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去参加康熙千叟宴的老人,回去后为何都莫名其妙的死了?

去参加康熙千叟宴的老人,回去后为何都莫名其妙的死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033 更新时间:2024/2/4 23:16:21

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三月,清圣祖康熙皇帝60岁生日,(又称万寿节)他认为:“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所以,决定举办隆重、排场的万寿庆典。随下诏书:即日起,昭告天下,凡六十五岁以上高龄者,不分贵贱,不分族亲,均可到宫中一聚,共享朕之寿宴。

这其中,是封建朝治理国家的需要,清朝虽然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国,但是它是有史以来最奉行儒教治国的王朝,倡导天地君亲师,百善孝为先,在社会大力实行尊老爱老政策,所谓“尊老者,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千叟宴”无疑是最好的尊老爱老的活动,因此从治国根本来说是必须的。

康熙规定要六十五岁以上高龄者,这大有深意。六十五年前,就是顺治五年,颁布了两个影响清朝王朝的政令,一则满汉通婚,这极大缓了民族矛盾;二则满族贵族一概给予世袭诰命,就是给予八旗子弟“铁杆庄稼”。古人六十就是高龄,能活七十就是高寿,八十以上的都是以寿星自居了。在明末清初的乱世,那时候出生的人本来就比太平时候寿命预期要低,因此第一次千叟宴参加人数不会很多。“满汉通婚”,“铁杆庄稼‘’政策,还有绝大多数满族都居住在京城,就意味着陪康熙过寿的绝大多数是满清贵族,当然也有汉族,体现了“满汉一家”的意味。

为什么参加千叟宴的老人大多数都死了,那是因为当时人们寿命预期就不高,在那个年龄过世都属于喜丧,所谓的白喜事,是一种自然规律。

还有路途的问题,老人们离开了习惯上的家,而踏上路途遥远的京城,一路颠簸,车舟劳顿,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当然容易生病,在那个时代医疗条件下,加上高龄,过世是很正的一件事。

当然,还有情绪上的激动,对于当时的老人们来说,有这样一次机会能够面见圣,是天大的荣幸,心情激动可想而知。实际上,除了大吃宴席,皇帝还赐予众老人如意、寿杖、朝珠等赏赐,因此晕倒、乐倒、饱倒、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那么大年龄,海吃海喝,情绪激动,很容易引起不测,因为这样过世的也不在少数。

既然千叟宴是喜庆的盛事,那为什么清朝总共只举办了四次,康熙和乾隆各两次,实际上原因很简单,清朝其他皇帝根本没有条件举行。有清一朝活过六十岁的皇帝,只有三个皇帝,康熙和乾隆都举办过千叟宴,为什么另外一个皇帝不举行千叟宴,因为他是末代皇帝溥仪

综上,千叟宴后,大多数老人过世是很正常的事,符合那个时代的自然规律。当然由于劳累、激动、饮食等原因,存在一些老人短期内过世的现象。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唯一广受赞誉的人,倘若他不早死,或许不会出现天京事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一百多年来,人们对太平天国的评价褒贬不一,从洪秀全、石达开到杨秀清、李秀成等。几乎每一个太平天国重要人物都饱受争议,至今盖棺无定论。然而,在这群所谓的“英雄”中,唯独一个人,却得到了广泛的赞誉,无论是个人品德、能力,还是政治主张,这个人就是冯云山。1843年洪秀全生病痊愈后,自称“受到了上帝的启发,

  • 如果康熙之后不是雍正继位,而是八阿哥继承大统,历史情况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有让雍正继位吗,康熙为什么选雍正继位,康熙为雍正继位做了哪些布局

    当然,题目太大,只作假设性不负责任乱讲。先说大背景。少数民族能入主中原,一般情况都是与南方划江而治,清朝之前,元朝是例外,像南北朝时期,辽朝金朝无不如此,这些王朝没有统一南方,是游牧民族惯性思维——我就是来抢劫的,不是来维持治安的。但也有有理想的游牧王朝,如辽,金,认真学习汉族政权构建,但是结果吗?

  • 和珅临刑前,对隔壁犯人说:你如果能出去,帮我照顾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和珅临刑前的遗言,和珅临刑完整视频,历史上的和珅

    也许大家更了解他的哥哥福康安,然而这位哥哥虽然能征善战,却天不假年,只活了42岁就离开了人世。当然作为弟弟,他的能力也相当不错,也成为乾隆后期颇受重用的军机大臣,特别是在军事方面更是如此。在乾隆当皇帝的时候,满朝文武除了和珅,就要数他地位最尊贵了。嘉庆之所以不肯放过他,与他本人就是和珅一党的二号人物

  • 多亏了这个外国人,让我们看到了乾隆的真实相貌,与影视剧差距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外国人评价乾隆的长相,乾隆最真实的相貌,乾隆年轻时的颜值

    人们对清朝皇帝形象的了解,往往都是来自影视剧的描述。影视作品出于收视率的硬指标,往往都是虚构的,这使得人们对皇帝的真实相貌认识有了很大的偏差。我们以乾隆皇帝为例,清朝皇帝标准画像中的乾隆是这样的,如下图。如果不告诉你上面就是乾隆皇帝,随便说清朝的早期的皇帝,也不会引起多大的争议。那么,真实的乾隆究竟

  • 热河狩猎时,康熙说阿哥都不应获得金如意,却为何赏给了弘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为什么把金如意赏给弘历,康熙狩猎与弘历对话,康熙热河狩猎

    一、康熙对太子失望,对众阿哥有夺嫡之心更是失望。康熙因为对太子失望,才打算带领所有阿哥去热河狩猎,当时胤禛还未痊愈,也被要求参加,就是这个道理。康熙曾说谁捕获的猎物最多,这个如意就赏给谁。众阿哥心里都清楚如意的分量,如意也就意味着太子的位置。八阿哥早已揣摩透康熙的心思,所以在捕猎的时候,他没有射杀猎

  • 清朝的妃子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为何留下的照片,个个都很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清朝最长寿的三位妃子,清朝妃子真实长相复原图,真实清朝妃子有多美

    一:人类的进化是从来没有停止过的,包括相貌身材的方面也是。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一代比一代优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原始人会比猿猴好看,清朝人会比的原始人好看,同样可以推理出,现代的人当然会比清朝人好看好多。就算从我们现在的人看来,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也好看多了。清朝的孩子能活着就是很不

  • 清朝武器进步的绊脚石是闭关锁国?其实可不止是武器落后这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朝的武器有多先进,清朝武器的实力,清朝的武器到底有多落后

    事实上,它还不够全面:由于中国现代化的衰落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军北侵中原的历史和先例。那时中原战乱,百越也没有任何势力有北进中原的常言道“冤假错案”,如果要找出造成中国现代化落后的主要原因,明朝要比清朝承担更多的责任。为什么这样说?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对中国的许多制度,如废除丞相

  • 顺治时期鳌拜害怕顺治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顺治压得住鳌拜么,顺治和鳌拜关系好不好,顺治可以治鳌拜吗

    其实在顺治时期,不管顺治还是鳌拜,真正害怕的人物是多尔衮,两人被多尔衮压制欺负,可以说同是天涯沦落人。具体事迹如何,我继续为你细细分说。一、多尔衮对福临的限制1643年,皇太极去世,皇位突然没人继承,一时间引发天下大乱,皇太极儿子豪格在索尼、鳌拜的支持下与多尔衮进行继承人争夺,两人争锋相对,形势危急

  • 清史记载:康熙帝十七子胤礼听闻雍正继位后,为何有疯迷状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胤礼和雍正的关系,康熙为雍正继位做了哪些布局,康熙十七子胤礼的结局

    “自过十月节,隆科多换防,邬思道和四贝勒府所有幕僚护卫便暗地迁到了十七阿哥胤礼府。周用诚和书房的人陪着胤禛在天坛设祭,十七阿哥去锐健营也不在家,文觉、性音和邬思道正在胤礼的西花厅围炉聚谈。”——《邬思道当机决大事康熙帝寿终赴泉台》这是康熙临终前的事情,雍正的首席幕僚邬先生和其一众亲信全都暗地转移到了

  • 清朝的各品级官员的俸禄到底有多高,为何很多清官终身清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清官一览表,清朝一品官员一年的收入,清朝官员的俸禄是多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一个政声清廉的知府,在任上三年,不用去贪污枉法,卸任后都能赚到十万两银子,何况那些贪官污吏?而一般的知府是从四品官员,都城的知府才是正三品官员。就算这个说法有出入,但是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的,古人也不是信口雌黄的不是?清朝自入关打败李自成,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