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集团的统一之路蜀汉虽然也是中原政权的衍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但却并没有和西方势力(即现在的欧洲主要是日耳曼各国)有直接的外交对抗行为或者说外交行为也未经受西方主要是日耳曼各国的“压榨”或者“侵略”,所以魏晋以来蜀汉便开始一步步扩张,虽然在汉末魏晋时期整个东吴集团也在进行西化的过程,但是整体的思想来看魏晋的西化比较早一些,而蜀汉时期的西化较晚,所以这也就造成了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魏晋以后东吴集团主要以三国模式来统一中原西方各国,他们并无力直接面对蜀汉这种东吴后期统一全国的形式。而蜀汉主要以和平外交和战争外交为主,这就从根本上造成了蜀汉的战争主要以少数民族战争来结束的原因。
综上所述,蜀汉集团在扩张的时候还没有成型,也从来都不是以西方主要是日耳曼各国的政治形式与之对抗,当然其内部也并没有像曹魏那样内部进行大规模内战,导致其统一中原后不得不与他们开战。另外,蜀汉一度也曾试图与北魏进行谈判,不过由于双方存在“利益分歧”,最终失败。随着东吴与曹魏之间有过相互对抗的经历,虽然在其和平发展的时候双方关系也一般,但是由于双方在战争中的不同立场,再加上双方在战争中存在一定的经济利益,所以双方也一度有过“协商”的意图。而后,随着曹丕开始大规模北伐进行争夺天下,中原局势发生了转变,两方由于利益分歧而发动的战争也越来越少,双方的合作也变得默契。
就这样,两方开始“和平共处”,不过这个“和平共处”的时间并不长,最久的时候也不过两年。如果说两年前蜀汉和曹魏还有“对抗”的意图的话,那么过了一年左右,虽然两国仍在打仗,不过已经无关大局,双方的对抗也基本结束。当然双方的和平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双方经济实力的对比,可以说,这一点是蜀汉不得不面对和付出的重要方面。如果说当时东吴是不想接受蜀汉这个新成员的话,那么曹魏则是“强加”给蜀汉的。
所以,即便在双方经济实力的不同情况下,双方的和平也并没有持续多久,直到曹丕称帝后其才开始向蜀汉主动伸出了“橄榄枝”,但是随后的曹丕对蜀汉的主动并不是很积极,一直到了曹丕末期,双方的和平进一步被延续,到了曹丕死后,蜀汉才最终接受了曹丕。魏晋的“开放”和“保守”但是如果要说蜀汉在这一段时期是在战争状态下还是保持“开放”状态,那么就意味着蜀汉要和诸侯“开战”。但是实际上,在这一时期,蜀汉也并没有真的和诸侯展开过“大规模的谈判”,因为双方还是在“开放”的大环境下进行谈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