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世界军事战争史-104》安史之乱

《世界军事战争史-104》安史之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660 更新时间:2024/1/17 3:19:19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以后,励精图治,使唐代出现了鼎盛局面。但到了他统治的后期,沉湎声色,不问政事,骄奢淫逸,任用奸佞,导致朝政日非,政治腐败。在军事上,"内重外轻"的兵力布局逐渐被"外重内轻"所取代。当时掌握边镇军队的官员称节度使(藩镇或方镇),全国共有10个节度使,所辖兵力49万,而中央和内地所控制的兵力只有8万人。节度使不仅领兵,而且还统管当地的民政、财政,独霸一方,很快发展成为强大的地方割据力量。在这些节度使中,以安禄山的势力最大。

安禄山,营州柳城人,出身于杂胡,从军后受到平卢节度使张守珪的提拔重用。因善于奉承钻营,深得唐玄宗的信任和赏识。10余年间,他一身兼作平卢(今辽宁辽阳)、范阳(今北京)、河东(今太原)3镇节度使,拥精兵18万余人,成为权倾一时的边帅。他看到唐日益腐败和衰落,便蓄志灭唐以代之,因此积极准备,招兵买马,积草屯粮。在经过长达10年的准备后,认为已具备了灭唐的力量,于是在755年,利用朝野上下痛恨杨氏兄妹专横的心理,伪称奉玄宗密旨讨杨,率兵15万,于11月9日自范阳起兵,大举南下,正式扯起反唐叛乱的大旗,安史之乱就这样爆发了。

唐由于承平日久,各地毫无戒备,在安军突然到来时,河北诸城大都非降即弃。玄宗急派程千里为潞州长史,赴河东募兵御敌;任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至洛阳募兵迎战;任张介然为河南节度使,去陈留(今开封)阻止安军南下;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王承业为太原尹,加强关中屏障。命荣王李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率兵5万出潼关,又募兵11万保卫长安。12月2日,安军渡过黄河,占灵昌(今河南滑县),陈留。安军田承嗣、安守忠率步骑一部直趋洛阳。封常清率兵6万在虎牢(今河南荥阳汜水镇)等地阻击,连战皆败,与高仙芝会合,退守潼关。12日安军入洛阳。安军崔乾祐西攻潼关不下,还屯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安军另一路由高秀岩率领进攻振武军(今内蒙和林格尔北),企图配合主力夺取关中,为郭子仪击败,退保云中(今大同)。

但玄宗听信谗言,枉杀高仙芝、封常清,引起军心动摇。玄宗急忙起用病废在家的原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率兵8万进驻潼关,稳定局面。756年1月1日安禄山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此后,唐河北、河南诸州郡在常山太守颜杲卿、平原太守颜真卿、真源令张巡等人的领导下,抗击安军,牵制了其大部兵力。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与郭子仪率朔方军先后出井陉,入河北,屡败安军史思明部,一度切断了洛阳与范阳的交通。

玄宗见战局好转,过高地估计了唐军的实力,拒绝了凭险固守,疲惫安军的建议,强令哥舒翰迅速收复洛阳。6月8日,哥舒翰只得举兵东进,进入灵宝(今河南灵宝北)以西的隘路时,遭安军崔乾祐部伏击,18万之众仅剩下8000人。潼关失守,哥舒翰被部将胁迫投敌。玄宗闻讯,决定放弃长安,携带少数宫眷和近臣仓惶逃往四川。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时,随行将士愤怒杀死杨国忠,逼迫玄宗缢死杨贵妃。玄宗留下太子李亨收拾残局,自奔成都。

安军占领长安后,忙于抢劫,滞留不进。6月16日,李亨率步骑2000至平凉(今属甘肃),7月12日在灵武即位(即肃宗)。9月,以长子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李泌任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757年1月,安军史思明、蔡希德、牛廷玠、高秀岩分别自博陵(今河北定县)、上党(今山西长治)、范阳、大同发兵共10万会攻太原。李光弼率众不满万人,顽强抵抗,杀敌数万,挫败安军的进攻,守住了太原。当时,叛军内乱,安庆绪杀死其父安禄山而代之,把进攻方向指向江淮,先后调兵数十万攻南阳和睢阳(今河南商丘),进攻睢阳的兵力近13万人。张巡率众6800人防守睢阳,在民众支援下,顽强坚守,积极出击,经大小400余战,杀敌12万,坚守了10个月,最后城破殉难。南阳唐军在顽强抗击后退保襄阳。太原、睢阳两地的防卫战,保护了南北两翼,牵制了安军的进攻,对唐积聚反攻力量起了重大作用。

756年11月,唐军在陈涛斜(今陕西咸阳)反攻失败。次年2月,肃宗决定先攻长安。4月,任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指挥收复两京的作战。5月,唐军先锋进至长安西之清渠受挫,退回武功。经数月准备后,李俶、郭子仪率兵15万,并借回纥兵4000人,于9月12日再度反攻,27日在香积寺(长安南)北、沣水东岸展开激战,杀伤安军6万余,次日,安军东走。唐军入长安后停留3天,才继续东进,一部趋武关,连克华阴、弘农(今河南灵宝)、武关等地。安庆绪令严庄率洛阳兵马与退据陕州的张通儒部会合,共步骑15万与唐军决战。10月15日,两军战于新店(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唐军与回纥兵两面夹击,安军大败,溃向洛阳,安庆绪闻讯仅率步骑1300人逃往邺城(今河南安阳)。肃宗停兵洛阳,没有乘胜追击,却忙于迎太上皇玄宗还都,从而使安庆绪得以整军再战。

安庆绪至邺后,收集蔡希德、田承嗣、武令珣等部共6万人据守邺城。757年12月底,安庆绪又派人至范阳调兵,史思明囚禁来人,率所属13郡、兵8万降唐,但次年6月又叛。肃宗在收复洛阳一年之后,才令郭子仪等9节度使兵共20万北攻安庆绪,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督诸军行动。唐军在卫州(今河南汲县)围城打援,大败安军,进围邺城。安庆绪急向史思明求援,史思明发兵13万南下,派李归仁率万人进驻邺城北60里的滏阳(今河北磁县)遥为声援,史思明自率主力攻陷魏州(今河北大名北)按兵观望。759年1月1日,史思明自称大圣燕王。李光弼建议鱼朝恩在围邺的同时,分兵逼魏州,以便分而歼之。但鱼朝恩拒不采纳,置史军10万在背后于不顾,将唐军猬集在邺城周围达4月之久。唐军因久围不下,军食不继,军心涣散。史思明乘机向邺城前进,威逼唐军。3月6日,他亲率精兵5万与李光弼等激战,双方伤亡甚众。郭子仪率军继至,未及列阵,忽然狂风大作,对面不能相见,两军各自后撤。而唐军一退不可收拾,全部溃散。史军集结后,入邺城,杀安庆绪,兼并其军。史思明留其子朝义守邺而自回范阳。

4月,史思明自称大燕皇帝。9月,统兵南下,渡黄河,占汴州(今开封),西向洛阳。这时,唐李光弼正巡营河上,急速西归,因兵力不足,决定放弃洛阳,移军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北连泽、潞两州,欲威胁史军侧翼,使之不敢西进。史思明恐侧后被抄袭,不先入洛阳,屯兵白马寺,筑城与李光弼相持。史军多次进攻,均遭失败,遂退据洛阳。

761年2月,肃宗听信鱼朝恩之言,不纳李光弼关于敌兵尚锐,不可轻进的意见,强令李光弼收复洛阳。在一再催促下,李光弼进至邙山,被史军击败,退守陕州和河东。3月,史思明令朝义乘胜攻潼关,在陕州为唐军击败。史思明欲杀朝义,反为朝义所杀。由于史军内部动乱,唐军于邙山新败,因此双方均采取守势。

762年,玄宗、肃宗相继去世。4月,李俶即位(即代宗),10月以子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朔方节度使仆固怀恩为副元帅,调集兵力,并再借回纥兵进讨史朝义。23日,仆固怀恩出陕州,另以李光弼等分出渑池、河阳、陈留,合攻洛阳。30日,在洛阳城北击败史军,史朝义率主力10余万出城救援,在昭觉寺展开激战,双方死伤甚众。接着,史军又连败于石榴园、老君庙等地,共伤亡6万余,被俘2万余人。史朝义率轻骑数百东逃,唐军收复洛阳。仆固怀恩留回纥兵于河阳,派其子仆固率万骑乘胜追击,连克郑州、汴州。11月初,在卫州击败史朝义、田承嗣部4万余人。史朝义部将薛嵩、安忠志等降唐。史朝义、田承嗣退守莫州(今河北任丘北),随之被唐军包围。763年春,史朝义率5000骑突围去范阳调援,田承嗣以莫州降唐。史朝义至范阳,因守将李怀仙已归唐,只好逃到奚、契丹境,至温泉栅(今河北卢龙西),因追兵临近,自缢而死。唐安史之乱至此平定。

安史之乱虽然平定,但余患未消。战乱波及整个北方地区,人民流离失所,死者达700余万,国库因之枯竭,强大一时的唐王朝由此走向衰落。在平叛的过程中,为了争取叛将的归附,"瓜分河北地付授叛将",并对内地掌兵的将领也多加节度使的称号。因此,叛乱过后,"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造成了以后方镇割据称雄、军阀争霸混战的局面,连绵持续200年之久。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更多文章

  • 唐朝到底有多开放?就这一种事情,放到现在也不一定被我们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毕竟当时的社会是处于封建社会,女权即使再高也不会超过男权,武则天则是个例外,而且自古以来,其他朝代也的女性也是有操纵政权的能力的,毕竟这些人跟最高统治者皇帝走得很近,说不定哪个皇帝耳根子软,行事就都听自己媳妇的了。尽管如此,唐朝的开放程度,已经可以说是封建时期的顶峰了。其实我们今天在各大与唐朝

  • 上官婉儿的陵墓被发现后,专家为何评价她水性杨花?真相让人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武则天虽然是上官婉儿一家的仇人,但是也是因为武则天欣赏上官婉儿的才华,才一步步提拔她这个小小宫女,最后做到了巾帼宰相。在当时上官婉儿可以说是大唐权力最大的几个女子之一。所以她对武则天已经没有原来的恨意了,更多的是无限的崇拜,更加忠心效命武则天。在武则天称帝的道路上面,有着上官婉儿不小的功劳。她是

  • 宇文化及狼子野心,杀杨广,夺萧太后,临死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广临死前说过最硬气的话,杨广简介及其传说,历史上杨广篡位

    前者的父亲,大家都知道,就是当了皇帝的李渊。而后者的父亲,就是当时在朝中掌有重权的宇文化及。他的父亲名叫宇文述,当年可是先后辅佐过杨坚父子两代皇帝,也才得以官居高位。因为家庭出身显赫,所以宇文化及从小就没有什么上进的动力,他整天不是偷鸡摸狗,就是游手好闲。年纪稍大点的时候,就开始欺男霸女。偏偏他和杨

  • 蜀汉灭亡后,东吴如何单打独斗,对付曹魏和后来的晋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东吴北伐曹魏的困境,蜀汉灭亡后的东吴有多强,蜀汉能打赢曹魏吗

    英雄辈出,浩浩荡荡的历史大戏东汉三国最后的赢家竟然是司马家族,这恐怕是任谁也没有想到的。东汉乱世开局的黄巾军,把天下彻底拉入混战的董卓,讨伐董卓的诸侯联盟盟主袁绍,拿了玉玺想要当皇帝的袁术,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曹魏集团,占据益州、汉中想要匡扶汉室的刘备集团,雄踞江东曾想要划江而治的孙吴集团,这些乱世之豪

  • 陕西挖出上官婉儿墓志铭,6个字颠覆历史,揭露武则天的兽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与上官婉儿故事,历史上的上官婉儿与武则天,武则天有哪些墓志铭

    2013年在陕西咸阳机场不远的地方挖出了一个规模不是很大的墓,这个墓陪葬品也是很少,但是有一块刻着900多字的墓碑,上面写着: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看到这几个字,大家都知道这个墓是唐朝的武则天麾下的一名才女,上官婉儿之墓。大家了解过唐朝历史的人都知道,上官婉儿是个才女,政治家,也是名副其实的“女宰相”

  • 安史之乱时,名将哥舒翰手握20万大军,为什么却守不住潼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安史之乱中潼关守军到底有问题吗,安史之乱如何攻破潼关,唐朝名将哥舒翰

    但是,京师长安的门户潼关却在这时失守,而且老将哥舒翰投降叛军,这不但导致长安面临着严重军事威胁,政治局面不利于唐朝,更可怕的是,作为唐朝的最高统治者和精神领袖,年事已高的唐玄宗面对败局心理却被击溃,彻底丧失了斗志,从此一蹶不振,开启了逃跑主义行动。那么,哥舒翰作为驰骋沙场多年的老将,手中又握有二十万

  • 李世民发明的一种职业害苦了古代女人,如今人人挤破头都想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在战场中打拼江山的皇帝,无论是不是在位期间,他都有带领精兵去征战沙场。这在历代皇帝中是非常少见的,因为皇帝为保龙体,几乎都是派大臣们去征战。唐朝在李世民的管理下,盛世繁荣,他也多次为了国家,去巩固领土,是位不可多得的明君。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大多数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到一定年纪之后嫁人

  • 如果杜甫、李白、苏轼生活在现在,你觉得谁会过得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白杜甫苏轼三个人对比,苏轼杜甫和李白谁厉害,苏轼vs李白杜甫

    杜甫的忧国忧民,特别是同情民众,使他在今天,能被更多的民众所接受。杜甫当下和古代的皇权时代可不一样了,那个时候普通百姓没有多少话语权,即使杜甫再体贴民众的疾苦,对他的地位提升,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但是到了今天就不一样了 - 自媒体平台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没有任何“身份”和“地位”的人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 唐玄宗逃荒之时,路过长安瞧见一条龙,对大臣说:是我在长安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玄宗出逃,唐玄宗是如何回到长安的,唐玄宗为什么要回长安养老

    根据唐史记载,唐玄宗出逃当天,路过长安城的西门,宰相杨国忠邀请唐玄宗先到国库去看一眼。到了国库唐玄宗看见有一千多的御林军士兵,手持火把等待在国库门口。唐玄宗问道:“这些士兵拿着火把是想要干什么?”杨国忠说:“一会皇上撤退之后,请下旨焚烧国库,以免里面带不走的钱财被叛军得到。”唐玄宗看了看,最终阻止了

  • 西安出土李建成陵墓,墓室内刻有55个字,才明白李世民的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太子李建成的墓,历史上李建成的墓,唐朝李建成的墓地在哪里

    要说我国历史上最为开明的朝代,那一定非唐朝莫属了。而这种开明不仅仅是表现在诸多大国涌入唐朝学习,更多的是表现在唐朝各种各样的开明的制度。比如唐朝完善了前朝的科举制,不再限制有志青年的出身和门第,反而是创造出了让天下学子相对公平竞争的环境。除此外唐朝时期宫中的大臣,以及镇守边疆的将军们也有很多都是外国