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驯服蒙古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清朝时蒙古没有南侵

清朝驯服蒙古的原因,被史书隐藏得太深,难怪清朝时蒙古没有南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45 更新时间:2024/1/20 3:29:06

一说到蒙古,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骁勇善战,是在马背上长大的民族,是强壮的象征,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历史上的蒙古作战极为凶悍,在明朝时期朝廷几次征伐都没能拿下蒙古,但这样强大的蒙古却甘心臣服于清朝的统治之下。

在清朝统治的几百年间,蒙古一直都安安分分的,从未与清朝有过大规模的冲突,也从未有过南侵的记录,那么清朝这样一样在大家印象中十分懦弱无能的朝廷,是怎么做到让蒙古如此听话的呢?

女真族的崛起

其实,猛一说起清朝蒙古,大家可能并不会把他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但蒙古与清朝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两者很早就结成了联盟,当时的清朝还没有成功入关,还只是一个居无定所的部族,在没有定国号之前,这个部族被称为女真族。

后来这个部族里出了一个大人物,那就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成长起来之后靠自己的能力统一了女真部落,统一之后,自然就要想办法继续更高的位置发展,想要向外发展,首先就要掠夺资源,所以努尔哈赤就带领着女真族在草原上四处征战。

那个时候的女真族还是非擅长打仗的,所以在草原上的征战可以说是无往不胜,努尔哈赤很快就在这片草原上建立了东北地区实力最大的政权——后金政权,然而努尔哈赤的野心显然并不止于此,他将目标放在了中原地区无比富庶的明朝。

当时的明朝已经陷入宦官乱权的内乱之中,整个朝野上下一片混乱,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再加上常年与外敌作战,内里其实已经十分空虚了,所以努尔哈赤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趁虚而入,打明朝一个措手不及。

与蒙古的渊源

不过,努尔哈赤并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他很清楚,即使明朝现在再弱,用权力对付自己的话,女真族还是抵抗不住的,所以就需要找一个盟友来一起攻打明朝,而他选择的盟友正是蒙古。

蒙古当时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努尔哈赤建立的政权其实一直都不太稳固,他也担心当自己攻打明朝之后,蒙古会趁虚而入,把自己的大本营给捣毁,所以要趁现在尽快跟蒙古打好关系,毕竟蒙古的战力人尽皆知,他也不想跟蒙古硬碰硬。

女真族是以渔猎起家的,不比蒙古人一直在马背上长大,尽管女真族已经算是骁勇善战了,但蒙古人不管是体格还是战斗力,都比他们更上一个层次,所以如果能与蒙古搞好关系的话,不仅让自己没有后顾之忧,还能多一个实力强大的帮手,乐而不为呢?

所以清朝就以各种手段不断地向蒙古示好,后来两者成功结为联盟,正因为有这样强大的蒙古军做后盾,清军才能够顺利入关,成立了大清朝。

对待蒙古的手段

清朝刚刚建立之时,其实是满蒙共同掌权的,若是论起真正实力来,蒙古的实力甚至还要大于清朝的军队实力,因此在刚刚建国时,两方都不敢轻举妄动,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对于清朝来说,已经打下了天下,自然不可能就这样拱手让人。

所以蒙古就从昔日的盟友变成了一个心腹大患,需要用尽手段来稳住他,毕竟蒙古对于清朝来说,位置实在太过特殊。

如果蒙古太过强大,会威胁到清朝皇室的统治,但也不能太过弱小,毕竟当时的清朝还没有站稳根基,还有很多反清复明的势力需要与蒙古结盟一同稳住周边的城市。所以,如何对待蒙古就成了清朝皇帝的重中之重,而后来事实证明,清朝皇帝的这些手段是非常有用的,起码在清朝统治期间,蒙古并没有任何要反的迹象。

第一个就是实行盟旗制度。这个做法非常聪明,将蒙古分割成大大小小不同的部落,进一步弱化了蒙古各族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只能依附于大清朝生存,这就等于把蒙古一下子打散了,蒙古之所以强大,离不开他们的团结,一旦他们之间的力量被打散,各部落的力量就不值一提了。

所以清朝才会提倡实行盟旗制度,在蒙古大肆册封蒙古公,还划定了他们的管辖范围,把他们一个个都分离开来,同时这个政策也限定了蒙古的活动范围。蒙古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的种植地和根据地向来都是不稳定的,一直在四处变化。

而清朝的这个制度,就会就把蒙古每个王公的领地都固定在一个地方,让他们不能再随处移动,这也是在削弱他们的战斗力,毕竟他们的战斗力来自于日积月累的马上生活,现在不用四处征战奔走,每天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战斗力自然也会下降。

而这第二个政策就是联姻,这个政策也是起效最快的。这个政策在清朝还是女真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实行,清朝统治期间有大量的蒙古女子嫁到皇室内部,同时也有大量的皇室公主远嫁蒙古。

所以在现在很多的清宫剧和小说中,我们都能够看到一个姓氏叫博尔济吉特氏,这就是典型的蒙古姓氏,而历史上有名的孝庄太后,也是出自于蒙古,在孝庄太后那个时期,大清朝的后宫是蒙古后妃独大的。

蒙古妃的地位会比满妃还要高上一层,就是因为她们背后的靠山很硬,只不过自孝庄太后之后,清朝的皇室逐渐意识到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开始有意识地减少高位嫔妃上蒙古妃的比例,所以孝庄太后去世后,皇宫内蒙古妃的人数就大大下降,即使有也坐不上高位,再也没有如孝庄太后那样的地位了。

除此之外,清朝还会在蒙古内部推行黄教政策,就是一直鼓动蒙古人出家做喇嘛,但做了喇嘛之后,虽然有荣华富贵可以享受,但绝不可结婚生子,不可留有后代,这种做法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蒙古的人口,断绝他们的战斗力。

结语

总之,清朝对于蒙古的统治一直都是怀柔政策,是一步一步慢慢来的,类似于温水煮青蛙,而且清朝对蒙古王公的待遇是很好的,哪怕是最低一等的蒙古贵族,待遇也比清朝的知县要多很多。

所以有这样好的待遇又有固定的封地,还有荣华富贵可以享受,蒙古人自然也不会想不开,非要与清朝作战,而这样长期养下来的蒙古贵族已经没有了当初马上作战的能力了,自然也臣服于清朝的统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历史碎片:民国将领的出身及早年经历耐人琢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民国将领排名,广西钦州民国将领,民国初期优秀的将领

    地方志、军事志等涉及人物传的编纂,短短千字简介,要想说明白传主一生发生的很多事,与其生之初不无关系,甚至关系很大。所以,对那些这种特征比较明显的将领的出身、孩童时期的经历,进行扼要的交待,是很有必要的。以爱国将领马鸿宾为例,他参加过军阀混战,与红军做过战,打过日寇,最后谢绝马鸿逵逃跑的“邀请”,率部

  • 顺治二十多岁就去世了,却为何还能儿孙满堂?真相让人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顺治皇帝多少岁去世的,顺治到底是病死了还是出家了,顺治死亡背后的秘密

    这次我们的主人公是对董鄂妃非常深情的顺治帝,他2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但是在他20多年当中竟然有很多子嗣,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呢?顺治帝在母亲孝庄皇后大玉儿的帮助下成为皇帝的,但是他成为皇帝之后并不开心,一方面是由于多尔衮对权力的限制,另一方面自己感情也受着母亲的阻挠。先后两任皇后都是来自蒙古地区,而

  • 他是康熙儿子中的第一搅屎棍,一句话让四个皇子彻底与皇位无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康熙的儿子哪个最适合继承皇位,康熙皇子中谁最有才能,康熙是怎么获得皇位

    爱新觉罗·胤禔,1672年出生,实际是康熙第五子,因前面四个哥哥皆早丧,所以大阿哥就是皇帝长子。显然,大阿哥占据了相对有利的地位。儿子多早丧,康熙对长子自然就有极大期望。康熙多次巡幸塞外,每次都有大阿哥。而大阿哥年仅18岁就担任副将,跟随大将军福全出征葛尔丹,参与指挥。甚至还代父祭祀华山。大阿哥生母

  • 如果戊戌变法成功,满清还能撑多久?对近代中国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戊戌变法成功中国会强大吗,戊戌变法的意图是维护清朝统治吗,戊戌变法是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吗

    明哥的观点是:无论戊戌变法是否成功,满清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都不可能长期继续下去了。戊戌变法发生在帝国主义向全世界疯狂扩张的时代。当时富裕的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和今天一样是顺差。为了平衡贸易逆差,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侵略者们不惜通过贩卖毒品来占领中国市场。而当中国政府企图反抗时则遭到侵略者们的“坚船利炮

  • 去参加康熙千叟宴的老人,回去后为何都莫名其妙的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几次千叟宴,康熙为何要办千叟宴,千叟宴死了多少人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三月,清圣祖康熙皇帝60岁生日,(又称万寿节)他认为:“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所以,决定举办隆重、排场的万寿庆典。随下诏书:即日起,昭告天下,凡六十五岁以上高龄者,不分贵贱,不分族亲,均可到宫中一聚,共享朕之寿宴。这其中,是封建王朝治

  • 太平天国唯一广受赞誉的人,倘若他不早死,或许不会出现天京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一百多年来,人们对太平天国的评价褒贬不一,从洪秀全、石达开到杨秀清、李秀成等。几乎每一个太平天国重要人物都饱受争议,至今盖棺无定论。然而,在这群所谓的“英雄”中,唯独一个人,却得到了广泛的赞誉,无论是个人品德、能力,还是政治主张,这个人就是冯云山。1843年洪秀全生病痊愈后,自称“受到了上帝的启发,

  • 如果康熙之后不是雍正继位,而是八阿哥继承大统,历史情况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有让雍正继位吗,康熙为什么选雍正继位,康熙为雍正继位做了哪些布局

    当然,题目太大,只作假设性不负责任乱讲。先说大背景。少数民族能入主中原,一般情况都是与南方划江而治,清朝之前,元朝是例外,像南北朝时期,辽朝金朝无不如此,这些王朝没有统一南方,是游牧民族惯性思维——我就是来抢劫的,不是来维持治安的。但也有有理想的游牧王朝,如辽,金,认真学习汉族政权构建,但是结果吗?

  • 和珅临刑前,对隔壁犯人说:你如果能出去,帮我照顾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和珅临刑前的遗言,和珅临刑完整视频,历史上的和珅

    也许大家更了解他的哥哥福康安,然而这位哥哥虽然能征善战,却天不假年,只活了42岁就离开了人世。当然作为弟弟,他的能力也相当不错,也成为乾隆后期颇受重用的军机大臣,特别是在军事方面更是如此。在乾隆当皇帝的时候,满朝文武除了和珅,就要数他地位最尊贵了。嘉庆之所以不肯放过他,与他本人就是和珅一党的二号人物

  • 多亏了这个外国人,让我们看到了乾隆的真实相貌,与影视剧差距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外国人评价乾隆的长相,乾隆最真实的相貌,乾隆年轻时的颜值

    人们对清朝皇帝形象的了解,往往都是来自影视剧的描述。影视作品出于收视率的硬指标,往往都是虚构的,这使得人们对皇帝的真实相貌认识有了很大的偏差。我们以乾隆皇帝为例,清朝皇帝标准画像中的乾隆是这样的,如下图。如果不告诉你上面就是乾隆皇帝,随便说清朝的早期的皇帝,也不会引起多大的争议。那么,真实的乾隆究竟

  • 热河狩猎时,康熙说阿哥都不应获得金如意,却为何赏给了弘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为什么把金如意赏给弘历,康熙狩猎与弘历对话,康熙热河狩猎

    一、康熙对太子失望,对众阿哥有夺嫡之心更是失望。康熙因为对太子失望,才打算带领所有阿哥去热河狩猎,当时胤禛还未痊愈,也被要求参加,就是这个道理。康熙曾说谁捕获的猎物最多,这个如意就赏给谁。众阿哥心里都清楚如意的分量,如意也就意味着太子的位置。八阿哥早已揣摩透康熙的心思,所以在捕猎的时候,他没有射杀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