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端茶倒水的丫鬟:居妃首16年,生下皇长子,被道光一脚踢死

端茶倒水的丫鬟:居妃首16年,生下皇长子,被道光一脚踢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647 更新时间:2024/2/6 13:24:14

1、正白旗包衣少女

和妃辉发那拉氏,生年不详,正白旗包衣原生旗人,父亲是正白旗卿衔成文。

辉发那拉氏这个姓氏是清朝历史上,一个比较有名的姓氏,那拉氏是后金时期海西女真四部的王族姓氏,分为叶赫那拉、乌拉那拉、哈达那拉与辉发那拉,辉发那拉氏很明显就是辉发部国主的姓氏。

比如说乾隆第二任皇后,就是那个剪发失宠的继后,便是出自辉发那拉氏。不过,乾隆继后确实是辉发部国主的后裔,和妃却不是,所以,和妃虽然姓辉发那拉氏,却与辉发部国主家族没有任何关系。这一点有点类似于慈禧太后与叶赫部国主家族的关系,虽然同姓,却没有任何堂亲关系。

和妃是来自正白旗的包衣下人,也就是皇室的包衣奴才,不过他们一家是原生旗人,并不是因犯了罪而被罚入包衣的。和妃所在的辉发那拉氏,在清朝初年并不显赫,属于中级官僚家庭,到了乾隆年间,家族地位开始得到提升,出了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名叫苏楞额,曾担任内务府大臣和工部尚书。

和妃这一支辉发那拉氏基本都是在旗内或内务府当差,还有一些人被皇帝委任为织造或海关监督的差事,我们都知道,这两个差事可都是肥差,因此,这和妃的家庭条件应该是相当不错的。

据资料显示,和妃的祖父名叫塞勒,塞勒虽然没能做上大官,但他的儿子们都很有出息,好多在内务府担任中级官吏。

和妃的父亲名叫成文,曾任户部右侍郎,是正二品大员,官位可以说不低了,可是成文在嘉庆年间却差点丢了性命。

当时,嘉庆正忙着给自己修建皇陵(昌陵),我们都知道修建皇陵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皇帝也舍得在这些地方投入资金,毕竟这涉及到自己到另一个世界后的境况。

一般来讲,皇帝也会派自己比较信任的大臣去修建皇陵,比如说嘉庆,他派的是自己的大舅哥盛住(孝淑睿皇后的哥哥)和户部右侍郎成文。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嘉庆的这位大舅哥真是胆大包天,竟然在修建皇陵的时候以少报多,进行冒领贪污。

此事后来被查出,嘉庆帝龙颜大怒,成文也在这次贪污案中分得了好处,“侵用银八千两”,被判了斩监候,不过随后嘉庆在审阅此案时,念在成文已是87岁的高龄,且属于从犯,便给予了宽大处理,“著加恩免其予勾”,于是,成文保住了一条老命。

成文不但挺能活,这儿子也不少,据说有九个儿子,分别为延丰、延庚、延龄、延昌、延隆、延衡、延崇、延升、延英,他们都是和妃的兄弟,基本上都在内务府担任员外郎或郎中的职务,有的则在外担任盐政或税关监督一类的差事。

此外,和妃有一个姐姐,嫁给了瓜尔佳氏的法良。大家可能对法良不太熟悉,但他有一个哥哥很有名气,叫桂良,是清朝中后期的名臣,她的女儿便是恭亲王奕的嫡福晋瓜尔佳氏。和妃还有一个侄女(长兄延丰之女)嫁给了铁帽子王怡亲王载垣为嫡福晋,可见,和妃之后,她们一家的门第继续提升,已经开始与皇亲宗室结亲了。

2、皇子官女子

其实,早在嘉庆继位的第一年,他便给儿子绵宁(道光)娶了一个媳妇(嫡福晋),此女还是太上皇乾隆亲自挑中的,她便是来自名门弘毅公府的钮祜禄氏,即后来孝穆成皇后

为了给皇室开枝散叶,嘉庆还赐给绵宁两个官女子赵氏与孙氏,即后来的平贵人与定贵人,除了这两个官女子,嘉庆又给绵宁娶了一位侧福晋,同样是来自名门的富察氏(恬嫔)。

然而,令嘉庆没想到的是,这四个女人竟然都迟迟不能给皇子绵宁生育儿女,这让嘉庆心急如焚,自己都年近半百了,竟然连个孙子都没有,这成何体统。于是乎,嘉庆又给绵宁派去了一名官女子,此女便是成文的女儿辉发那拉氏。

其实,绵宁之所以迟迟没有生育儿女,并不是他生理方面存在问题,而是有意而为之,绵宁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嫡福晋钮祜禄氏身上,希望给自己生育长子的,也是这位嫡福晋。但天不遂人愿,或许是由于身体问题,钮祜禄氏一直不能生育。

绵宁是不急啊,但嘉庆着急啊,自己这么大年纪了,竟然还没当爷爷,这不让别人看笑话嘛。

似乎上天也在有意眷恋辉发那拉氏这个来自内务府的包衣女子,一次偶尔的伺候,令她怀上了绵宁的孩子,于嘉庆十三年四月二十一日,成功为绵宁生下了长子。可是把嘉庆高兴坏了,自己竟然有孙子了,还是皇长孙,于是嘉庆便亲自给这个孙儿起了一个名字:奕纬。

嘉庆高兴了,有些人也会跟着沾光,就在皇长孙奕纬出生的当天,嘉庆便下了一道谕旨:

“朕仰蒙昊苍鸿佑。列圣慈恩。于本日得皇长孙。云礽兆庆。奕叶延厘。明岁正值朕五旬万寿。寿贶频仍。洵为吉祥喜事。允宜加惠宫闱。用昭福瑞。諴妃着加恩晋封为諴贵妃。吉嫔着加恩晋封为庄妃。信贵人着加恩晋封为信嫔。二阿哥之官女子那拉氏庆育皇孙。着加恩封为侧室福晋。所有册封典礼。着各该衙门照例办理。”

看到了没,这就是生儿子的好处,辉发那拉氏凭借刚出生的儿子奕纬,被赐封为绵宁侧福晋。要知道,绵宁可是嘉庆一直看中的皇位继承人,自己被封为侧福晋,又生下长子,前途肯定是一片大好,说不定还能做皇后呢。

可是,有一人却闷闷不乐,这个人便是绵宁。绵宁一直希望为自己生育长子的是出身高贵的嫡福晋,现在好了,不但嫡福晋钮祜禄氏去世了,给自己生下长子的还是一个出身低微的包衣女子,这可有损自己高高在上的形象,所以,绵宁很不高兴。

不高兴也没办法啊,毕竟人家嘉庆可开心呢,之后,嘉庆便拿长孙奕纬当成了宝贝,经常将其带在身边,还在嘉庆二十四年正月,将奕纬封为多罗贝勒。要知道,当时奕纬才不过12岁(虚岁),却已经成了贝勒,有些宗室子弟,混迹一生,也没摊上一个贝勒爵位,这就是命啊!

3、居妃位之首16年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嘉庆帝突然崩逝于热河行宫,随即,皇次子绵宁继承皇位,是为道光皇帝。

道光继位后,对潜邸妻妾进行了册封,侧福晋辉发那拉氏被封为和嫔。其实,这个位分着实有点低了,道光继福晋佟佳氏被册立为皇后,往下便是两位侧福晋辉发那拉氏与富察氏了,辉发那拉氏又是皇长子奕纬的生母,怎么说也得封个妃,没有封妃,说明道光根本就看不上辉发那拉氏。

“礼称婉娩。组紃娴内则之仪。诗咏柔嘉。苹藻佐中宫之化。荣增兰佩。庆洽椒涂。咨尔侧福晋那拉氏、持躬淑慎。秉性安贞。柘馆称丝视三缫而分职。鞠衣颁采。备九卿而承恩。是用封尔为和嫔。锡之册命。尔其励匡勤而彰令善。绎雅经辑协之文。展功绪以答徽章。合乐记肃雝之教。钦哉。”

或许道光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道光三年将辉发那拉氏晋封为和妃。

“朕惟鞠衣颁采。嘉佐治于睢麟。兰篆承华。表升荣于褕翟。彝章式叙。令范弥昭。咨尔和嫔那拉氏、端谨修型。肃雝秉式。三缫效绩。鸣机杼以襄劳。九御宣勤。侍辎軿而膺佑。兹仰承皇太后慈谕。晋封尔为和妃。申之册命。尔其祗承徽锡。聿遵内则之仪。益懋芳猷。允赞中宫之化。钦哉。”

当然,道光将辉发那拉氏晋封为妃,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为刚入宫的全嫔开路。道光二年的八旗选秀中,道光一口气选了四个秀女,分别为全嫔、睦贵人、祥贵人与珍贵人,这四人,道光最在意的是全嫔,作为新人一入宫便获封嫔位,这是非常罕见的。

第二年,全嫔便被晋封为全妃,如果不顺便把辉发那拉氏晋升为妃,那就太不像话了,刚入宫的新人竟然一下子骑到了皇帝原侧室加皇长子生母的头上,这就有点过了。

不过,事实证明,道光做得还真是有点过了,仅过了一年,全妃便被晋封为全贵妃,终究还是跃过了辉发那拉氏,成了大清后宫,仅次于皇后的第二人。

不仅如此,那些被选入宫的新人疯了似的不停地给道光生儿育女,比如说道光五年入宫的静贵人(孝静),接连生下了皇次子奕纲与皇三子奕继,原先道光只有奕纬一个儿子,这下好了,有三个儿子,可选择性就多了。

不过,道光九年年底,一切又发生了改变。

皇次子奕纲与皇三子奕继先后夭折,道光只剩下了奕纬一个儿子,但此时的奕纬却突然染病,虽然道光将儿子奕纬送到了圆明园养病,但病情反复的奕纬最终还是在道光十一年四月去世了,年仅24岁。

关于奕纬之死,清朝官方史料给出的记录是染病而亡,并非暴亡,而是经历了一两年的时间。但后来在一本叫《老太监的回忆》的书中却出现了另外一个版本。

书中称由于奕纬早年不受重视,养成了放荡不羁的性格,道光九年之后,突然受到道光帝的重视,尤其是学业方面,道光还专门请了师傅教授奕纬。但奕纬的性格早已定型,对突然受到的重视自然是不太适应,于是在一次授课中,师傅让奕纬好好读书,将来好做皇帝。然而,奕纬却说:“要是我将来当了皇上,第一个把你杀了!”

此事被道光知道了,立刻龙颜大怒,对奕纬进行了严厉训斥,还踢了奕纬几脚,没想到竟然踢到了奕纬的要害部位,结果,奕纬没过几天便去世了。

当然,对于奕纬之死,这本书中的描述可是孤证,可信度不高,奕纬染病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并非暴亡。

奕纬去世后,道光帝对此非常后悔,一直以来自己忽略了这个儿子,可以说,奕纬的早逝,道光也有很大的责任。

道光下令将奕纬追封为多罗贝勒,丧礼按照皇子之例办理,谥号为“隐志”。

等一下,奕纬不是早在嘉庆去世前已经被封为多罗贝勒了吗,这里怎么又被封为多罗贝勒?这您就不知道了,道光继位后,该封了都封了,唯独儿子奕纬,不但没晋封,还将奕纬的待遇降为皇子例,实际上就是撤掉了奕纬的贝勒封爵。还有这样当爹的呢?自己的亲儿子,不升反降,真怀疑是不是亲生的。

而且,您看,道光是下令以皇子礼制办理奕纬丧事的,与一般皇子并没有什么不同。还有,道光赐给儿子奕纬的谥号是“隐志”,什么意思?就是没有志向。看来,即便是奕纬去世了,同样不受父亲道光的待见。

儿子奕纬去世,和妃辉发那拉氏可以说是伤透了心,自己唯一的指望也没了,从此,辉发那拉氏便深居简出,很少露面,仅过了五年,即道光十六年,她便病死在了圆明园。同年九月,和妃被葬入慕东陵。

子辰说:

虽然和妃辉发那拉氏是出身内务府的包衣女子,但其家世并不差,可以说是官宦世家,但在道光眼里,她就成了一个出身卑贱的奴才,以致于一直不待见和妃母子。虽然和妃有幸服侍皇子生下皇长孙,进入紫禁城成为大清皇妃,但儿子奕纬去世后,她才发现,这终究只是一场梦,或许这就是和妃的命吧,时也,命也。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宣宗实录》《老太监的回忆》

更多文章

  • 牌子被康熙翻掉漆,六年生了三个皇子,她却被雍正恨得咬牙切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是怎么评价雍正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康熙最后一次考验雍正

    要知道在古代讲究的就是一个出身,特别是对于女子来说,家庭的出身就决定了自己的社会地位。特别是在皇妃的选拔当中,往往就是那些出身高贵的女子能获得更高的位分。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主角是康熙皇帝的一位妃子,这位妃子可以说是十分特殊。原因就在于她的出身并不好,原本只是一个包衣出身的宫女,但因为受到了康熙的极

  • 民国一个军阀,曾携8吨黄金逃往美国,被姨太骗走后晚年过得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民国军阀退休后的真实生活,民国军阀珍贵视频,民国时期军阀相片

    民国时期前后,国局动荡,战火连天,百姓们为了存活四处奔走逃亡,在强大的军阀压榨下,基层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在当时那个权力主导的年代,拥有了权力就代表拥有了一切,然而,逐渐被权力蒙蔽双眼的军阀们正在大肆滥用着手中的特权,他们不管百姓生活得有多么艰难,却只顾自己享乐,局势往哪边走向他们就往哪边倒,可要知道

  • 皇四子永珹:从天潢贵胄到乾隆弃子,不到四旬便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四阿哥永珹资料,乾隆永珹,皇子永珹简介

    01乾隆四年正月十四日,上元节前夕,永珹降生于紫禁城,母亲是时为嘉嫔的金氏。这位金氏便是后来的淑嘉皇贵妃。淑嘉皇贵妃原本是乾隆潜邸的一名侍妾,虽然在潜邸时期名不见经传,但乾隆继位后却深受宠爱,先后为乾隆生下四个儿子,分别是四阿哥永珹、八阿哥永璇、九阿哥(早殇、未命名)与十一阿哥永瑆。永珹便是金氏所生

  • 清朝为何有不立太子的组训,原来立太子坏处太多,而清朝全避免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不立太子,清朝太子立废的原因,清朝皇帝为什么不杀太子

    清朝在努尔哈赤建立之后就有了不立太子的组训,不过有一个皇帝打破过这个祖训,这就是康熙。康熙在胤礽出生后不久就立他为太子,胤礽也成了清朝唯一一个太子。之后的清朝再也没出现过太子。之所以没有太子,和清朝的国情还有统治者有很大的关系。首先清朝在建立之初还是处于奴隶社会时期。清朝的前身是后金,这绝对是奴隶社

  • 成吉思汗为何射杀自己的弟弟?父亲被毒死后,他们全家被部落抛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吉思汗后悔射杀弟弟,成吉思汗为什么要杀他弟弟,成吉思汗杀死过多少人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并不是强大的对手,而是躲在你身边的敌人。再强大的对手,你好歹知道他要干些什么,可你身边的敌人,你或许还要把他当成亲人来看待。铁木真就有这么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别克帖儿,他跟自己同母的弟弟别勒古台常常欺负铁木真和他的同母弟弟合撒儿,而且还抢夺他们钓的鱼。(蒙古有鱼可以钓吗?还真不知道

  • 此人如果不早逝,明仁宗的庙号绝对归他所属,连朱棣都害怕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仁宗是大臣给的庙号吗,明仁宗是庙号吗,历史上明仁宗的地位

    朱高炽去世后,庙号仁宗。很多人对这个不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所谓的庙号就是皇帝死后,放在庙里供奉时的称号。当然,基本上都是好的,不过朱高炽的庙号可以说是最好的。因为“任”是儒家一直追求的,是最高的级别。可见,后世对这位短命的皇帝非常认可。当然,他也配得上这个称号,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 明朝党争不断,河套平原沙漠化严重、经济落后,便将此地拱手相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啥时候丢河套的,明朝放弃河套是明朝的一个转折点,明朝什么时候丢失了河套平原

    的美誉。与西北地瘠落后的地区不同,河套平原呈现出极大的反差,最重要的是,这块土地十分适宜养育马匹,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我们知道,明朝时期是汉人当权的,我们面对强大的蒙古骑兵难免心生羡慕。可是中原地区没有适宜养马的土地,就算培育出来马匹,质量也不如蒙古骑兵的马匹优良。河套平原不同,这里是一个绝佳

  • 朱棣篡位后,他是如何对待大哥朱标一脉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篡位后如何称呼朱标,朱标不死的话朱棣会篡位吗,朱标与朱棣关系如何

    在他治理下的明朝,国力逐渐壮大,开创了永乐盛世。但回过头来看,作为建文帝父亲、对朱棣爱护有加的大哥朱标,在朱棣统治下,他的家室结局如何?朱元璋最信任的太子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朱标,他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朱元璋还没有称王称帝之前,为马皇后所生。也许是因为爱屋及乌,又或者是嫡长子的缘故,朱标出生的消息传到

  • 朱见深为何给朱祁钰平反?当太子时被废的仇忘了吗?朱祁镇过分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朱祁钰的哥哥朱祁镇重新上台以后,把朱祁钰一撸到底,不仅牌位从宗庙给撤掉了,连皇陵都不给他进去。等于是否定了朱祁钰在位8年的事实。明英宗朱祁镇说话当然是算数的,谁让他是最大的呢?所以他在位的时候,几乎销毁了朱祁钰时期的所有丰功伟绩,留给历史的,可就是一个形象比较单薄的景泰皇帝了。成化11年,朱见深恢复

  • 明朝最为特别的短命皇后:大婚一个月就被废,十七岁便被打入冷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王朝,皇帝的后宫三宫六院自然是少不了的,嫔妃们也更是数不胜数,但是在这么多的皇帝枕边人中,权力最大,地位最高的还要数皇后。▲明清太庙旧址作为皇帝的结发妻子,正宫皇后就算是没有能为皇帝生下皇子,但在身后依然可以升祔太庙,获得谥。但那些即使为皇帝生下了皇子,其中也不乏最后成为了皇太后、太皇太后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