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穷小子如何奋斗成皇亲国戚的?成吉思汗不要聘金,也要将妹妹嫁他

穷小子如何奋斗成皇亲国戚的?成吉思汗不要聘金,也要将妹妹嫁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239 更新时间:2024/1/25 7:46:02

草原部落上虽是民风彪悍,但基本的尊卑之分还是有的,分为贵族平民,孛秃祖上曾经是贵族,可代代传下来,到他这里已经成为了平民身份,当时草原部落之间的争斗也不少,孛秃的生活更是不稳定,贫困潦倒,没有人能看出他曾经是个贵族。

金银财宝可以失去,但一个人的品格却不会轻易丢失,孛秃是个善良正直的汉子,一直都是,这是他最宝贵的财富,成吉思汗正是看中了他的品格,才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孛秃,妹妹帖木伦身份高贵,是第一任昌国长公主,自然是不愁嫁,可成吉思汗却难以从求亲人中找到一位如意郎君,所以公主迟迟未出嫁。

伴随着成吉思汗的势力发展,公主的嫁娶之事也有了进展,1193年前后,成吉思汗施展自己的雄才谋略,进行武装统一,训练自己的军队,为日后的战争做准备,同时与首领克烈撕破脸皮,可此时的成吉思汗并没有与之一战的实力,索性他带着自己的军队和部落离开了大草原,暗暗发展自己的势力。

克烈部落当初能逼着小有实力的成吉思汗离开,雄踞草原多年,证明了他们还是有着非强硬的实力,即使是后来的成吉思汗想要复仇,也不会去想着硬碰硬,想要成功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成吉思汗打算用计谋离间克烈部落的高层,派出术儿彻丹等人执行任务,但两部落并不在一片草原之上,所以术儿彻丹一行人还需要横跨沙漠,即使是铁打的汉子也难以忍受如此的艰难险阻,最终他们晕倒了在目的地,碰到了贵人孛秃。

孛秃遇到这一行饥渴难耐的人,连忙取出自己所带的水和干粮,这才将他们从鬼门关救了回来,而后又是将他们带回了自己的家,给了最周到的照顾,甚至是将家中唯一值钱的羊杀了,给他们补营养,这样术儿彻丹一行人才算是真正恢复了,但因为有任务在身,所以也并没有久待,可他们骑的马并没有得到如此的照顾,孛秃生性善良,不忍他们没有步行,便将自己家里唯一的马匹也送出去了。

术儿彻丹记下了孛秃的大恩大德,虽然当时的情况不允许他们立即报答,可术儿彻丹日后却是主动回来报答恩情的。在他们完成任务后,回到了自己的部落,术儿彻丹将一路情况如实禀报,成吉思汗对于孛秃此人很是感兴趣,认为此等好男儿实在是难能可贵,所以让术儿彻丹回去将人带了过来。

经过一番调查后,成吉思汗也知道孛秃的身世,原本是贵族出身,只是家境没落,才会沦落到如此境地,可本人却并没有堕落,反而是努力地面对生活,为了生计,孛秃也练出了一身的好本领,尤其是射箭技艺精湛,成吉思汗对他的技艺真是过目不忘,啧啧称赞。

他人品也足够好,对于周围邻居,也是热情好客,乐善好施,可以说这样的男儿,除却平民的身份,完全不输贵族子弟。

成吉思汗对他很满意,想要让孛秃加入自己的部落,甚至是愿意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孛秃,一般男人若是能得到皇帝的青睐和公主的婚事,一定是感恩德地立马接受,毕竟这可以算是天底下最大的好事了,可孛秃却是觉得自己配不上公主,现在的他连聘礼都拿不出来。成吉思汗慷慨道:“我不要你一分钱的聘金,而且也可以将女儿嫁给你。”成吉思汗爱才若渴,这份求才的心超越了一切。

最终孛秃娶了公主,成吉思汗也十分欣赏他,孛秃的地位也自然是水涨船高,他本人也有勇有谋,成吉思汗带着他去打仗,战功卓有显著,但公主没有福气,两人结婚不久后,帖木仑便去世了。成吉思汗实在是看重孛秃,又是将自己的女儿火真别姬许给了他,同样是一位公主,第二任昌国长公主,孛秃真倒是有“齐人之福”。

长久以来的相处,成吉思汗和孛秃两人积攒了深厚的友谊,可以说孛秃在成吉思汗心中有着极其高的地位,从他将贵族也可忽林派给孛秃当随从就可见一斑了,但也可忽林并不满意他的做法,成吉思汗竟然是直接把他们一家杀了,杀鸡儆猴,这样一来整个部落都知道了孛秃的地位。

在成吉思汗实现第一步统一草原之后,孛秃仍然跟着他去征服他国,西夏与金国全都败于他们的铁蹄之下,孛秃被赏赐了大片的领土,如今的辽宁中都曾经就是他的领土,这位平民小子一步步奋斗到了皇亲国戚,最终死在了征战路上。草原人民感动他的付出,成吉思汗也悲伤不已,追封他为上柱国,谥号忠武,与他的一生极为贴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阳明为何得到兵部尚书王琼赏识?获得贵人帮助,有一个前提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获得贵人帮助,有一个前提条件,很多人都忽视了,那就是“不动心”。“不动心”是王阳明心学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他在南赣期间,讲授的主要学术思想是“不动心”,在实际运用中,也是通过这一思想,在南赣剿匪成功。从王阳明的人际关系来看,他和王琼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不过,两人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一是两人都受

  • 美国为什么推崇中国宋朝,你明白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为啥国外推崇中国的宋朝,宋朝真的值得推崇吗,西方眼中的宋朝

    宋朝是历史上文官地位最高的朝代,在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封建王朝文官的地位会比武官高。宋朝300年是毁誉参半的一段历史。人们有强汉盛唐之说,因此,后人对宋朝的评价就不高了,认为宋朝崇文抑武,导致了武将的地位受影响。武将地位比文官地位低,直接导致了很多问题出现。最为严重的就是文官可以领导武将,这样就是外行

  • 看看明朝戚家军的结局,明朝不亡还有天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晚期戚家军,明朝戚家军真实照片,明朝最强的军队戚家军

    明朝时期,出现了很多奇葩的皇帝。比如说木匠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在当时来说,朱由校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也就是崇祯帝的哥哥。这时候的明朝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从万历皇帝之后,明朝的问题就不断出现,这时候的明朝走向了灭亡。在明朝末年,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党争、国库空虚等等,这些都是明朝面临的问题。只是明熹宗将

  • 王阳明被贬到偏远的贵州龙场后,靠什么获得升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王阳明龙场悟道悟了什么,王阳明在哪里做官

    在明朝时期,官场昏暗,皇帝无能,一个官员如果被贬谪后,要想再次获得重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可是,王阳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后,他为何能获得升迁呢?是心学的无边威力。一是王阳明的内心有了新变化。王阳明15岁时,就立下了“经略四方”的志向,也正是如此,让他走上仕途后,锋芒毕露,最终得罪了权倾天下的宦官刘

  • 福建上金贝的僧侣墓,安葬的真是建文帝吗?如今终于有定论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建文臣子,上金贝古墓是建文帝吗,建文帝墓真的存在吗

    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防止自己的儿子之间出现夺嫡斗争,所以就把除了太子之外的所有儿子都分封到全国各地去做藩王。这种做法在初期的确能够保证藩王和太子之间和睦相处。但是时间久了之后,藩王们的势力还是在悄悄的发展壮大。1398年,朱元璋的嫡长子不幸去世,所以就由他的孙子朱允炆继位。朱允炆继承大统之后

  • 清明上河图放大10倍:发现一神秘人物,网友质疑:那是外卖小哥?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明上河图上的怪物,把清明上河图放大n倍后发现的秘密,清明上河图里的奇怪东西

    张择端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长画城郭、桥梁、舟车、市肆,《清明上河图》就充斥了大量的房屋船只,据统计这幅画里面有814人、28艘船、30多栋房屋、170多棵树、60多匹牲畜……虽然画里的人将近1000个,但张择端没有偷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神情外貌和衣着打扮,很难从中找到高度雷同的人。《清明上河图》自

  • 皇帝去寺庙需要下跪吗?赵匡胤问方丈,方丈说出8个字成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匡胤在哪里坐上龙椅,赵匡胤参拜武庙,赵匡胤去寺庙下跪

    据说赵匡胤曾经试图驯服一匹烈马,结果马儿狂奔,赵匡胤猝不及防,直接从马上摔了下来磕到了头。大家都认为赵匡胤这下不死也得半残,结果赵匡胤拍拍身上的土马上站了起来,头上就连一道小口子也没有。在民间传说之中,赵匡胤仿佛就是天选之子,不管遇到什么麻烦,总能逢凶化吉。据说有一次赵匡胤在屋中下棋,突然有一只麻雀

  • 瓦剌曾经盛极一时,为什么他不选择联合倭寇夹攻明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打败瓦剌了吗,瓦剌跟明朝关系,明朝为什么没有控制瓦剌

    瓦剌部族的崛起其实是依靠大明朝才逐渐称雄北方草原的,当时明朝为了牵制离明朝更近的鞑靼部,就赐予瓦剌汉人官职,令其统率草原诸部,与大明建立“朝贡”关系。瓦剌、鞑靼和兀良哈其实都是蒙古族黄金家族的后裔,明朝时期,这三大部族在草原上叱咤风云多年,各有所长,同时也给明朝带来了不小的边境压力。朱棣还没造反的时

  • 秦桧后代参加科考时,乾隆故意问他的祖宗是谁,他答7字成了状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桧科举多少名,秦桧后人中过状元吗,秦桧死后为何他的后代依旧能做官

    岳飞,是我国南宋时期有名的将军,他原本可以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然而却因为秦桧莫须有的陷害惨死在狱中。像秦桧这样的大奸臣,是该被千刀万剐的。原本南宋有着大好的机会将金国击败,然而却因为宋高宗执意议和而错失了良机,尤其是秦桧陷害岳飞,致使其冤死,这件事更是让他背上了“卖国贼”的名号。其实原本的秦桧是一位

  • 直到临死前,朱元璋才反应过来,孙子的皇位只怕不保,后果真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让孙子继承皇位,朱元璋当皇帝后还能继承皇位吗,朱元璋是怎样一步一步登上皇位的

    1661年至1722年间,康熙皇帝在位的时候,就曾发生过九子夺嫡的事件,最后的胜者“四爷”——也就是1722年~1735年在位的大名鼎鼎的雍正皇帝。说起来也是可笑还是可悲,古时候这种“手足相残”,争夺皇位的事情,在古代帝王久居的深宫内,可以说是经常会发生。封建帝制时期,不少人们内心的对权力的欲望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