形于色,看似放任朝政不管,甚至几十年不上朝,但是嘉靖一朝的经济财务却牢牢被他抓在手里。明朝中后期,皇帝大多听信或受制于太监。嘉靖虽然也重用宦官,但是他从来不让宦官代替他批阅奏折,嘉靖一朝的奏折很少有迟滞批示的现象。

既然这么说,那嘉靖几十年不上朝,时间都用来干什么了呢?原来,嘉靖崇尚修道,他把皇宫装扮得犹如道观,自己也穿得像个道人,时间都用来修道了。虽然大臣们难得见他一次,但是那些民间方士倒是经出入皇宫,与他探讨修炼之法。

嘉靖一朝,出了一位大奸臣--严嵩。严嵩原本是个有志之士,可是,明朝中后期,官场的黑暗之气深深影响了他,使得严嵩发现,本分为官根本得不到认可,反而是投皇帝所好更能得到大富大贵。于是,严嵩开始为嘉靖皇帝写青词。正是因为他写的青词受到嘉靖的赞赏,他才一跃成为宰相。后来,他的儿子严世藩也入朝为官,父子俩权倾朝野,结党营私,干尽了伤天害理的勾当。

至于严嵩是怎么倒台的?说起来像个笑话。嘉靖皇帝来相信方士的话。有一次,一位方士与严嵩的对头约定好,要坑害严嵩。当时嘉靖交代严嵩去办一件事,趁这个空档,这位方士向嘉靖进言,说最近夜观天象,大明朝受到了一些威胁。究其根本,是因为朝中出现了奸臣。嘉靖问,奸臣是谁?这位方士装模作样地掐指算了半天,说,奸臣马上就要来了。果然,这时候严嵩来回话了。

嘉靖皇帝因此查抄了严嵩,昔日里那些死对头立马站出来,列了一大堆严嵩的罪状,最终严嵩被夺了官职,死在了大街上。

看了前后经过,只让人觉得离奇,一代奸臣,弄权几十年,怎么会因为方士的几句话就倒台了呢?其实,方士的话只是导火索,他的倒台有着必然性。那是因为,嘉靖皇帝早就关注到他,只是嘉靖原本就是一位爱敛财的皇帝,生活习惯极其奢侈,严嵩正好投其所好,满足了他。可是发展到后来,严嵩的权势已经不好控制,这时候,有了方士的一句话,嘉靖正好除了严嵩。

其实,当时的严嵩,也曾是嘉靖最信任的人,他之所以能够爬到那么高的位置,靠的是对嘉靖心思的琢磨,总是能将话说到皇帝的心坎里,事情办到恰到好处。我们都知道,嘉靖喜欢服食仙丹,认为仙丹可以帮助他延年益寿。

他还会把仙丹赏赐给臣下,让他们当面服用。那些臣子们不信道,自然明白仙丹里有大量的重金属,吃下去搞不好就会中毒。可是,皇帝要求了,谁敢不吃呢?他们在服用的时候大都面露难色,这一点,精明的嘉靖都看在眼里。可是严嵩不同,每次嘉靖赏赐他,他都是非常欣喜地状态,千恩万谢地吃下去。如此投其所好,嘉靖怎能不信任他?

不过,有时候,嘉靖的心思他也琢磨不透。这时候,另一位奸臣,也就是他的儿子-严世藩就站出来了。严世藩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年纪轻轻就受到朝廷重用,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

胡宗宪曾经是严嵩的学生,起初他深得严嵩重视。不过,对于严氏父子,胡宗宪的态度是比较暧昧的。既不得罪也不奉承,让人看不到根本。有一次,胡宗宪想要做闽浙总督,这时候他就需要借助自己的老师严嵩了。严嵩当然也希望他去,这样他的势力下沉,敛财也更加方便。于是,严嵩便去求嘉靖,希望任命胡宗宪为闽浙总督。嘉靖沉思了一会儿,说“宪似速,宜如”。

这句话不是很好理解,嘉靖呢,惜字如金,不肯多说,严嵩自然也不敢再问。他想了想,是不是在说胡宗宪升迁太过迅速,最好让他缓一缓呢?不过皇帝态度不明确,就是说还可以争取一下。他回到家,把疑惑告诉儿子,哪知道严世藩立即劝老子不要再提这件事了。严世藩说,皇帝的意思,是重用杨宜,这里的宜,说的就是他。严嵩恍然大悟。

很多人说,严嵩后来势力发展到盘根错节,处处都有他的党羽,其实与他的儿子不无关系。严世藩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深谙官场之道,也是因此,他把自己的父亲和自己都推上了一条不归路。严嵩倒台后,严世藩很快被处决。只怪他们根本没有看透嘉靖皇帝,还以为他真的是不问朝政,处处想着蒙蔽他。为臣的不想着为国为民,却贪心不足,尽想着为自己谋利,必然要得到恶果。

更多文章

  • 穷小子如何奋斗成皇亲国戚的?成吉思汗不要聘金,也要将妹妹嫁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草原部落上虽是民风彪悍,但基本的尊卑之分还是有的,分为贵族和平民,孛秃祖上曾经是贵族,可代代传下来,到他这里已经成为了平民身份,当时草原部落之间的争斗也不少,孛秃的生活更是不稳定,贫困潦倒,没有人能看出他曾经是个贵族。金银财宝可以失去,但一个人的品格却不会轻易丢失,孛秃是个善良正直的汉子,一直都是,

  • 王阳明为何得到兵部尚书王琼赏识?获得贵人帮助,有一个前提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获得贵人帮助,有一个前提条件,很多人都忽视了,那就是“不动心”。“不动心”是王阳明心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他在南赣期间,讲授的主要学术思想是“不动心”,在实际运用中,也是通过这一思想,在南赣剿匪成功。从王阳明的人际关系来看,他和王琼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不过,两人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一是两人都受

  • 美国为什么推崇中国宋朝,你明白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为啥国外推崇中国的宋朝,宋朝真的值得推崇吗,西方眼中的宋朝

    宋朝是历史上文官地位最高的朝代,在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封建王朝文官的地位会比武官高。宋朝300年是毁誉参半的一段历史。人们有强汉盛唐之说,因此,后人对宋朝的评价就不高了,认为宋朝崇文抑武,导致了武将的地位受影响。武将地位比文官地位低,直接导致了很多问题出现。最为严重的就是文官可以领导武将,这样就是外行

  • 看看明朝戚家军的结局,明朝不亡还有天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晚期戚家军,明朝戚家军真实照片,明朝最强的军队戚家军

    明朝时期,出现了很多奇葩的皇帝。比如说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在当时来说,朱由校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也就是崇祯帝的哥哥。这时候的明朝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从万历皇帝之后,明朝的问题就不断出现,这时候的明朝走向了灭亡。在明朝末年,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党争、国库空虚等等,这些都是明朝面临的问题。只是明熹宗将

  • 王阳明被贬到偏远的贵州龙场后,靠什么获得升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王阳明龙场悟道悟了什么,王阳明在哪里做官

    在明朝时期,官场昏暗,皇帝无能,一个官员如果被贬谪后,要想再次获得重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可是,王阳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后,他为何能获得升迁呢?是心学的无边威力。一是王阳明的内心有了新变化。王阳明15岁时,就立下了“经略四方”的志向,也正是如此,让他走上仕途后,锋芒毕露,最终得罪了权倾天下的宦官刘

  • 福建上金贝的僧侣墓,安葬的真是建文帝吗?如今终于有定论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建文臣子,上金贝古墓是建文帝吗,建文帝墓真的存在吗

    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防止自己的儿子之间出现夺嫡斗争,所以就把除了太子之外的所有儿子都分封到全国各地去做藩王。这种做法在初期的确能够保证藩王和太子之间和睦相处。但是时间久了之后,藩王们的势力还是在悄悄的发展壮大。1398年,朱元璋的嫡长子不幸去世,所以就由他的孙子朱允炆继位。朱允炆继承大统之后

  • 清明上河图放大10倍:发现一神秘人物,网友质疑:那是外卖小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明上河图上的怪物,把清明上河图放大n倍后发现的秘密,清明上河图里的奇怪东西

    张择端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长画城郭、桥梁、舟车、市肆,《清明上河图》就充斥了大量的房屋船只,据统计这幅画里面有814人、28艘船、30多栋房屋、170多棵树、60多匹牲畜……虽然画里的人将近1000个,但张择端没有偷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神情外貌和衣着打扮,很难从中找到高度雷同的人。《清明上河图》自

  • 皇帝去寺庙需要下跪吗?赵匡胤问方丈,方丈说出8个字成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匡胤在哪里坐上龙椅,赵匡胤参拜武庙,赵匡胤去寺庙下跪

    据说赵匡胤曾经试图驯服一匹烈马,结果马儿狂奔,赵匡胤猝不及防,直接从马上摔了下来磕到了头。大家都认为赵匡胤这下不死也得半残,结果赵匡胤拍拍身上的土马上站了起来,头上就连一道小口子也没有。在民间传说之中,赵匡胤仿佛就是天选之子,不管遇到什么麻烦,总能逢凶化吉。据说有一次赵匡胤在屋中下棋,突然有一只麻雀

  • 瓦剌曾经盛极一时,为什么他不选择联合倭寇夹攻明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打败瓦剌了吗,瓦剌跟明朝关系,明朝为什么没有控制瓦剌

    瓦剌部族的崛起其实是依靠大明朝才逐渐称雄北方草原的,当时明朝为了牵制离明朝更近的鞑靼部,就赐予瓦剌汉人官职,令其统率草原诸部,与大明建立“朝贡”关系。瓦剌、鞑靼和兀良哈其实都是蒙古族黄金家族的后裔,明朝时期,这三大部族在草原上叱咤风云多年,各有所长,同时也给明朝带来了不小的边境压力。朱棣还没造反的时

  • 秦桧后代参加科考时,乾隆故意问他的祖宗是谁,他答7字成了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桧科举多少名,秦桧后人中过状元吗,秦桧死后为何他的后代依旧能做官

    岳飞,是我国南宋时期有名的将军,他原本可以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然而却因为秦桧莫须有的陷害惨死在狱中。像秦桧这样的大奸臣,是该被千刀万剐的。原本南宋有着大好的机会将金国击败,然而却因为宋高宗执意议和而错失了良机,尤其是秦桧陷害岳飞,致使其冤死,这件事更是让他背上了“卖国贼”的名号。其实原本的秦桧是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